冬至來臨之際,我市多社區組織居民們吃餃子、聽講座、學習傳統文化,其樂融融。
濱河東社區:傳統文化進社區
12月21日上午,城區濱河東社區活動室裡熱鬧起來,一年一度的傳統文化進社區活動如期舉行。這已經是社區舉辦的第四屆活動了。
作為社區居民,中國書協會員、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聞林,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市楹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何宗祿在活動現場揮毫潑墨,為居民們書寫春聯。此外,社區還邀請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竇月英以及社區剪紙愛好者為居民們剪窗花。
那廂居民學習傳統文化不亦樂乎,這廂大家包餃子、聊家常,好不熱鬧。
當天,共有60多位居民在社區吃上了餃子。78歲的蘇大娘高興地說:「社區每年操辦的餃子宴都成大家的節日了,感謝社區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
雖然忙碌了兩天,可社區黨支部書記張豔林一點兒都不覺得累,她說:「社區黨支部致力打造『植愛家園』黨建文化特色品牌,就是要為轄區居民建立一個有家、有愛、有溫暖的社區大家園。」
銀龍社區:同吃餃子迎冬至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北方,冬至時節吃餃子是傳統習俗。
12月21日上午,郊區開發區銀龍社區開展了「喜迎冬至日·共敘鄰裡情」包餃子活動,邀請轄區空巢老人、失獨家庭成員、殘疾人和外來務工人員以及駐地單位的工作人員一起包餃子,迎接冬至的到來。
當天一大早,幾名熱心居民自帶了擀麵杖、砧板等廚具,駐地單位工作人員帶來了麵粉、肉餡和油等食材。大家圍坐在一起和面、拌餡、包餃子,一派溫馨和睦的景象。
臨近中午12點,餃子出鍋了,大家圍桌而坐,聊著家常話,敘著鄰裡情,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共享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吃完餃子後,轄區的老年人還享受了駐地企業為居民們提供的足療、染髮理髮等免費服務。
「在熱鬧溫馨的氛圍裡迎接冬至,我們社區家的味道更濃了。」銀龍社區的一位居民說。
桃源社區:健康講座正當時
冬至陰極陽生,是養生的大好時機。12月21日,郊區開發區桃源社區開展了「健康養生」知識講座,轄區20餘名居民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中,志願者就目前人們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和影響健康的陋習,通過列舉真實案例,講解不良飲食與生活習慣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以及可能引發的疾病,引導居民樹立健康養生觀念,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此外,志願者還建議大家堅持體育鍛鍊,調節心態,做到飲食與運動相結合。
居民們聚精會神地聆聽健康知識,時不時和志願者展開交流。大家表示受益匪淺,希望社區以後多舉辦類似的活動。 (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