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百年宗祠江夏堂 迎兩岸黃氏宗親歡聚謁祖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廈門12月15日電 (李思源 許丹)「江夏堂是我們兩岸黃氏宗親共同的家。」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創會會長黃奕展自豪地說道,「我們希望帶領年輕一代回來大陸敦親睦族,讓他們了解黃氏家風家訓,不忘根本。」

冬至將臨,來自海峽兩岸的200多位黃氏宗親15日聚首位於廈門思明區的百年宗祠——江夏堂,共同祭祀先祖,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圖為清朝光緒六年武狀元黃培松奉旨興建的黃氏大宗祠——廈門江夏堂。 李思源 攝

古代黃姓望族居住在江夏郡(府址在今湖北省雲夢縣),因此「江夏堂」是流傳最廣的黃姓郡望之一。始建於1910年,落成於1918年的廈門江夏堂是清朝光緒六年武狀元黃培松奉旨興建的黃氏大宗祠。

在現場,記者看到這處被譽為「廈門最具藝術價值老建築之一」的江夏堂富麗而不失古韻。已參加數十次祭祖的黃奕展首次主持祭典。儘管口音不同,但「鄉音」原意未變,在莊重的典禮上,祖籍同安的黃奕展堅持使用閩南語朗誦祝文。

圖為臺灣黃氏宗親首次主持祭祖典禮。 李思源 攝

作為當天的主祭,廈門江夏堂會長黃偉煌介紹,「今年的祭祖儀式由臺灣宗親主持,一方面更加復原傳統,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加強兩岸、海外宗親的情感聯絡,強化同宗同根、血脈相連的親情認同。」他表示,廈門江夏堂過去曾經是大陸、尤其是閩南宗親「過臺灣」「下南洋」的出發地,如今,這裡又成為臺灣地區和海外族人後裔回廈門尋根訪祖首選的落腳點。

圖為廈門江夏堂會長黃偉煌帶領兩岸宗親祭祀先祖。 李思源 攝

據了解,黃氏宗親遍布海內外,每年的春節、中秋和冬至等節點都會在江夏堂舉行盛大的祭祖儀式,凝聚宗親,傳承祖訓家風。(完)

相關焦點

  • 兩岸黃氏宗親 廈門中秋謁祖
    供圖中新網廈門9月8日電 (黃詠綢)中秋將至,來自海峽兩岸600多位黃氏宗親8日上午聚首廈門江夏堂,共同祭祀先祖,並研討和交流江夏文化。古代黃姓望族居住在江夏郡(府址在今湖北省雲夢縣),因此「江夏堂」是流傳最廣的黃姓郡望之一。
  • 臺灣桃園大溪黃氏家廟江夏堂
    ,普濟路與和平路交叉口,也就在普濟寺斜對面,有一座黃氏家廟,又稱江夏堂,或江夏黃大宗祠。  一百二十多年前,黃姓宗人黃石添、希隆、玉麟發起創建黃氏家廟,並總理建祠全般事宜,終於在歲次庚申年(1860年)落成啟用,現在大宗祠神龕上高掛「江夏堂」橫匾,上款「歲在庚申仲冬吉旦」,下款「派下裔孫同敬立」,就是家廟年代久遠的一項明證。
  • 首屆「秀篆黃氏在臺灣宗親會」在臺北舉辦
    大會由步高樓廿一代文仁宗親主持,首先他向大家介紹了參加本次聚會前「立委」黃仁杼、黃政哲,高雄銀行副總經理黃宗舜,新竹客家米食中心董事長黃崇盛、大陸祖地宗親黃日富、及秀篆在臺各支系的黃氏宗親。前「立委」、現桃園黃氏宗親會理事長黃仁杼代表大園黃氏與大家講述了其先祖十一世可堅公當年把長子志士公留在秀篆雞母畲守祖,帶著次子純士公渡臺開墾,目前該支系宗親近千人;並和大家介紹了創建《大圓黃氏宗祠江夏堂祭祀公業》和回秀篆尋根的事宜
  • 這是心的呼喚——兩岸「同名村·心連心」活動開幕
    中國臺灣網6月13日廈門訊 (記者 蕪同)幾百年前,許多福建人背井離鄉,帶著祖宗的牌位渡海到臺灣謀生,他們教育後代不忘本,用大陸故鄉的村名命名臺灣居住地,世世代代一直延續至今,為的只是兌現他們開臺祖先當年對故鄉的海誓山盟。
  • 晉江安平金墩黃氏家廟遷建落成 海內外宗親祭祖尋根
    今日泉州網11月28日訊 (記者 黃如萍) 時值福建泉州名祠「安平黃氏家廟」遷建落成,來自菲律賓、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的2500餘名黃氏宗親28日齊聚福建晉江祭祖尋根。黃偉強 攝敬獻果品、宣讀祭文、上香、行三鞠躬禮……當天凌晨,莊嚴肅穆的祭祖典禮在泉州安平黃氏家廟舉行,來自海內外的黃氏宗親身穿紅禮服,佩戴紅綬帶,按照古老的習俗,祭拜祖先,盡顯海內外黃氏宗親對祖先的崇敬和孝心。「依照閩南地區的民俗,黃氏家廟每年舉行盛大的冬祭活動,2011年因拆遷中斷了3年,今年冬祭也是黃氏家廟近年來比較大的一次祭祖活動。」
  • 臺灣嘉義新塭西霞宗親東石謁祖 蚵仔寮找到了
    臺灣嘉義新塭西霞宗親東石謁祖 蚵仔寮找到了 qz.fjsen.com 2013-02-26 15:57  董瑞婷 陳巧玲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晉江經濟報2月26日訊(記者 董瑞婷 陳巧玲 文/圖)閩臺東石燈俗———數宮燈剛落下帷幕,昨日,又有臺灣嘉義新塭西霞宗親組團前來謁祖。
  • 臺灣顏氏宗親到福建泉州尋根謁祖
    臺灣顏氏宗親到福建泉州尋根謁祖 2017年05月24日 10:5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5月24日泉州訊 日前,臺灣顏氏宗親一行20多人到泉州石獅靈秀鎮鈔坑村尋根謁祖。
  • 全國臺聯副會長林明月到福建漳州尋根謁祖
    臺胞之家網訊: 5月19至20日,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全國臺聯副會長、上海市臺聯會長林明月夫婦在漳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遊婉玲、漳州市臺聯會長陳正煒等陪同下,到漳浦農民創業園考察併到石榴鎮蟠龍村尋根謁祖。  攀龍村,位於閩南漳浦縣境內,三面高山環抱,猶如巨龍盤桓而得名。村後有塊地方叫做「輝鳳林」,大房三支的六世祖林鳳公埋葬於此。
  • 霞浦牙城新厝黃氏晉祖撰譜慶典
    時值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福建省霞浦縣牙城鎮鬥門新厝黃氏文化宗祠開展一場別具一格的晉祖、家譜續修慶典活動。祠外彩旗飄揚,禮儀彩虹門格外醒目。而數對「江夏流芳,紫雲衍派」的聯句帶給人們對「溯宗脈源」的傳統文化無盡的遐想。
  • 黃姓祖地--江夏
    點上面「黃氏在線」加入黃氏大家庭!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黃氏在線」,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和世界各地黃氏宗親交流!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黃氏文化,共建家族文明!
  • 倉山連坂村黃氏宗祠:八閩連姓發祥地,連黃姻親傳佳話
    但2011年12月27日,連坂村卻迎來了前來尋根的連氏族親,村中的黃氏宗祠張燈結彩,點燭焚香,黃氏族人和連氏族人一起,將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親題的「連黃姻親」匾額迎入宗祠內。這是連戰首次為大陸的異姓宗祠題詞。
  • 一本族譜圓了兩岸百年夢 臺灣堂親擬回鄉謁祖
    今天,16位臺灣謝氏宗親將與泉州謝氏宗親到市區金魚巷尋根謁祖。泉州市謝氏宗親會副會長謝華強說,宋末元初時,謝氏從泉州金魚巷遷居晉江和安溪,其後數百年兩地謝氏後人又遷居臺灣,臺灣謝氏宗親希望能藉此機會一圓尋根夢。作為第三屆海峽論壇·閩南文化節項目之一,閩臺族譜對接暨中華百家姓氏聯墨展覽昨舉行。
  • 「兌山李」兩岸情:廈門集美竟然有這樣一個地方出了四個抗日將軍
    在廈門集美兌山的李氏宗祠,七旬老人李友生正在清掃祠堂。十多年來,他住在祠堂,日夜與祠堂為伴。他說,這是天下"兌山李"的根。宗祠二進三開間,採用閩南傳統的懸山頂燕尾脊設計,坐西南朝東北,蘊含紫氣東來。據李氏族譜記載,兌山李氏開基祖李仲文,是唐高祖李淵的後裔。兌山李氏宗祠始建於宋朝末期,經過多次翻修,至今仍保留著多處明清時代的古構件。
  • 臺灣詹氏宗親到福建漳浦尋根謁祖(圖)
    浦臺兩地詹氏宗親一起在「詹御史」墓前祭拜先祖。(漳浦縣臺辦 陳文亮 攝)  中國臺灣網7月22日漳浦消息 7月21日,臺灣詹氏宗親總會秘書長詹儒德率領臺灣詹氏宗親到福建漳浦縣尋根謁祖。  21日上午,詹儒德一行到漳浦縣赤湖鎮西庵村祭拜「詹御史」墓,並與當地詹氏宗親親切交流。下午,臺灣詹氏宗親到漳浦縣綏安鎮拜謁「詹御史祠堂」。
  • 至湖裡楊氏宗祠拜會宗親 臺灣楊氏宗親來廈交流續緣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劉少敏)昨日,全球董楊宗親總會會長楊肅元先生率領訪親團,來到湖裡鳳湖街楊氏宗祠拜會宗親、祭祖溯源,受到廈門楊氏宗親的熱情接待。
  • 漳州:兩岸一家親 金門和澎湖的宗親回祖地謁祖
    ­  2月24日,長泰縣枋洋鎮青陽村熱鬧非凡,村民們敲鑼打鼓迎接金門盧氏宗親會大陸尋根謁祖團到盧經忠諫府尋根祭祖。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頻繁,赴臺的盧氏後人也會時常回來祖地拜祖省親。­  「我們這次的團是金門和澎湖的宗親,回祖地謁祖,這次來已經是第四次了。兩崖的盧氏宗親一直保持非常良好的宗親情誼,都有在聯繫。盧氏一家親,血脈是相連的。」金門盧氏宗親會理事長盧懷琪說。
  • 世界黃氏宗親尋根大典在河南潢川舉行(圖)
    新華網鄭州10月5日電 (記者李麗靜)世界黃氏宗親尋根大典4日在河南省潢川縣千年古城遺址——黃國故城舉行。來自東南亞、海峽兩岸和港澳特區的黃姓代表共同參加了此次大典。  河南省潢川縣是世界黃姓發源地。
  • 廈門同安田洋村:兩岸鄉親歡聚 曬特產慶新年
    廈門同安田洋村:兩岸鄉親歡聚 曬特產慶新年 2019年02月04日 08:55:00來源:廈門網   兩岸鄉親歡聚 曬特產慶新年   同安區田洋村跨村年夜活動熱鬧開場
  • 隆教藍氏家廟:百年宗祠承文化 尋根問祖促宗情
    承載著家族的榮耀與故事   位於隆教畲族鄉紅星村的   藍氏開漳師祖大宗祠「種玉堂」   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成為了海內外藍氏畲族宗親   尋根問祖、溯本歸源的情感紐帶
  • 馬祖70多名陳氏宗親首次「組團」回琅岐尋根謁祖
    當地陳氏鄉親們為交流團舉辦了歡迎儀式東南網4月5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正值清明時節,下午,馬祖南竿鄉的78位陳氏宗親組成的參訪團一行回到福州馬尾區琅岐鎮祭祖,這是他們首次「組團」回來尋根謁祖。據介紹,本次馬祖南竿鄉交流團來訪,主要是帶年青一代回琅岐尋根謁祖,參訪團中有包含多名「00後」在內的一群年青人,他們中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回到祖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