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電視連續劇《破冰行動》讓一段記憶重現:
2013年年底,南海之濱的廣東省陸豐市博社村。廣東警方出動3000名警力深夜圍剿,搗毀製毒工場77個,抓獲涉毒人員182名,繳獲冰毒近3噸、製毒原料23噸。
「製毒村」從此「蜚聲」全國。毒情之烈,令人瞠目。
猛藥祛沉痾,整治顯成效。2018年12月20日,曾因毒品問題嚴重被國家禁毒委列為掛牌重點整治地區的陸豐市成功摘除「毒帽」。
今年「國際禁毒日」前夕,記者來到陸豐,深入博社村,探尋「摘帽」背後的故事。
朗朗麗日之下,博社村祥和寧靜,風光旖旎。毒禍灰飛煙滅,遁入塵沙。
查緝+宣傳,全方位堵截毒品流通渠道
6月1日午後,驕陽似火,悶熱難耐。
陸豐市內湖緝毒檢查執勤點,幾名荷槍實彈的特警旋風一般來到一輛正在進站檢查的貨車前,仔細檢查比對車輛和駕車人員信息。
陸豐市公安局副局長詹振標指著附近一排新房說,這個緝毒檢查執勤點投入200餘萬元,能夠為一個特警中隊提供食宿。這裡配備有自主研發的「智犬」系統和一些大型安檢設備,可隨時對查緝中發現的可疑物品進行檢測,微機操控室可以隨時調取監控影像,研判周邊道路行駛的車輛是否載有涉毒物品及嫌疑人員。
在這個多向通行的路口,道路兩側豎立著格外醒目的巨幅公告,「舉報毒品犯罪最高獎勵800萬元」「舉報破獲販運毒品案件最高獎勵50萬元」等字樣映入眼帘。在這裡,矗立在路邊的巨幅禁毒宣傳標語牌達70餘塊。
詹振標介紹,這裡是通往「三甲」地區(曾經涉毒犯罪最為猖獗的甲子、甲東、甲西3鎮的簡稱)的一條主要通道。為強化陸地、海上、物流等「禁毒防火牆」建設,加強與周邊縣市戰略協作,陸豐警方以「三甲」地區為重點,投入1000餘萬元,設置8個禁毒執勤點,300餘名警力全天候上崗執勤,同時3支機動查緝隊不定時間、不定地點嚴密查緝,通過固定堵截與機動查緝相結合,全面堵截陸地毒品流通渠道。
嚴格管控之下,「製毒村」恢復恬靜生活
一路顛簸,滿眼蔥蘢。車行一個多小時後,記者抵達《破冰行動》劇情發生地塔寨村的原型——博社村。這個藏身於海灣的村落有2590餘戶1.5萬人,是甲西鎮最大的行政村。
如今的博社村屋舍儼然,稻田齊整,綠水繞村,林木蒼翠。在嚴密的管控之下,這個被毒禍殘害至深的村落,重新擁有了柴米油鹽、風輕雲淡的日常生活。
站在一棟三層青灰樓前,詹振標指著院門口的牌子說,這裡就是博社村黨支部所在地,也是汕尾、陸豐兩級禁毒工作組的駐地。
身材瘦削、精幹利索的工作組副組長、汕尾市公安局技偵支隊政委陳洲正在辦公室電腦前研判毒情,見記者走進來,忙熱情相迎。
陳洲介紹,黨政部門在強化主體責任、防止毒情反彈方面,制定了嚴厲的問責措施:這裡一旦再次出現製毒窩點,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村(居)委會主任以瀆職失職論處;對鎮派駐領導先行免職,再追究其法律責任;對鎮領導和駐村工作組相關人員,按相關規定進行嚴厲問責。
在嚴厲問責的同時,嚴格的網格管理被引入。掛職村黨支部副書記的陸豐市公安局民警黃裔猛介紹,陸豐市被劃分成23個大網格、347個中網格、2225個小網格,每個網格約有上千人。其中博社村就是一個中網格,又被分成14個小網格。由市領導擔任大網格長、鎮長任中網格長、鎮幹部擔任小網格長、村幹部擔任小網格管理員。每名網格員每天深入重點涉毒人員家中走訪,與走訪對象見面,仔細檢查家中有無異常情況,同時將工作情況錄入視頻傳回指揮中心備存。
「我們將禁毒網格化管理作為社會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堅持每天清理排查,鎮裡每周組織全面清查,一天一匯報、一周一通報,確保村村過關,不留死角。」博社村黨支部書記蔡龍秋說。
全民聯動,營造禁毒濃厚氛圍
訪談間,忽聞村委會隔壁傳來朗朗讀書聲。膚色黝黑、一臉憨厚的蔡龍秋笑著說,這是甲西鎮中心小學正在上課。過去由於製毒殃及周邊環境,汙染嚴重、臭氣燻天,加之治安惡化,許多學生都轉走了,學校荒草叢生,破敗不堪。如今,政府投資翻蓋校舍,條件大大改觀,約有上千名學生陸續遷回,這裡每天祥和平安,歡聲笑語。
為進一步鞏固禁毒「摘帽」成果,堅決防止毒品問題反彈,陸豐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警醒,以創建禁毒示範城市為新目標,強化一系列禁毒綜合措施,全面推進全民禁毒工程,著力構建禁毒長效機制。
在談到全民禁毒工作時,陸豐市禁毒辦主任蔡春家信心滿滿:「我們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介,構建全覆蓋、無死角禁毒宣傳平臺,營造了全民參與、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
在陸豐,廣播、電視、報紙、手機、微信、微博經常發布禁毒有關的信息;重點位置懸掛、設置著宣傳橫幅和宣傳欄;電影院放映電影之前,會播放毒品預防教育宣傳片;投資300餘萬元建成大型禁毒教育基地,在村鎮共建設40個禁毒展廳和多個宣傳長廊;禁毒志願者活動、下基層巡迴演出、大型公益活動、禁毒宣傳電影……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讓禁毒宣傳深入人心。
每逢節假日,全市各級領導帶領各單位、社會各階層參與禁毒宣誓,共舉辦宣誓活動千餘場次,參加人員43萬人次,帶動了全市189萬名群眾投入禁毒工作,營造全民禁毒的浩大聲勢。
他們還建立常態化毒品預防教育機制,通過建設24所毒品預防教育示範學校,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全市436所中小學毒品預防教育工作,確保全市21萬名中小學生全部接受毒品預防教育,覆蓋率達100%。
鐵腕掃毒,構築禁毒銅牆鐵壁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把禁毒作為第一要務,高規格、高標準部署推進全民禁毒工程。」曾在一系列掃毒行動中捨生忘死、取得不凡戰績的陸豐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林奕志在談到禁毒工作時感慨不已,「我們通過壓實責任,強化嚴密打防,緊鑼密鼓推出一系列禁毒戰法,形成黨政主導、責任捆綁、鐵腕整治、全民參與的禁毒模式。」
為加強打擊整治,警方展開多波次掃毒行動,起到了明顯效果。從2017年4月開始,汕尾、陸豐警方抽調130名警力,全脫產進駐「三甲」地區,集中食宿,實行軍事化管理,對重點涉毒人員和場所專項摸排,展開動態管控及立體研判,設立臺帳,同步錄入陸豐信息資源庫和廣東省公安廳情報信息平臺,並對接公安部相關系統,實時研判跟進管控。陸豐警方強化信息化系統建設,設立合成作戰中心,下設網監大隊、物流寄遞管理中隊等6個隊,定期收集16類社會資源基礎信息,通過加強信息收集、研判,提升打擊效能。他們還拓展思路,採取「請進來,打出去」的方式,樹立「不爭名(破案功勞全歸外地)、不為利(涉案財物全歸外地)、只重效(確保打擊成效)」的工作思路,充分調動陸豐與外省市公安機關共同偵辦全鏈條案件的積極性,密切協作,逐漸形成積極參與圍殲製販毒犯罪的良好局面。
同時,陸豐警方周密部署,精心構建了「四道防火牆」。他們經常性開展聯合執法,加強易製毒原料和製毒要素管控,構建「原料防火牆」;以8個緝毒執勤檢查站為鎖鑰,構建「陸地防火牆」;抽調精幹人員成立專門機構,大力開展港口海域禁毒整治專項行動,查扣「三無」船舶67艘,同時研發海港網格化管理APP巡防系統,對甲子港實行網格化管理,構建「海上防火牆」;市裡成立物流寄遞實名制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公安局成立物流寄遞管理中隊,並舉辦物流寄遞實名制培訓班5次,構建「物流防火牆」。
決不讓一名涉毒在逃人員逍遙法外。警方以最強硬手段,全力展開緝毒追逃攻堅。汕尾市公安局、陸豐市公安局各抽派一名副局長擔任追逃專班負責人,並各抽調20名精幹力量,與研判人員一起進駐「三甲」地區,強化專班聯合追逃。同時,他們加大懸賞舉報獎勵,營造禁毒追逃的濃厚氛圍。
通過全面清理清查和持續嚴打高壓,2017年,陸豐轄區搗毀製毒窩點數量同比下降95%,2017年3月以來沒有出現製毒窩點,就連外地偵破的毒品案件中,毒品來源也沒有指向陸豐的。
為鞏固禁毒成果,陸豐市委、市政府決定,延續駐村工作組進駐時間至2021年12月,工作組人員一年一輪換,換人不換崗。陸豐公安機關選派54名精幹警力到「三甲」地區54個村掛職,實行一村一警。
如今,在嚴厲的打擊、嚴密的管理之下,痛苦的製毒經歷被塵封在人們的記憶中。我們相信,這份痛苦的記憶,將決不會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