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喲!切克鬧!煎餅果子來一套!」
煎餅果子很誘人
但包裝的塑膠袋衛生嗎?
早上時間緊,不少上班族
習慣在路邊買包子、油條當早飯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
不少店家直接把早點裝在塑膠袋裡
甚至直接包著早點在水裡煮
雖然方便了拿著路上吃
可畢竟是要入口的東西
滾燙的早點直接接觸塑膠袋
到底安不安全呢?
最近,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科就接到了一則投訴:
裝早點的塑膠袋裝了熱玉米後
上面的紅色油墨居然掉色了
連玉米也被染紅了
這究竟是投訴人的個例
還是普遍情況?
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江蘇省綠色可降解材料中心,於是對1家早餐店、1家小餐飲店、2家便利店使用的 5 批次塑膠袋,進行了隨機的監督抽檢。
結果
1 批次油墨掉色嚴重
有食品安全風險
工作人員在高溫高油情況下,對【塑膠袋是否有毒有害】進行了檢測。令人安心的是,5 批次產品在這項測試中全都合格了。
但在【油墨印刷】上,1個批次產品不合格。
這1批次不合格的塑膠袋,不僅標註了「食品專用袋」的字樣,同時還標註生產標準為GB/T21661-2008。因此檢測人員還額外按照其標註的國標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塑膠袋的厚度和印刷質量都不合格。
按照國標,塑膠袋厚度應該>0.025毫米,但其實際檢測僅有0.013毫米。
塑膠袋太薄,會有什麼害處嗎?
江蘇省綠色可降解材料中心主任檢驗師朱南介紹,這樣的塑膠袋雖然不會造成食品安全風險,但是會造成使用者的不便,更不環保。
袋子可能一用就破,會使塑膠袋廢棄的頻次增加,加劇白色汙染。
而這一批的印刷質量不合格,主要是指其塑膠袋上的印刷圖案和花紋的油墨掉色。
標準要求印刷剝離率應該小於20%,該批次塑膠袋實際測得剝離率為38%。
那怎麼知道塑膠袋會不會脫墨呢?
想要測試塑膠袋上的油墨掉色情況,非常簡單,只需要一卷膠帶就可以搞定了。大家也可以來學一下:
將透明膠帶貼在塑膠袋印刷文字上,然後撕掉,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膠帶是否有粘上顏色。
膠帶上沾了紅色
中心檢測人員又將另一塊塑膠袋碎片放入熱水中浸泡。3分鐘後用棉團擦拭。棉團很快染上了顏色。
這主要是模擬接觸熱食情況下,塑膠袋的掉色情況。部分商家把塑膠袋放在水裡蒸煮,更是不科學。
朱南還向記者表示:
「
塑膠袋上印刷使用的油墨一般分為聚醯胺油墨、複合油墨等,主要成分有一定的毒性。
」
如果不小心把塑膠袋外面的油墨沾到食物上,就會造成一定的食品安全風險。
使用塑膠袋裝食品需注意
針對這 1 批次的不合格產品,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局將責令店鋪停止使用該批次塑膠袋,並通報塑膠袋生產企業所在地監管部門,進一步處置。
從檢測數據分析,目前市場上的塑膠袋總體是比較安全的。
不過,食品用塑膠袋還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
一部分塑膠袋沒有標註『食品用』、『食用級』等提示,不利於消費者判斷使用。同時,如果使用不當也會增加食品安全風險。
注意
翻過來使用、油墨面直接接觸食物、在熱水或蒸汽中長期蒸煮等,均屬於不當使用。
提醒
觀察塑膠袋包裝是否有「食品用」等文字標識,或刀叉等圖案標識;
最好不要使用有顏色的塑膠袋;
有特殊氣味、臭味的塑料不要用來裝食物;
如需用微波爐加熱,必須選擇「可加熱」、「可微波」塑膠袋。
來源 | 現代快報+/ZAKER南京、新聞晨報
編輯 | 王鬱岑、實習生 王軼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