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恰逢百度公司成立20年。加冠之際,百度股價也迎來了一個漲幅小高峰。12月16日,美股盤前漲幅超4%,連續6個交易日大漲,股價創2018年11月以來的新高。股價大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復盤百度2020年的關鍵詞會有哪些?
小度——破圈
小度智能助手今年的關鍵詞應該是"破圈"。
2020年9月30日,百度宣布旗下智能生活事業群組業務(即"小度科技")完成了獨立融資協議的籤署,本輪融資由百度資本及CPE(中信產業基金)戰略領投,IDG資本跟投。小度科技此次融資後,投後估值達約200億元。
目前的小度,穩居行業第一。數據表明,小度已經不再只是智能音響,更是以智能助理為核心的智能生態,甚至是人工智慧作業系統之一。
以語音交互數據為例,疫情之下,小度助手語音交互次數大幅上揚。僅僅3月份,語音交互次數就超過65億次,是去年同期的3倍。
延續與百度一直倡導的開放思維,小度技能開放平臺也坐擁數萬技能開發者,共同為小度打開的智能生態的大門,為行業創造更多可能。
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總經理景鯤在接受封面新聞採訪時談到,我的2020關鍵詞——破圈。
用"破圈"這個詞形容百度智能生態的擴張,也十分貼切。例如,圍繞小度,百度推出真無線耳機等新品類覆蓋更多人群,在家庭場景、酒店地產場景、車載場景、隨身場景均已做到行業第一。
而以搜尋引擎為先發優勢的百度,也有著內容渠道方面的優勢。藉助小度音響,百度再造了一個智能生態圈,而輻射到其它生活場景,小度更像是人們手中的"遙控器",掌控者人們智能生活的一切。
不過,百度布局AI已久,小度音響的發力,只是百度進擊智能科技新市場的冰山一角。百度大腦才是其人工智慧戰略布局的根基。
百度大腦全新升級,飛槳成智能時代"作業系統"
2020年,對人工智慧行業影響最為深遠的,莫過於9月15日,在2020百度世界大會現場,百度CTO王海峰發布百度大腦6.0。
其之所以具有劃時代意義,一方面是因為新版本的百度大腦具備"知識增強的跨模態深度語義理解"能力。可以對語音、語言、視覺等多維度的信息進行高精度的理解,從而認識真實的世界。
另一方面,百度大腦的優勢在於,其實現了軟硬一體化,在硬體方面有百度自主研發的AI晶片百度崑崙2加碼,在軟體方面,也隨著飛槳飛漿深度學習平臺的全新升級,成為名副其實的"智能時代的作業系統",而具有為產業賦能的超級能力。
不難看出,這些軟硬體的系統化升級,是百度技術實力的見證,也是百度多年以來,在AI領域技術沉澱的成果展示。
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信部電子智慧財產權中心發布《2020人工智慧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顯示,在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方面,百度分別以9364件專利申請和2682件專利授權處於第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百度連續三年在該人工智慧領域專利分析報告中總申請量蟬聯第一。由此可見,百度大腦全身升級的背後,是百度強大的技術實力作為後盾,更是厚積薄發的平臺效應。
另外,以上所述的專利項目,覆蓋面十分廣泛。包括了百度在深度學習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自動駕駛、知識圖譜、智能推薦、交通大數據七大領域,並且均位居第一。
以飛槳飛漿為例,作為開源開放、功能完備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飛槳符合我國科技發展的主流方向,主張自研,而不是拿來主義,因此也是百度人工智慧技術落地應用的不二典範。
據了解,作為"新基建"的重要方向,百度大腦已經具有超前優勢,做到了技術絕對可控。而百度大腦藉助飛漿開發平臺的對外開放,也逐步開始為各行各業賦能,服務於數百萬AI技術開發者。
自動駕駛,當之無愧的國家隊
百度智能科技在應用上的落地,自動駕駛汽車也是一個典型。2013年百度在北京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成為我國最先布局自動駕駛的企業。
儘管外界認為無人車有些超前,但百度一直在腳踏實地地積累技術、打磨產品、探索商用。目前百度在該領域,也有突破性進展。
今年10月百度旗下的Apollo GO Robotaxi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登陸北京,單日呼叫量突破了2600單,此前這一服務已登陸長沙與滄州。儘管其商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其強烈的市場需求,已經初見端倪,商用潛力十分巨大。
與此同時,今年4月,百度Apollo 發布"ACE交通引擎",圍繞自動駕駛、車路協同、高效出行三個維度幫助城市建設智能交通,成為全球首個車路行融合的全棧式智能交通解決方案。
這也被業界視為百度人工智慧在無人車尖端科技領域的落地。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百度ACE智能交通也摘下"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的桂冠。
由此可見,其在智慧交通領域的地位也不言而喻,而其對於人們對無人駕駛未來應用場景的構想,也呼之欲出。
從七年前開始布局無人駕駛汽車,到如今在百度試點開放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原本高高在上的高冷科技,也因為百度在自動駕駛汽車、智慧城市交通方面的布局,而顯得十分接地氣,更讓人們看到了新興科技服務社會民生的新希望。
AI cloud第一,百度智能雲的不爭之爭
百度智能雲服務服務於to B、to C、to G三個層面的目標用戶。而隨著AI在產業應用上的深入,百度智能雲AI差異化的優勢價值也更加凸顯。
這種價值,一方面體現在傳統行業對AI的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強烈,市場迫切需要有AI對應的解決方案賦能其快速擁抱AI,實現產業融合,加速科技化進程。
另一方面,是百度作為技術驅動型的企業,已經走在了行業的最前列,並且通過平臺開放,為各行各業預留了"接口",因此,產業賦能便成為了可能,甚至有了觸手可及的"捷徑"。
例如,百度以雲的形式,分別為智慧城市建設、金融服務行業、智能製造、智能營銷與智慧醫療等領域,提供獨一無二的解決方案,助力其AI新型智能科技需求的戰略落地。
不難看出,這與百度2020年制定的"以雲計算為基礎,以AI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的戰略基調相吻合。藉助該戰略,百度也在該領域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並穩居國內雲廠商第一陣營。
古語有云,夫唯不爭,則天下莫能與之爭。百度正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前沿技術為驅動,在不斷滿足市場需求的過程中,從收穫了人工智慧的市場份額,到擁有無可替代的行業地位,也是水到渠成。
大數據+人工智慧,為新基建謀篇布局
12月13日,以"百年變局 數勝未來"為主題的"2020年大數據科技傳播與應用高峰論壇"在湖南衡陽召開。百度技術委員會理事長陳尚義榮獲"大數據科技傳播獎領軍人獎"。
據了解,"大數據科技傳播獎"是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在2018年首次設立的獎項,旨在表彰在大數據科技應用、傳播和推廣事業中做出卓越貢獻的團體和個人,推動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及行業的發展。
陳尚義曾強調,智能數據治理在產業智能化進程中的重要性,"產業智能化離不開數據治理這一基礎,數據治理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產業智能化進程。"為此,百度也在積極推動科技的高效傳播,為全行業和社會賦能。
百度能履行這樣的社會責任,是與其從PC網際網路時代,就通過搜尋引擎這個天然的流量入口,打下了大數據根基息息相關的。與此同時,百度以大數據為始,人工智慧為矛,撬開了一片新的商業領地,也正在形成一種新的行業生態。
舉例來說,百度開放的百度技術學院、創辦百度技術開放日,都是為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產學研知識的傳播、共享搭建平臺,為全行業賦能。
12月17日,在北京中國大飯店舉行的2020百度雲智峰會上,百度智能雲將展現最新的落地應用標杆案例也表明,目前覆蓋工業製造、金融、能源、城市、醫療、物流等領域的百度智能雲,已經具備了可複製、可實現倍增的平臺能力。
基於此,百度在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層面的推進也勢如破竹。
儘管"新基建"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非一日之功。但是百度依然在前方披荊斬棘,堅持長期主義。
很少有企業會做10年為周期的長遠規劃。但是百度今年7月發布了"雙500萬計劃",第一個500萬是未來10年投資3000億+建設智能雲基礎設施,到2030年百度智能雲伺服器數量將超500萬臺;第二個500萬是在未來5年預計培養AI人才500萬。
這也為百度迎接"新基建"時代的來臨,吹響了號角。迎著政策的東風,百度也再一次站在了時代風口。用開放的發展理念、長期主義的經營策略,來向外界印證人工智慧的未來價值、百度技術開放平臺帶來的生態效應。
通過百度的這些舉措,也足以看出,百度在布局人工智慧,通過大數據、軟硬體平臺打造行業生態的信心與決心。
結語
毋容置疑,在人工智慧領域,百度是行業先行者,也始終是領導者。從百度過往的長期布局,以及2020年的動作頻頻,也能夠看到這位行業"大咖"的大家風範。近日,百度的創新實力還獲得了人民日報的認可,在12月11日刊發的評論文章中,人民日報重點提及了百度的無人駕駛汽車,認為其是中國企業日益注重向科技創新進軍的企業之一。
只是,人工智慧之路,道阻且長。從新概念到新技術,再到新場景、新應用,在沒有前人經驗借鑑的前提下,也註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幸百度的前瞻性戰略眼光,已經讓這個行業有了十餘年的沉澱,正在等待一飛沖天的那一天。
而從百度過往的技術落地歷程可以看出,求真務實才是讓科技造福人類的根基,百度2020年一路走來,就是在不斷的推進戰略落地,拉近科技與生活的距離。
期待屬於百度的人工智慧時代,早點來臨。
【本文由潮起網(ichaoqi.com)「於見專欄」原創出品,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與牛牛網無關。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自行與作者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