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學臨潼校區的西安郵政校園創業創新服務中心,位於校園中心地帶,室內面積120㎡,設置智能包裹櫃8組,共計144個格口,可為全校2萬餘名師生提供快遞收寄、報紙訂閱等綜合性郵政服務和聲紋郵局、個性化明信片、郵票郵折等文創產品。
2019年,西安臨潼區分公司深耕校園市場,借鑑「瀋陽建大模式」,以普遍服務為切入點,主動承擔校方收發工作,積極爭取校方提供的免費場地,為校方節約人員成本年20萬元以上,並為貧困學生提供勤工儉學崗位,實現了政府滿意、校方滿意、師生滿意、合作企業共贏的校園市場新格局。
目前,臨潼區分公司首創的「AI郵客·西安郵政校園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已被當作示範點,將在西安市各大高校推廣。
「我今天來給同班同學寄畢業證書,用郵政比較安全和放心。學校裡中國郵政的這個校園郵局真的很不錯,尤其現在大家網購都比較多一點,這個智能快遞櫃就非常方便,而且那個聲紋郵局真的改變了我對郵政的印象,科技滿滿!我室友還通過這個給他異地的女朋友發過一封明信片,很有感覺。」因為疫情的原因,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來給未能返校的同學郵寄畢業證書。
該服務中心依託智能設備,打造集「普遍服務、快遞服務、代辦服務、智能收發室及學生創業支持和學生創意交流」於一體的開放式、共享式、集約式的校園綜合服務平臺;依託聲紋郵局設備個性化明信片自主服務、個性化郵票開發、另類校園生活等產品緊貼校園生活,豐富產品內容,推廣校園文創產品,其中聲紋明信片、《惠遊陝西》和旅遊年票很受廣大師生的歡迎。
自去年9月運營以來,該服務中心實現校園包裹收寄6200餘件,畢業生檔案郵政專遞5000餘件,標準快遞寄遞1100餘件,報刊訂閱份數過萬;開學季發展學雜費700餘萬元,學校周邊安裝微郵付商戶達40餘戶,實現了「寄遞+金融」的綜合郵政服務。
該服務中心通過布放速遞易智能包裹櫃,為學生提供24小時自助取件服務。同時,努力打造「快遞超市」模式,在同一地點實現郵寄或領取不同快遞公司郵件。預計今年9月份,將實現主流電商平臺及多個快遞企業郵件配送端的整合,屆時目前主流的民營快遞包裹也可以放入速遞易智能包裹櫃,更加方便校園師生享受包裹取件「一站式」服務。
自營業以來,該服務中心投遞進口各類郵件日均500件左右,退換貨日均50件,平均每天接待學生近350人次,智能包裹櫃日均入櫃288件,日均使用率達到100%。
為了提高服務中心知名度,提高速遞易智能包裹櫃使用率,在西安市分公司市場部的大力支持下,設立初期開展「開櫃有禮」活動(每個包裹櫃隨郵件一起放置小禮品一個)。通過此項活動,不僅提高了包裹櫃使用率還間接宣傳了郵政快遞包裹資費低、速度快的優點,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
又到一年畢業季,在西安科技大學臨潼校區的郵政校園包裹收寄點,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四年前我的通知書就是郵政寄給我的,四年後畢業了,我還用郵政把我的畢業證書和四年來積攢的書和日用品寄回去。整整三大袋子,一百多斤,才花了87塊錢,而且剛才那個大哥說省內第二天就能到,又快又便宜!」大四畢業生付新華指著眼前滿滿當當的三個大袋子告訴記者。
「18號學校就要封校了,這兩天從早上8點集合,我們團隊四個人要一直忙到晚上8、9點鐘。稱重、扎帶、掃碼、收款不斷重複,每天要收500件(袋)以上,每件(袋)差不多在40斤左右,有時候忙得都顧不上吃飯。我們四個人裡除了我還有兩個小夥子,每人最多一天要搬100多件(袋),一天下來腰酸背痛,而且最近西安的天氣一會高溫一會暴雨,自己溼了無所謂,關鍵不能讓學生的包裹也溼了……」從7月1號至18號,臨潼區分公司經營部主任何瑞和他的團隊未曾休息一天,正是這樣的堅守和服務才換來了郵政校園包裹的良好口碑。
這個團隊裡,只有何瑞和董靜是臨潼區分公司的員工,另外兩個小夥子是學校大三勤工儉學的學生,通過這樣的一次社會實踐,他們對郵政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前天,一個人大概搬了300多件(袋),感覺累到虛脫。但這樣一次勤工儉學的經歷是值得的,也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學生都選擇郵政,除了便宜還有一點就是,別的快遞到不了的地方郵政都能到,也理解了『人民郵政為人民』的真正內涵。」大三學生黃昱詔回想半個多月以來的經歷深有體會地說。
作者:李沛東 袁淑美
編輯:張丹琛
校對:任希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