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在即,孩子們的暑假作業都做完了嗎?暑期裡讀了多少本書?這些問題讓很多家長撓頭不已。
暑假,是提升閱讀量的黃金時期。可不少家長反映,比起閱讀名家名作,孩子們更喜歡玩手機、看電視。作為考試中常年佔據半壁江山的模塊,閱讀在語文學習中至關重要。家長們到底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們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孩子如何才能寫好作文?帶著這些疑惑,記者專訪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盛新鳳。
盛新鳳,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浙江省功勳教師,曾獲省教壇新秀、省教改之星金獎等30多項榮譽稱號和獎項
「睡前宵夜」:家庭閱讀氛圍營造最關鍵
閱讀是一項大工程,會影響孩子一生。閱讀品味和習慣的形成,家長起關鍵作用。無論是選書、讀書,還是說書、評書,父母的參與和引導至關重要。
盛老師告訴記者:「家庭親子閱讀環境的創造應該從幼兒園時期就開始,給孩子設置一個獨立的書房或一處閱讀角,和孩子共讀一本書,讀完後和孩子交流互動,問問他最愛的角色和情節,多多鼓勵他們。久而久之,孩子的鑑賞能力和閱讀能力就會得到提升。我見過很多小朋友睡前必須先吃『宵夜』,必須看一看書,才能睡著。這樣的『宵夜』越多,孩子的閱讀能力就會越強。」
「營養早餐」:老師的適時安排、指導很重要
「宵夜」過後,當孩子來到學校,迎接他的應該是一份「營養早餐」——班級晨讀。
老師們可以根據教學安排合理安排閱讀活動,在閱讀時和閱讀後對孩子們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努力創建定期、定時的規律閱讀活動,營造出班級良好的閱讀氛圍。
生活在這樣的集體裡,孩子們的閱讀能力會快速提升。
「均衡營養套餐」:適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有了「睡前夜宵」和「營養早餐」,想要提升孩子的語文學習水平,「全面均衡的閱讀套餐」也十分關鍵。
「我們說的全面閱讀套餐,是指讓孩子從小就接觸豐富的文學作品,感受全方位的文化氛圍。古今中外的詩歌、散文、小說等,都可以鼓勵孩子們多讀多看多寫。」盛老師認為,不同的孩子應該選擇不同的書閱讀,具體閱讀方式要和孩子自身相契合,適合他的才是最好的。
閱讀&寫作難題快問快答
粥粥爸爸(孩子四年級): 四大名著適合孩子在多大時讀?
盛老師:四大名著作為經典,值得每個人都用一生去品讀。我們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會讀出不同的感受。語文教材在小學高年級時就會推薦閱讀,但這個時期的孩子可能還無法完全理解名著內涵,沒關係,能讀出多少是多少。我建議孩子們選擇四大名著的少年版。
一諾媽媽(孩子五年級):有些名著的故事結局比較悲涼,擔心孩子接受不了怎麼辦?
盛老師:很多文學作品都是以悲劇收尾的,這不可避免。比如語文課本裡的《去年的樹》,散發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孩子們讀完可能會訝異、會失落,會希望作者把結局改得圓滿。其實當孩子們能夠感受到這種憂傷時,他的審美就已經達到了一定層次,因為悲劇讓他們希望世間有更多美好,這恰恰提升了孩子們的審美趣味,達到了語文教學的目的。當然,在孩子還未形成一定的抗挫能力和承受能力前,需要家長和老師在閱讀之後及時引導,使他們獲得辨別能力。
李斯樂媽媽(孩子二年級):小學生不喜歡寫作文怎麼辦?有什麼樣的方法讓孩子愛上寫作文,把作文寫好?
盛老師:作文是和閱讀緊密連接的,我們說「讀寫一體」,讀得多了,頭腦中的素材多了,寫得也就多了。當然,寫作和閱讀一樣,不能一蹴而就。要分年齡、分階段地培養和訓練。比如對於1—2年級的孩子,家長可以鼓勵他們每天用一句話記錄自己真實的生活,鼓勵孩子把自己熟悉的生活用簡單的句子寫下來,慢慢建立起句子概念,逐漸過渡到段落、文章模式,時間長了孩子自然而然就學會了寫作。
小豆丁爸爸(孩子四年級):讀書很多,為什麼作文還是寫不好?
盛老師:語文學習是一個「熬煮慢燉」的長期過程,而閱讀是一項「給根部施肥」的工程,也許不能立竿見影,但從長遠來看,一個愛閱讀的孩子,他整體的語文素養都不會差。因此家長們不能操之過急,讀過的書也許不會讓孩子瞬間就能寫好作文,但會慢慢地發生改變,量變會產生質變。
盛新鳳 推薦的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書目(部分)
記者 曲颯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