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臺灣教語文」系列圖書,臺海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傳承中華文化,不是用傳統文化禁錮孩子,而是教孩子用中華智慧建設日常生活。
最適合中國孩子的語文課 多位教育界人士強力推薦。
上一堂有情懷的語文課,培養真正具備理解、表達、思考能力的完整行為能力人。
用文化的、自由的、傳承的臺灣語文教育,給現行語文教育下一劑「補藥」。
高詩佳,臺灣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臺灣創意語文名師、作文師資培訓專業講師、語文教育書籍暢銷作家、《國語日報周刊》專欄執筆、《幼獅文藝》「學測作文輕鬆學」專欄執筆、「新匯流基金會」網絡專欄「詩佳老師的繪本閱讀」執筆、《未來少年》「高詩佳創意作文」專欄執筆;中文閱讀與寫作、繪本故事專業講師。為幫助學生們更自由輕鬆地讀經、讀詩與寫作,高詩佳老師所研發的系列作文與閱讀學習法,廣受臺灣老師、家長及學生的肯定。
《我在臺灣教語文:讓學生愛上寫作的閱讀地圖》
臺灣金牌語文老師高詩佳,用心智圖繪出3大類共12篇大師經典文章的趣味閱讀地圖,搭配四格漫畫的情境插圖,讓孩子們的閱讀與寫作思路瞬間清晰,愛上語文!心智圖是幫助我們整理複雜的想法和增進記憶力的好工具,更能幫助孩子們在閱讀中輕鬆理解大師們想要傳達的智慧,並在寫作中輕鬆開啟思想。
《我在臺灣教語文:讓學生不想下課的作文課》
要搶救孩子的中文程度,就必須透過活潑、有創意的教學活動引導,因為帶有遊戲與趣味性的學習,才能刺激兒童的想像力與創作力。本書甩開老掉牙的教條式教法,將課堂活動轉換成啟發想像力、描寫觸感等13堂有趣又簡單的作文課,每一堂課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簡單操作,不僅有趣,還可以激發無窮的想像力。
《我在臺灣教語文:從故事開始學古文》
用發散性思維,帶領孩子從多角度多側面來看古人的故事,讓孩子們在輕鬆有趣的閱讀中增進對中國古代的道德、秩序的理解。本書精心挑選《古文觀止》與歷代的筆記小說、傳奇、古典小說中,精選出最經典的古文、最重要的50篇和名句50則,讓孩子在增強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能一同分享古人的智慧。
《我在臺灣教語文:逆向思考讀寓言》
用最新的方式教最傳統的文化,把時代悠遠的寓言變成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故事,並通過寓言教導孩子逆向思考,在閱讀中學會樹立自己的想法,反對被洗腦。高詩佳老師從經典寓言中挑選了59篇進行小說式的鋪敘與改寫,幫助孩子在了解傳統解讀之外,更能跳脫框架,在對寓言的閱讀中培養出真正的自主思考力。
凌性傑,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文科教師、作家。曾獲臺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教育部門文藝獎。著有《更好的生活》《有故事的人》《2008/凌性傑》《找一個解釋》《有信仰的人》《愛抵達》。
《我在臺灣教語文:向古代文豪學寫作》
臺灣一線新銳語文名師凌性傑,用自己深厚的傳統氣韻,帶領孩子們熱血又理智地穿梭於古老文本中,探索並獲得先輩們傳承千年的智慧與力量。凌老師精選17篇經典古文,引導孩子理解古代名仕的人生態度,同時向他們學習寫作,並對照自己的生活感受、閱讀體驗,與年輕的生命分享,幫孩子找到自己對於生活及語言的理解與表達,是真正在用生命進行語文教育。
曾家麒,臺灣中壢高商國文科教師,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長期活躍於中國古代文學及其他傳統文化領域,自2009年起至今,曾獲得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文藝創作獎古典詩詞首獎、全臺灣地區優秀青年詩人獎,第一屆國文老師文藝創作獎散文類最佳創作獎等近二十項獎項。
《我在臺灣教語文:教孩子擁抱世界的<幽夢影>》
臺灣一線卓越語文名師曾家麒,用高雅的品味教孩子閱讀廣受臺灣讀者喜愛的經典名著《幽夢影》。引導孩子優雅、自由、有深度地進行閱讀。本書篇目依清代語錄集《幽夢影》內容和青少年學子的成長經驗來分類,概分成八大類三十四篇。幫助孩子在與最美漢語的親密接觸中繼承古雅的生活態度——通過讀書發揮個人才華,通過交友領略處世哲學,通過思考體會天理人情,通過藝術學會審美,並獲得擁抱世界的能力。
林淑芬,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高職國文科課程綱要審訂委員,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一般科目與藝術學科中心課程發展委員,臺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後期中等學校國文科課程綱要審訂委員,臺北市政府教育局「高職國文輔導團」創團及資深團員、精煉文本工作坊召集人,臺灣大安高工國文科教師。曾榮獲得第十一屆臺灣地區「POWER 卓越教師」 首獎(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舉辦)、臺灣地區「金鐸獎」教學獎、臺北市「語文與社會」類特殊優良教師、臺北市「SPECIAL教師」、臺北市「閱讀活動推廣」最佳推手獎等近十項獎項。
《我在臺灣教語文:教孩子學會做人的<論語> 》
臺灣一線卓越語文名師林淑芬,率6位臺灣優秀語文教師編寫此書,以博大的胸襟帶領孩子閱讀儒家經典《論語》,讓孩子們在輕鬆愉悅的閱讀中了解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氣度、建立志向,更廣闊教孩子們在面對複雜社會時,要對他人長存關愛。本書共四十一篇、十一個主題,每個主題另設計具詼諧感的副標,讓孩子在閱讀中找到真正有價值的人生方向。
李瓊雲,臺灣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現任士林高商國文科教師,將品德教育融入生活的踐行者,學生心中的第二個媽媽。曾因為在學校中獲得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校園正向輔導管教範例甄選班級經營類優等獎,臺北市生命教育融入教學教案設計甄選優等獎,臺北市特殊優良教師獎等十餘項獎項。
《我在臺灣教語文:讓孩子充滿正能量的<圍爐夜話>》
這位屢獲嘉獎的臺灣一線卓越語文老師李瓊雲,用其獨創的方法給學生們上語文閱讀課。李瓊雲是一位用愛教化的老師,她重視學生品德教育,所教過的班級在秩序以及整潔都有極其優異表現。她還因此多次獲得政府頒發的校園正向管教、班級經營優等獎等。
《圍爐夜話》是清代文學家王永彬以隨筆方式寫下的對生活的智慧感悟,很適合作為學子的座佑銘。本書依照《圍爐夜話》內容和青少年成長經驗來分類,除了萃取原典精華,還援引古今中外人物實例為證進行講解,幫助學子在深度閱讀後做更多延伸思考。本書能幫助青春期孩子在最美的漢語中找到最好的生活方式,消除成長的煩惱,學習做自己生命的主人,是青少年一定要閱讀的好書。
楊曉菁,臺灣政大附中教師,報章雜誌閱讀專欄的主筆,中文博士班學生。喜愛閱讀及思辨,擅長創意援引電影、廣告、史學、哲學、西方經典作品等跨界多元的素材進入課堂之中。深獲學生喜愛。深信文學能提升性靈、飽滿生命、充實生活。曾獲得臺灣地區super教師獎評審團特別獎,臺北市super教師獎高中職組首獎,臺北市國語文競賽教師作文組第一名,臺灣地區語文競賽教師作文組第五名等多項榮譽。
《我在臺灣教語文:閱讀不偏食》
臺灣獲獎名師楊曉菁,用獨特的美味關係理念來進行語文教育,教孩子們使用獨特的拆解文章方法,幫讀者建立起脈絡清晰的閱讀思維。引導孩子全面、自由、有深度地進行閱讀,幫助孩子提升理解能力與思辨能力,最終提升語文學習水平。本書部分內容原連載於《聯合報》(臺灣)教育版專欄,後由作者擴充內容並編寫成書。共分為現代語文、古籍經典、詩歌韻文三大部分,通過對30篇不同題型的文章進行分析來傳授閱讀方法,爆發式開啟讀者的閱讀視野,提升閱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