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辣子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地方風味名餚,屬於川菜系,成菜色澤紅潤,酥香爽脆,是中國十大名菜之一。 別的菜呢,辣椒花椒也就是個調料,辣子雞中的辣椒和花椒卻相當於主料。辣椒選用川產二荊條辣椒,花椒選用川產茂汶大紅袍花椒,這樣烹出的菜品,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麻辣酥香。一盤菜,放眼望去全是辣椒,是在一堆紅通通的辣椒裡面夾雜著香脆鮮辣的雞塊,細細挑出雞塊品嘗,滿嘴的麻和辣。裡面的辣椒不發黑,雞塊入口酥脆、帶有幹辣椒過油的清香,甜鹹適口。
在重慶歌樂山鎮因「歌樂山辣子雞」這道名菜聞名遐邇,辣子雞的的創始人名叫朱天才,他退休後用了3年時間研究出辣子雞的最佳做法,他的餐館位於重慶市的森林公園歌樂山,因此得名歌樂山辣子雞,辣子雞自1990年開始風行,很快便名聲遠揚。
辣子雞顏色紅亮,味道幹香,口感外韌內嫩。辣子雞這道菜對雞肉嫩滑並無要求,而在於麻,在於辣,在於追求雞肉的嚼勁,滿滿地炒上一盤,在花椒和辣椒裡夾起一塊雞肉,芝麻香摻雜著辣味,配上酥脆的口感,香味不斷往外鑽,即使不吃辣的人也會被這濃鬱的香氣引誘得欲罷不能,讓人十分過癮。
辣的味道其實並不是由味蕾感受到的,辣實際上就是一種痛感,而大腦在接收到這種痛感的時候,會分泌一種名叫內啡肽的東西,而這種東西能夠促進產生快感,所以當我們吃到辣子雞這一類的辣菜時,會感覺停不下嘴。
辣子雞選料精髓在選用土雞,而非大部分快餐店所選用的速成雞,速成雞45天就宰殺,肉質雖然鮮嫩但用於做辣子雞雞味較輕。需選用散養的最好一年以上,主要餵糧食和在山上放養的大公雞,這樣雞肉才會更加的緊緻,雞可以用整雞,雞翅,翅根代替,建議不用雞胸肉,雞胸肉質比較柴。
雞肉如果拿來直接炒的話容易出水,如果用水慢熬,肉會變柴而失去口感。辣子雞製作之前要先把雞肉切丁,然後醃製,如果不事先醃製的話,在炒制辣子雞時很難入味。先醃半個小時,然後下油鍋炸,要做到外幹裡嫩,一瞬間把雞肉的鮮美汁水鎖在裡面,炸雞塊的油要燒熱,這樣炸出的雞塊外焦裡嫩。油不夠熱的話,不僅雞肉的外皮都炸不焦,裡面的肉也炸老。炸雞塊不僅要將雞塊炸至金黃的顏色,更要炸得它酥到骨子裡,炸好之後瀝油準備下鍋炒制。
在棗莊,也有一道辣子雞,棗莊辣子雞口味獨特,與歌樂山辣子雞絕不相同,歌樂山辣子雞讓人在一盤花椒和幹辣椒中去仔細挑出雞肉,以麻辣著稱。而棗莊辣子雞選材非常講究,首先選用的是當地農家散養的二斤左右的公雞。辣椒都是選用本地薄皮辣椒,皮肉飽滿,顏色純正,而做這道菜至少要放三種辣椒,幹辣椒剁段,薄皮椒切片,大青椒斬塊。還要準備許多香料,然後炒制。也需事先醃製,如果炒雞的時候再加鹽,雞肉不容易入味,鹽常附著在雞肉的表面,會影響入味。
貴陽辣子雞也是貴陽的特色美食,距今大約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將醃好的雞肉加大量菜籽油炒斷生後立刻倒入高壓鍋,雞肉經「油壓」後輕輕一夾就會和肉分離。然後需要自制餈粑辣椒,選用花溪幹辣椒與遵義幹辣椒調配製作,在製作辣子雞這道菜時還要加入獨頭蒜和老薑,這樣熗鍋時的香味才夠濃烈。其他地方也存在許多辣子雞的做法,在此不做贅述,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家庭製作辣子雞,可以借鑑棗莊辣子雞的做法,採用青椒和幹辣椒,用蔥姜蒜爆鍋後,加入生雞塊翻炒,然後放入適量老抽,加入香料(八角、花椒、香葉、桂皮等),倒入開水將雞肉煮熟,然後炒制時用幹辣椒熗鍋,放入燉熟的雞塊和適量湯汁,加入青椒翻炒,調味出鍋,撒香菜段即可。
感謝閱讀
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