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生在重慶市南岸區的一起「城管追打女商販反被砍傷」事件,成為輿論熱點。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當地在調查處理中,沒有像過去一些地方出現「攝像頭壞了」「是臨時工,已被辭退」等「巧合」,而是依法認定了女商販楊某正當防衛,對城管隊員和女商販各自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追責。
在已公開的監控視頻以外,還發生了些什麼?為什麼一起雙方過錯的敏感事件,處理結果能得到公眾點讚?為依法行政帶來哪些啟示?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監控視頻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9月7日,一條監控攝像頭拍攝的「城管追打女商販反被砍傷」視頻,在微博、微信廣泛流傳,迅速引發輿論熱點。
視頻中,一男性城管在水果攤所在的店鋪門口,揮舞拳頭多次攻擊一女商販。在女商販逃回店鋪內的情況下,城管仍一路追打。女商販一邊抵擋,一邊從貨架中摸出一把刀揮舞砍傷該城管。
這條視頻立即引發熱議:「城管野蠻執法,連女人都打?」「商販佔道違章,還動刀傷人!」……然而,細心的網友提出,視頻只截取了後半段,前因後果並不清楚,擔心出現「劇情反轉」。
記者實地探訪了事件發生地——南岸區塗山鎮東海長洲小區內的生鮮店,看到涉事的水果攤已經停業。相鄰多位攤主還原了監控視頻之前發生的事情。
「當時城管喊她不要擺出來,把她的東西往裡收,她心頭肯定有氣!」一位事發時在場的女性攤主說,最近城管查得嚴,大家心裡多少都有些煩。聽到楊某和城管在吵,雙方都很兇,楊某情緒比較激動。
「她扔了水果筐,嘴裡可能都有些不文明,這可能是導火索。」這位女攤主還強調,城管確實太兇了,出手很重。
楊某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承認,自己與城管楊某橋有言語衝突,重慶警方的通報也證實了相關情況:「城管隊員將佔道物品抬進店內,並責令其不得再行佔道。攤主楊某不滿,遂與城管隊員發生爭執,並將果筐砸在城管隊員面前,致城管隊員楊某橋右手被果筐劃傷。」隨後,就發生了流出監控視頻顯示的一幕。
「本來也不是多大的事,現在冷靜下來想想,要是雙方有一個人態度好一點,也不至於這樣。」生鮮店另一位攤主說。
記者聯繫採訪南岸區塗山鎮政府及城管執法人員,對方拒絕了採訪要求。
「其實更多事情還在監控視頻之外。」當地一位城管隊員說,城市的文明秩序需要他們這支隊伍,但如何不讓城管坐在「火山口」上,又能保證執法對象的合法權益,這背後的問題是視頻拍不到的,更值得人們去思考。
據實判定各方責任,體現法治尊嚴
9月13日,重慶警方就「城管追打女商販被砍傷」一案發布通報:商販楊某的行為系正當防衛,城管楊某橋的行為構成毆打他人,被予以行政拘留;此外,商販楊某還因為構成阻礙執行職務,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警告處罰。
通報一出,立即引來一片贊聲。大部分人認為警方這次執法公正,稱讚其「不護短」,能準確判定適用正當防衛制度,據實判定各方責任,體現了法治尊嚴。
重慶市社科院研究員孫元明說,公眾之所以點讚,很重要的原因在實事求是「不護短」。以往一些地方政府在處理類似事件時,往往動用「技巧」,要麼現場監控攝像頭壞了,要麼出問題的「執法者」是「臨時工」……種種巧合無法令人信服,更會進一步激化矛盾。
點讚背後,公眾更看重這次事件處理,對於依法行政的示範意義。孫元明說,這起事件中多方都有責任,並不是純粹「惡霸欺負弱女子」那麼簡單,公正處置唯有依法辦事。重慶公安作出正當防衛的判定,也是前不久正當防衛指導意見出臺後,當地首個適用案例,起到了很好的範例作用。
今年9月3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發布《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適用正當防衛的標準做出明確規定:「因瑣事發生爭執,雙方均不能保持克制而引發打鬥,對於有過錯的一方先動手且手段明顯過激,或者一方先動手,在對方努力避免衝突的情況下仍繼續侵害的,還擊一方的行為一般應當認定為防衛行為。」
本案中,從警方通報和網絡流傳出來的視頻可以看出,男城管隊員主動暴力毆打女商販,女商販主動逃走之後仍被追打,符合新規定的防衛情形。
與此同時,女商販佔道經營,將果筐砸在城管隊員面前,致城管隊員楊某橋右手被果筐劃傷。此種行為也屬違法,被處以警告處罰。這樣處理,既非偏袒城管違規執法,也不縱容商販抗法,而是依法據實處理,因此讓人信服。
多一些法治,少一些「反轉」
部分受訪幹部、專家表示,「城管追打女商販被砍傷」事件的處理,對於地方應對熱點敏感事件具有啟示意義。
當地一位幹部坦言,地方政府在處理此類敏感事件時,往往有很多顧慮。佔道經營、私搭亂建等影響城市正常秩序的行為,必須懲戒制止。如果城管被處罰重了,擔心傷了執法的權威性,也怕傷了城管隊伍的心。
專家表示,這些案外因素往往讓一些地方不能實事求是,給人留下了「護短」,甚至「官官相護」的刻板印象。
重慶這次的做法表明,只要剝離複雜案外因素,回歸事實本身,嚴格依法辦事,讓法律標準說話,自然能夠正本清源,獲得公信力。
孫元明說,城管工作中遭遇抗拒執法的情況非常普遍,打擊了城管,削弱城管形象,自然不利於城管執法。解決矛盾的根本,還在於扛起法治的大旗。城管執法要有法律依據,執法行為要有法律約束,在法律規定範圍內進行。
「對抗拒執法的,也應該有嚴格追責標準和措施,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孫元明表示。
此外,部分受訪專家認為,依法辦事也是政府在社會熱點事件中引導輿論的關鍵。許多「劇情反轉」的熱點事件發生之初,往往在網上突出「弱勢」,綁架輿論形成「誰死傷誰有理」「誰弱勢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在法治社會,只有嚴格依法辦事,才能體現法治精神,才能減少「反轉」發生,獲得公眾的普遍認可。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