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
小編給大家從體驗和跑分方面
全面評測了 Surface Pro 6 和 Laptop 2
而這一回
小編把大家帶回到日常生活場景中
作為一臺優秀的生產力工具
需要全方位地滿足各種場景的需求
學習、辦公、影音、娛樂
接下來,我們就來一起見證一下
Surface Pro 6 和 Laptop 2
能否經受住各種輕度、重度使用場景的考驗
本文共有 5000 多字,近 60 張配圖
想要深入了解使用場景評測的小夥伴們
請耐心仔細地閱讀
小編此次評測用的設備統一為:
Surface Pro 6 i5-8250U 8G / 256G
Surface Laptop 2 i5-8250U 8G / 256G
首先模擬一個小編的日常辦公場景
測試方法:
同時啟動
5 個 100MB 的 PowerPoint
5 個 10MB 的 Excel 表
5 個 5MB 的 Word
並其中一個文檔複製粘貼 10 張 4K 圖片
結論:
針對較為繁重的辦公場景模擬
即使同時打開多個文檔進行處理
Pro 6 和 Laptop 2 的表現均非常出色
幾乎沒有卡頓,響應非常迅速
總體來說辦公體驗非常好。
小編的日常工作時不時會有修圖的需求
看看手裡這兩臺設備的表現如何?
測試方法:
電池設置為最高性能,連接充電器
打開PS CC 2018
載入 100M 的 psd 文檔 「馬」
使用內容感知移動工具圈選馬
向左側移動,並縮小為原圖 2/3
點擊確定並記錄渲染時間
結論:
Surface Pro 6 和 Laptop 2
均適用 Photoshop 進行日常修圖
微信後臺上傳視頻會有大小限制
往往需要用到視頻軟體
對一個較大的視頻進行解碼或壓縮
在這種情況下
這兩臺設備的表現又如何呢?
測試軟體:
Adobe Media Encoder CC
測試方法:
電池設置為最高性能,連接充電器
打開Adobe Media Encoder CC
進行視頻轉換
將一個 2.8G 的視頻從 720P 轉換成 480P
建議使用 CPU 方式進行解碼
測試轉換視頻時間
測試結果:
Surface Pro 6:
用 CPU 轉換:31分鐘
Surface Laptop 2:
用 CPU 轉換:32分鐘
結論:
Surface Pro 6 和 Laptop 2
均可以做一些 1080P 以下的視頻轉換工作
對於 15W 的低功耗 CPU 來說
1080P 視頻處理已算是重度使用場景
可見第八代處理器 i5-8250U
表現可圈可點
在視頻轉換方面
性能相當於上一代 i7 產品的性能
要把需要解碼的視頻拷貝到兩臺設備中
就需要通過接口進行傳輸
之前很多人質疑說
這兩款產品均沒有像 Surface Go 那樣
配有 Type-C 的傳輸接口
傳輸速度會受影響吧
對此小編同樣也做了測試
測試方式:
從 USB 3.0 移動硬碟拷貝單個 4G 文件
從 USB 3.0 移動硬碟拷貝 4G 大小的 RAR 文件
記錄所需時間和平均速度
測試結果:
Surface Pro 6:
將 3.89G 的單個文件拷貝到桌面
耗時 32 秒,平均傳輸速度 102~110M/秒
Surface Laptop 2:
將 4.26G 的單個文件拷貝到桌面
耗時 56 秒 ,平均傳輸速度 76-80M/秒
將 3.93G RAR 壓縮包文件拷貝到桌面
耗時 44 秒,平均傳輸速度 93.5M/秒
結論:
不管是 Pro 6 還是 Laptop 2
平均拷貝速度均可達 70-90M/秒左右
可以滿足日常各種文件的傳輸需求
在傳輸文件前後
小編通常需要把文件進行壓縮和解壓縮
而這兩個過程
同樣非常考驗設備的 CPU 和硬碟性能
實際在執行這兩步操作的過程中
小編也做了相應的記錄
測試方式:
電池設置為最高性能,連接充電器
準備 1 個 4G 左右的單獨文件
和若干個大小相加約 4G 左右的零散文件
進行壓縮和解壓縮
分別記錄這兩個過程所需時間
測試結果:
Surface Pro 6:
壓縮 4.41G 的單個文件:5分26秒
CPU 佔用率 100%
CPU 睿頻加速至 3Ghz 左右
解壓相同 4.41G 的壓縮包:20秒左右
測試結果:
Surface Laptop 2:
壓縮4.41G的單個文件:5分26秒
CPU 佔用率 100%
CPU 睿頻加速至 3Ghz 左右
解壓相同4.41G的壓縮包:20秒左右
壓縮4.6G包含若干零散文件的文件夾:5分33秒
CPU 佔用率 100%
CPU 睿頻加速至 3Ghz 左右
解壓相同4.6G的壓縮包:24秒左右
結論:
在常規的壓縮測試中
Surface Pro 6 和 Laptop 2 均表現優異
可以給用戶提供良好的使用體驗
壓縮速度出色
得益於 CPU 睿頻加速下的滿負荷運轉
解壓速度快
得益於優秀的SSD
一天 8-9 個小時工作下來
又是修圖又是轉視頻又是壓縮文件的
還開著一堆辦公軟體和溝通工具
這麼輕薄的設備
散熱能行嗎?
行不行,虐一虐才知道
小編分別從輕度辦公和重度使用兩個場景
分別對這兩臺設備進行了「慘無人道」的暴虐
看看它倆能否在高強度的施壓下依舊保持冷靜
測試軟體:AIDA64
測試條件:
電池設置為 「更長的續航」
打開 2 個 20M 的 PowerPoint
打開 1 個 5M 的 Word 文檔
用 Edge 打開 3 個門戶網站
後臺開著 QQ 和百度雲
使用 AIDA 64 測試並記錄設備溫度
測試結果:
Surface Pro 6:
待機時:33°C
啟動上述應用後:35~36°C
用手觸摸背部 CPU 位置,基本無熱感
測試結果:
Surface Laptop 2:
待機時:33°C
啟動上述應用後:34-36°C
用手觸摸底部CPU位置,基本無熱感
測試條件:
電池設置為「最高性能」,連接充電器
打開 4 個 100M 的 PowerPoint
打開 5 個 20M 的 Excel
Edge 打開 3 個門戶網站(新浪/搜狐/網易)
後臺運行微信和百度網盤
用視頻播放器播放一部電影
用 PS CC 2018 打開一張 100M 的 PSD 圖片
運行狂野飆車 8
用 AIDA 64 測量並記錄設備溫度
測試結果:
Surface Pro 6:
待機時:33°C
開啟除狂野飆車8外的其他 app 後:48°C
背部 CPU 處溫度明顯上升,有微熱感
開啟狂野飆車8後:60°C
30 分鐘內基本維持在 60℃ 左右,最高 66°C
背部 CPU 處會有燙手的感覺
關閉所有應用後:
10 秒內核心溫度降至 50°C
1 分鐘後:降至 47°C
3 分鐘後:降至 41°C
5 分鐘後:降至 40℃
用手摸底部CPU處有微熱感
測試結果:
Surface Laptop 2:
待機時:33°C
開啟除狂野飆車8外的其他 app 後:50°C以上
風扇稍有響聲
底部 CPU 處溫度明顯上升,有微熱感
開啟狂野飆車8後:60°C
進入遊戲後,風扇立即高速運轉
30 分鐘內基本維持在 60℃ 左右,最高 66°C
風扇維持在高速運轉
底部 CPU 處會有燙手的感覺
關閉所有應用後:
10 秒內核心溫度降至 54°C
2 分鐘後:降至 47°C,風扇轉為低速轉動
5 分鐘後:降至 41°C
6 分鐘後:風扇無任何響聲
用手摸底部 CPU 處有微熱感
結論:
在運行重度任務時
Pro 6 屏幕中後部分以及右側會有發熱情況
Laptop 2 的機身底部會有發熱情況
溫度快速上升且會出現燙手的情況
穩定後溫度會被控制在 60°C 左右
關閉相關應用後,溫度快速下降
Pro 6 大約 3 分鐘後,機器後部無明顯熱感
Laptop 2 大約 5 分鐘後,機器底部無明顯熱感
綜上可述
Surface Pro 6 (i5) 採用無風扇設計
雖然是被動散熱,但整體表現良好
同樣 Laptop 2 在輕度使用場景下表現十分冷靜
即使在重度使用時
核心溫度也能穩定在 60 度左右
別看小編整天寫稿修圖發微信
小編也是個十足的移動辦公人士
對所用設備的續航能力要求很高
作為兩款以輕薄便攜著稱的設備
肯定在續航能力上做足了工夫
官方給出的兩款設備的續航時間分別為
Pro 6: 13.5 小時,Laptop 2: 14.5 小時
且測試的機型與小編使用的如出一轍
測試過程中除了 Wi-Fi 保持聯網狀態
自動調整亮度被禁用以外
所有設置均為默認值
那麼如果模擬日常學習、辦公、娛樂等實際場景時
這兩款設備的續航能力又如何呢?
小編同樣從輕度和重度兩個使用場景進行了測試
測試條件:
將設備保持在如下設置狀態:
電源模式「推薦」
屏幕保持「建議亮度」且從不熄滅
Wi-Fi 連接,藍牙關閉
打開 2 個 20M 的 PowerPoint
和 1 個 5M 的 Word 文檔
用 Edge 打開 3 個門戶網站
後臺運行 QQ 和百度網盤
用愛奇藝播放視頻,音量15%
測試結果:
在測試條件所列出的設置狀態和環境因素下
Surface Pro 6 的續航時間:7h51min
Surface Laptop 2 的續航時間:8h1min
因為測試條件和環境與官方設定的不同
導致了續航時間產生了明顯差異
測試條件:
將設備保持在如下設置狀態:
電源模式「最佳性能」
屏幕保持 「建議亮度」 且從不熄滅
Wi-Fi 連接
打開 4 個100M 的 PowerPoint
和 5 個 20M 的 Word 文檔
用 Edge 打開 3 個門戶網站
後臺運行微信和百度網盤
運行極速狂飆 8
用愛奇藝播放視頻,音量80%
測試結果:
Surface Pro 6:
9:48:電量100%,開始測試
10:52:電量72%,1小時耗電28%
11:50:電量48%,2小時耗電52%
預計整體使用時間在 3.5-4 小時
測試結果:
Surface Laptop 2:
9:48:電量97%,開始測試
10:49:電量67%,1小時耗電30%
11:50:電量37%,2小時耗電60%
預計整體使用時間在 3 小時
結論:
Surface Pro 6 和 Laptop 2
在輕度使用場景下,續航表現強勁
完全能滿足一整天不接電辦公的需求
即使在較為重度的使用場景下
兩臺設備也本能保持 3-4 小時的續航時間
因為實際在日常使用的過程中
設備會因設置、使用、環境等各方面因素
電池使用時間會產生顯著差異
最終導致無法達到官方公布的測試數值
移動辦公一天下來
設備的電量已幾近見底
眼下的當務之急就是立即充電
充電速度的快慢
往往也是移動辦公人士非常看重的一個方面
正好拿手頭這兩臺剛做完續航測試的設備
進行充電速度的測試
測試軟體:Battery Report
測試條件:
屏幕亮度 60%
後臺開啟百度雲
打開 2 個 20m 的 PowerPoint
一個 5m 的 Word
每半小時觀察一次充電速度
測試結果:
Surface Pro 6:
起始電量:2%
半小時後:24%
1小時後:48%
1.5小時後:72%
2小時後:93%
整個充電過程 (0-100%):2h40min
Surface Laptop 2:
起始電量:3%
半小時後:24%
1小時後:48%
1.5小時後:71%
2小時後:93%
整個充電過程 (0-100%):2h50min
結論:
在測試條件所描述的情況下
無論是 Pro 6 還是 Laptop 2
均可在 2 小時左右充 93% 以上的電量
充電錶現相當不錯
但需要注意的是
在運行不同應用的環境下
因為不同應用負載和能耗不同
導致最終的充電時間也不盡相同
除了移動辦公需求以外
小編還經常會玩一些輕量級的遊戲
比如英雄聯盟、爐石傳說等
相信很多人也跟小編一樣有同樣的訴求
上篇中的顯卡跑分
我們得出的結論是
這兩臺設備均適合運行一般性網路遊戲
以及對顯卡要求不高的遊戲
不適合進行大型 3D 遊戲
對此小編在這兩臺充滿電的設備上進行了驗證
測試軟體:遊戲加加
測試條件:
電池設置為最高性能,連接充電器
運行《英雄聯盟》
將遊戲解析度調至最高
Pro 6 調至 2736*1823
Laptop 2 調至 2256*1504
圖形效果調至中等偏高
打開遊戲加加
記錄遊戲的實時幀數
測試結果:
整體運行較為流暢
多數情況下維持在 60 幀左右,甚至更高
遇到多人釋放技能時幀數會掉至 40 左右
Surface Pro 6 全局平均幀數為 63
CPU 佔用率 24%,溫度 59°C
遊戲過程中出現一次卡頓現象
Surface Laptop 2 全局平均幀數為 64
CPU 佔用率 31%,溫度 61°C
運行遊戲時風扇轉速高,有明顯聲音
結論:
充分證明 Surface Pro 6 和 Laptop 2
能夠運行輕量級娛樂遊戲
運行時畫質和遊戲體驗各方便也比較出色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Surface Pro 6 的定位是二合一設備
Surface Laptop 2 的定位是時尚輕薄筆記本
兩者在測試遊戲性能表現時
機器 CPU 部分會有明顯熱感
不能像遊戲本那樣運行大型遊戲
列舉了這麼多場景
進行了這麼多性能測試
大家應該對這兩款設備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最後小編再來匯總一下這兩款設備的要點
請大家務必牢記於心
Surface Pro 6 較上代產品整體提升了 67%
主要體現在搭載的第八代CPU上
同時兼顧了平板電腦的便攜和輕薄
以及筆記本電腦的生產力和穩定性
能輕鬆高效地滿足工作、學習和娛樂的需求
Surface Laptop 2 較上代產品整體提升了 85%
主要體現在第八代CPU、固態硬碟兩個方面
新增的典雅黑大氣沉穩
是時尚男女辦公娛樂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