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覽亮相中國園林博物館

2020-09-03 煙雨飄零

8月18日,「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三號臨展廳正式展出。此次展覽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此次展覽展期至12月15日。

本次展覽以「徽」字為連接點,共分為徽源、徽印、徽黌、徽憶四個部分,甄選1000餘件校徽,使觀眾展中「見物」,飽覽百年來中國大學發展的非凡進程。同時,展覽融匯愛國主義、文化自信和青春情懷,以小見大,讓觀眾在展覽中更能「見人、見史、見精神」。

展覽1000餘件國內外校徽跨越歷史百餘年,集中向觀眾展示百年來中國高校自強不息的時代華章,帶領觀眾領略博採眾長、自成一格的中國大學校徽。展品包括清末京師大學堂、部分地方大學堂校徽和其它運動會、學術類徽章及記錄中國百年重要歷史進程的徽章,其中部分文物珍品是首次展出。「京師大學堂獎章」是京師大學堂1906年第二屆體育運動會的獎章,主圖案為二龍戲珠,兩條龍靈動、對稱、大氣,材質為銅質琺瑯。

京師大學堂的建立標誌著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的新起點。在展覽中,校徽不再是簡單的展品,而是會說話的講解員,充分呈現其背後所承載的歷史價值和時代價值,讓觀眾對綿延不絕的百年文脈可感、可悟。此外,觀眾還可以看到證章式樣、紀念式樣、牌匾式樣的多種校徽,與校徽有關的人物筆記、設計稿等文獻資料以及校園生活用品,其品類之全、規模之大堪稱國內首創。

隨著現代學校的創設,出現了校園這一新的園林類型。校園園林的發展和大學的時代變遷一脈相承,其發展軌跡也通過校徽形態得以充分呈現。

展覽的重點篇章之一「徽黌」[hóng]主要以校徽上的園林和建築圖案為載體,呈現中國大學園林中西合璧、自成一格的校園景觀。在園博館中國近現代園林廳中,「中國近代園林」部分詳細展現了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燕京大學等高校為代表的大學園林,將現代大學功能與中國傳統園林意境成功結合。「黌」字意為古代的學校,此次展覽是園博館在現有展陳體系近現代園林研究上的一次拓展,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到自近代高等教育興起以來,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高校自身特色的實體建築與空間環境。

同時,很多高校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規劃及文化積澱,濃縮到方寸的校徽之中。在展覽中展示了百餘個高校的標誌性建築或園林景觀圖案的特色校徽及設計圖稿。如北京林業大學校徽以綠色為基調,綠色既象徵著綠色學府,又標誌著該校以培養綠色人才為己任的辦學宗旨;圖案中的園林植物松柏,蘊涵著蒼松正氣、萬年長青的北林氣節。再如中山大學新版校徽以中山大學舊址大鐘樓為設計主體,借用園林中的海棠式洞窗與大鐘樓外觀組合成「中山」二字,體現了中山大學文脈綿延。【採寫:戚連民 中國園林博物館供圖】

相關焦點

  • 「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亮相中國園林博物館
    8月18日,「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展出。此次展覽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北京聯合大學協辦,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展覽以「徽」字為連接點,共分為徽源、徽印、徽黌、徽憶四個部分,甄選1000餘件校徽,使觀眾展中「見物」,飽覽百年來中國大學發展的非凡進程。
  • 園博館展覽「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今日舉辦開幕活動
    2020年8月18日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北京聯合大學協辦的「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開幕活動。嘉賓在捲軸上寫下母校校訓參觀展覽 探索大學百年歷史「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是
  • 園林線上課堂(76) | 觀展·「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入選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百項展覽推介
    「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入選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百項展覽推介近日,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100項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北京聯合大學協辦的「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覽入選了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中國園林博物館展出「校徽上的大學記憶」
    10月21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中國園林博物館獲悉, 「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三號臨展廳展出。此次展覽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北京聯合大學協辦,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 園博館展覽 | 「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今日舉辦開幕活動 只爭朝夕 不負韶華
    2020年8月18日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北京聯合大學協辦的「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開幕活動。參觀展覽 探索大學百年歷史「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 恰同學少年,書生意氣!來園林博物館,探尋校徽上的北京高校文脈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源地,也是知名高校最多的城市。北京高校的發展脈絡,堪稱中國高校的風向標。正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的「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展示了諸如北大、清華、人民大學、北師大等高校校徽的獨特風採。流淌在北京校徽上的涓涓文脈,昭示著中國邁向教育強國的堅定自信。
  • 觀校徽,看園林,跟隨鏡頭走進中國園林博物館,見證中國大學百年發展史
    追溯中國大學的百年發展史一場直播走近「有生命」的實景園林博物館入選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百項展覽推介的「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覽8月30日15點30分北京日報客戶端北京號,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 直播看展 | 走進中國園林博物館 觀校徽 看園林 見證中國大學百年發展史
    一座博物館融匯精妙的古今園林 一次觀展追溯中國大學的百年發展史一場直播走近「有生命」的實景園林博物館「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覽8月30日15點30分北京日報客戶端北京號,直播帶您看!,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 觀校徽、看園林,見證中國大學的百年發展史
    近日,「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幕。這是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展覽的重點篇章之一「徽黌」[hóng]主要以校徽上的園林和建築圖案為載體,呈現中國大學園林中西合璧、自成一格的校園景觀。
  • 觀校徽、看園林,見證中國大學的百年發展史|薦展No.103
    近日,「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幕。這是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自成一格的中國大學校徽。校園園林的發展和大學的時代變遷一脈相承,其發展軌跡也通過校徽形態得以充分呈現。展覽的重點篇章之一「徽黌」[hóng]主要以校徽上的園林和建築圖案為載體,呈現中國大學園林中西合璧、自成一格的校園景觀。
  • 北京高校與博物館共辦,1000餘件校徽集體亮相,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
    近日,由北京聯合大學和中國園林博物館共同舉辦的&34;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展。校黨委書記韓憲洲、副校長周彤出席活動開幕式。他強調,校徽展覽既有意義,又有意思,要辦成&34;的課堂,讓師生們通過參觀展覽接受教育。
  • 觀校徽,看園林,跟隨鏡頭見證中國大學百年發展史
    一枚校徽承載流轉的舊時光陰一座博物館融匯精妙的古今園林一次觀展追溯中國大學的百年發展史一場直播走近「有生命」的實景園林博物館入選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百項展覽推介的「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覽8月30日15點30分北京日報客戶端北京號,直播帶您看
  • 兩千枚校徽共展覽,部分珍品首亮相,你還記得母校校徽什麼樣嗎?
    正在中國園林博物館展出的「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猶如一次朝氣蓬勃、壯志凌雲的「青春號」大學之旅,600平方米的展廳把近兩千枚校徽串聯起來,帶您體驗這段以校徽為帆的旅程。 這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 上千枚校徽今起展出,看看有沒有你的青春記憶
    1000餘枚校徽,跨越歷史百餘年,講述中國大學發展的故事。今天起,「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三號臨展廳正式展出,「京師大學堂獎章」等部分文物珍品系首次展出。此次展覽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北京聯合大學協辦,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記者注意到,展覽以「徽」字為連接點,共分為徽源、徽印、徽黌、徽憶四個部分,甄選1000餘件校徽,讓觀眾展中「見物」,飽覽百年來中國大學發展的非凡進程。
  • 探尋校徽上的北京高校文脈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發源地,也是知名高校最多的城市。北京高校的發展脈絡,堪稱中國高校的風向標。正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的「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展示了諸如北大、清華、人民大學、北師大等高校校徽的獨特風採。流淌在北京校徽上的涓涓文脈,昭示著中國邁向教育強國的堅定自信。
  • 2020北京教師節展覽活動有哪些(時間+地點)
    》》2020故宮蘇軾主題特展觀展指南(時間+地點+門票)  故宮購票入口:官網購票 | 特惠購票  ➤國家博物館9月展覽匯總  國家博物館9月有很多精彩的展覽,例如中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展、福建傳統工藝展等  博物館門票:免費需預約  預約入口:國家博物館官網  》》
  • 海峽兩岸插花藝術展亮相中國園林博物館
    中新社北京10月2日電 (記者 於立霄)「盛世華章·2018年海峽兩岸中國插花藝術展」10月2日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幕,兩岸花藝大師創作的64件花藝作品精彩亮相。此次展覽分為傳統插花花藝展區、現代花藝展區兩部分,精選海峽兩岸花藝大師創作的64件花藝作品。展覽採用寫景、理念、造型、心象四大花藝創作類型,運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花藝手法,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在陳列展臺上,一件件意境悠遠的花藝作品耐人尋味。
  • 中國園林博物館「老古董」玩具亮相
    本報訊 周末兩天,泥人張、內畫壺、中國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絕活兒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亮相,同時,倒流壺、魯班鎖、公道杯等「老古董」玩具也讓遊客玩得不亦樂乎。   昨天上午開館不久,園博館的文化遺產體驗活動區域內已人聲鼎沸。
  •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讀《恰同學少年》有感(洪璟妍)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這齣自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是啊!少年與國家的繁榮昌盛緊密相連。在中國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湧現了許多優秀的中華兒女。今天,就讓我們走近《恰同學少年》這本書,去感受屬於少年的風華正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