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枚校徽今起展出,看看有沒有你的青春記憶

2020-12-11 北京日報客戶端

1000餘枚校徽,跨越歷史百餘年,講述中國大學發展的故事。今天起,「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三號臨展廳正式展出,「京師大學堂獎章」等部分文物珍品系首次展出。

此次展覽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北京聯合大學協辦,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記者注意到,展覽以「徽」字為連接點,共分為徽源、徽印、徽黌、徽憶四個部分,甄選1000餘件校徽,讓觀眾展中「見物」,飽覽百年來中國大學發展的非凡進程。

據介紹,此次展品包括清末京師大學堂、部分地方大學堂校徽和其它運動會、學術類徽章及記錄中國百年重要歷史進程的徽章,其中部分文物珍品是首次展出。比如「京師大學堂獎章」是京師大學堂1906年第二屆體育運動會的獎章,主圖案為二龍戲珠,兩條龍靈動、對稱、大氣,材質為銅質琺瑯。此外,觀眾還可以看到證章式樣、紀念式樣、牌匾式樣的多種校徽,與校徽有關的人物筆記、設計稿等文獻資料以及校園生活用品。

展覽的重點篇章之一「徽黌」[hóng]主要以校徽上的園林和建築圖案為載體,呈現中國大學園林中西合璧、自成一格的校園景觀。很多高校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規劃及文化積澱,濃縮到方寸的校徽之中。比如北京林業大學校徽以綠色為基調,綠色既象徵著綠色學府,又標誌著該校以培養綠色人才為己任的辦學宗旨;圖案中的園林植物松柏,蘊涵著蒼松正氣、萬年長青的北林氣節。

此次「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將一直持續到12月15日,歡迎廣大市民通過這些小小的校徽,探索百年大學的歷史文化,感受大學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內涵。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珊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兩千枚校徽共展覽,部分珍品首亮相,你還記得母校校徽什麼樣嗎?
    一枚小小的校徽,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大學記憶,你還記得母校的校徽長什麼樣嗎? 正在中國園林博物館展出的「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猶如一次朝氣蓬勃、壯志凌雲的「青春號」大學之旅,600平方米的展廳把近兩千枚校徽串聯起來,帶您體驗這段以校徽為帆的旅程。 這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 中國園林博物館展出「校徽上的大學記憶」
    10月21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中國園林博物館獲悉, 「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三號臨展廳展出。此次展覽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北京聯合大學協辦,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 老校徽引發集體懷舊 80後曬60多枚老校徽惹關注
    於是,10月24日,溫都向廣大市民發出老校徽「徵集令」,數十位網友發來各自收集的老校徽照片和信息。家住市區的瑞安人王金榮老人就是其中一位,他通過微信向我們展示了他的收藏。目前,老校徽徵集活動仍在進行中。我們相信,將會有青春記憶故事一一浮現。長方形、菱形、三角形……一枚枚形狀各異、泛著懷舊味道的老校徽,圍繞它們都曾發生過哪些青春故事?
  • 老校徽引發集體懷舊 80後曬60多枚老校徽惹關注(圖)
    於是,10月24日,溫都向廣大市民發出老校徽「徵集令」,數十位網友發來各自收集的老校徽照片和信息。家住市區的瑞安人王金榮老人就是其中一位,他通過微信向我們展示了他的收藏。  目前,老校徽徵集活動仍在進行中。我們相信,將會有青春記憶故事一一浮現。  長方形、菱形、三角形……一枚枚形狀各異、泛著懷舊味道的老校徽,圍繞它們都曾發生過哪些青春故事?
  • 洪陽的這枚老校徽,你是否也有珍藏!
    校徽,曾伴隨我們的青蔥歲月。上學時,你有沒有忘戴校徽進不了校門的經歷?畢業後,你是否還珍藏著留有歲月痕跡的校徽?一枚校徽承載著我們滿滿的青春回憶。
  • 兩枚校徽
    到桌上一展開,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的兩枚校徽。顏色有別,分別為學生和教師所佩戴。     隨我同去的記者們都上前去拍攝。我也拍了幾張。     眾人拍攝畢,任先生將兩枚校徽再拿到手上,他拉起我的手,打開我手心,將校徽放到我手中說:「昨晚接到你的電話,我把它們找出來了。
  • 大工記憶,鐫刻永恆——校徽演變及校名題字由來
    學校第一枚校徽,其主體圖案主要由紅星和齒輪組成,即齒輪中嵌紅星上書「大連大學」,邊緣為齒輪,一是象徵著前進的歷史巨輪;二是象徵我們祖國將是一個強大的工業國家。齒輪中嵌紅星一枚,該紅星標誌著大連大學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大學。紅星邊緣的點線與金黃色象徵著紅星的光芒。
  • 北大、浙大、春暉中學…諸暨年輕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你還記得人生中的第一枚校徽嗎?將它別在衣衫上、昂首挺胸走進校園的那一刻,是不是生命中最難忘的記憶之一?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校徽已經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在很多人心目中,校徽承載著自豪和榮耀,也能讓人感受到它背後折射出的文化傳統和精神信仰,從中鉤沉中國百年教育的變遷史。諸暨有位年輕的收藏家王海洋通過20多年的努力,收藏了300多枚清代至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老校徽,其中最多的是民國時期的校徽,有200多枚。
  • 北大、浙大、春暉中學……諸暨年輕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提示信息你還記得人生中的第一枚校徽嗎?將它別在衣衫上、昂首挺胸走進校園的那一刻,是不是生命中最難忘的記憶之一?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校徽已經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在很多人心目中,校徽承載著自豪和榮耀,也能讓人感受到它背後折射出的文化傳統和精神信仰,從中鉤沉中國百年教育的變遷史。
  • 校徽印記:溫州一條老校徽微信引7.7萬次點擊
    於是,10月24日,媒體向廣大市民發出老校徽「徵集令」,數十位網友發來各自收集的老校徽照片和信息。家住市區的瑞安人王金榮老人就是其中一位,他通過微信向我們展示了他的收藏。  目前,老校徽徵集活動仍在進行中。我們相信,將會有青春記憶故事一一浮現。  長方形、菱形、三角形……一枚枚形狀各異、泛著懷舊味道的老校徽,圍繞它們都曾發生過哪些青春故事?
  • 設計出北大「哭臉」校徽,民國老校徽竟這麼美
    日前,在黑橋藝術村的一間空曠的廠房裡,一座關於大學校徽的公益性主題展館「徽映青春記憶館」低調開放,一進大門便看到這樣一段開首語,把人一下子拉回到和校徽有關的青春記憶裡。這座記憶館的主人是校徽收藏者陳強。據了解,關於校徽的主題展館在國內還是首家,他把多年來收集的從民國初期至現代的幾千枚大學校徽分類整理,呈現給參觀者。
  • 「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覽亮相中國園林博物館
    8月18日,「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三號臨展廳正式展出。同時,展覽融匯愛國主義、文化自信和青春情懷,以小見大,讓觀眾在展覽中更能「見人、見史、見精神」。自成一格的中國大學校徽。
  • 觀校徽、看園林,見證中國大學的百年發展史
    一座博物館,融匯精妙的古今園林;一場藝術展,追溯大學的百年發展史;一枚枚校徽,承載流轉的舊時光陰。 近日,「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幕。這是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 觀校徽、看園林,見證中國大學的百年發展史|薦展No.103
    一座博物館,融匯精妙的古今園林;一場藝術展,追溯大學的百年發展史;一枚枚校徽,承載流轉的舊時光陰近日,「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幕。這是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 林徽因和魯迅設計的校徽 原來這麼多!有你的學校嗎?
    而且,有些校徽的設計者,還是你我都熟悉的名人,比如魯迅、林徽因,他們跨界做起設計師來,原來這麼厲害!第一位要提到的,一定是魯迅。我們只知道他犀利的文筆,卻不知道,原來北大的校徽就是他設計的!魯迅設計的這枚北大校徽,其圖案以篆體的「北大」二字構成一個圓形,便於製作圓形的徽章巧妙的是:下面的「大」字像一個人,上面的「北」字又像兩個人,這樣就構成了「三人成眾」的意象。又有如一人而背負二人之象,給人以「北大人肩負重任」的想像。
  • 「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亮相中國園林博物館
    8月18日,「恰同學少年——校徽上的大學記憶」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展出。此次展覽由中國園林博物館主辦,北京聯合大學協辦,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展覽以「徽」字為連接點,共分為徽源、徽印、徽黌、徽憶四個部分,甄選1000餘件校徽,使觀眾展中「見物」,飽覽百年來中國大學發展的非凡進程。
  • 北京高校與博物館共辦,1000餘件校徽集體亮相,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
    他強調,校徽展覽既有意義,又有意思,要辦成&34;的課堂,讓師生們通過參觀展覽接受教育。(周彤與其他參會嘉賓一起,為展覽揭幕)本次校徽展覽甄選了1000餘件校徽,是國內首個以校徽和大學園林為載體,展現大學百年發展史的主題展覽
  • 不管你的母校還在不在,這枚校徽都值得永久珍藏
    處於這個特殊歷史坐標上的你,此刻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意外也罷,不舍也好,改變就這樣突如其來,現實就站在我們面前——那些見證我們青春與奮鬥的母校,在不久的將來也許只能存在於我們的回憶中。有校友在網上發文說:告別的不是母校,而是我無處安放的青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軍校對於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我們和許多深情矚望母校的人都希望並堅信,中國軍校只會越改越好,軍事教育的路只會越走越寬。巨變將至,去留難測。
  • 山東理工大學校徽月餅走紅 日產上千個當天銷售一空
    我們一起瞧瞧去山東理工大學老師最近連著三天都來了 幾種口味都嘗了下 我覺得豆沙的比較好吃 五仁的還沒有嘗到山東理工大學老師今天光有板慄的這不經過尋找,記者終於見到了它的「真面目」,沒錯,正是眼前這枚小小的印有「山東理工大學」等字樣的月餅引起了如此轟動,月餅直徑約8釐米,猶如一枚大校徽。
  • 黑白線條勾勒重慶大學老建築,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青春記憶
    從重慶大學建校初期菜園壩正街的校舍,到虎溪新校區的大門……這些筆尖上的建築,有沒有你的青春記憶。9月6日,重慶大學建校九十周年校慶《聆聽重大·歲月留痕》大型畫展在A區圖書館逸夫樓正式開幕。▲觀眾觀展彎曲的公路,臨江建造的房屋是山城最經典的畫面。1929年10月12日,重慶的第一所高等院校——重慶大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