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沒·奇幻空間》作為系列中的第四部大電影,它延續了前三部的熱度,這部《熊出沒·奇幻空間》為國產動畫電影帶來了很多啟示,我本人看過所有熊出沒動畫電影,這個系列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越來越像美國動畫大片了,熊出沒大電影第一部叫《熊出沒之奪寶熊兵》第二部叫《熊出沒之雪嶺熊峰》第三部叫《熊出沒之熊心歸來》這裡面都帶一個熊字,所以都非常好記,第四部就是《熊出沒·奇幻空間》
這部《熊出沒·奇幻空間》最大的看點就是最主要還是真人元素的加入,它把一些文體明星真的加入到動畫裡來,所以《熊出沒·奇幻空間》值得一贊,像光頭強,熊二都是從小螢屏一路火到了大銀幕,有一種觀點認為他們的故事有的時候有點低幼了,只適合給小孩子看,不是全年齡都可以欣賞的這種動畫電影,但這次我們看到像《熊出沒·奇幻空間》中加入了非常贊的真人元素
《熊出沒·奇幻空間》讓所有觀眾看到了他們也在做一些全年齡化的嘗試,我覺得這種改變很好而且低幼並不等於低級,反而我感覺低幼就是一種高級,高質量的低幼動畫片必須首先內容要綠色健康,其次要注重對孩子的心理學進行研究,第三還要有各個不同年齡層的孩子的市場,這些都要準確地把握,比方說像小火車頭託馬斯,還有像《愛探險的朵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低幼作品
這些作品也都經歷了好幾十年的這種品牌積累,所以低幼並不是幼稚,現在《熊出沒》系列明顯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它從第二部開始就對形象做了很多更改,不再是原來那種傻大黑粗的熊而是開始有一些萌化,這些可能是成年人比較能夠消費的,當然了孩子也更願意看,就像電影中說的一樣,終於有了熊樣了
《熊出沒·奇幻空間》的看點是加入了真人元素,所以第四部大電影的這樣的一種嘗試也是一種突破,比如說《冰川時代》系列,它每一個續集電影都加入了新的人物,那麼像《名偵探柯南》系列就是同一個群體,主角群體每次面對一個新的事件,那麼對於《熊出沒》系列來講,這一次它採取了加入新的技術,加入了真人元素來做新的續集,所以這就是一個新的創新和突破
不得不說《熊出沒》系列shi現階段表現最突出的品牌的國產動畫,而且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這些類型片的模式給它探索清楚,那麼作為《熊出沒》系列它在一定程度上借鑑和模仿這些優秀的動畫電影我個人覺得都是無可厚非的
還有就是很多人提到的原創力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做一些嘗試,第一個是從生活中取材,比方說美國夢工廠的一個片子叫《極速蝸牛》它就是導演在自己家花園裡的一個葉片上看到了一隻蝸牛,然後他就聯繫到這隻蝸牛如果去賽車把極慢的極快的兩種事物嫁接到一起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夢想再大,也不嫌大』這個想像最後形象了一部電影確實是非常好看
還有就是動畫畢竟是一個想像的藝術,那麼就要注意想像的方法像迪士尼我認為它就是一種擬人的想像,而宮崎駿的作品它就是一種符號式的想像,那麼同樣是一個魔法的森林,可能迪士尼它想像這就是每一棵樹都是一個人,但是如果宮崎駿他可能就在這個樹上畫很多的小精靈這種符號性的點綴,但是目前我認為還沒有國內的導演把一些美術風格晉升為想像世界的這種方法
但總體來說的話《熊出沒·奇幻空間》是一部老少皆宜合家歡的國產優秀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