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企業人員退休後,每年養老金的調整,主要是根據人社部和當地下發的指導性文件,按照定額調整、掛鈎調整、傾斜調整的模式,進行調整。與10年後退休職工的養老金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按照目前的月人均調整比率(5%左右),10年前的退休職工,在10年領取到的調整後的養老金,普遍要低於10年後新退休職工領取的養老金。每年養老金是根據什麼調的呢,為什麼感覺在崗職工平工資漲幅要高於養老金呢?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一、每年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是如何調整的?
1.人社部下發文件,各地根據調整比例,制定當地調整文件。一般來說:每年4月前後,人社部會下發《關於XXXX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為當年的養老金調整定下基調。每年調整的重頭戲就是:調整比例問題,各省要以全國總體調整比例為高限確定本省調整比例和水平。以2020年為例:全國總體調整比例按照2019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確定。也就是說,各省制定的調整比例均不能高過5%。
2.各省主要採取定額調整、掛鈎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調整當年的養老金。調整時間一般集中在每年的7~8月。在具體調整方面,各省略有差異,但是總體不會超出人社部規定的總體調整水平。
下面以遼寧省《2020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方案》為例,僅供參考:
案例:企業退休職工王大爺,非艱苦邊遠地區退休,繳費年限40年,2019年12月62歲,養老金3000元。今年能增加多少養老金,調整後新的養老金是多少,養老金增長比例是多少?
1.定額調整:增加55元/月。2.繳費年限掛鈎:增加 40*1+(40-15)=65元/月。3.養老金水平掛鈎:增加 3000*0.8%=24元/月。
4.2020年養老金增加額:55+65+24=144元/月。
5.2020年調整新的養老金:3000+144=3144元/月。
6.王大爺養老金增長比例:144/3000*100%=4.8%
實際上:5%的增長比例是一個平均值。70歲以上的大齡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增長比例一般要高於5%;60~69歲的群體,養老金的增長比例一般要低於5%。也就是說,退休10年以內的職工,養老金的增長比例普遍要低於平均水平。
二、每年養老金是根據什麼調整的?
根據各省《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方案》可知,每年養老金的調整與以下因素有關:
1.參加工作時間。
2.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3.養老金水平。
4.年齡。
5.所處地區(如艱苦邊遠地區等)、退休身份(如軍轉幹部、離休幹部等)。
三、為什麼養老金的調整幅度,要低於在崗職工的工資和物價上漲幅度?
養老金的調整,重點要要突出保基本兜底線的功能,要確保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一般來說,調整水平的確定,需要重點考慮兩方面因素:一是經濟增長對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的影響,主要是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二是養老保險基金可承受,制度可持續。
因為要保障退休人員的生活,首要的就是要確保退休職工養老金的增長幅度與職工的工資增長幅度、與物價上漲幅度相近,一般情況下略低於工資和物價上漲幅度為宜。其次,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社保基金的負擔逐年增加。在2015年以前,養老金的調整比例一直在10%最後,2015年以後,逐年下滑,最近幾年一直在5%左右。從養老金增長的幅度和比例來說,呈現放緩的趨勢。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確保社保基金的可持續支付能力。否則,長期的入不敷出,將給社保基金帶來更大的缺口。
寫在最後
1.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圍繞每年按照國家公布的調整比例,上下波動。由於養老金的調整與參加工作時間、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年齡等因素成正比:對於60~70歲的人員,一般低於當年調整比例;70歲以上的退休人員,一般要高於當年的調整比例。
2.由此可知:已經退休10年的員工,10年內的養老金上漲比例普遍低於調整比例。而在職人員的工資上漲幅度又普遍要高於每年養老金的增長幅度。因此,10年前退休的職工,即便是經過了10年的養老金調整,與10年後新退休的職工相比,現退休的職工調整後的養老金也要低於10年後新退休職工的養老金。
我國企業退休職工月均養老金在3000元左右,每年養老金的漲幅普遍低於在崗職工的工資漲幅,更要低於物價水平。這點養老金能否滿足退休職工日常生活需求,你認為是否合理?
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