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戒尺」還給老師!

2021-03-05 通江縣鐵佛中學校

有「法」可依

教育懲戒新規3月1日起實施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2021年3月1日起實施(第一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做出規定

●《規則》所稱教育懲戒,是指學校、教師基於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

●《規則》將教育懲戒的實施範圍限定在普通中小學校、中等職業學校

強調育人

重拾「戒尺」是為好育人

●實施教育懲戒應當符合教育規律, 注重育人效果

●實施教育懲戒後,應當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幫扶,對改正錯誤的學生及時予以表揚、鼓勵

●學生受到教育懲戒或者紀律處分後, 能夠誠懇認錯、積極改正的,可以提前解除教育懲戒或者紀律處分

明確範圍

以下情形確有必要的可實施教育懲戒

①不服從:故意不完成教學任務要求或者不服從教育、管理的

②擾亂秩序:擾亂課堂秩序、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

③行為失範:吸菸、飲酒,或者言行失範違反學生守則的

④具有危險性:實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險行為的

⑤侵犯他人權益:打罵同學、老師,欺凌同學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⑥其他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

※學生實施屬於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學校、教師應當予以制止並實施教育懲戒,加強管教;構成違法犯罪的,體罰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細化邊界

一般教育懲戒

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輕微的學生,可以當場實施

包括

●點名批評

●責令賠禮道歉、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

●適當增加額外的教學或者班級公益服務任務

●一節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

●課後教導

●學校校規校紀或者班規、班級公約規定的其他適當措施

※實施後,可以以適當方式告知學生家長

細化邊界

較重教育懲戒

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較重或者經當場教育懲戒拒不改正的學生

包括

●由學校德育工作負責人予以訓導

●承擔校內公益服務任務

●安排接受專門的校規校紀、行為規則教育

●暫停或者限制學生參加遊覽、校外集體活動●以及其他外出集體活動

●學校校規校紀規定的其他適當措施

※應當及時告知家長

細化邊界

嚴重教育懲戒

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嚴重或者影響惡劣且必須是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學生

包括

●給予不超過-周的停課或者停學,要求家長在家進行教育、管教

●由法治副校長或者法治輔導員予以訓誡

●安排專門的課程或者教育場所,由社會工作者或者其他專業人員進行心理輔導、行為幹預

※應當事先告知家長

●對違規違紀情節嚴重,或者經多次教育懲戒仍不改正的學生,學校可以給予警告、嚴重警告、記過或者留校察看的紀律處分。對高中階段學生,還可以給予開除學籍的紀律處分

把握尺度

七條紅線」教師不能碰

●以擊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的體罰

●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反覆抄寫,強制做不適的動作或者姿勢,以及刻意孤立等間接傷害身體、心理的變相體罰

●辱罵或者以歧視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

●因個人或者少數人違規違紀行為而懲罰全體學生

●因學業成績而教育懲戒學生

●因個人情緒、好惡實施或者選擇性實施教育懲戒

●指派學生對其他學生實施教育懲戒

●其他侵害學生權利的

※越界教師或將面臨處分

維護權益

讓學校和教師敢管、善管

●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支持、指導、監督學校及其教師依法依規實施教育懲戒

●學校應當支持、監督教師正當履行職務。教師因實施教育懲戒與學生及其家長發生糾紛,學校應當及時進行處理,教師無過錯的,不得因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而給予其處分或者其他不利處理

●學校應當有針對性地加強對教師的培訓, 促進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式方法

公開透明

學生及家長不服可提起申訴

●學校擬對學生實施《規則》第十條所列教育懲戒和紀律處分的,應當聽取學生的陳述和申辯。學生或者家長申請聽證的,學校應當組織聽證

●學生及其家長對學校依據《規則》第十條實施的教育懲戒或者給予的紀律處分不服的,可以在教育懲戒或者紀律處分作出後15個工作日內向學校提起申訴

●家長對教師實施的教育懲戒有異議或者認為教師行為違反《規則》第十二條規定的,可以向學校或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投訴、舉報

要有溫度

教育懲戒需家校形成育人合力

●學校制定校規校紀應當提交家長委員會討論, 並應當利用多種途徑向家長進行宣講,有條件的還可以吸收家長加入校規校紀執行委員會,監督教育懲戒實施

●學校、教師應當重視家校協作,積極與家長溝通,爭取家長理解、支持和配合實施教育懲戒

●家長應當履行對子女的教育職責, 配合學校、教師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教

相關焦點

  • 請把老師手中的戒尺還給他們
    傳道、授業、解惑這是當年對老師職業定位的理解。教育興邦,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認知。我們擁有幾千年的文化傳承,是誰讓我們引以為傲的華夏文明傳承至今,教育乃百年大計。多少先學們的志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樣的豪情壯志,宏偉目標離我們是不是越來越遠了?試問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有多少人能為天地立心的,只怕自己的心都不知往哪立吧?
  • 請把戒尺還給老師
    請把戒尺還給老師 2019年4月29日下午,五蓮縣第二中學學生李某某、王某某逃課到操場玩耍,班主任楊老師把兩個逃課學生叫回後用課本抽打了他們。5月5日,五蓮二中對當事教師做出停職、賠禮道歉、取消評優樹先資格、黨內警告、行政記過等處分。
  • 邯鄲市這個縣大膽嘗試,把戒尺還給老師,是進步還是倒退?
    日前,邯鄲市曲周縣發布《關於在全縣中小學校設立「戒尺試點班」的實施方案》,正式把戒尺還給老師。此消息一出臺,立刻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贊同者有之,反對者有之。贊同者認為這一做法可以改變老師對於違紀學生不敢管的現狀,可以讓老師更好地教育學生。
  • 解決校園暴力,請先把戒尺還給老師!
    學校想解決,卻沒有開除學生的權利,老師想要管教,卻苦於手中沒有「戒尺」。正常孩子被欺負,個別學生卻逍遙自在。根源在哪?除了欺負同班同學,這個孩子在上課期間會隨意走動,打破了正常的教學秩序,讓其他孩子的正常學習受到了幹擾。更離譜的是,他會肆意走到黑板前,將老師寫的字擦掉。老師也無可奈何,打不得罵不得。
  • 戒尺該不該還給老師?「懲戒」和「變相體罰」界限在哪?
    三味書屋的壽鏡吾老先生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則,但也不常用。這是魯迅的童年記憶。  在傳統印象中,教師的形象從來和戒尺密不可分。然而,當有媒體鼓勵「將戒尺還給老師」,呼籲教師的管教權時,老師們卻紛紛表示:你敢給,我可不敢接!
  • 「把戒尺還給老師」!常州一小學要給予老師懲戒權治"熊孩子」,校長回應
    11月22日,江蘇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學召開了一場關於懲戒制度的聽證會,引起熱議。校方:把「戒尺」還給老師!局前街小學的歷史已逾百年,「那個年代的老師,手裡是有戒尺的。」校長李偉平表示,這次學校醞釀推出懲戒制度,是為了把對學生的懲戒權還給老師,同時也規範老師對學生的懲戒行為。副校長許嫣娜表示,一些熊孩子的行為已經不能用「不小心」、「還不懂事」解釋,不能用「鬧著玩」、「小惡作劇」開脫。「如果一個孩子在課堂上故意大喊大叫,目的就是單純的擾亂課堂秩序,這個時候難道要去對他創出的搗亂方法進行賞識教育嗎?」
  • 教育的悲:你把戒尺還給老師,老師就敢懲戒學生了嗎?
    9月10日就要出臺的教育懲戒似乎也沒有引起多大影響,很多老師聽了覺得也就那樣吧。教育懲戒權一直是老師和領導想要的權利,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老師一直只有教育的責任,而沒有懲戒的權利,那麼教育永遠就是有一個沒有規矩的地方。為何老師對新出臺的教育懲戒如此的沒有信心呢?
  • 戒尺還老師,更需一份 「使用說明書」
    作者:朱永華  近期,有媒體鼓勵「將戒尺還給老師」,呼籲教師的管教權時,老師們卻紛紛表示:你敢給,我可不敢接!記者採訪多位中小學教師和學生家長,諸多教師和家長認為,應該「將戒尺還給老師」,但必須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並且細化相關規定,明確管教權的邊界和限度。
  • 把「戒尺」還給老師?校長:不是真要打
    來源:微信公眾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ID:yzwb20102806,記者 郭靖宇  通訊員 曹奕 王燕),新浪微博@共青團中央近日,江蘇常州一家小學決定「吃螃蟹「,出臺制度懲戒熊孩子,專治熊孩子的大招在常州市一所小學聽證會上一一討論,會上,有家長說:「我小時候,父親送了一把戒尺給老師
  • 老師該如何使用"戒尺?
    把&34;戒尺″還給老師,許多老師顧慮重重:有的孩子被家長教育時還頂嘴呢,更何況老師進行懲戒了。 如果老師懲戒致使個別學生輟學或者出現其它意外情況,老師也許會被停職、賠償,後果嚴重。因此,老師還是不敢放開手腳去管教學生。 我建議,有關部門既然把&34;戒尺″。 當然,一旦&34;尺子&34;尺度″。
  • 關於「戒尺」話題,爭論不休!你認為該不該把戒尺交還給老師?
    「教師懲戒學生受處分、妻子伸冤受處罰」近日,一則兩年前有關於「戒尺」話題重現眼前!不禁讓一名教育工作者痛定思痛,嚴肅地去思考面對這個問題!2017年10月19日下午兩點多鐘,在貴州某初中學校發生了一起「教師訓戒學生」的事情,這也應該是學校的日常情況。
  • 現在提倡把戒尺還給老師,有人說,這是適度體罰,你怎麼看?
    任何時候,老師打學生,都是不可以的,體罰從來就沒有允許過。體罰不存在適度不適度的問題,一切的體罰都是不適度的!現在,提倡把戒尺還給學生,我不但同意,而且一直以來都呼籲者。但是,這不是說讓老師體罰學生,而是實施懲戒教育。
  • 「將戒尺重交於老師,將規則歸還於課堂」,你怎麼看?
    他們中的大多數(父母和老師)都支持,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但是現在,這個詞顯然是一個對社會敏感的詞。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教育思想的發展,各個群體對「戒尺」一詞有了新的定義。一方面,有人認為戒尺是調節教室秩序的標誌。允許戒尺出現在教室中是促進教育的有力保證。但是,另一方面,許多人則認為法治是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的一種紀律手段。如果允許法治出現在教室中,將不可避免地對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 老師的「戒尺」去哪兒了?原來都被某寶賣給家長了! | 特別關注
    以前中教君討論過老師的「戒尺」去哪兒了,現在看來,老師的戒尺都被淘寶店家賣給家長了吧。 廣大家長紛紛熱衷於購買戒尺,更有調皮家長諮詢賣家:「打十八歲孩子該用什麼樣的啊」?「初一女生適合哪一種」?「能把我家孩子的屁股打紅應該買哪一種」?等等。除了做「家法」,還有人買戒尺是為了給孩子長知識,這您聽著也新鮮吧?
  • 手握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去哪了?
    李老師罵學生「你媽是不是死了」,盧老師毆打辱罵32人。手握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師去哪了?老師罵娘,真的嗎?姐姐問弟弟:你是不是非常調皮搗蛋,把老師氣壞了?弟弟說:不是,老師問我「你媽是不是死了」。姐姐懷疑自己聽錯了,連問了兩遍,弟弟仍然說:嗯!隨後,她電話與老師對質。李老師說:我知道我做得不對......我是推他,我手裡拿著小棍子,不小心劃傷的。
  • 請把戒尺還給老師,9月10日起這些校園懲戒將成合法
    >距離咱們最近的大家所熟知的名人,例如:魯迅、郭沫若等,都有少年時被戒尺懲戒的經歷而「戒尺」這一令學生望而生畏的書堂「刑具」也是有著很源遠的歷史依據。戒尺,又叫戒方,古代老師用戒尺懲罰學生叫「扑撻」,也就是現在說的「打板子」。
  • 教師說:將戒尺歸還給教室,將戒尺歸還給老師,怎麼看待這問題?
    一直以來,關於學生的教育問題,或者說老師是否該懲戒學生,這個問題值得深思。前段時間網上也經常說,老師TF學生的事情,那麼問題來了?那麼問題來了,「將戒尺歸還給教室,將戒尺歸還給老師」這個問題,怎麼看呢?作為一名執教多年的老師而言,如果沒有家長朋友的認可和理解,和作為娘家人,各級部門的理解,進一步說,如果沒有明確的法律對於懲戒適用和適度的範圍,那麼將戒尺歸還給老師,將是一紙空談。
  • 戒尺從教師手裡拿走容易,要再還給教師難!這就是大家期望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傳播的速度飛快,這種情況下教育呈現給人就是網絡上鋪天蓋地教師「毆打學生」的新聞,最近就有則甘肅某小學的老師水管抽學生事件,引發社會輿論,學生滿身淤青的視頻也在網上熱傳。而隨著此類事件的一點點醞釀,教師的身上被纏上一層層的束縛。
  • 千呼萬喚的戒尺,為何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但是,一百口子亂當家,未免有些雜亂無序,比如,人們常常討論的是否可以把戒尺請進教室,還給老師的問題。 一個才華橫溢的老師,自身就是戒尺。老師的才華令學生折服,老師的一言一行令學生佩服,老師在學生身邊,學生的語言行為被老師影響,學生會努力與老師言行保持接近:老師不在學生身邊,學生也不知覺的按學生心目中老師的模樣去說話做事。這樣的老師不僅能影響學生在學校期間的生活與學習,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
  • 「將戒尺歸還教室,將戒尺交還老師」,對此您有何想法和建議?
    導讀:戒尺,是傳統教師們手中的一把利器,它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工具,同時也是鞭笞和懲罰自己學生的工具。但隨著近年來教育方式的不斷改革,老師手中的戒尺也已經漸漸消失了,在學生的教育上,一般都是以說服教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