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我國發展實踐,揭示新特點新規律,提煉和總結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規律性成果,把實踐經驗上升為系統化的經濟學說,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2020年第16期《求是》雜誌正式公開發表了這一講話全文。4年前,《上海經濟研究》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專欄,對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精神展開宣傳和研究。著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家程恩富教授為本專欄撰寫了發刊詞。4年來,這一欄目截至2020年第9期已經發表了91篇論文。
8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南海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以下簡稱「8.24講話」),重申了「11.23講話」的主旨並且加以創新發展。為此,《上海經濟研究》於近日舉辦了「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11.23、8.24講話專家研討會」。本次會議由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建設辦公室主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研究」課題組承辦。
上海市社聯副主席解超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論述,藉助社科界專家學者的頭腦和智慧,立足各自學科領域和專業特長,圍繞「開拓當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這一重要話題,交流觀點,切磋學術,貢獻新知,對於推動當下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這一宏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張道根研究員在研討中認為,認識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經濟關係和制度變化,我們必須要靠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指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揭示了人類社會特別是資本主義經濟社會運轉的規律,為我們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經濟制度的演進趨勢,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原則和深刻的理論思考。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處在中國改革開放再出發、制度創新再深化的一個關鍵時期,我們更加需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引領,更加需要開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境界。
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著名經濟學家洪銀興教授認為,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的要求,新時代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富實踐是理論和政策研究的「富礦」。經濟學研究需要從國情出發,從中國實踐中來、到中國實踐中去,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使理論和政策創新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院長、著名經濟學家程恩富教授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重大創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研究國內外經濟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原則」,體現了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科學原理和重大原則的堅持和發展,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升華。
河南財經政治大學楊承訓教授認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外兩個循環互動」的戰略思想,將社會再生產四大環節和五大發展理念契合連結為社會主義經濟縱向運行的軌道,以螺旋式增長、協調提升經濟質量,揭示新時代我國經濟運行的新特點新規律,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系統論。
武漢大學簡新華教授認為,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區別和聯繫。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中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新概括,不僅包括所有制、還包括分配方式特別是資源配置方式,彌補了以往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概括只有所有制、後來也只加上分配方式的不足,的確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更符合實際的更為全面的新概括。
南京大學葛揚教授認為,將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不僅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相關論述一脈相承,而且結合我國經濟的新發展實現了新突破,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內嵌於微觀企業,內在融合、混合發展,就是要塑造與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微觀主體。
欄目主編:王多
來源:作者: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