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雜誌的封面有多少種可能?「《畫刊》45周年封面計劃」展大開腦洞

2020-12-09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當老牌藝術雜誌遇到一群超會玩的藝術家,會摩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展覽現場

11月24日下午,雖然天氣寒涼,但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內,大家熱情高漲。這裡,由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畫刊藝術中心主辦的「《畫刊》45周年封面計劃」展,正式開展。

△策展人孟堯(左二)在做導覽

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畫刊》主編、策展人孟堯介紹說,展覽源於創新和嘗試,展出的內容都和2019年《畫刊》封面圖有關。吳俊勇、何工、陳丹笛子、柯明等12位藝術家,以「媒體」為命題創作了封面作品,為觀眾展示了藝術與傳統媒介之間,所碰擦出來的絕妙火花。

【現場】

驚豔,他把「畫刊」刻在柔美的背影裡

△吳俊勇 封面就是書的皮膚

走進展廳,一整面牆的塗鴉十分吸睛,定神一看才發現,原來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文身圖樣,而最上方的一張女人背影的照片,就是《畫刊》2019年第1期的封面。中國美術學院老師、藝術家吳俊勇介紹,這個作品的名稱叫《封面就是書的皮膚》,他認為,紙質可以是媒介,手機可以是媒介,人的身體和皮膚也可以是媒介。「我將『畫刊』文在皮膚上,又把它拍成照片,做成封面,無形中,兩種媒介打破了邊界,很有意思。」

很多人好奇,這個背影裡的人是誰?「她是一位杭州的女攝影師。」吳俊勇告訴記者,他在微博和微信公共號上發布徵集後,大概有20多個人報名,有不同城市和職業的參與者,最終選擇了這位攝影師。他覺得,作為一本雜誌的封面,最好能起到在一堆書中脫穎而出的作用,一個女性柔美的背影,目光自然會被吸引。而這幅作品背後,更是把意義擴展到了人和書本上,也讓更多人有機會去了解這本雜誌。

有趣,既是消息樹基站又是二維碼

△李勇政 等待救援的基站

在展區內,有一張風景照受到大家關注。乍一眼看去,圖片上是松樹,而遠看發現,圖片上的無數小星形組成了一張二維碼,拿出手機掃一掃,竟出現了英文字「Help Me」。該作品的創作者李勇政介紹,作品名叫《等待救援的基站》,圖片上的樹其實是一棵複製樹形發射基站。當觀眾走進作品展覽空間,用手機掃碼後,就會收到一段求救的信號。

之所以有這樣的構思,源於他與紙媒的淵源。「《畫刊》這本雜誌曾經很有影響,以前經常讀。我們那個時代學藝術的人,當時獲得很多關於藝術與藝術界的信息,都是這樣一些媒體單向度傳播的。」李勇政認為,如今的4G、5G也似乎有著相同的力量,兩者意象的碰撞,相信會給每個觀眾一點思考。

炫酷,「失敗」也可以這樣玩

△展覽現場

這是一個關於「失敗」的故事。

展牆上,貼著一個手機,一張長達兩米多的對話聊天記錄……你可以戴上耳機,聽聽手機裡是誰在對話;也可以站在長長的聊天記錄前,細細看聊天的內容。

這件作品名字叫《一次失敗的封面計劃》,也是《畫刊》2019年4月的封面內容。不同的是,畫刊上的封面圖是,手寫的聊天記錄上,寫著「一次失敗的封面計劃」幾個大字。

「我恐怕是和孟堯通話最多的。」《一次失敗的封面計劃》的作者柯明說。

柯明說,最初,自己想的是把自己化妝成不男不女的樣子,但是,一次次的化妝造型,都不滿意。怎麼辦?伴隨時間越來越近,柯明和孟堯都有些著急。於是,孟堯拍板,「要不就做『一次失敗的封面計劃』」。柯明說,怎麼做呢?他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喜歡把聊天記錄存下來。於是,誕生了把他自己和孟堯的聊天記錄做成封面的樣子。「設計了幾個版本。有手繪的,有鉛字版的……那段時間不斷試錯,每天幹到凌晨兩三點。」柯明說。

【幕後】

46歲的《畫刊》,從封面再出發

△畫刊

很難想像,這樣一場極具先鋒力量的展覽是源於一本雜誌封面。

孟堯對現代快報記者說,《畫刊》雜誌今年46歲了,曾經是行業內的標杆,想要了解最新最全的藝術資訊,就要通過這本雜誌。

為紀念雜誌創刊45周年,《畫刊》在2019年推出了年度藝術項目「《畫刊》45周年封面計劃」,力圖以每年一次項目的方式攜手藝術家,以媒體生產的形式聯動藝術創作,對中國當代藝術現場提出某種問題,並形成整體性的藝術出版與傳播序列。

去年項目策劃伊始,孟堯就將「《畫刊》封面計劃」定性為一次複合型、系統性的媒體實驗:每年設定一個命題,以12期為一個項目周期,每期雜誌邀約1位藝術家參與封面計劃。「封面之外,雜誌每期還刊載創作手記與藝術家訪談。這些內容構成了『《畫刊》封面計劃』基本面,也成為雜誌媒體生產進一步深化與擴展的前提,探索紙媒的更多可能。」

這還沒完,這次展覽將被集結出版

△展覽現場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本次參展的12位藝術家,吳俊勇、何工、陳丹笛子、柯明、龔新如、張權、謝曉澤、姚朋、李勇政、秦晉、黃小鵬、蒼鑫,都是現在最先鋒的藝術力量,他們從事繪畫、攝影、裝置等各個細分領域,為雜誌封面增添更多「玩法」。

孟堯介紹,藝術家中有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終身教授,有四川大學的博士生導師,還有很多職業藝術家,他們的想法是很多元的。「把作者媒介表達與思考路徑的豐富性,連結到展廳,為藝術家尋著更多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之後,本次封面計劃紙刊與展覽的內容,還會被重新編輯與梳理,以圖書的形態出版。那時,由紙刊內容生產、物理空間的藝術展覽、主題文獻出版共同建構的項目才真正達成。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胡玉梅 卞唯偉 宋經緯/文 牛華新 錢念秋/攝

(編輯 範文靜)

相關焦點

  • 雜誌封面設計有哪些設計技巧?
    雜誌,作為一種重要的平面媒體,被各行各業看中。一本好的雜誌,它的宣傳力度是很強大的。一本雜誌是否被人接受,雜誌封面佔有很大的成分。因此,雜誌封面該如何設計,如何排版配色顯得尤為重要。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說,設計雜誌封面最能體現個人的設計能力。
  • COMIKET漫展45周年紀念畫集封面公開
    COMIKET漫展45周年紀念畫集封面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Vanity Fair》100周年封面照
    ——希拉蕊·柯林頓 [/box_left]安妮·萊伯維茨無論是拍攝雜誌封面、廣告大片還是名人肖像,安妮.萊伯維茨(Annie Leibovitz )從未讓人們失望過,油畫般的畫面質感、精緻的細節、深邃的環境表現以及被攝對象強大的氣場是萊博維茨恆久堅持的風格,而她的作品與她本人一樣,經典雋永,終將載入史冊。從隨同滾石樂隊巡演,到進入《名利場》開始人物肖像拍攝生涯。
  • 過去一年最值得分享的30個雜誌封面
    這是過去一年這份雜誌奉獻的眾多經典封面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藉助多媒體手段,印刷媒體的設計師們正希望展現更多的創意和設計上的可能。不止紐約時報雜誌,也不止斯諾登,從美國大選到敘利亞難民,從奧斯卡到裡約奧運,甚至從日常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食物、自然世界中最普通的植物,那些深埋地下的遠古歷史和金銀寶藏……通過對這一切的精美展示,雜誌和從前一樣悄無聲息地記錄這個浩瀚繁複的世界。
  • 【財富中文網】它們是雜誌封面 也是時代標識
    有人可能懷疑,僅憑這個封面在網絡上的火爆,是否能夠真正帶動這份雜誌的銷量?這種懷疑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就在不到一年前,《紐約時報》就曾報導過,雜誌特別是名人類雜誌的銷量正在急劇下跌,2014年上半年美國雜誌銷售數據著實慘澹:「《人物》、《InStyle》和《美國周刊》的銷量與2013年同期相比下跌了15%。《名利場》的銷量比上年同期下跌了11.8%。」
  • 雜誌封面照僅登特刊引爭議,時尚圈太現實
    對於女明星來說,時尚雜誌封面也是「咖位大小」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紅極一時的女明星,可能一個月內就能登上好幾個知名雜誌的封面,成為當月最炙手可熱的人物之一。 很多粉絲和路人經常會揪著這個點,來評判一個明星紅不紅。最近唐嫣就因為某時尚雜誌最新釋出的12月刊封面照,招來不少爭議。
  • 女性雜誌封面的版式美感!
    文/劉宏芹 王敬瑜 雜誌的封面設計主要有兩部分視覺語彙組成:一是封面視覺主題表現,畫面或極富創意,或是大牌服裝加明星寫真;二是引導目錄,重要內容目錄在封面上的設計表現。只有兩者完美的結合,才能創造出精緻而富有感染力的設計。
  • 《幼兒畫刊》雜誌蟬聯7屆
    《幼兒畫刊》雜誌蟬聯7屆 「向全國少年兒童推薦的優秀報刊」 新湖南客戶端6月2日訊(通訊員 梁小平 屈宜笑)5月31日,「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年僅13歲」 的《幼兒畫刊》收到節日大禮:第7次入選向全國少年兒童推薦百種優秀報刊名單。
  • 學著自己裝訂一本手帳本,DIY手帳封面超驚豔,國風手帳喜歡嗎?
    將喜歡的作業本全部裝訂在一起,DIY手帳 封面驚豔極了,作品欣賞手帳風已經刮向了全世界比日程表更精美比日記更實用>愛美好、懂生活的人都做起了手帳將自己喜愛的本子重新裝訂在一起封面做上刺繡側邊用小玩意兒如同紐扣,蝴蝶等進行裝飾
  • 高樹華滋 甲子回眸 《中國攝影》封面展亮相三門峽
    473期的封面,就像473個深深刻印著時代印記的面孔,每一個面孔背後都有一些有趣的故事,這些故事與《中國攝影》一起共同寫就了半個多世紀中國攝影史上許多生動的細節。《中國攝影》在設計上,以正度12開本和素顏色封面,來體現它的核心地位及權威性;封面上的「中國攝影」四個字,採集了魯迅的筆體;在封面中心上方,有一個剛打開的快門和兩片嫩葉組成的含苞初放的小花朵,圖案中的快門表現攝影家通過瞬間,反映時代風貌,剛剛開啟的快門形成一個「人」字,表示我國攝影群體是為人民服務的意思。雜誌的設計方案,得到了代表們的一致認可。
  • 好看的皮囊=有趣的靈魂:2018年最佳雜誌封面一覽
    如果雜誌封面是當下歷史階段的映射,那今年有三幅作品上榜的《時代》雜誌創意總監D.W.Pine就是當仁不讓的時代精神,除此之外,《紐約時報》雜誌設計總監Gail Bichler的名字也多次出現在這份名單中。
  • 疫情肆虐,這些雜誌的封面設計何以觸動人心?
    本文搜集整理部分國際著名雜誌通過網絡免費下載的電子期刊封面,包括《觀察者雜誌》《TIME》《Vogue》等,來了解一下這些著名雜誌面對疫情是如何構思、設計創意封面的,以及在創意視覺表達之外的解讀與思考。
  • 面對疫情,全球著名雜誌的封面創意和思考
    上圖是英國《觀察者雜誌》(The Observer Magazine)最新一期的封面,主題 Love under lockdown,插畫來自 Paul Blow,在家期間有人孤獨,有人相愛,有人冷戰。一張圖片不僅是千言萬語,也是歷史的記錄,這個封面將會在今天和十年後被人們以不同的感受來解讀。
  • 林允兒成為Bigissue雜誌227號刊的封面人物
    據悉,林允兒成為《Big issue》雜誌No. 227號刊的封面人物。《Big Issue》雜誌1991年創始於英國倫敦,已在英國、韓國、日本、澳洲等10個國家以不同版本的形式發行,也是目前韓國發行量位居前五,最暢銷的雜誌之一。
  • 《VogueMe》雜誌2周年封面,請了四個小鮮肉跟超模合拍,誰最酷?
    時尚雜誌《Vogue》在2016年3月出版了針對90後年輕讀者的時尚紙質雜誌《Vogue Me》。2018年3月份馬上要過完了,這份針對年輕讀者的《Vogue Me》2周年的封面終於出爐了。雜誌方請了王源、易烊千璽、吳磊、劉昊然四位年輕的小鮮肉,一起搭檔了四位超模酷酷的超模,相比之下哪個搭配最好看?首先是王源,把頭髮梳了上去,不禁想起那句歌詞:把頭髮梳成大人模樣~ 不得不說頭髮梳上去之後確實看著成熟一些,不過臉上還是有脫不掉的稚氣,畢竟年紀擺在那裡易烊千璽搭的一位亞洲模特,整個片子都以淺黃色為基調,感覺與王源的比起來少了一份青春洋溢。
  • 登上Vogue雜誌封面,她憑的是這個……
    「財」貌雙全的安吉拉大寶貝前兩天作為首位登上Vogue雜誌美國版封面的中國女演員,又成功帶動了一大波流量,是中國女明星中當之無愧的「流量王」。   近日,美國版Vogue雜誌4月刊邀請了來自14個國家的14位女星,為其拍攝封面和內頁。其中7位榮登了雜誌封面的女明星中,有中國當紅流量小花Angelababy(楊穎)。
  • 深度| 這張封面或預示著時尚雜誌的新時代終於來了
    兩年來,Vogue葡萄牙版憑藉極高藝術調性的雜誌封面和創意策劃,已經成為除美國版、英國版、義大利版等核心刊物之外討論度最高的時尚雜誌。此次封面的大膽舉措無疑進一步奠定了Vogue葡萄牙版的先鋒地位。  不過該封面也招致了一些批評。有一些評論認為,時尚的確可以很有想法,但是這張封面實際上將人們所遭遇的災難浪漫化和瑣碎化了,在創意上也顯得乏味。
  • 美白人模特登上雜誌封面印度網民添堵:這就是美麗的標準?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馮國川】21歲的美國模特肯達爾·詹娜近期麻煩不斷——在「百事可樂廣告風波」剛過去不久,她又因擔任時尚雜誌《Vogue》印度版10周年特別紀念版的封面人物,遭印度網民非議。據美國CNN 6日報導,紀念印度版《Vogue》10周年的5月號雜誌由詹娜擔任封面人物,並且在印度的薩姆德宮進行多處取景。但印度民眾對這期新封面的反應讓雜誌社始料未及。對不少印度人來說,用白人模特來做印度紀念版的封面主角,無異於諷刺印度女性對美白產品的痴迷。一名17歲的女孩稱,「這就是所謂的美麗標準,不是白人永遠不可能代表美麗。」還有人質疑道:「為何選擇一個外國模特?
  • 這些雜誌封面,拼成了2020中國春天的傷與痛
    從2020年2月10日起,在短暫急促的二月《中國新聞周刊》還連續推出了四期封面報導:《新冠病毒——我們要付出多少代價》《圍城之戰——我們如何過關》《武漢攻堅——我們如何與疫情賽跑》《防控之變——我們怎樣科學應對》。除了溫情真實地呈現疫情現場的生死離別,還推出多篇獨家採訪海內外有關疫情的醫學專家的獨家見解、見聞。
  • 香港最美雜誌首次釋出全部500張封面,多數你從未見過
    日前,香港《號外》雜誌發起了「我最喜歡的《號外》雜誌封面」投票活動,一次釋出1976-2018全部雜誌、一共將近500張封面圖,讓我們終得看見這本傳奇雜誌的封面全貌!就連香港的八卦雜誌祖師爺、華人狗仔隊文化的始作俑者《壹周刊》也在上周三出版完最後一本之後,宣布停刊,而這一天,正是《壹周刊》創刊28年紀念日,但,最終還是難逃關門大吉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