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山西呂梁 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2020-09-10 新教師微講堂

走近離石「五七幹校」舊址

解德輝

【引言】

一所特殊歷史時期由國務院外交部在呂梁建立的特殊學校;

一所坐落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歸化大山深處的封閉式學校;

一個原汁原味反映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生活遺存的實物見證;

一個彰顯呂梁最高學府國家幹部學習勞動改造的時代縮影。

這所著名的學校,就是呂梁市離石區的「五七幹校」,當地老百姓稱之為「六六學校」。

早聽說離石有所著名的「五七幹校」舊址,也曾經在離石工作過16年之久,但一直未能走近之、了解之。己亥之年,盛夏時節,筆者隨呂梁市古代文化研究會和呂梁市優秀傳統文化研究會考察團一行30餘人走進全國特色小鎮·信義,走近著名的「五七幹校」舊址。

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坐落於小東川寶峰山腳下,位於信義鎮歸化村塔則溝自然村內。始建於1966年,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緣於它是國務院外交部當時在山西建立的一所封閉式教育場所,也是國家機關在呂梁地區設立的最高學府。當年,有幾百名外交部的幹部在此學習,除此還從事養殖、種植等生產活動。從1966年—1972年,先後有1000餘名外交工作人員在此學習、生活和勞動,從而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國際活動家和駐外大使,譬如,李肇星、唐家璇、吳建民、徐敦信、張德廣、楊福昌等外交領導人。原外交部部長錢其琛也曾在此學習過,原外交部副部長羅貴波曾到此視察過。「五七幹校」因建立年代而得名,當地老百姓俗稱「六六學校」。發展到「文化大革命」後期,隨著外交部工作的恢復和擴展,學員陸續被派往國外。1972年底,「五七幹校」被撤銷,移交給當時的呂梁地委黨校使用,後又移交給離石區管理。2011年,離石區政府把「五七幹校」列為區重點保護文物。如今,「五七幹校」舊址,成為國務院外交部當年集體艱苦奮鬥的唯一一處真實見證場所,其原汁原味的見證實物、生活遺存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是中國文革時期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

回望「五七幹校

「五七幹校」,雖然過去50餘年了,但它是一個歷史的見證,也是一個典型的時代縮影。

所謂「五七幹校」,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間,為了貫徹毛澤東「五七指示」和讓幹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將黨政機關幹部、科技人員和大專院校教師等下放到農村,進行幹部勞動改造、思想教育的場所。

1966年5月7日,毛澤東看了總後勤部上報的《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之後,給林彪寫了一封信,後被稱之為「五七指示」。在這一封信中,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毛澤東還要求學校縮短學制,教育要革命,不能讓「資產階級統治」學校。這個「五七指示」精神,反映了毛澤東要在全國每個基層單位開展「批判資產階級」的思想。當時,中共中央轉發了這封信。1966年8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全國都應該成為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9周年》,對「五七指示」作了進一步闡述及推廣。1968年,黑龍江柳河幹校率先命名為「五七幹校」,成為中國第一個以此命名的幹校。此後,大批」五七幹校」在各地開辦,離石「五七幹校」就是這一時代背景下的新生事物。「五七幹校」,由此成為中國現代史上一個特定的名詞。

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中共中央、國務院所屬各部委及豫、贛、鄂、遼、吉、黑等18個省共創辦了106所「五七幹校」,先後遣送、安置了10多萬名下放幹部、3萬家屬和5千名知識青年。1971年「九·一三事件」後,《人民日報》刊發社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要求正確執行黨的幹部政策,「解放」了一大批老幹部和專家教授。隨著大批學員們的返城,「五七幹校」也漸趨冷清衰落,但誰也不敢貿然撤銷,仍有一批人滯留在此。當時,全國大多數地方把「五七幹校」當作讓幹部輪流去勞動、學習一段時間的場所。當全國掀起「批林批孔」「批儒評法」「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評《水滸》」運動時,各地的「五七幹校」就成了開辦應景學習班的場所。學校一般只有看守房舍和農具的留守人員。直到1979年2月17日,國務院正式發出《關於停辦「五七幹校」有關問題的通知》之後,各地才陸續宣告正式撤銷。從此,「五七幹校」從中國的歷史舞臺上陸續消失,成為一段永久的難忘的歷史記憶。

「五七幹校」的成立,當時主要是為了「反修防修」。因為毛澤東認為蘇聯黨已變質,赫魯雪夫是修正主義的代表人物,通過對各種材料的分析發現,蘇聯的幹部是不勞動的,高高在上,脫離人民;蘇聯幹部的子女也是特殊的,蘇聯的黨員幹部要由幹部子女來當。從國內來看,許多幹部從來不勞動,搞特殊化。穿得乾乾淨淨,吃得好好的,還看不起工人、農民,有的搞瞎指揮,甚至打罵群眾。為此,毛澤東深刻地認識到,幹部搞特殊化,脫離勞動,脫離人民,是產生修正主義的重要根源。為此,1963年5月,毛澤東在對《浙江省七個關於幹部參加勞動的好材料》的批語中寫道:「階級鬥爭、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是建設社會主義強大國家的三項偉大革命運動,是使共產黨員免除官僚主義、避免修正主義和教條主義,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確實保證,是使無產階級能夠和廣大勞動群眾聯合起來,實行民主專政的可靠保證。」1964年12月,毛澤東在又一批語中寫道:「如果管理人員不到車間、小組搞『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拜老師學一門至幾門手藝,那就一輩子會同工人階級處於尖銳的階級鬥爭狀態中,最後必須要被工人階級把他們當作資產階級打倒。不學會技術,長期當外行,管理也搞不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領導人,是已經變成或者正在變成吸工人血的資產階級分子。這些人是鬥爭對象、革命對象,社教運動絕對不能依靠他們。」所以,毛澤東對幹部參加勞動,感到更為迫切了。正當此時,1966年5月2日,林彪給毛澤東寄來了一份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毛澤東肯定了報告中提出的五條做法和總的想法,但又考慮不能僅限於軍隊生產的範圍,由軍隊搞生產,聯想到辦一種「大學校」的問題。這種「大學校」,各行各業都要辦。在「大學校」裡,可以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生產,這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五七指示」

在毛澤東發表「五·七」指示10周年之際,1976年5月7日,郵電部還發行了一套紀念「五·七」幹校郵票。編號為J9,全套共三枚,第一枚是認真讀書,第二枚是生產勞動,第三枚是插隊鍛鍊。這郵票上反映的「讀書、勞動、鍛鍊」六個字,高度涵蓋了「五七幹校」的核心意義。

走近「五七幹校」

走近「五七幹校」舊址,筆者目睹著一排排破舊不堪的房屋,漫步在一處處雜草叢生的院落,邊觀賞邊回憶,邊品讀邊感悟,睹物思人品史,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據有關資料介紹,全國106所「五七幹校」,一般都選址在地形偏遠而貧窮的農村大山深處,去幹校的人員被稱為「學員」。在這裡,無論你的資歷深淺、品級大小,所有人都叫「五七戰士」。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就選擇在今信義鎮歸化村的塔則溝自然村內,坐落一個人跡罕至的小山溝裡。綜觀「五七幹校」舊址,沿著東西向的一天大山溝,背依黃土大山,面向寶峰山,依山而建,建築坐北向南,總佔地約100餘畝,建築面積約4000餘平方米,有125孔磚劵窯洞,雖建築陳舊破落,但錯落有致,除主建外,還有大小飯廳、圖書樓、籃球場、車庫、發電站等,最為顯眼而富有氣派的建築,單屬一長排上下二層44孔磚劵窯洞,主要是供外交部官員住宿學習使用,大門為鐵門,東西耳房山牆上書「統一領導分散經營,全黨一定要重視農業」語錄,並有毛澤東主席題字及毛澤東主席軍裝頭像。

離石「五七幹校」舊址,地處小東川河南岸臺地上。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乾旱少雨。植被有黃蒿、青芥等。野生動物有野兔、野雞、山豬等。塔則溝村現有人口60餘人,高姓居多,還有劉姓等。村民以務農為生,當地農作物有玉米、穀子、豆類等。村際公路沿村南經過。村內有五道廟,每年農曆五月三十日為傳統廟會。2002年,由小神頭鄉撤銷劃歸信義鎮管轄。2003年,塔則溝自然村並歸化行政村。

離石「五七幹校」,是文革期間在呂梁山區設立的一所備戰基地,是周恩來總理為儲備培養和造就國家外交人才而設立的。前國家外交部副部長、山西省省長羅貴波將軍,抗戰時期曾在這裡領導遊擊戰爭,反抗日寇侵略。從「五七幹校」建設到建成以至撤走,前後近8個年頭。這是一所特殊的學校,這裡留下了一段難忘的歲月,保存了一段特殊的歷史。從這裡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國際活動家和駐外大使,可以說這裡是國家外交部人才培養的搖籃,也是建國以來國家機關在呂梁山區設立的最高的也是唯一的機構,他們在離石期間的學習生活、勞動鍛鍊,對離石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所以,對「五七幹校」遺址加以很好保護修復、提升打造、學習傳承,讓更多的人走進信義,走近「五七幹校」,了解過去歷史,認知感悟,意義十分重大。

走近「五七幹校」舊址,筆者既了解了它的過往歷史,又了解特定時期國家幹部在此勞動鍛鍊、艱苦創業、勤奮學習、積極生活的真實情況,從中汲取了弘揚艱苦奮鬥、開拓務實、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可謂接受了一次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參觀歸來,筆者查閱大量歷史資料,翻閱陳舊歷史照片,看著照片上老幹部們用過的舊衣服、舊毯子,積塵多年的粗瓷碗、舊軍用水壺,舊農具,老式的拖拉機、插秧機、打字機等。再聽聽當地老人講述「五七幹校」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深感欽佩,深受教育,由此也深刻地體會到當年的老幹部在呂梁大山深處,梁峁溝岔,十年九旱貧瘠的土地上,能夠克服困難,艱苦學習,艱辛勞作,經受鍛鍊,難能可貴。特別是在異常艱苦的環境中,他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奉獻了自己聰明才智,揮灑了辛勤汗水。回憶過往,想想當下,筆者深刻地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其實,人在適度的物質滿足情況下,最大的樂趣就是為社會、為企業、為他人做更多有意義的實事,更好地體現人生的價值。作為新時代的追夢人,我們更應該培養艱苦樸素的美德,樹立自強不息的進取心,強化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把精力放在增長知識,提升技能上來,把心思用在幹事創業上來,時刻保持改革創新、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勇於攻堅克難、開拓創新。把擁有的職業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工作當中,永葆黨的先進性,學習傳承「五七戰士」身上體現出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勞動熱情,熱愛生活、頑強拼搏的精神風貌,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相關焦點

  • 拉塔湖五七幹校
    並與當年在「幹校」學習和生活過的學員以及後代,和一些「坐地戶」交談。本文試圖將些許情況作概要梳理…… 有資料稱:全國五七幹校的歷史從1968年5月到1979年2月,長達11年之久。瀋陽市委五七幹校也正是存在於這個時期,即建於1968年的下半年,解散於1978年初(易名市委黨校)。其校部舊址位於現瀋北新區黃家街道拉塔湖社區。也就是當時的新城子區黃家鄉拉塔湖村。
  • 山西呂梁哪個地方是「天價彩禮」,離石落榜,第一居然是這個小縣
    民間一直有一種說法,就是「五千年文化看山西」,通過這句話我們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山西還保留了我國的傳統習俗和文化,而且由於社會的發展,山西的美景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麼您知道山西呂梁哪個縣是「天價彩禮」,您無法想到這樣的結果:呂梁內的龍頭大哥——離石,居然落榜這次評選額,而臨縣這個「小縣城」居然成為了呂梁內彩禮最高的城市,現在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 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呂梁北高速公路分公司臨縣至離石高速...
    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呂梁北高速公路分公司臨縣至離石高速公路坪頭互通及連接線機電工程施工中標候選人公示公示開始時間:2020-12-08 18:00公示結束時間:2020-12-13 18:00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呂梁北高速公路分公司臨縣至離石高速公路坪頭互通及連接線機電工程施工項目(招標項目編號:M1401000155100514001),經評標委員會評審,確定中標候選人,現公示如下:一、評標情況1、中標候選人基本情況
  • 山西呂梁出現「天價彩禮」,離石落榜,第一竟是「脫貧小縣」
    大家都知道山西的彩禮一直都沒有什麼起伏動蕩,因為這裡的彩禮錢就沒有下去過,那麼,大家知道這裡的呂梁的彩禮有多高嗎?山西的呂梁已經出現了「天價彩禮」,而且這個地方不是離石,和這個城市相比,離石落榜了,也不值一提,這個地方是哪裡呢?
  • 參觀湖北鹹寧向陽湖五七幹校:拍了幾張照,記住了幾段話~
    這裡說的「向陽湖」,特指「文化大革命」期間文化部「五七幹校」所在地:湖北省鹹寧縣「向陽湖」——這個地方現在叫鹹寧市鹹安區向陽湖鎮。2018年11月21日上午,我利用到鹹安區採訪產業扶貧的空隙時間,順路拜訪了這所「五七幹校」舊址。其時,舊址大門敞開,一幫工人正在施工維修。我與江發權先生,在鹹安區扶貧辦與向陽湖鎮的兩名幹部的陪同下,進去閒逛了一圈。
  • 【媒體看離石•呂梁第一民生】離石:功能食品進省城 土特產品受...
    【媒體看離石•呂梁第一民生】離石:功能食品進省城 土特產品受追捧 2019-12-25 16:5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呂梁特色農產品展——離石篇
    從持續推進能源革命到智能產品造福於民,從富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藝品到香飄四溢的特色美食……借力全市名特優功能食品展銷會,離石的「隆泰」石磨麵粉、七溝碗團、新山灣醋、石洲香豬、核桃酪、棗粉雞蛋、「珍味譜」烤饃、「吳將軍」澱粉紛紛亮相省內外各大名特優功能食品和特色農產品市場,在拓展市場的同時贏得了呂梁,乃至省外消費者的認可。
  • 【解德輝:「行走呂梁」遊記46】品讀離石蓮花池公園
    品讀離石蓮花池公園蓮花池公園,位於呂梁市區離石城南古城牆下,是一個集市民「遊玩、觀光、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生態型公園,也是廣大市民休閒娛樂首選的好去處。蓮花池公園,是一個年輕而厚重的公園。
  • 【媒體看離石•新華社】山西離石區發展中藥材「種植旅遊」
    【媒體看離石•新華社】山西離石區發展中藥材「種植旅遊」 2020-04-24 23: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離石區委書記、副書記拼多多直播:化身吃播、現場製作,離石名優品...
    「英雄呂梁首善區,清端廉吏成長地,大美離石,宜居永寧。」7月25日,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委書記張潞萍走進拼多多助農直播間,她向全國68萬網友介紹離石區多彩文化,同時為藥茶、核桃酪、烙畫等特色產品代言。隨後離石區委副書記張海文也在直播間,現場展示了莜麵的製作手法。截至25日晚10點,直播吸引了68萬拼多多網友圍觀,累計銷售額達25萬元。
  • 山西離石信義遺址考古研究獲新進展
    2020年3—8月,為配合國道209改線工程呂梁新城區段建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呂梁市文物調查考古勘探隊,對遺址進行了發掘。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館)院長王曉毅告訴記者,山西離石信義遺址的發現為探索新石器時代末期中原與河套兩大區域文化交流、互動融合以及不同建築模式的空間分布提供了豐富資料,對於認識廟底溝二期文化向北傳播的路線以及與晉西北、陝北同時期文化遺存之間的交流互動具有重要意義,是考察兩大區域文化之間互補發展趨勢的重要線索。
  • 離石神仙山遊記
    初識神仙山緣於2017年孟秋走近金閣寺,地處離石西北蘭若山的金閣寺,南接神仙山,北連馬頭山,山勢綿延,逶迤不斷,此行本欲前往神仙山,但因時間所限,也無直達通道,僅是遠眺而已;喜歡神仙山緣於它以「神仙」二字冠名
  • 呂梁離石區的特色開學第一課,亮不亮
    呂梁離石區中小學的這個做法,估計會吸引閣下的眼球!離石區東關小學負責執勤的老師和同學東關小學的同學排隊入校如何,呂梁離石區的「開學第一課」,亮不亮?(因為各學校開學第一課的時間相對集中,緊趕慢趕,我們只跑了兩所學校的現場。
  • 青銀高速離石西出口交通事故導致天然氣洩漏後續:5天4夜排空22.4噸...
    呂梁市消防救援支隊供圖青銀高速離石西出口交通事故導致天然氣洩漏後續:5天4夜排空22.4噸氣體中新網呂梁11月29日電 (高瑞峰張文兵)11月24日,中新網曾對山西呂梁離石西高速收費廣場發生交通事故導致一輛LNG槽罐車發生洩漏一事進行報導。
  • 離石一中與朝陽小學舉行合作籤約儀式
    2020年12月31日下午,離石一中與朝陽小學就「學困生」教育進行深度合作,於朝陽小學會議室舉行籤約儀式。歲序常易,華章日新。離石區教科局副局長李建偉,區教研室主任柳澤林,離石一中校領導,朝陽小學校領導及兩所學校中層領導共同見證了這一教育改革新舉措。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
  • 離石:關於2020年12月電力設備檢修停電計劃的通知
    主要停電客戶:呂梁市路燈管理處、中國人民解放軍63717部隊後勤處、呂梁市農業學校、呂梁市高級技工學校、呂梁師專、呂梁市職業介紹服務中心、呂梁市農校家屬院、呂梁西苑小區、大土河集中供熱公司(技校站)、農校後瓦村等區域。九、12月19日08:30—12:00 10千伏永東線永寧東路支線停電。
  • 呂梁必吃的13種美食!都吃過的才是地道呂梁人!
    孝義油糕油糕其實在呂梁地區十分常見,但是孝義的炸油糕堪稱呂梁一絕,油糕餡主要分為糖餡、棗豆餡兩種,首先將揉好的糕面放入鍋中蒸熟,然後放至油鍋,炸至兩面金黃酥脆乘出,在呂梁農村的喜宴上,油糕是款待親朋好友必上的一道美食,而孝義油糕色、香、味俱全,吃起來軟而有筋道,甜而不發膩,美味又可口!
  • 掃碼送禮物   四「能人」離石落網
    11月5日,呂梁市公安局聯合離石公安分局依託山西公安大數據平臺,打掉一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四名。犯罪嫌疑人郭某偉夥同喬某雨、郭某、李某某四人於今年6月流竄至離石城區,通過在超市、市場、廣場等人員聚集地以掃微信送小禮物的形式,非法獲取公民微信號後在網上轉賣,非法獲利數十萬元。
  • 舌尖上的呂梁,山西呂梁小吃美食介紹
    舌尖上的呂梁,山西呂梁小吃美食介紹來到呂梁老區,你一定要挽起袖子,拋下斯文,放開你的胃口,像莊稼漢一吃的豪氣沖天,吃到滿頭大汗!那麼,是什麼樣的特色美食,讓人變得這麼豪邁呢?莜麵山西特色食品莜麵,和莜麵栲栳栳的做法不同,是呂梁地道的一種吃法。
  • 呂梁:街頭掃碼送禮品,4人被抓
    呂梁市公安局聯合離石公安分局依託山西公安大數據平臺於今年6月流竄至離石城區來源:呂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