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659~744),字季真,一字維摩,號石窗,晚年更號四明狂客,又稱秘書外監。其排行第八,人稱「賀八」。
賀知章少時以詩文聞名,神龍年間(705-707)已揚名京城。36歲時高中狀元,能成為狀元郎的人絕不會是無能之輩。詩酒風流,不單單文採過人,書法造詣也很深,既有唐人的嚴謹作風,又有晉人流潤飛揚的風姿,對晚唐和宋人書風影響巨大。
賀知章「詩狂」稱號如何獲得?
其實原因就是這句「知章性放曠,晚尤縱誕,自號四明狂客。」
就像王維詩號為「詩佛」因為深通禪理一樣,賀知章「詩狂」也是因為生平豪邁不羈,不拘小節。而且生性好酒,杜甫的《飲中八仙歌》把賀知章列為酒中八仙之首,起句就是:「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寫出了賀知章「但得飲酒,何論生死」的豪邁。
還有一則「金龜換酒」的佳話:賀知章拉李白去喝酒,到酒保來要酒錢的時候才知道忘了帶錢,他毫不猶豫地解下隨身佩戴的金龜遞了過去。這金龜可只有三品以上的大官才有資格佩戴,那是一種地位的象徵。但賀知章一點不在乎,用它換酒,直喝到酒幹人醉。
因為以上種種,所以賀知章當了一個「狂」字
能稱為「詩狂」的人不可能是無能之輩,只因現存詩不多,僅存26首。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相信讀過中學的小夥伴都應該學過賀知章的《詠柳》和《回鄉偶書》這兩首詩。
《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詩中把楊柳比作婀娜的美女,形象地描繪出枝條細柔修長的楊柳搖擺於春風之中的迷人風態。詩人描繪出剛剛發出新芽的柳樹美麗的姿態,並對大自然的神奇發出了由衷的讚頌,表達出詩人對春天的熱愛。《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雖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滿生活情趣。本詩在抒發作者久客他鄉的傷感的同時,也寫出了久別回鄉的親切感。
賀知章還是一個修「真」者,修的道為「真」,不能說假話。而且他當時官居高位,詩文也很有名,他不至於、也用不著對一個初出茅廬的李白如此誇獎甚至讚嘆。從後來人們對李白及其詩歌的研究所得結論來看,賀知章確實是一個具有「超感」能力的非凡的人。因此他和李白一見如故、成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而從李白這邊來說,知音難得,能夠在自己成名之前,一眼就看出自己超群出眾詩才的人中,賀知章還是第一個。
賀知章沒有留下足夠多的詩文,讓人知道他修煉的細節。但從他留下的七首祭神樂章可以看得出來,他不但是個虔誠而嚴肅的修煉者,而且對修煉理論的鑽研也是很深入的。而他最終棄官歸隱並且正式成為道士,則是他多年修煉、道心精堅的明證。
相信了解賀知章的小夥伴都知道賀知章晚年因病恍惚當了道士。天寶三年(744),因病恍惚,上疏請度為道士,求還鄉裡,舍本鄉宅為觀,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詔許之,賜鑑湖一曲。玄宗御製詩以贈,皇太子率百官餞行。回山陰五雲門外「道士莊」,住「千秋觀」,建「一曲亭」自娛,繁紙不過數十字。
初期成為「吳中四士」之一,中期成為「仙宗十友」之一,後期又為「醉八仙」之首。賀知章一生高官高壽,晚年寫完《回鄉偶書》之後客死他鄉,享年八十又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