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術為診療自閉症打開新局面!市精神衛生中心探索跨界合作助力自閉症患兒康復

2020-12-27 新民晚報

 要陪伴一個自閉症的孩子,家長往往需要付出很多,包括金錢、精力、情感,甚至是自己擁有的所有東西。這個疾病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共同關注,共同用善舉來幫助孩子和家庭。12月26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北京長和國際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長和大蘊兒科門診部聯合主辦的「一路陪伴-喚醒家長,引領康復」自閉症論壇上獲悉,隨著VR技術的不斷成熟,近年來在心理治療領域的應用有了重大突破。VR技術通過呈現模擬的現實環境來觸發人生理和心理的反應,提供了安全可控的重複嘗試和探索的環境。

圖說:人工智慧技術,尤其是虛擬實境(VR)技術為自閉症診療開拓了新局面 主辦方供圖

  「自閉症是一種病因不明,治療困難的疾病,病程遷延,對家庭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院長徐一峰提到,不少家庭因為這個疾病陷入困境。一直以來,關注來自星星的孩子,關注自閉症家庭,共建自閉症家庭美好未來,是全社會的美好期盼。自閉症(孤獨症譜系障礙,ASD)兒童大多有社交障礙、言語發育遲緩、興趣愛好狹窄、行為動作單調刻板等問題,較難融入社會。

  「自閉症不僅是一個醫學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一個公共衛生問題。」上海市衛健委二級巡視員、科教處處長張堪提及,據中國殘聯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1000萬自閉症人群,並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

  雖然現代醫學還不能從根本上治癒自閉症,但是通過康復治療、早期幹預被循證醫學證明可以有效改善患兒的發育障礙。近年來,隨著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人工智慧技術尤其是虛擬實境(VR)技術為該疾病的診療開拓了新局面。上海同溫層智能科技創始人周強表示,治療產品通過眼動測試、自然語言捕捉和機器語言測試等技術來判斷症狀的嚴重程度,並規劃出一套嚴謹的治療方案,更好地、更精準地開展診療。

  該技術不僅能營造出逼真的畫面,還能模擬出聲音,模擬現實場景,通過相關設備和傳感技術與患者進行交互,同時還可以通過計算機手段設計個性化的觸發誘因。沉浸式的虛擬實境環境能激發患者的想像力和參與意願,讓他們在虛擬場景中主動進行探索和體驗,同用一種安全可控的方式展現出了逼真的生活場景, 可以低成本地反覆暴露和學習,這恰恰是治療的關鍵所在。

  此外,不同於傳統面對面交流,在VR技術所提供的社交環境中,ASD患者不必擔心錯誤和拒絕,也不會有高強度的焦慮,從而擁有更強的參與意願,並通過不斷地練習掌握正確的社交技巧和回應方式,建立起與他人維持關係的信心,進而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我們團隊開發的是一整套漸進式的VR訓練系統,從認識到情緒識別再到高級的社交場景,根據患兒的能力進行漸進性的訓練。最終達到融入社會的目標。同時我們也針對患兒進行研究,探索最適用於ASD的VR參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科主任杜亞松稱,團隊前期已經完成20餘個場景的製作,在工博會等平臺進行宣傳展示。最新版本的系統更加注重生活技能和社交方面的訓練,相關場景在患兒中進行了超過1000人次的預實驗。目前療效相關臨床數據收集工作正在進行中,專利也正在申請受理過程中。

  團隊的研究成果,能夠迅速轉化為產品並且少走彎路,背後的答案來源於攜手了 「區域型TTO」這一專業的成果轉化平臺」。「非常榮幸『區域型TTO』能為自閉症患兒和他們的家庭助力。」上海徐匯區域型TTO成果轉化發展中心主任於曉菁感慨。

  據悉,「區域型TTO」平臺打造了一套「成果入駐-收益分配-多元融資-成果落地」閉環式成果運營機制,在研究項目初期開展智慧財產權規劃布局、產業化可行性分析、技術價值評估、專業化運營模式設計等工作,並在轉化過程中通過企業篩選、合作談判,精準匹配到合適的人工智慧企業進行合作。通過量身定製的機制設計與專業服務,「區域型TTO」平臺與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共同探索打通硬核科研成果與商業化推廣之間的壁壘,加速了成果產業化進程。

  作為論壇的主辦方之一,長和醫療是一家專業的康復醫療集團,長和醫療集團副總裁徐曉東表示,長和醫療會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在醫教研方面保持長期合作,深耕兒童醫學領域,用優質的康復醫療技術造福越來越多的患兒。

  至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與上海長和大蘊兒科籤訂長期合作共贏的兒童康復協作基地協議以來,2019年4月共同舉辦自閉症論壇及關懷月相關活動,以19場活動、27位中美專家、34天的時長,覆蓋1238名專業人士與家長,輻射30000+的群眾;2020年4月長和大蘊兒科聯合杜亞松主任及國內外多位頂級專家開展自閉症日線上公益周活動,以幫助自閉症兒童和家庭為出發點,用「我該怎麼辦」為系列主題開展線上公益講座10場,受益家庭達3500多個。

  本次論壇分為線上線下兩種形式,近100位自閉症患兒家長線下參會,近一萬五千人線上觀看。「社會各界的合作是為了讓更多的ASD患兒和家庭受益,幫助更多專業人員提升與成長。」徐一峰強調,只有強強聯合,術業專攻,發揮彼此的優勢和特長,才能共同引領行業發展,最終將「高端」科技「落地」,切實服務於患者和家庭。


新民晚報通訊員 喬穎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

相關焦點

  • 我國自閉症人群超1000萬,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探索漸進式VR訓練治療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召開的「一路陪伴-喚醒家長,引領康復」自閉症論壇上傳來消息,雖然現代醫學還不能從根本上治癒自閉症,但近年來,隨著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人工智慧技術尤其是虛擬實境(VR)技術為該疾病的診療打開了新局面。
  • 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高峰論壇|3位資深自閉症專家登場
    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高峰論壇由中美星星橋自閉症研究院聯合美國落基山自閉症培訓中心共同策劃、籌辦,論壇將定於2020年7月4日至7月5日隆重召開!論壇將採用線上直播形式,論壇宗旨是:探討如何將國際前沿自閉症康復模式和中國自閉症現狀充分結合,探索真正適合中國的自閉症診療康復體系。
  • 成都兒童自閉症康復中心
    成都兒童自閉症康復中心 時間:2020-12-07 13:53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自閉症,實際上稱為孤獨症譜系障礙,這是一組以社會溝通障礙、興趣或活動範圍狹窄、重複刻板動作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
  • 以琳,專業自閉症康復訓練 照亮患兒「星空」
    自閉症,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據統計,我國0到14歲的自閉症兒童已超過200萬,並以每年近20萬的速度增長。「星星的孩子」,已經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社會性問題。作為全國規模最大、師資隊伍最強、康復水平最高的自閉症患兒康復訓練及教學研究非營利性公益機構之一,青島市以琳康教展能中心20年來始終致力於照亮自閉症患兒的「星空」,成為數以萬計的星寶家庭的「守護者」。
  • 恩啟IDEA京杭中心投入運營,為定製化自閉症康復服務打造新模式
    12月19日,恩啟IDEA京杭中心在杭州正式投入運營,IDEA京杭中心位於京杭大運河畔,這裡曾是上百年歷史的老字號企業——張小泉剪刀廠,同為全國知名品牌,這也象徵著恩啟將在自閉症康復教育領域將延續一貫標準,為自閉症兒童及家庭提供優質的服務。
  • 關注自閉症患兒 成都又增一家自閉症患兒康復機構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自閉症又被稱作孤獨症,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孤獨症的患病率已經達到了五十四分之一。在中國這樣家庭的孩子也已超過300萬,並以每年20萬的速度增長,但調查顯示,能接受科學康復訓練的孩子只有7.7萬。
  • 自閉症康復費用
    曾有調查數據顯示,在自閉症患兒中大約有60%~75%的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問題,但也有25%至35%的自閉症患者的智商等於或高於普通人。大部分自閉症患兒的智力的確呈現異於常人的情況,但原因不明。4.自閉症患兒有特殊能力?
  • 兒科專家劉振寰走進南京天佑兒童醫院與自閉症患兒「面對面」
    劉振寰教授從醫執教多年來,一直堅持對兒童腦癱、自閉症、語言發育遲緩、智力發育低下等世界性醫學難題進行實驗和臨床研究,並總結出一套個性化治療兒童慢性病的臨床方法,他和他的團隊已累計為25個國家和地區的4萬餘名患兒進行康復治療,讓眾多孩子得以回歸家庭、學校和社會。去年六月,劉振寰教授還應邀赴美訪問講學兩個多月。
  • 自閉症≠精神疾病或弱智
    雖然至今全球科學家都無法破解自閉症的起因,但有一點已經探索證實:自閉症並非精神疾病或弱智,而是大腦的某個部分先天受損導致社交障礙。專家指出,我國有120萬自閉症兒童,這些孩子需要接受特殊訓練,尤其是密集的家庭訓練,才能融入社會,擁有正常的人生。  這些畫出自自閉症孩子之手。日前,在世博園瑞典國家館主辦了一場「自閉症兒童世博主題」畫展。
  • 太原哪家醫院治療自閉症_太原自閉症康復機構
    太原哪家醫院治療自閉症_太原自閉症康復機構 時間:2021-01-11 11:03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太原哪個醫院看自閉症好,太原正規的自閉症康復機構是哪家,語言訓練是太原天使兒童醫院的重點診療項目,同時也是語言障礙兒童獲取語言能力、提升語言水平和應對語言障礙的較為有效的方法。
  • 自閉症認知幾近空白:兒童精神健康亟待關注
    在兒童精神專科門診外,一位自閉症男孩緊緊摟著媽媽的脖子。張赫攝最近一周,抑鬱症頻繁上熱搜,第二殺手,千萬患者等數字,引起一片譁然,但是在精神疾病瘦關注的背後,應該吸引注意的,不僅僅是抑鬱症,還有自閉症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星星的孩子,孤獨症(自閉症)患兒。
  • 自閉症認知幾近空白:兒童精神健康亟待關注
    安安所患的自閉症,也就是常說的孤獨症,患兒表現為語言、社交、行為等方面的全面異常。對這種精神殘疾,醫學界尚無治癒方式,症狀輕的能大學畢業,症狀嚴重的甚至終身無法進入社會。這也讓孩子背後的家長,承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經濟上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 對於自閉症患兒來說,全世界公認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康復訓練。有一部分高功能的自閉症孩子通過訓練有望接近正常,基本上達到康復。
  • 關愛自閉症兒童 十大名樓為「星星的孩子」亮藍燈
    調查    3歲以下自閉症患兒全省有1.1萬 男孩女孩發病比例為4.8:1  本報訊(記者劉睿徹 通訊員溫紅蕾)近日,省婦幼保健院首次在全國發布兒童孤獨症(即自閉症)大樣本調查,明確我省3歲以下兒童孤獨症發病率為0.58%。2014年我省3歲以下兒童為198.1萬多人,照此推算,我省3歲以下兒童孤獨症患者約有1.1萬多人。
  • 資本高燒後,自閉症市場的下一步是什麼?
    2020年3月26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了美國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最新患病率,即每54名兒童中就有1名在8歲前確診為ASD,該比例比前一次估計數增加了近10%,現狀不容樂觀。好在近期相關科研有了積極進展,隨著基因領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相關研究的深入,泛自閉症障礙風險基因位點的相關研究得到業內越來越多的矚目。
  • 自閉症孩子康復治療需要注意什麼?自閉症家長鬚知
    自閉症是一種未知的疾病,每一例自閉症孩子的康復之路都是不一樣的,需要每位父母耐心去探索和認識。對於自閉症孩子康復治療,星悟說總結了一些自閉症父母在康復治療中須知事項。由於患兒大腦某些區域的神經連通過度或不足,不能發揮正常功能,從而導致自閉症人士神經系統的信息處理能力終身受到障礙,使得他們無法獲得有品質的正常生活。
  • 多動、抽動症、自閉症發病率不斷攀升 十大兒科名醫聯袂為患兒把脈
    多動、抽動症、自閉症發病率不斷攀升 不規範診療帶來二次傷害 隨著社會生態的變化,兒童多動症、抽動障礙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3.6億適齡兒童中,抽動症患病率達11‰,全國大約有396萬左右患病兒童;學齡兒童中多動症患病率為
  • 自閉症患兒有了「標準像」
    在「4·2」世界自閉症知曉日到來前夕,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童發育行為中心與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協康會攜手合作,就中文版PEP-3《自閉症兒童心理教育評核(第三版)》進行驗證研究,建立了這套自閉症兒童常模數據。「常模」是一個對照標準孤獨症譜系障礙(又稱自閉症)是一類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不僅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和發展,而且還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
  • 如何應對自閉症?重慶有沒有自閉症醫院
    重慶有沒有自閉症醫院?自閉症不僅對孩子正常的社交造成影響,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發病的孩子可能會出現不願意說話,經常哭泣等症狀,家長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專業機構進行治療以及康復訓練。
  • 楊浦區今天成立上海首家自閉症康復聯盟
    」,楊浦區殘聯整合區域資源,攜手各方力量,聯手成立全市首家自閉症康復聯盟,並設立「星寶關愛」專項基金,今天得到復旦微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禾基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精智實業有限公司、上海誠意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和社會人士首批愛心捐助。
  • 合肥天使兒童醫院張世彪:關愛自閉症、語言發育遲緩患兒
    他,是無數患兒心中的好爺爺;他,是很多家長口中的好醫生;他,是人兒童發育行為醫學的引領者和踐行者;三十多年的行醫生涯,他為無數個自閉症、語言發育遲緩患兒帶來福音,為萬千個家庭創造了幸福。他是合肥天使兒童醫院發育行為科醫生——張世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