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閉症人群超1000萬,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探索漸進式VR訓練治療

2020-12-26 文匯網

與會者進行VR現場體驗

要陪伴一個自閉症的孩子,家長要付出很多,包括金錢、精力、情感,甚至自己擁有的一切……今天(12月26日),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召開的「一路陪伴-喚醒家長,引領康復」自閉症論壇上傳來消息,雖然現代醫學還不能從根本上治癒自閉症,但近年來,隨著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人工智慧技術尤其是虛擬實境(VR)技術為該疾病的診療打開了新局面。

在虛擬環境裡「練習」社交,不用害怕失敗或拒絕

「自閉症是一種病因不明,治療困難的疾病,病程遷延,對家庭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院長徐一峰提到,不少家庭因為這個疾病陷入困境。

自閉症(孤獨症譜系障礙,ASD)兒童,又稱「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大多有社交障礙、言語發育遲緩、興趣愛好狹窄、行為動作單調刻板等問題,較難融入社會。「自閉症不僅是一個醫學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一個公共衛生問題。」 上海市衛健委二級巡視員、科教處處長張勘提及,據中國殘聯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1000萬自閉症人群,並以每年10%速度增加。

隨著VR技術成熟,近年來在心理治療領域的應用有了重大突破。上海同溫層智能科技創始人周強介紹,VR應用於自閉症的治療產品主要通過眼動測試、自然語言捕捉和機器語言測試等技術來判斷症狀的嚴重程度,並規劃出一套嚴謹的治療方案,以更好地、更精準地開展診療。

在心理學專家看來,該技術不僅能營造出逼真畫面,沉浸式的虛擬實境環境還能激發患者的想像力和參與意願,可以低成本的方式反覆「暴露」於這些虛擬環境,這恰是治療關鍵所在。

不同於傳統面對面交流,在VR提供的社交環境中,自閉症患者不必擔心錯誤和拒絕,也不會有高強度的焦慮,從而擁有更強的參與意願,並通過不斷練習掌握正確的社交技巧和回應方式,建立起與他人維持關係的信心,進而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專家分析。

超過1000人次預實驗,已形成20多個場景

「我們團隊開發的是一整套漸進式VR訓練系統,從認識到情緒識別,再到高級的社交場景,根據患兒的能力進行漸進性訓練。最終達到融入社會的目標。同時我們也針對患兒進行研究,探索最適用於ASD的VR參數。」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科主任杜亞松稱,團隊前期已完成20餘個場景的製作,在工博會等平臺進行宣傳展示。最新版本的系統更注重生活技能和社交方面的訓練,相關場景在患兒中進行了超過1000人次的預實驗。目前療效相關臨床數據收集工作正在進行中,專利也正在申請受理過程中

團隊的研究成果能迅速轉化為產品,源於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區域型TTO」這一專業成果轉化平臺的牽手,二者攜手探索打通科研成果與商業化推廣之間的壁壘,加速了成果產業化進程。

徐匯區域型TTO成果轉化發展中心主任於曉菁介紹,「區域型TTO」平臺打造了一套「成果入駐-收益分配-多元融資-成果落地」閉環式成果運營機制,在研究項目初期開展智慧財產權規劃布局、產業化可行性分析、技術價值評估、專業化運營模式設計等,並在轉化過程中通過企業篩選、合作談判,精準匹配到合適企業。

不可或缺的康復力量,不可或缺的多方合作

作為論壇主辦方之一,長和醫療是一家專業的康復醫療集團。長和醫療集團副總裁徐曉東表示,長和醫療會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在醫教研方面保持長期合作,深耕兒童醫學領域,希望用優質的康復醫療技術造福越來越多的患兒。

康復對這群孩子而言是不容或缺的一股支撐力量。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上海長和大蘊兒科籤訂兒童康復協作基地協議以來,可謂碩果纍纍。2019年4月,雙方共同舉辦「一路陪伴-自閉症論壇及關懷月」活動。19場活動、27位中美專家、34天的時長,覆蓋1238名專業人士與家長,輻射30000+的群體。2020年4月,長和大蘊兒科聯合杜亞松主任及國內外多位頂級專家開展自閉症日線上公益周活動,用「我該怎麼辦」為系列主題開展線上公益講座10場,受益家庭達3500多個。

本次論壇分為線上線下兩種形式,近100位自閉症患兒家長線下參會,近1.5萬人線上觀看。8位專家就自閉症患兒家長應該明白的基本事實、作業治療如何提升自閉症兒童的學習表現、虛擬實境技術在孤獨症幹預中的應用進展等內容開展深入交流。

「各界合作是為了讓更多的自閉症患兒和家庭受益,幫助更多專業人員提升與成長。」徐一峰院長強調,只有強強聯合,發揮彼此優勢,才能共同引領行業發展,最終將「高端」科技「落地」,切實服務於患者和家庭。

相關焦點

  • VR技術為診療自閉症打開新局面!市精神衛生中心探索跨界合作助力自閉症患兒康復
    12月26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北京長和國際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長和大蘊兒科門診部聯合主辦的「一路陪伴-喚醒家長,引領康復」自閉症論壇上獲悉,隨著VR技術的不斷成熟,近年來在心理治療領域的應用有了重大突破。VR技術通過呈現模擬的現實環境來觸發人生理和心理的反應,提供了安全可控的重複嘗試和探索的環境。
  • 走訪兒童行為矯正中心,看看自閉症兒童是如何被教育和訓練的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發布2018年最新數據,自閉症發生率為1/59;國內依據已有調查數據做保守的估計,發生率也在1%,即在我國13億人口中,有超過1000萬的自閉症人群、200萬的自閉症兒童,並以每年將近20萬的速度增長。
  • 為「星星的孩子」指引道路,探訪駐馬店海星自閉症兒童幹預訓練
    自閉症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據數據顯示,自閉症發病率約為千分之七。近年來,我國自閉症兒童的數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每年以近20萬的速度增長。目前,我國的自閉症患者數量已超過1000萬,其中14歲以下的自閉症兒童約為336.3萬。在駐馬店市海星自閉症兒童行為幹預訓練中心的課堂上,幹預遊戲老師臉上掛著笑容,聲音嘹亮、精神飽滿。大聲問,「小朋友們都坐好啦」。
  • 永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開設自閉症康復教育公益課堂
    自閉症康復教育公益課堂。 據全國殘疾人普查情況統計資料顯示,當前我國自閉症患者有1000萬,其中0-14歲患者數量超過200萬。為了照亮「星星的孩子」康復訓練之路,減輕家長們的壓力和焦慮,永樂特殊兒童康復中心在1月6日面向家長,開設自閉症康復教育公益課堂。中心邀請了國內著名自閉症研究中心導師團隊做主講嘉賓,老師們通過分享多年來他們在自閉症康復領域的實踐、研究、積累和接觸的成千上萬件案例,一針見血地指出自閉症康復訓練的重要性,讓更多的家長熟悉了解自閉症孩子,帶領孩子真正走上一條行之有效的康復訓練之路。
  • 自閉症≠精神疾病或弱智
    雖然至今全球科學家都無法破解自閉症的起因,但有一點已經探索證實:自閉症並非精神疾病或弱智,而是大腦的某個部分先天受損導致社交障礙。專家指出,我國有120萬自閉症兒童,這些孩子需要接受特殊訓練,尤其是密集的家庭訓練,才能融入社會,擁有正常的人生。  這些畫出自自閉症孩子之手。日前,在世博園瑞典國家館主辦了一場「自閉症兒童世博主題」畫展。
  •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籤約世界歷史最悠久的英國SLaM莫茲利醫院
    央廣網上海10月29日消息(記者周洪)在精神衛生問題成為全球重視的公共衛生問題的今天,提升醫療服務能級備受精神醫學行業的關注。10月28日上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英國SLaM莫茲利醫院在浦江創新論壇「全球技術轉移大會暨首屆世界技術經理人峰會」上,舉行中英國際友好醫院籤約儀式。
  • 自閉症人群數超愛滋、癌症總和:萬億市場諸多痛點困擾,標準化...
    近日,就自閉症患者問題,北大醫療腦健康中心事業部總經理郜熠珂接受了藍鯨財經記者專訪,郜熠珂認為,首先,「圍繞孩子做好康復」非常關鍵;其次,自閉症患兒的治療不能僅靠醫療機構,還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最後,康復機構的數量和質量都需要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康復機構都存在師資缺乏以及經驗不足兩大痛點,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解決。
  • 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高峰論壇|3位資深自閉症專家登場
    2020國際自閉症康復高峰論壇由中美星星橋自閉症研究院聯合美國落基山自閉症培訓中心共同策劃、籌辦,論壇將定於2020年7月4日至7月5日隆重召開!論壇將採用線上直播形式,論壇宗旨是:探討如何將國際前沿自閉症康復模式和中國自閉症現狀充分結合,探索真正適合中國的自閉症診療康復體系。
  • 治療自閉症 科學的教育與訓練更重要
    本期看點自閉症有孤獨症的別稱,顧名思義,就是兒童不願與外界交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和思維中。電視劇《還是夫妻》中小滿寶寶疑似患有自閉症時,家長感到無比的傷心和崩潰。醫生告訴家長治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家長要給患自閉症孩子更多的愛,更多的關注孩子的心理活動,重視採取有效的方法進行科學的訓練與教育。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
    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點實驗室於2013年11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舉行揭牌儀式,2015年9月「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點實驗室」通過上海市科委組織的專家驗收。                  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點實驗室依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以中心實驗室為主要基地,整合上海市精神衛生研究所、精神疾病轉化醫學實驗室、Med-X——精神衛生中心神經精神影像中心的主要專職科研隊伍、技術力量和硬體設施,建立具有開放服務能力的重性精神病基礎研究的技術平臺和結構優化的科研人才隊伍。
  • 守護「星星的孩子」,上海市自閉症兒童教育指導中心在寶山成立
    作為本市自閉症兒童教育專業指導機構,中心設於寶山區培智學校內,由市教委承擔業務指導工作,寶山區教育局承擔日常管理工作。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賈煒,寶山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陳筱潔,市教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殘聯相關處室和寶山區教育局負責人出席了中心成立揭牌儀式。
  • 自閉症認知幾近空白:兒童精神健康亟待關注
    她一天也不敢放鬆對安安的訓練,為了安安,她放棄了原本很不錯的工作, 2年時間,帶著安安做康復訓練,學費和其他開銷加在一起,已經超過了十萬,而這些費用,都是無法報銷的。加上社保醫保不夠完善,自閉症兒童後期治療、康復很是被動。而且在很多人心裡,自閉症仍然不被接受和重視。這也讓孩子背後的家長,承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經濟上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
  • 自閉症認知幾近空白:兒童精神健康亟待關注
    這也讓孩子背後的家長,承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經濟上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 對於自閉症患兒來說,全世界公認的、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康復訓練。有一部分高功能的自閉症孩子通過訓練有望接近正常,基本上達到康復。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兒童在9個月時進行首次自閉症篩查,在18、24、30個月時都應該在常規發育監測中進行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篩查。《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建議,我國也應對9個月兒童進行自閉症篩查。
  • 每經對話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喬穎:戰「疫」路上...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2月2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7205例(北京市核減3例,江西省核減1例),有重症病例2296例,累計死亡病例361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475例,共有疑似病例21558例。在疫情蔓延的同時,恐慌、焦慮、易激惹(易怒、易發脾氣)等情緒問題也在人群中蔓延。
  • 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下達2018年度上海市衛生和計劃...
    華東醫院 黃一沁 10 5 5 81 面上 計算機認知矯正治療對慢性精神分裂症認知功能的療效及神經機制的探討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劉燕 10 5 5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 盛建華 10 5 5 137 面上 多模態磁共振臂叢神經成像評估周圍神經移位術可行性的研究 上海市靜安區中心醫院 趙華麗 10 5
  •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關於印發《上海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與...
    >的通知》(滬府辦發〔2015〕6號)、《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衛生健康委等十四部門<關於加強本市社區健康服務促進健康城市發展的意見>的通知》(滬府辦發〔2019〕2號)、《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意見》精神,依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標準(2018年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評價指南(2019
  • 自閉症人群數超愛滋、癌症總和:萬億市場諸多痛點困擾,標準化、專業化亟需提升
    近日,就自閉症患者問題,北大醫療腦健康中心事業部總經理郜熠珂接受了藍鯨財經記者專訪,郜熠珂認為,首先,「圍繞孩子做好康復」非常關鍵;其次,自閉症患兒的治療不能僅靠醫療機構,還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最後,康復機構的數量和質量都需要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康復機構都存在師資缺乏以及經驗不足兩大痛點,這些問題都有待進一步解決。
  • 精神分析視角下的自閉症:訓練他們還是學會與他者共同生存
    此前,十五歲的自閉症少年雷文鋒走失四個月後死於託養中心的新聞,再次讓自閉症人群進入公眾視野。自2008年起,4月2日被聯合國定為「世界自閉症關愛日」,據統計,在上世紀,自閉症發病率僅為萬分之五,而在21世紀初,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報告顯示,每88個孩子中就有一個被診斷為自閉症譜系障礙。
  •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下達2020年度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標準預研...
    附件:2020年度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標準預研製項目計劃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0年7月8日   附件   2020年度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標準預研製項目計劃
  • 首都兒研所自閉症訓練中心成立
    首都兒研所自閉症訓練中心成立發布時間: 2014-06-02 15:26:02   |  來源: 光明網   |   健康中國遠程編輯   |  責任編輯: 郭洪濤   日前,首都兒科研究所的李橋兒童醫院康復中心兒童自閉症訓練中心成立,該訓練中心是北京市科委自閉症課題承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