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檯燈、一個堆滿作業的書桌,一個疲憊茫然的孩子,一個火冒三丈的家長!這個畫面是現實中很多父母輔導孩子作業時真實的寫照!面對孩子作業時字不會寫、題不會做的情況,家長不禁質疑:「你上課認真聽講了嗎?老師教的你都學會了嗎?」孩子一臉無辜的回答:「我聽了啊,也學會了啊!」「那為什麼不會做?」...餘下的是一聲嘆息,兩敗俱傷!
作業輔導的確是個坎兒!有情緒是在所難免的,但終究解決不了問題!如何知道孩子在課堂上有沒有認真聽講?上課有沒有積極發言?到底知識吸收了多少?怎樣能讓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回家作業自動撥?帶著這些問題去尋找答案,原來你我遇到的問題早己有過來人為其提出了解決之道:一個簡單的輔導法,每天只需20分鐘就能激發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起來幹勁十足,經過日本1300多個家庭驗證,確實能夠讓孩子學習成績有效提升!這就是「猶太式輔導法」!
猶太式輔導法是猶太人在教育下一代時運用的巧妙方法中的一環,是讓孩子2人一組面對面的相互講授學習內容,後經日本教育專家將它加以發展,改良成親子間輔導作業時也能輕鬆運用的簡單形式,並收到相當不錯的成效。
究竟如何做呢?只需要家長每天拿出20分鐘,每周3-4次,象學生一樣傾聽孩子講述學校的授課內容。也就是讓孩子當老師,家長扮學生來一堂20分鐘的複習課!
僅憑這一招,就能使家長和孩子得到諸多好處:
1:能夠迅速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
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很不容易,不過運用了猶太式輔導法的孩子們學習起來會更積極主動,興致勃勃!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猶太式輔導法能夠緊緊抓住孩子的心,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具體地說,就是在日常學習中,當小老師使孩子們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體驗,為了有效的教,就促使他們在在情緒高漲的狀態下在課堂上更用心地學。而以教為學的學習是最快最有效的內化方法。
2:大幅度改善親子間的溝通
猶太式輔導法,是親子間互動的輔導法。雖然每天只用20分鐘,卻是極好的溝通交流的機會。
3:培養孩子的思辨和表達能力
平時在課堂上只有老師提問點名回答,孩子才有機會發言表達。而當我們在家裡運用猶太式輔導法,孩子就增加了「用自己的語言」去說明問題的機會。只要不斷積累這種經驗,就能漸漸掌握辯論說明的能力。
並且,為了使自己的說明通俗易懂,他們會下意識地按照順序來說明,於是就能輕輕鬆鬆掌握條理性的思考方法。
將來,孩子需要在別人面前講話的時候,或者在公開場合宣布事項的時候,或者要準確表述自己想法的時候,這種能力就成了制勝法寶。運用猶太式輔導法,我們能從現在開始就培養孩子的思辨和表達能力。
那麼猶太式輔導法怎樣才能更有效實施呢?
1:要好好聆聽孩子說話,做好輔導法的第一步:深入溝通。
儘管說是溝通,可事實上永遠是父母在單方面喋喋不休地說教。如果孩子總是扮演傾聽者的角色,那麼親子間的溝通也就會無法深入。所以,首先要您能做到鄭重其事地傾聽孩子說話,也就是說由您來扮演傾聽者的角色,這非常重要。
用這種態度去和孩子接觸,他們就會慢慢敞開心扉,開始對您講述各種各樣的事情。這樣就加深了親子間的信任,改善了親子關係。
2:先聊玩再聊學。
傾聽孩子學業之外的興趣話題。首先詢問孩子,然後聽他們說。比如今天學校裡有什麼有趣的事?同學間有什麼新聞?學校有什麼活動?或者孩子喜歡的體育運動。
3: 傾聽孩子說話時加進學習話題,這一步需要家長在對話過程中逐漸加進「學習話題」,傾聽孩子的表達。比如:學科的內容
課程的難易、課堂中的發言、老師的要求、家庭作業、枯燥的學習等。讓孩子輕鬆說出煩惱和不安,為介紹猶太式輔導法創造機會。
4: 關於傾聽方法,有兩個要點:①保持笑容、愉快、注視、附和;②同情孩子的感受,從而創造一個良好的溝通氛圍。
5:做好了以上引導方法,就可以正式進入主題為孩子介紹「猶太輔導法」,並與之商量找一個他不太擅長的科目,定好每日時間,開始正式實施!
實施其間要注意的一些要點:
1)一開始可以一周三次,一次10分鐘,慢慢過渡到20分鐘/次更細緻的教與學的小課堂。
2)可以利用小黑板,讓孩子說寫並用為你展示,效果更好!
3)家長最好抱以滿意、鼓勵、贊許的態度以激發小老師的熱情和自信心。長此以往,孩子的進步就能逐步展現。
其實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渴望被關注、被讚賞和鼓勵,每個人也都有表達自我的欲望,這種以教為學的「猶太式輔導法」,正是迎合了這種心理的小技巧,給了孩子們更多的表達機會。
如果你還在為孩子的作業和成績焦慮不己,如果你的期盼之心早己被加減乘除擊得七零八落,那麼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幫到你,不管怎樣,我們都要相信,方法總比問題多,多學多嘗試總沒錯!同時我也己經做好了做小學生的準備,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