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刻在學校樹上、課桌上和廁所門板上的青春

2020-12-19 星扒客push

關於學生時代的回憶,往往伴隨著某個特殊的場景或者氣味。

比如《陽光燦爛的日子》裡蜜糖色的陽光。

比如《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那個風華絕代的女人。

再比如《藍色大門》裡在街頭追逐的自行車,還有那句:「我贏了!」

這些,才是真實的青春應該有的樣子!

所謂真實,說白了就是生活化,接地氣,就像顧長衛導演的新作《遇見你真好》!

如果要我來說,它不應該是一部青春片,而是一個復刻了90後的青春時代,展現了那個時代高中生群像的青春小品。

所有的故事,都從一所復讀學校開始,這所學校叫做「紫荊中學」,裡面有一群因為各種原因在到這裡相識,相知,相愛的學子。

早晨睡眼惺忪的喊著口號跑操,火眼金睛的宿管阿姨和絮絮叨叨沒完的教導主任,廁所門板後面藏著各種小心思的留言……每一個細節都能輕易勾起你的回憶。

前段時間很多人的朋友圈掀起了一波曬自己18歲的照片的熱潮,很多人從犄角旮旯裡翻出了當年還停留在30萬像素的攝像頭甚至相機膠捲中的自己。

非主流也好,樸素無華也罷,這場狂歡只因為,最後一批90後,成年了。

而最早的一批90後,距離而立之年也只差了一截小拇指的距離,他們結婚生子,半隻腳已經踏入了中年人的行列。

絕大多數的90後,自觀學生時代,恐怕印象最深刻的都是高考、籃球場的耍帥、做廣播體操時偷偷看一眼隔壁班的帥哥,全都是日復一日的細枝末節,成就了長大成人後的美好回憶。

老師扔過來的粉筆頭,砸中臉還真的有點疼。

同桌長得不算很漂亮,可是被惹毛了氣的臉紅也有點可愛。

男廁所偷偷抽菸的哥們兒對教導處老師的腳步聲都十分敏感。

所有人都知道「我現在只想學習」這種藉口真的就是個藉口。

更真實一些的話,可能很多人連早戀都沒有,有的只是埋頭苦讀,甚至讀到自己蓬頭垢面,無暇關心同學裡誰長的更好看,誰可能對自己有意思。

有人說,別拍什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兒》,真實版的應該是《那些年,沒人追的女孩兒》,別拍什麼《我的少女時代》,真實版應該是《沒有男神回應的少女時代》,也別拍什麼《小時代》,我們只有《高考時代》。

作為觀眾,我們要的是在這些接地氣的日常中找回關於青春的美好瞬間,在成人世界摸爬滾打以後的我們能在充斥著艱苦學習、青春期煩惱、調皮搗蛋、早戀暗戀的青春時代裡發現,能在這個時代遇見這些事這些人是一種多麼美好的幸運。

在紫荊中學裡,有夢想成為小說作家的張文生,他躲在摞的高高的課本後面如饑似渴的看世界名著,在小小的筆記本上把幻想世界寫成真實的文字,看起來沉默不語,其實我們都知道他的腦海中絕對為夢想和現實苦惱過,迷茫過。

電影裡,白客飾演的張文生有些靦腆,但絕對不是木訥的,他腦海裡天馬行空,導演沒有給他任何關於夢想和現實的自白,但是觀眾們都懂。

那個年紀心懷夢想的少年,都曾經憂心忡忡過,考大學與寫小說之間的矛盾,這裡的「寫小說」可以替換成任何,打籃球、玩音樂、表演等等等等。

少年人的心思很單純,他們的世界只容得下這麼多,單純的去做夢,單純的去煩惱,正因如此,青春才令人嚮往,因為步入成人世界的我們,很難再有機會去體驗這種單純了。

紫荊中學是整個時代的青春縮影,除了「小說家」張文生,還有古靈精怪愛捉弄人的陳珊妮,明明開玩笑的時候總愛找自己,被人笑說談戀愛她卻會羞憤難當,女孩子都這麼讓人摸不著頭腦麼?

不開玩笑,民工上學時也對這個問題感到費解。

還有穿著皮衣幻想自己是閃電男孩的阿虎,因為和周小彌談戀愛而吹噓的謝倫,漂亮但寡言的乖乖女凌彩彩,每個人都能從這部電影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回憶。

觀眾想要真實的青春電影,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希望看到自己的影子。

電影裡總是告訴我們,要致敬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可我們的青春真的一去不復返了麼?其實從來都沒有。

我們的青春一直都在,留在了我們曾經生活與學習過的地方。

有人把它刻在了學校的白楊樹上,隨著小樹長高,變大,最後成了參天大樹。

也有人把自己的青春刻在了課桌上,被後來的人不斷的豐富。

還有人就像《遇見你真好》中演繹的那樣,把青春刻在了學校廁所的門板上,裡面是自己喜歡的女孩的名字,有自己的夢想,還有對未來的期許,當然還有戲謔和惡搞。

可這些,即便有一天大樹會被鋸倒,課桌會被換掉,他們也依舊存在著,存在於我們的記憶裡。

我們要暗戀無疾而終的青春,因為校花只有一個,仰望的傻小子卻那麼多。

我們還要有傷痛的青春,每個走過那段時光的都懂的,就連尿尿分叉都能成為莫大的煩惱,正是充滿了這樣稚嫩的煩惱青春的回憶才會發光。

因為這些,多年後回想起來青春才帶上了厚厚的濾鏡,當時的煩惱可以被放下,當時遇到的人們才值得懷念,說到底,青春片是給成年人看的,而《遇見你真好》恰恰把這種經過時間打磨的「真實」完美的表達出來了。

沒有狗血,但是高考前夕教導主任的「三生有幸遇到你們」輕而易舉的讓每一個經歷過高考的人,回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我們也曾經在考前,聽著校廣播裡的「朋友一生一起走」溼了眼眶。

沒有轟轟烈烈不顧一切的戀愛,但是少年的執著熱血一點也沒少,阿虎半夜偷門板只為了維護女神凌彩彩的名譽,而門板上的汙言穢語連凌彩彩本人都一無所知。

他維護是自己心中純潔的愛慕,這是只有少年人才會做出的事,作為觀眾,民工看的心潮澎湃,因為十分清楚如果是正值青春的自己,也會這麼做!

《遇見你真好》與其他同類型青春電影有很大的不同,不同於其他電影的線性敘事,紫荊復讀中學裡的人們,是一個群像。

幾段感情相互交織,其中不僅有愛情,也有友情、師生情、熱情!

一所小小的學校,幾個簡單的青春少年,也許不足以概括一整個時代的精髓,卻能夠照亮每個普通大眾的回憶。

平淡而瑣碎,摻雜著隱秘的愛慕與分量十足的尷尬煩惱,這是每一個普通人的青春,在多年後回憶起來可以用兩個詞概括,簡單、美好。

電影裡,陳珊妮問張文生:「你相信有X飛行器麼」,民工相信,如果有,《遇見你真好》算一個,雖然時光無法倒流,但是好的青春電影能帶觀眾夢回十八歲。

就好像那首《南山南》唱的:你那些為人稱道的美麗,不及他第一次遇見你!所以,在這裡要對那些我曾經遇到過的人道一句:遇見你,真好。

相關焦點

  • 這些刻在課桌上的字,承載了你學生時代的美好回憶
    同學們選了很多題目,有校服文化、廁所文化、課桌文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曾經刻在課桌上,卻留在記憶裡的那些「課桌文化」。要說課作文化,「有史可考的祖師爺」恐怕就是魯迅先生了,魯迅少年在私塾讀書時,有一次因為要照護生病的父親,結果遲到了,被私塾的老師給批評了一頓,魯迅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後,默默地拿出小刀,在課桌上刻下了個「早」字,從此以後,魯迅就再也沒有遲到過。
  • 刻在戥子上的青春
    魯銳攝    □本報記者曹萍本報通訊員李昕魯銳    左手拇指、食指握著秤桿,指間夾著一沓處方,瞟一眼處方上的中藥名字,轉身在一百多個小抽屜的調劑柜上迅速找到位置,拉開抽屜,裡面是三種藥,右手抓上一把放在秤盤上,撥動秤砣準確稱量後,再平均地分到調劑臺上的十來個不鏽鋼盤裡。
  • 上師大畢業片《致青春》走紅 校車指揮受追捧
    在爆紅網絡、引發了很多畢業生淚奔的上師大2013屆畢業大片《致青春》中,總長9分25秒的視頻裡,一名保安兼校車指揮員有6秒鐘的鏡頭,「待遇」超過了很多「重量級的人物當一些畢業生把這樣的心情表述出來後,上師大校領導決定做出改變,讓所有畢業生都參加畢業典禮,禮堂容納不下,就分成四批舉行。四場畢業典禮,最受關注的莫過於2013屆畢業大片《致青春》,全長9分25秒的《致青春》畢業大片主要包含了三個部分:校園學習和生活的點滴,為2013屆畢業生量身定製的畢業季主題曲《追逐夢想》,畢業生代表四年前後的對比和感悟。「過去的時光,你在我身旁。
  • 你還記得上學在書桌上的刻字?當看到00後刻的,網友:大神
    說到學校的話,大家都會回憶起自己自己在學校的生活,一定離不開自己坐了很多年的課桌,雖然那個時候的課桌不是那麼好,有的還會搖搖晃晃的,但是呢,這些課桌還是陪著自己度過學生時代,我想,每個人可能都會在自己的課桌上去刻一些東西。
  • 一首被刻在課桌上最多的詩,竟出自唐代最有個性的高僧,流傳千年
    但在小編看來,這些詠梅之作,雖然將梅花的美寫得淋漓盡致,卻都不如本期介紹的這首《上堂開示頌》一般有哲理,這是一首被刻在課桌上最多的詩。《上堂開示頌》唐代.黃櫱禪師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課桌上的「座右銘」
    「咦,這不是我們的課桌嗎?」只聽見他們小聲地議論了起來。「這是老師昨天在教室裡拍的,我來考考大家,看看你們能不能認出照片中的課桌是誰的?」我把放大的課桌照片一打開,教室裡就炸開了鍋。一隻小手立馬舉了起來:「老師,這是王小明的課桌,上面那句『鋤禾日當午,學習真辛苦』還是他昨天早上寫上去的呢!」
  • 致我們終將值得的青春!
    現在有一個話筒和一個板凳遞給年輕的你  我們準備和你聊一聊  十五年後,你會在哪兒  你在做什麼呢?  穿什麼?吃什麼?  出門坐什麼交通工具?  窗外的風景有多旖旎?  身邊那套家電有多神奇?  有沒有找到多吃不胖又不累的辦法?
  • 濱江孩子開學收穫特殊禮物:高大上、像星級賓館一樣的廁所
    杭州濱江幾所學校的孩子收到一份特殊的開學大禮:高大上、像星級賓館一樣的廁所。這幾天,這份大禮在同學和家長間傳開了,特別是同學們幾乎是奔走相告:快去上高級廁所,有小秘密。他們尤其喜歡告訴班裡有輕微潔癖的同學。杭州高新實驗學校是收到大禮的學校之一。
  • 初中生不敢放課桌上的4樣東西,玩具上榜,最後一個不敢拿出來
    在初中階段,通常我們在班裡學習的時候都是會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然後將要用到的東西放在課桌上學習。通常課桌上放的主要是學習用品,那麼你知道有4樣東西是他們不敢放在課桌上的嗎?
  • 櫥櫃家具中門板上無拉手,門板開啟原來用了這個五金——反彈器
    經常我們會看到電視劇中,或者一些商場設計的櫥櫃或者衣櫃門板表面光溜溜的,沒有任何一個把手和可開啟門板的地方,看著很是好看。如上圖,門板與櫃體之間需要留有縫隙,所以櫥櫃家具安裝中,需要上合頁時候向外拉一點,以保證門板安裝後是平的。如果有見光板在柜子外側,見光板設計深度要加深5毫米。
  • 李小萌戴墨領軍青春新勢力《致青春》登首都劇場
    從國家大劇院到保利劇院,從上海文化廣場到上海大劇院,從深圳大劇院到廣州大劇院,還有北京人藝首都劇場和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邀約,話劇版《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已經徵服了南北許多觀眾。  大劇場青春新勢力  北京人藝首都劇場,是中國話劇藝術的頂級聖殿。擁有三四代死忠話劇粉的北京人藝,毫無疑問擁有最內行、最挑剔的觀眾群。演員坦言,此次在人藝的演出讓他們興奮,更讓他們緊張。
  • 《致青春》:原來我們都如此惡俗地青春過
    主題:集體回憶概念先行惡俗得令人倍感親切  從創作上來看,《致青春》是一部概念先行的電影,它以青春流逝為命題,挑逗我們的集體回憶,直捅我們內心最柔軟的死穴——對於70後和80後電影票倉主力軍而言,青春的傷逝已無可避免,已然只能從緬懷中尋找慰藉,這大許就是趙薇所謂的「青春題材容易引起共鳴」罷。
  • 致曾經的友誼:是的,我們都「變」!
    人生在世,我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路要走,山河瑰麗抑或是滿目瘡痍,每個人走過的路不同,看到的風景不同,心中的感受也是不同。曾經我們會在散發著青草味的樹蔭之下,偷偷的看著籃球場上那個肆意輕狂的少年,現在卻是天各一方,彼此相顧無言,曾經一起走過人聲鼎沸的街道,約好了一起在破舊的遊戲機上決一生死,現在街道還在,遊戲還在,人,卻再也找不回來了。
  • 想讓我在學校上廁所 「沒門」(組圖)
    孩子們實地調查,把廁所分為『香、乾淨」「一般臭」「臭」「髒」四個等級,實地調查學校一樓的四個廁所,發現辦公室旁邊的廁所是香、乾淨的;科藝樓一樓的廁所是一般臭;其他的廁所均是臭和髒。最後兄妹倆還給出許多建議。  「看到建議書,還真出乎意料。」校長鄭鐵軍在朋友圈中為兄妹點讚。他還說,「建議措施裡提到的幾點,我們可以做到更好!請看學校的行動吧!」
  • 學校將廁所門鋸半截!墊腳尖可一覽無遺!學生:抬頭見人低頭偷窺
    導語:學校將廁所門鋸半截!墊腳尖可一覽無遺!學生:抬頭見人低頭偷窺相信大家都知道學校裡的廁所也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改進,像以往的那個年代廁所都是按照一個坑位、一個擋板擋住的,不過這樣的擋板並沒有什麼作用。主要還是用以規劃排洩區域的吧!
  • 青春的留念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回憶-致青春
    時光一去不復返,往事只能回味,春風又吹紅了花蕊,你以添了新歲-致我們過往的青春 懷念在我看來的「青春」是從高中開始的時光,那時我們有著從初中步入高中時的懵懂,又有些許的成熟。 所以說在那時我們也許是最幸福的。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熱議《生活在樹上》,是青春「在樹上」?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可謂將這句話的真實意義詮釋了一下。文章在網絡引發熱議,有人覺得一個學生能在短促的時間完成一篇如此用典諸多、語句高端的文章,可見文章功底和知識積累;有人認為這篇文章故意穿衣戴帽、架橋構房,「為了顯高端而故裝高深」,缺乏嚴密的邏輯。「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會有想去評價的衝動,畢竟這篇文章本身的確存在很多爭議之處。
  • 科大發畢業戒指「致青春」 每枚都有專屬編號
    原標題:科大發畢業戒指「致青春」 每枚都有專屬編號 戒指正面刻有「USTC」科大校名英文縮寫。圖片由學校提供 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今年為2014屆畢業生打造了5980枚畢業戒指,作為送給畢業生的禮物。
  • 學生午休上廁所,違反學校規定,遭學校通報批評
    不過只要學生能夠規範自己的行為,不要做一些太過於極端的事情,學生基本上是不會遭到學校的處罰。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則非常火的新聞,「一個中學生因為午休時間上廁所,遭到了學校的處罰」,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則新聞一定會感到非常驚訝,學生上廁所都要受處罰,這個學校的校規真的太過於苛刻。
  • 課桌縫隙藏5年前情書「美佳」的青春裡有你的影子嗎
    泛黃、破損的紙張,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曾經的他執著的心意,也觸動了多少人的內心。一封多年前的情書,就如同收藏了一段青春的回憶。萬能的網絡,能不能讓這封沒有勇氣的告白,最終讓她聽見?正如網友「來呀來呀快來打我呀」所說,想讓她知道,她的青春裡有他的影子。網友們在尋找情書女主「美佳」的同時,也開始集體懷念自己的青春和初戀:也許,每個人的心底,都藏著一個「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