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原來我們都如此惡俗地青春過

2020-12-14 搜狐網

  《致青春》海報

  項目:借畢業作品之殼行商業陰謀之實

  《致青春》遠不止是一部畢業作品那麼簡單,之所打上畢業作品的標籤,一來可為作品的缺憾提供一個緩衝帶,二來可用畢業成績來含混市場打分。不知《致青春》是不是國產片影史上最奢華的畢業生作品,但絕對是我看過畢業作品中最奢侈的一部。導演趙薇(空間)(在線看影視作品)的來頭毋庸贅筆,關錦鵬的監製,李檣的編劇,王菲的主題曲,張亞東的音樂,趙又廷(在線看影視作品)等偶像挑梁,韓紅和楊瀾的友情客串,加上事關每一個人的青春祭奠,無不彰顯出一股氣吞票房如虎的商業賣相——試問,舉國上下還有誰的畢業作品能如此囂張?

  2007年,瓶頸期的趙薇選擇了回爐,開攻電影學院導演系藝術碩士MFA,此後的趙薇在表演上突然蛻變,憑藉《畫皮》(高清在線觀看)等甩脫票房毒藥的尾巴。趙薇在事業上迎來轉機,求學之路卻一度波折,一度傳出因無法交出畢業作品而延期畢業。如今趙薇的《致青春》以畢業作品之名高調上市,雖說姍姍來遲,卻是個一石二鳥的項目,既換取了學位,又賺取票子。如僅做一部畢業作品,趙薇不必如此大費周章,如此大動幹戈的項目,固然是要搭上了商業行銷的賊船。

  主題:集體回憶概念先行惡俗得令人倍感親切

  從創作上來看,《致青春》是一部概念先行的電影,它以青春流逝為命題,挑逗我們的集體回憶,直捅我們內心最柔軟的死穴——對於70後和80後電影票倉主力軍而言,青春的傷逝已無可避免,已然只能從緬懷中尋找慰藉,這大許就是趙薇所謂的「青春題材容易引起共鳴」罷。集體回憶這玩意向來容易引起共鳴,一如張一白的《將愛》,從1998年的電視劇版到2011年的電影版,傷逝的一代人在高壓鍋裡悶了十年有餘,早已聚變成了一鍋濃湯,就等那個開蓋的人。《致青春》和《將愛》對於歲月和青春的觸感是一個路數的,無需導演得如何高明,概念先行,只要挑撥記憶閥門,很容易令年輕人汪洋決堤。

  有關當代年輕人集群的青春和愛情的影片並不多,除了《將愛》的集體追憶,《80後》算是一部。和《80後》的時間軸類似,主人公的愛情線跨越校園內外,幾乎覆蓋整個青春期,且主人公的專業均和建築設計有關。只是相比之下,《80後》偏向小情小我的純愛,《致青春》則更加深陷集體回憶。《致青春》前半程是青春的激昂與愛情綻放,語言喜感,基調陽光,後半程是青春傷逝和愛的餘悸與掙扎,調子變得殘酷和哀傷。引發我們集體回憶的主要是青春飛揚的校園部分,不論是泡妞還是翹課,不論是鬥嘴還是甩性子,無不是我們曾經鮮活的青春,惡俗的同時,又是那麼的情切。

  導演和表演:習作尚佳但毛病不少女性視角表演參差

  據說《致青春》作為趙薇畢業的作品得了全系歷史最高分,這無可厚非。《致青春》取材辛夷塢同名小說,由曾經執筆《孔雀》、《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和《立春》的李檣操刀編劇,文本上可謂雙保險,加上強大的製作整容,換了誰都很難掉鏈子。而《致青春》的追求遠非畢業作品那麼簡單,它作為要面對市場洗禮的院線電影顯得毛病多多。首先影片的對青春表達過於依賴荷爾蒙效應,大學四年成了這幫年輕人的集體發情期;其次敘事過於依賴臺詞,除了趙又廷一角,所有角色的嘴巴機關槍般一刻不閒;此外在影片節奏混亂,鏡頭銜接硬傷太多,比如圍棋興趣小組那場戲,老張在上一個鏡頭作為鄭微和許公子交談的靜態背景,下一個鏡頭卻是上前與阮莞搭訕的畫面。

  《致青春》借楊子姍飾演的鄭微及其眾舍友面對愛情的態度與遭遇來鋪陳故事框架,主要還是女性的視角。鄭爽(在線看影視作品)積極主動,一次不可理喻的羞辱開啟了她愛情的追逐;阮莞追求者眾多,卻為了一個不值得堅守的小男人喪了性命;張瑤略顯物質,她最終選擇了苦苦追求鄭微的許公子。男生方面的人物設點更加概念化。陳孝正出身低微,一面是格格不入的清高一面是私心作祟的薄情寡義;林靜走不出父輩偷情的陰影,所以他對愛情的一味逃避;趙世永沒主心骨,是個完全沒有擔當的小男;許公子略顯花哨,相比反倒是個有情有義的好男人。女主角中,飾演阮莞的江疏影的表演風格時不時略微突兀,男主角裡,趙又廷似乎一直難以融入,韓庚(在線看影視作品)也乏善可乘,倒是鄭凱的表演中規中矩。

相關焦點

  • 一是對於青春年華的追憶,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致青春《芳華》
    一是對於青春年華的追憶,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致青春」。這就是馮小剛在這部電影中想要告訴我們的所有事情。基於這樣的敘事邏輯,你當然很難看到這部電影對於那個時代的反思與審視。而更糟糕的是,關於信仰的超驗性問題,與關於時間的「致青春」情結混合在一起,所產生的結果就必然指向普希金所說的那個可怕的事實:那過去了的,即便是痛苦不堪,也終究變得美好。
  • 《致青春》原著作者辛夷塢:意外暢銷的青春
    意外地開始寫作,意外地走紅,意外得因此改變了人生軌跡,這個世界真是神奇。辛夷塢,寫了一部小說,引發了一場如此大範圍的青春回憶。這一萬字就是她的第一部小說《原來》的開頭。意外的超級暢銷書大學畢業後,辛夷塢原本是南寧一家電力國企的文字秘書。工作並不是很忙,有許多空閒時間,這也是她冒出寫作想法的原因。「沒想過有多少人看,沒想過成名,純粹就是自娛自樂。」她非常低調地寫,直到她從單位辭職兩年後,都鮮有同事知道她在寫小說。
  • 青春如此寶貴,怎麼過都是浪費!
    青春如此寶貴,怎麼過都是浪費。青春裡的友情,是相互陪伴、攜手並進的。因為好朋友的存在,青春的路上不再孤單寂寞。困難時的幫助、失意時的陪伴、快樂時的分享,都會給我們向上的力量。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朋友,而青春裡陪你成長、共同進步的那個人,或許就是一生都不用設防。
  • 《致青春》讀後感:青春是最美的詩行
    一、青春是最美的詩行 青春是最美的詩行,由我們大聲的誦讀 青春是五彩的夢想,靠我們努力去編織 青春是幸福的感受,想要珍惜它已離去 致青春,逝去的流光,留下了回憶。 有人將辛夷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在內的作品定義為「新都市言情小說」。對此,辛夷塢說: 「我個人的理解,這樣定義可能主要是因為小說講述的多是80後年輕都市男女的故事。80後是新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她)們的思維方式跟生活方式有這個年代生人的特別之處,我作品裡的人物設定和情節都是他們所熟悉的,也比較普遍典型,因此稱之為『新』都市小說吧。
  • 用這6部青春校園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用這8部青春校園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今天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國產的8部青春校園電影,用來祭奠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或者終將逝去的青春!整理時才發現,原來有的電影幾經看過那麼久了。青春年代或許有遺憾有不足,誰的青春不迷茫。但是青春時代,我們,忘不掉!
  • 致生活,致多肉!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很感動,在我們二十歲的青春裡愛過被愛過。一切是那麼美好。一切是那麼美妙。突然很感慨!若真能重返二十歲,是否會很堅定自己信念,絕不放開他(她)的手!好久沒投稿了,投了兩次因為有濾鏡,被百科君拒絕了。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也沒有再投稿。這次我們大雲南已經連續下了好久的雨。肉肉都是一片菜色,露養天天淋雨,只是死了幾棵法師,本來可以救活的。可惜一個星期才回家一次。大多數還是晚上,所以沒及時發現!
  • 《致青春》楊玏被改名?原來是用錯了輸入法
    原標題:《致青春》楊玏被改名?原來是用錯了輸入法哎,你聽說過楊玏嗎?新劇《致青春》裡演陳孝正的那個!exo me?人我認識,但這名兒,楊……楊王力?楊功?!一個回合下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更讓楊玏受傷的是,最近在某電視節目下方滾動字幕發出的《致青春》劇情簡介中,他的名字並沒有被打出來,而用楊+空格代替。字幕組用點心啊喂!你們都不用搜狗輸入法嗎?
  • 發說說的句子關於青春(致青春)
    年輕時你做了一個決定,要把生命獻給愛情,後來你沒死,青春替你抵了命。2. 青春是打開了就合不上的書,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頭的路,愛情是扔出了就收不回的賭注。3. 青春從來沒虧待過我們,只是我們虧待了青春。文字太輕,回憶太重,請珍惜或懷戀,我們永不再復的青春。
  • 《致青春》過三億 鄭愷「半糖男」感人
    鄭愷  新浪娛樂訊 趙薇的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正在國內熱映,該片首映日票房已經超過4500萬元,突破了《泰囧》的首日票房記錄。截止昨天(5月1日)下午五點,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在網絡發表消息稱,《致青春》票房已過三億。影片中,「鄭微」「許開陽」「老張」「小北」幾個年輕鮮活的角色也隨著電影票房的增長而成為影迷的熱捧和討論的對象。其中,純情富二代「許開陽」的扮演者鄭愷以其在「半糖男」的形象深入人心。
  • 電視劇版"致青春"開拍 辛夷塢:"寶貝女兒"又"出嫁"了
    電視劇版《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劇照 即便青春題材已經泛濫市場,但憑藉極高的原著及電影人氣,「致青春」三字,依然對外界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昨天,由華視娛樂、慈文傳媒等製作的電視劇版《致青春》在上海召開發布會,宣布正式啟動,導演楊文軍、《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原著小說作者辛夷塢率主演楊玏、張丹峰、陳瑤、馬可等整齊亮相。在接受晨報記者專訪時,辛夷塢直言,電視劇版彌補了電影版未能完整呈現劇情的缺憾,自己也會把關劇本,「站在觀眾的立場上,我還是很期待的,看劇本的時候好幾次都被逗樂了」。
  • 話劇版《致青春》亮相 時空交錯惟願青春不朽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簡稱《致青春》)終於揭開面紗,開啟了連續8場的首輪演出。,雖然我們的表演中還有著青澀的痕跡,但我相信這次在國家大劇院致敬青春的旅程會讓大家盡興、過癮!」而戴默則表示:「這次我走進『致青春』演繹陳孝正,他的才華、孤傲、清高,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尤其是最後,他站在理想與現實中間所作出的選擇,會讓每一位走過青春的人有所觸動。這次演出是我第一次站在大劇院的舞臺之上,最初的忐忑緊張過後,我非常享受這個美好而寬廣的平臺,願所有觀眾和我們一起致敬青春、致敬理想!」
  • 《致青春》:原來一個人的結局,早已在不經意間,埋下伏筆
    但在這虛無之中,各種感覺,歡喜,悲傷,難過,每一種都是那樣真實。 曾經看辛夷塢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為阮莞不值,一個樣貌姣好的女子,怎麼就為了一個不值得的男人、一份不乾淨的愛情,失去了生命?
  • 致我們終將值得的青春!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每個關於未來的暢想  都從現在啟程  每個年輕人所做的努力  終將推動這個時代不斷前行!新華社記者 劉金海 攝  新青春舞曲《青春恰時來》  築夢路上,永不言敗  新華社小姐姐  一段活力全開的RAP很「上頭」  神採飛揚的青春感  聽完恨不得「在星空中翻跟鬥」  單曲循環請適當開  否則明天起不來  你最關心什麼?
  • 辛夷塢小說:致青春,我們最終都會遇見那個「合適」的人
    辛夷塢的小說,基本上每一本都細細地看過,每每看完,總有淡淡的惆悵,每一個人的青春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也都有回首時會想起的那個深埋在心底的人。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陪著你一直走下去,但是總有一個人會在合適的時機出現在你的身邊。也許「合適」二字,真的是成年人才能體會到的心酸。
  • 青春的留念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回憶-致青春
    時光一去不復返,往事只能回味,春風又吹紅了花蕊,你以添了新歲-致我們過往的青春 懷念在我看來的「青春」是從高中開始的時光,那時我們有著從初中步入高中時的懵懂,又有些許的成熟。 所以說在那時我們也許是最幸福的。
  • 《致青春》催人淚下 江疏影演繹「傷心童話」
    江疏影演繹「傷心童話」  搜狐娛樂訊 趙薇執導的首部電影 《致青春》成為五一檔的黑馬,在票房和口碑上雙豐收。她對愛情的執著,可以為男友付出一切,帶著與男友一夜情而懷孕的女生去做流產,不受男友父母認可而耗費青春等待。當準新娘阮莞接到了前男友趙世永的電話,說要在婚禮前夕相約看一場最愛的山羊皮演唱會,當作對青春最好的結局。但是,心急如焚的途中,她在遇見紅燈的時候轉身回跑,卻被疾馳而過的車撞死。  作品《致青春》對生活有觀察、觸動和思考,而且這其中的豐富和高度是別人所沒有的。
  • 薦書|青春不殘酷:《致青春》後,辛夷塢5本「暖傷青春」力作
    演員趙薇首次執導、根據辛夷塢同名網絡小說改編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經過審批進入拍攝階段。2013年4月電影公映,開創了內地青春電影先河。讀者、批評者、文學界、電影界對辛夷塢小說的關注達到高潮。一直以來,大家對於辛夷塢的關注,大多圍繞《致青春》小說和電影。
  • 《青春派》如此真實而熱烈的青春!
    對於《青春派》這樣一部影片來說,劇情結構也好,導演技巧也罷,都顯得不那麼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感同身受的如臨其境,是被影像喚醒的真實經歷。青春有千萬種截面,每一種都是一段陽光燦爛或是頭破血流。包括我在內,或許很多人都有過相似的經歷,每每努力想提高成績,卻並非考慮到遠大前程,而只是想與心愛的女孩考入同一所大學,在從煩悶而束縛的高中生涯解脫後,去繼續對愛情的追求。只是,其中的絕大多數,最終只是變成了青春期的一段小小插曲。而我們,往往也同居然一樣,在越來越少的聯繫中懂得,原來距離和時間真的能改變一切,包括你自己認為堅不可摧的那一段沒有說出口的感情。
  • 豆瓣評分8.0,從《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看青春偶像劇的發展
    一部好的青春偶像劇應該是順其自然的,符合事物發展走向的,符合人們的正常思維的,《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就是這樣的一部劇,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狗血的劇情,但是至少比普通的青春偶像劇要少了百分之八十以上,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這應該也是評分比較高的原因之一。
  • 致即將畢業不負青春的我們 不負青春未來可期的心情說說
    也唯有這樣,才能不負青春。在青春的氣息蕩漾的歲月裡,每個人的臉龐似乎都對未來充滿著期許,一些都變得美好,畢業了,對自己,對珍惜的人都要說一聲不負青春,下面八寶網的小編為大家分享致畢業的自己的心情說說,致即將畢業不負青春的我們說說句子朋友圈大家一起來看吧。致畢業的自己的心情說說這大概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