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財政資金怎麼用?一般公共預算80%左右將用於民生

2020-12-17 上遊新聞

1月15日,重慶2020年預算草案提交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近5000頁的預算草案,不僅列示了諸多指標和數據,更對主要支出政策作了闡述,透出政府投放資源的先後順序和施政方向。

對於重慶今年的收支預算。草案提出,重點用於「三保」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2156億元,增長1%,加上中央轉移支付、地方政府債務收入等2639億元,支出安排4795億元;專項用於特定公共事業發展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616億元。

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重慶將按照「艱苦奮鬥、勤儉節約,以收定支、量力而行,加強管理、嚴肅紀律,上下聯動、齊心協力」原則,大力提質增效積極財政政策,加大財政資金有效供給、加強財稅政策預研儲備,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擴大投資,發掘經濟增長新亮點

重慶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封毅介紹,今年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的著力點,其中之一就是發揮財政引力、促進擴大投資。

擴大投資,需要政策給力。今年,財政將在「投什麼」、「怎麼投」、「誰來投」上下功夫,以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

投向上,公共財政將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戰略,堅持短期投資與長期投資結合,優先保障脫貧攻堅、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等領域基礎設施補短板,重點支持高速鐵路、軌道交通、物流通道等項目,為經濟穩增長提供持續的動力。

在「怎麼投」方面,則將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完善「資金池」與「項目池」對接機制,統籌公共資源、資產和資金。今年,我市將扭住政府債券特別是專項債這個抓手,通過債券資金的注入,化解項目籌資壓力,發揮政府債券在穩投資、穩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對經濟的有效拉動。具體將雙向聯動:一方面,加快發行債券、及時撥付資金、監督資金使用,儘早形成實物工作量;另一方面,完善項目儲備和前期準備、評估、遴選等機制。

至於「誰來投」的問題,封毅說,將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增強政府投資對社會資本的引導帶動力。今年,重慶將進一步建立健全吸引民間資本投資重點領域的財稅政策長效機制,把支持民間投資的好政策變成企業和社會的獲得感,解決民間投資「融資難融資貴」等主要障礙,用改革激發有效投資的內生動力。

改善民生,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

將一般公共預算80%左右用於民生,是重慶的一貫堅持。重慶市財政局介紹,今年將區分輕重緩急,在各項民生政策措施和財政承受能力之間取得平衡,循序漸進,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

首要之舉就是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在確保財政運行可持續的基礎上,繼續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圍繞行業稅負變化情況,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鼓勵科技創新、吸引高端人才、促進出口增長等完善稅收政策,推動減稅降費持續發揮效應。

今年,重慶改善民生在財政資源配置上,主要有三個舉措:一個是保基本。增加基本民生投入,以持續有效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另一個是補短板。提高就業、教育、健康、養老等公共服務水平。再一個是可持續。劃定重點民生領域支出政策「紅黃線」,防止寅吃卯糧,確保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良性循環。

草案明確提出,今年重慶改善民生將把穩就業作為重點,完善就業創業扶持、穩崗返還、在崗培訓等政策,突出支持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人群就業,提升衛生健康水平,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豐富公共文化服務……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將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草案提出,繼續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優先保障、及時撥付、嚴格監管,確保「四個不摘」的要求落到實處。

將高職擴招學生納入現有資助體系同等保障、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和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標準、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從吃飽穿暖到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保,今年一系列民生政策將提標提質。

以收定支,政府帶頭勤儉節約

草案在預算編制指導思想部分開宗明義:以收定支,加大支出結構優化力度,政府帶頭勤儉節約,切實做到有保有壓。

把「以收定支」和勤儉節約作為今年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足見重慶今年提質增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決心和恆心。

「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優良作風。」封毅說,越是在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況下,越要分清輕重緩急,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績效至上,兜實兜牢「三保」底線,讓有限的財政資金髮揮出更大地社會和經濟效益。

去年,重慶大規模減稅降費,在為企業和百姓省下700億元「真金白銀」的同時,也給財政收入帶來了較大壓力。市政府刀刃向內,年中又壓減了財政支出125億元。據了解,今年將從「量」和「質」兩方面發力,更加注重支出結構的優化調整,並將去年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提升,結合中央新的部署要求,研究構建政府勤儉節約的長效規制,讓政府勤儉節約成為常態。

大幅度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今年市級部門預算已在去年底公開評審階段審減了13億元,三公經費壓減了3%,不久還將對一般性項目和重點項目支出進行壓減,騰退的資金則用於人員社保、公共事業、區域扶持、通道發展等剛性增支。

封毅介紹,市財政正在研究可操作、可檢驗、管長遠的政府勤儉節約辦法,目前已拿出初步意見,市裡批准後即可施行,具體內容包括支出的壓減、增支的控制、帳戶的開設、政策的退留、資金的整合、標準的控制、績效的獎懲等多個方面。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韓政

相關焦點

  • 預算報告的「民生帳單」
    2019年全省財政總收入增長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我省將統籌1800億元財政性資金實施民生實事工程,集中辦好51件惠民實事。    今年省級新增項目支出近101.6億元,其中安排了18.55億元用於加大基本公共服務投入,相當於每花掉5.5元錢中就有1元投入社會公共事業。    專項安排20億元,用於扶貧、農林水、村級集體經濟、農業保險等領域投入,加快推進鄉村振興。    本報記者 魏 星    民生支出如何保障?減稅降費怎樣落地?政府的「錢袋子」怎麼管怎麼花?
  • 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今年財政這樣「加力提效」
    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 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今年財政這樣「加力提效」(銳財經)  財政部《關於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簡稱《報告》)日前正式發布。
  • 做好「六保」,12萬億怎麼花?今年中央財政預算帳本出爐
    做好「六保」,積極財政必須更加積極有力。6月17日,財政部公布2020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今年中央財政收入從何而來?花到哪裡去?每一筆資金都備受關注。中央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根據《2020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表》,今年這一預算數為82770億元,比上年執行數下降7.3%。財政部方面表示,這主要是根據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價格水平變動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等因素預計的。
  • 煙臺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92.7億元,增長4.9%
    報告指出,201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較好,各項主要預算收支任務順利完成。2019年將本著積極穩妥、統籌兼顧、收支平衡的原則安排全市財政收支預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671.3億元,增長5.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792.7億元,增長4.9%。
  • 關於隴縣201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0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上級補助收入加上上年結轉7206萬元、調入資金28200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250萬元、縣級地方財政收入13282萬元,全年收入總計252359萬元。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35636萬元(同比增長9.5%),加上上解支出2237萬元、債務還本支出7523萬元,全年支出總計為245396萬元。
  • 關於懷遠縣2020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1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縣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25009萬元,比上年下降5.7%;債券還本支出24217萬元,結轉下年支出10000萬元,在保障全縣財政收支平衡後,收支相抵當年淨結餘738萬元,用於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樹牢過緊日子的思想,進一步強化資金統籌,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支出,壓減各部門一般性支出及支出進度緩慢項目資金9085萬元,清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1.83億元,優先保障疫情防控、「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等重點支出需求,真正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 今年唐山市本級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十億元
    防止資金「閒置」「沉睡」 激活資金「效益細胞」今年市本級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十億元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 通訊員陸徵)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今年以來今年市本級共盤活存量資金10億元,統籌用於重點領域,有力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為有效盤活存量資金,唐山市財政局著力深化零基預算改革,推進資金統籌使用,理順資產管理體制,實現優化支出結構和財政資源配置,強化存量資產管理。全面清理整合現行支出政策和項目,除按政策標準測算的基本民生資金及上級配套資金外,取消部門預算和專項資金預算基數。
  • 2019年北京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較好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30...
    去年市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30.7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1.8%,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總體上,本市財稅改革不斷深化,預算績效管理逐步加強,財政收支運行平穩,2019年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較好。財政支出保障全市各項重點工作、保障改善民生力度不斷增強,但仍存在預算支出不夠嚴格、項目績效管理不夠到位以及一些重大項目和任務推進緩慢等問題。
  • 財政預算報告解讀 幫群眾解難題 為群眾增福祉 讓群眾享公平 2020...
    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7.1億元,增長5.96%2020年,全市各級財稅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切實做好財政節支工作,發揮好財政資金補短板和民生兜底作用,三大攻堅戰紮實推進,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有力維護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7.1億元,增長5.96%。
  • 聊城74.7%財政支出投向民生,安排2000萬元補助免費公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同建在12月9日召開的「秋冬季供暖期間免費乘坐公交車」新聞發布會上,聊城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玉強說,近年來,為支持打造「百姓交通」,聊城市財政部門克服財政收支困難,多渠道籌措資金,全力支持聊城市公共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
  • 關於全市和市本級201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20年財政預算(草案...
    定期清理結餘結轉資金,取消削減無依據和低效益資金,全面統籌盤活各領域「沉睡」的存量財政資金,進一步集中財力;努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嚴控行政運行成本,嚴格按標準列支「三公」經費和會議費。財力保障向民生等重點領域傾斜,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用於民生支出514.77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77.5%。
  • 禪城兩會|今年安排民生及公共安全支出73.9億元,推進基本公共服務...
    今年,禪城區將強化區級統籌、區鎮聯動,形成全區「一盤棋」格局,統籌「四本預算」,用好用足債券額度,積極盤活各類資金、資產、資源,集中力量幹大事、辦實事,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財政保障。根據2020年預算計劃安排,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計劃109.3億元,與去年持平,加上上級補助、調入資金等,計劃安排支出152.4億元。
  • 佛山政府帶頭過「緊日子」,今年安排民生政策支出77.54億元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有限財政收入如何更高效地支出,好鋼如何用在刀刃上?佛山今年將圍繞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千方百計促進經濟社會健康平穩發展。去年全市民生支出累計超過670億元2019年佛山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31.47億元(快報數,下同),增長4.0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941.57億元,增長16.69%。
  • 關於臺安縣201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及2020年財政預算安排(草案)的...
    四是關注民生,不折不扣保落實。廢油泥(渣)坑塘整治項目發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1.57億元。資金全部撥付到位,廢油泥(渣)坑塘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棚戶區改造項目發行棚改債券3.28億元,全部用於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累計投入1億元,新建「一事一議」村內道路和維修維護農村公路365公裡。以實際行動助推人居環境改善,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 民生直通車|財政資金「特快專列」直達百姓身邊--河北使用中央財政直達資金惠企利民一線見聞
    ,中央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設立後,河北省將資金快速下達市縣,支持基層政府落實養老、教育、醫療等民生政策,有效對衝市場主體、產業鏈和供應鏈等方面的風險,加快社會公益性基礎設施建設,把中央財政資金「特快專列」開到百姓身邊。
  • 「寬財政」發力對衝疫情影響 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有保障
    中國網財經4月5日訊(記者 李春暉)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再提前下達一批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近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宏觀調控的一系列部署,預示著財政支出將加大力度,以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對衝疫情影響,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減稅降費這些年,政府一直在過「緊日子」,因此有必要將有限的財力用在刀刃上。
  • ...2020中央財政預算出爐,調入8880億彌補收入減少,交易印花稅預算...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賀覺淵6月17日,財政部公布2020年中央財政預算,並詳細說明今年財政資金收支。今年,中央財政收入預算下降,財政支出預算保持高增長,落實好過緊日子要求的同時,也加大了對地方的轉移支付。
  • 2020年泰州財政民生支出比2015年增長54.9%
    打造令人嚮往的「幸福水天堂」,著力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獲得感的背後,離不開全市財政在民生上的大力投入——「十三五」期間,全市民生支出由2015年的324.5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502.8億元,增長54.9%,民生支出比重始終保持在財政一般公共預算75%以上,民生是泰州市公共財政投入最大的領域,有力支持了泰州市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 民生支出也要遵循財政「量入而出」原則
    比如,西部某省就提出「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比重不低於80%和新增財力的80%用於民生」,地市則層層加碼,將此指標提升為85%甚至更高。財政支出民生化增長,即民生支出應當呈現增長趨勢,一直是現代公共財政的主張。
  • 收支平衡壓力加大,山東省級財政如何保運轉、促民生?
    記者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今年以來,省級財政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政府過緊日子的決策部署,按照「量入為出、精打細算、有保有壓、急需先辦」的原則,大力壓一般、保重點,共壓減收回各類財政資金162億元,全部用於支持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資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