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令人嚮往的「幸福水天堂」,著力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獲得感的背後,離不開全市財政在民生上的大力投入——「十三五」期間,全市民生支出由2015年的324.5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502.8億元,增長54.9%,民生支出比重始終保持在財政一般公共預算75%以上,民生是泰州市公共財政投入最大的領域,有力支持了泰州市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鳳凰小學將新建南校區,這對我們全家來說是個重大利好,解決了孩子未來上學的後顧之憂,真是太開心了,太幸福了。」幾年前,在市區一家IT公司上班的市民張允在城南的綠地世紀城購買了一套房產,當時家人就為周邊配套不完善而擔憂。去年,張允結婚,老婆現在已經懷孕幾個月了,小兩口一想到將來孩子上學就頭大。鳳凰小學南校區的建設,給張允及全家吃下了定心丸。「名校就在家門口,既能享受到優質教育,接送孩子還很方便,我們小兩口也就能更安心地幹事創業了。」張允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居民滿滿幸福感來自教育支出的堅強支撐。統計數據顯示,泰州市教育支出由2015年的68.95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80.05億元,致力打造人民滿意的較高水平教育,各級各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救助機制實現全覆蓋。
就業是民生之本。泰州市財政局社保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至2020年,市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約0.94億元就業補助資金,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同時,支持職業技能培訓,全市籌集失業保險基金支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資金3.27億元,支持實現更加高質量就業。
在衛生健康方面,2016年至2020年,市級財政累計安排1.76億元,支持將市區城鄉居民醫保政府補助標準從2015年的人均不低於380元提高到2020年的680元,政策範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達到71.15%左右;市級財政累計安排1.12億元,支持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府補助標準從2015年的人均不低於40元提高到2020年的80元,泰州市醫療衛生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在保障困難群眾生活方面,2016年至2020年,市級財政累計下達困難群眾救助資金6312.566萬元,確保困難群眾及時得到救助。落實城鄉低保政策,泰州市農村低保最低標準從2015年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到2020年每人每月710元。在養老金待遇方面,市級財政累計下達2.14億元,支持將市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2015年每人每月115元提高到2020年每人每月185元。
隨著財政支出的不斷加大,泰州市環境汙染治理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2020年,全市PM2.5年均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6.2%;全部6個國考斷面優Ⅲ類斷面比例達到100%。
市財政局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市財政共安排5.66億元,支持「263」行動實施,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讓泰州的天更藍、水更綠、景更美。
「十三五」期間,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2015年的322.2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383.1億元,年均增長3.5%。與此同時,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年均增長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