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領域投入較上年增長11% 高明區財政局深化改革提升財政服務水平

2020-12-16 佛山在線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高明區財政局積極踐行工作職責,深化財政改革,助推企業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主題教育成為提升財政工作質量的助推器,推動高明經濟高質量發展。

強化統籌

財政收入穩步增長

區財政局堅持「多條腿走路」,依託現有「存量」資源,挖掘「增量」潛力。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全面開展財源培植,深入挖掘增收潛力,強化重點稅源監控和各類潛力稅源、零散稅源的管理,促進依法治稅,確保應收盡收;採取加快土地儲備及出讓、盤活沉澱資金、盤活資源資產、爭取更大規模地方政府債券等方式,為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提供持續穩固的財力支撐。

同時,全區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取消低效無效支出,嚴格管理部門支出。健全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厲行節約的長效機制,將一般性支出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督促各預算單位加快項目開展,增強預算執行約束力。

加大存量資金統籌盤活,已由區財政收回統籌資金達9.4億元,主要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工程等方面。區財政局還優化調整區鎮財政管理體制,加大區級對鎮級發展扶持,全方位統籌區鎮協同發展,構築全區一盤棋的發展新格局。

 高明區(中國科學院)新材料產業研究院是由高明區人民政府與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共建的技術創新與企業育成機構。(資料圖片)/佛山日報記者呂潤致攝

今年1~10月,全區本級財政收入實現84.52億元,同比增長2.62%。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階段將繼續堅持「刀刃向內」,向管理要潛力,多維度加強各類財政資金統籌,有力提升財政保障能力。

刀刃向內

深化多項財政改革

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區財政局以改革為抓手,創新管理模式,深化財政領域零基預算、土地收儲項目資金綜合管理及省級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等多項改革,有效提高財政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效能。

今年9月,區財政局在全區推進零基預算改革。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說,該項改革「可能是高明區財政預算管理一次顛覆性的改革」,可以預見將會面臨重重壓力,但區財政局將牢記統籌財力的使命,突破阻力深入推進這項改革。

所謂零基預算,即改變過去「基數加增長」的預算編制方式,根據各部門履行的職責、發展目標和人員配備等客觀因素,一切從「零」開始、一切從實際出發來編制預算。目前,該項改革已出臺具體方案,並正在推進建設財政資金項目庫。

此外,區財政局還創新管理模式,推進土地收儲項目資金綜合管理創新改革、省級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等多項改革,提高了涉農資金投入的針對性和精準性。

不忘初心

助力高質量發展

財政的根本要義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區財政局堅持管好用好財政資金,助力產業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為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落實企業降減稅負,是區財政局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措施之一。今年1~10月,區財政局累計為全區企業減負約38.8億元,其中2019年新政策減負27.8億元。

在有效為轄區企業降低成本的同時,區財政局還整合產業扶持政策,為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以該局設立的經濟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為例,該專項資金用於科技發展、工業企業技術工程中心建設、高新技術企業補助、科技創新團隊配套等重點科技領域項目共約6000萬元,為經濟科技創新提供有力資金支持。

高明區財政局積極支持交通設施建設,先後完成一批市民關注度較高的交通建設工程項目,圖為七星崗公園門口瀝青路面正在施工。/部門供圖

不僅如此,區財政局還著力支持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發展平臺、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投入900萬元支持高明區(中國科學院)新材料產業研究院、廣東高明產業創新研究院啟動建設。

在增進民生福祉方面,今年1~10月,全區民生領域投入財政資金26.8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71%。其中,重點投入到教育和社會保障領域的資金分別達到8.61億元和4.61億元。同時,積極支持市政工程建設,已先後完成一批市民關注度較高的市政工程項目,獲得市民的認可,如培正街道、向榮街道路硬底化,萬成路道路及配套設施工程等。

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將切實提升推動財政事業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推進主題教育往深裡走、往實裡走,為全區社會和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原標題:民生領域投入較上年增長11%

高明區財政局深化改革提升財政服務水平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劉嶒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2020年泰州財政民生支出比2015年增長54.9%
    打造令人嚮往的「幸福水天堂」,著力提升老百姓幸福感獲得感的背後,離不開全市財政在民生上的大力投入——「十三五」期間,全市民生支出由2015年的324.5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502.8億元,增長54.9%,民生支出比重始終保持在財政一般公共預算75%以上,民生是泰州市公共財政投入最大的領域,有力支持了泰州市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 青陽縣財政局: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助力財政穩增長
    2019年以來,青陽縣財政局積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用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充分發揮財政積極作用,助力財政穩增長。一是做好「加」法,積極組織財政收入。通過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在有限的財力內騰出更多資金,加大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等重點領域投入力度。二是做好「減」法,降低「三公」經費和企業負擔。嚴控行政支出和部門一般性項目支出,減少「三公」經費支出,嚴控「三公」經費增長。不折不扣落實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大力實施小微企業稅收優惠、高新企業所得稅減免等稅費優惠政策,取消和免徵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
  • 瑤海區財政局:「三統一」推動財政工作提質增效
    瑤海區財政局堅持全局視角、系統聯動、長遠謀劃,理順三組關係,推動財政工作提質增效,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積極財政政策與增收節支相統一。一方面加大財政投入,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紮實推進減稅降費政策落地生效,2020年減稅降費和政策性退稅5.4億元,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降低營商成本。投入財政資金12.3億元,重點保障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基礎教育等民生領域。撥付各級涉企獎補資金7800餘萬元,保障市場主體紓困發展。另一方面堅持增收節支穩預期。
  • 「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師傾斜」彰顯民生財政理念
    ,「十三五」期間,北京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理念,全力支持39萬名教師隊伍建設,為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提供有力保障,教師工資待遇持續增長,全市累計投入1787億元,進一步完善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改善民生!重慶5年時間花了1.6萬億元
    「十三五」時期,重慶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財政「家底」也在不斷變厚。但這些財政的錢都花在了哪裡?12月22日,記者從重慶市財政局了解到,2016年-2020年,重慶財政支出總量超過2萬億元,其中80%左右用在了民生上。
  • 確保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濟南財政將向九大方面傾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12月9日上午10點,「輝煌『十三五』奮進新時代」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在龍奧大廈舉辦,濟南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勤光圍繞「以厚民生為本打造有溫度的財政」,介紹「十三五」時期財政民生保障
  • 今年財政資金怎麼用?一般公共預算80%左右將用於民生
    擴大投資,發掘經濟增長新亮點重慶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封毅介紹,今年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的著力點,其中之一就是發揮財政引力、促進擴大投資。擴大投資,需要政策給力。今年,財政將在「投什麼」、「怎麼投」、「誰來投」上下功夫,以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
  • 青島市財政局:實施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
    青島市財政局局長 李紅兵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減收增支形勢嚴峻。越是艱難越向前,我們克服困難,統籌配置資金、資產、資源,為民生保障託底,為市場主體紓困,為區市基層減負,為經濟發展賦能。
  • ...帳本」更細緻 花錢更問效——市財政局新聞發言人就2019年...
    2019年,我市營商環境總排名從46位大幅提高至31位,納稅指標排名提升9位。二是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槓桿作用,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首都建設。2019年,我市納入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管理庫的項目數量較上年增長8%,總投資額約2511.4億元,項目落地率為91.2%,遠高於全國同期項目落地水平(67.1%)。三是加大盤活存量資金力度,確保財政資金髮揮最大效益。
  • 4年財政投入11億元 成都雙流支持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作為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保障,雙流區財政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理念,不斷優化支出結構,逐年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力支持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2017年至今,雙流全區學前教育財政累計投入超過11億元。雙流區財政在本級財政優先安排的基礎上,通過對上爭取發行一般債券、專項債券、對上爭取教育專項補助資金、基礎設施補短板資金、按10%計提土地出讓淨收益的教育專項資金、教育費附加等方式積極籌措資金用於全區幼兒園建設。2017年至今,雙流全區學前教育財政累計投入超過11億元,保障各類幼兒園145所,在園幼兒4.4餘萬人,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顯著提升。
  • 廣東韶關市乳源縣加大民生投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廣東韶關市乳源縣加大民生投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2012-07-20 14:09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列印 | 收藏 |
  • 改善民生,重慶花了1.6萬億元
    昨(21)日,重慶市財政局消息,2016年,重慶財政支出為4002億元,2020年預計支出約4800億元,五年時間增長了20%,總量超過2萬億元,其中80%左右用在民生上。今年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和減稅降費等政策影響,但重慶財政收入總額預計仍然超過2000億元。不僅如此,作為全市財政收入「主力成員」的稅收,從2016年的1438億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1541億元,佔財政收入總量的比重,也較「十二五」末期(2015年)提升了4.9個百分點,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 安徽曬出「十三五」財政帳本:保障民生 護航發展
    財政運行穩中有進,財政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據安徽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介紹,我省堅持依法理財,強化財政預期管理,全省財政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十三五」期間,全省財政總收入預計累計完成2.5萬億元,預計較「十二五」末年均增長6.9%。
  • 廣東佛山高明區: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反哺體系
    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屬於革命老區。儘管當地不斷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力度,但與人民群眾的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近年來,高明區大力開展社區文化提升和公益培訓領航兩大工程,培育內生型志願服務隊伍,建立起公共文化服務反哺體系,逐漸擺脫公共文化服務過度依賴財政投入的困境,激發了社會力量參與的活力,在投入不變的情況下做大了供給增量。
  • 平江縣2020年「方便群眾就近就醫 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重點民生...
    2020年,為落實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切實做好方便群眾就近就醫,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我縣多點著力,有序推進此項工作,現將情況公示如下:一、資金保障。我縣按497個行政村衛生室,省級安排149.1萬元,縣財政配套了149.1萬元。
  • 增長9.1%! 2018年汕頭稅收收入101.1億元
    去年來,我市財政工作緊跟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推動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新理念新思路,認真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記者從市財政局了解到,全市各級財政部門精心組織財政收支工作,進一步規範收入管理,完善收入監管措施,努力提升財政收入質量。
  • 雲南省財政廳:積極落實財政教育經費投入保障
    一、確保完成財政教育經費投入「兩個只增不減」(一)健全投入機制。一是研究出臺《雲南省教育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雲政辦發〔2020〕7號),明晰雲南教育領域46項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二是獲得中央資金203.79億元,比2019年增加5.96億元,同比增長3%。
  • 阜陽財政總支出超八成用於民生
    「十三五」期間,全市財政運行平穩、穩中有進。財政收入由2015年的2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52.3億元,年均增長15.2%;收入總量由2015年全省第7位,提升到2019年的第4位。積極爭取上級資金,五年來,共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1729.2億元,爭取債券資金889.7億元,資金規模均居全省第一位。
  • ...就近就醫 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重點民生實事實施方案》的通知
    已納入2020年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項目,省衛生健康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聯合制定了《做好「方便群眾就近就醫 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重點民生實事實施方案》。>」重點民生實事實施方案 為認真落實2020年省政府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切實做好方便群眾就近就醫,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工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 金華市財政局召開「鄉鎮公共財政服務平臺+一卡通」管理工作專題會議
    為進一步規範惠民惠農資金發放,加快推進我市惠民惠農財政補貼「一卡通」管理,近日,市財政局組織「鄉鎮公共財政服務平臺+一卡通」管理工作專題會議,會議以「業務操作培訓會+座談會」形式召開。各區財政部門、鄉鎮(街道)、金華銀行等相關負責人及業務經辦人70餘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