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權時代最後的帝王:帝辛

2020-12-19 雲端建木

#帝王#

身為現代人,我們回顧一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會發現我們的歷史有很多與歐洲重疊的部分但又不同,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歐洲是被神權統治的世界,而我們華夏是王權統治的世界。

那麼這個不同點是從哪裡開始的呢?是帝辛!

也許有人不知道帝辛是誰,但一定知道紂王是誰,不錯帝辛就是紂王。

帝辛原名子受,子姓,名受,廟號為帝辛,但不知道哪一代人給他加上了紂王這個名字,暫且就當作那是的受字讀紂,這個暫且不論。

帝辛在《尚書》中有一大罪是慢於鬼神,其實就是帝辛在縮小神權在當時的影響力,現在對比一下歐洲就可以確定,在當時這是一件多么正確的事,雖然最後帝辛敗在了周武王姬發手裡。

那為什麼說帝辛是神權時代最後帝王呢?因為自帝辛之後直至秦始皇即位之前,沒有人再稱帝,即使是周武王姬發也只是諸侯之王。

也許周武王姬發死前也十分憋屈吧,即使打敗了帝辛也沒有辦法成為帝王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帝辛並不是《封神榜》的商紂王那樣
    其次,他要面臨已經崩潰的經濟、來自王室、大貴族集團以及以大祭祀為首的宗教神權集團對他權利的挑戰。帝祖甲的禮制改革,不僅是確立了嫡長繼承制,而且廢除了帝位繼承和國家大事中的貴族公議制,使商王朝徹底泯滅了酋邦制的最後殘餘,完成了從酋邦制向國家、帝國的轉進,在國家形態上邁進了一大步。當帝武乙一力打壓神權,鞏固王權,商王朝才真正進入了帝國形態。
  • 帝辛是一個相當完美的帝王形象?思維敏捷
    說起商紂王帝辛,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和小編一樣,腦海中浮現的是封神榜中的形象,他殘忍兇暴,經常殺害一些無辜之人。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他也是如此嗎?我們先看一下司馬遷的《史記》是怎麼說的,文中描述「帝辛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這說的是啥意思呢?就是說帝辛思維敏捷智商高的嚇人,武力也特別強大,能與猛獸搏鬥,對於臣子也是知人善用,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完美的帝王形象。
  • 帝乙為何不傳位給賢明的嫡長子子啟,反而傳給幼子帝辛,造成失國
    (商紂王)咱們先來說說,受德是怎樣失國的。隨之,受德扶柩繼位,是為帝辛,也就是史書上大名鼎鼎的商紂王。帝辛繼位後,商朝內部動蕩不安,矛盾重重,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其一,神權和王權的矛盾。商朝初期,國君雖掌握王權,但他們出於敬畏鬼神的心理,軍政事務都會詢問巫覡,以巫覡的結論為準。
  • 帝辛(紂王)到底做錯了什麼,商朝才會滅亡(下)
    帝辛終是輸了,熊熊烈焰帶走的不僅是他的生命,更是商朝的最後的生機。我想,帝辛在烈火中仰天大笑時死去的吧,笑他的雄心壯志,笑那周王強加在他身上是罪名。。。。。。其罪三「淫酗肆虐」。所謂「淫」其實也是子虛烏有之事,這裡指的應該是妲己事件。
  • 史書對帝辛的記載,是不是一種「抹黑」,該不該為帝辛翻案
    當下網絡上,為帝辛(商紂王)翻案的聲音非常多。很多人認為,帝辛是一個被史官們「黑化」的人。帝辛本身並沒有那麼糟糕,但是經過史官,以及儒家學者們的渲染,帝辛就變成了一位徹頭徹尾的昏君,同時也變成了一位「亡國之君」的代表人物。
  • 【帝王紹運圖】期末在即,跟著小編複習歷史!
    《帝王紹運圖》上部以圖表形式分左、中、右三路列出帝王世系。舜是五帝時代的最後一位首領。他出生微寒,但是奉親至孝,人也很有能力。這樣的?現在歷史學家經過研究,基本推斷出歷史上的帝辛(紂王)並非是個荒淫無道的暴君。周滅商是帶有很大偶然性的,現在帝辛形象的黑化恐怕是大家受封神演義的影響。
  • 歷史上三位力氣巨大的帝王,項羽不過排第二,第一位有九牛之力!
    文/曉夢閣主古人倡導文治武功,歷朝歷代讓人記住的往往是戰功顯赫的帝王,當然也有一些文治很好的君主,尚武的帝王中不乏武力強悍而且力量驚人者,其中最為人知曉的當屬西楚霸王項羽。但就氣力最大而言項羽也只能排第二!歷史有三個帝王,氣力超群,一起來了解下。
  • 人王到天子:從神權和王權統一的角度,談談中國古代中央集權
    人中的王者起初在表面上雖然不會受到身邊人的限制,但是卻被無形中的神權牢牢控制,走向集權的過程,也是王權與神權統一結合的過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所經歷的過程吧!人王距中央集權仍存較長距離1.多方受限,遭人控訴當時的人們進入氏族社會已經歷經了很長的時間,在當時的社會生產條件下,必須要依靠一個統領者來掌管世間。
  • 夏朝末君——桀(帝辛)
    今天為大家講一講,在夏朝末君——桀(帝辛)的身邊發生的事情。之前我們也講到過,夏桀身邊的能臣賢士還是有很多的。只可惜作為天子的帝辛太過自負,聽不進半點勸諫之言,使得這些賢臣們死的死、囚的囚、逃難的逃難、隱居的隱居,沒有一位能留在他身邊,使得商朝在與周國決戰前就已經實力大減。
  • 鶴壁紂王墓前一小廟,對聯霸氣,一代帝王開疆拓土有貢獻
    紂王墓被稱中國最寒酸帝王慕,當地人稱大土堆。紂王墓為何如此寒酸呢?有資料上說,周朝建立後,周武王為顯示他不絕人祀的仁君風範,允許紂的後代葬其遺骨。紂王給其兒子留有遺囑,稱自己駕崩後要葬於河中。所以,紂王自焚後便被其兒子埋葬在了淇河之中,之後隨著河道慢慢東移,墓露出了水面。很多影視劇像《封神榜》都把紂王演繹為一位暴君,沉迷酒色,窮兵黷武。
  • 略談宗教神權
    宗教神權自古有之。西方有,東方有。古代有,現代依然還有。在這裡先借用神權政治的詞條:神權政治盛行於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剝削階級藉助於宗教信仰來鞏固其專制制度,神化國王,用王權神授的思想和各種神化崇拜儀典來宣傳麻痺人民,實行神權的君主專制。而宗教神權的鼎盛離不開政教合一的制度,在這時候,宗教領袖就是政治領袖,宗教神權與神權政治合二為一。
  • 4本歷史傳記類小說推薦,自古春秋多風雨,半載寫就帝王書
    根本原因就是頻繁的朝代更替和殘酷的權謀鬥爭,對歷史文獻資料最具有毀滅性的原因可能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戰亂玉之觴宣嬌,101萬字自古春秋多風雨,半載寫就帝王書,青山故國玉容改,笑飲觴尊定乾坤!商周之戰燕趙大才子,4.1萬字商朝末年,西岐西伯侯姬昌攻打崇國,擒拿崇國大王崇侯虎,目標直指商朝,但姬昌還未來得及徵討商朝就病故了,其子姬發率領西岐大軍徵討商朝,商朝眾多忠義之士竭盡全力阻擋西岐大軍,但終究沒能阻擋西岐大軍前進的步伐,西岐大軍在牧野與商軍進行最後的決戰,商軍大敗,西岐大軍直逼商朝國都朝歌
  • 突然,帝辛的臉色變化了一下,他似乎是聽到了什麼意外的話語
    帝辛此刻很是敏感,只是瞬息之間,他便是感受到了一股強大的氣息映入了他的心中。這是一個看起來只有十八歲的少年,面紅唇白。顯得很是年輕。如果不是此時此刻帝辛確確實實從這個少年的身上感受到了巨大威脅的話,他肯定不會相信這個少年會是一個鴻蒙高段大能。不過讓帝辛意外的是,這個少年雖然開口說話了,卻沒有第一時間出手,反而是目光灼灼的盯著帝辛,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突然,帝辛的臉色變化了一下,他似乎是聽到了什麼意外的話語。「哈哈哈,以多欺少!算什麼英雄,魂天帝,讓我來戰你!」這個少年突然爆發了,他身上寶光綻放,如是一個太陽被點燃了。
  • 武王伐紂,帝辛之後,世間再無人皇
    作為人間帝王,一代人皇,帝辛本來有能力阻止神仙以人間為戰場,就像所有神都只能供他驅使,不敢違逆半分一樣,只可惜他鬼迷心竅,終釀成大禍,將六百年成湯基業拱手讓於西周。神仙們順利展開封神大戰,完成了既定任務。有人說,商稱帝,周稱天子,紂王之後,再無人皇。
  • 歐洲國家刑法的哲學基礎—從神權刑法到世俗刑法 法學中國
    他被火刑處死。執行火刑前他還被抽掉了舌頭——這明顯是對於褻瀆神明的報應刑罰——。伏爾泰(VOLTAIRE )為他而寫的辯護書,也被付之一炬。 這個判決在它所處的那個時代就遭到了拒絕並引起了——超越法國之外的——普遍的不滿。如今,我們面對這個判決以及它的執行仍然是驚訝不已。 這種以極端的方式對於褻瀆神明作出反應的刑法的思想基礎是什麼?
  • 帝辛殺了武王哥哥伯邑考,帝乙還殺了武王爺爺,兩家早已仇深似海
    商周版圖帝乙去世,帝辛繼位,帝辛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君王,也就是後世稱為商紂王的帝辛,帝辛繼位後,大力徵討不臣之邦,主力徵伐東夷,拓地千裡,國威遠揚,而此時周部落只得繼續選擇隱忍。當然帝辛也沒有放鬆對周部落警惕之心,西伯侯姬昌長子伯邑考,覲見帝辛時,因妲己貌美,產生了不該有追求想法,帝辛正好抓住了機會,殺了伯邑考,並且囚禁了姬昌,現在想來,可能這一切都是帝辛的陰謀,目的為了削弱周部落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