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龍的這些冷知識,你肯定不知道!
三角龍(Triceratops)是非常著名的恐龍,它因為長著巨大的頭盾和三隻大角而聞名於世。你肯定認為自己非常了解三角龍了吧,但是它真實的樣子並非你心中所想,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三角龍的冷知識!
1. 三角龍並不是最大的角龍
三角龍很大,其平均體長7米,體重6噸,而最大的標本(編號 UCMP 128561,僅為破碎鼻骨)的推測長度為8.5米,體重近11噸。古生物學家在加拿大發現了另一種大型角龍,它就是始三角龍(Eotriceratops),這種角龍的頭骨有3米長,比三角龍還要長,估計其體長8米,體重10噸。儘管三角龍最大個體比始三角龍略大,但是化石太少,並非有力證據,因為三角龍和始三角龍至少也是平分最大角龍的寶座。
圖註:三角龍與人類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始三角龍與最大三角龍(僅有鼻骨部分)的體型對比,圖片來自網絡
2. 三角龍無法像犀牛一樣衝刺敵人
許多關於三角龍的復原圖都將它們表現成像犀牛一樣狂奔著衝向敵人,然後用腦袋上的大角進行刺殺,其實三角龍做不到。2003年,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了古生物紀錄片《恐龍殺手真面目》(The Truth About Killer Dinosaurs),其中就模擬了三角龍衝擊。攝製組使用與骨骼質地相似的材料製作了1:1的三角龍頭骨,然後進行撞擊實驗,結果鼻骨在發生撞擊的瞬間就斷裂了,證明了三角龍的頭骨強度無法支持其進行衝刺。
圖註:衝擊中的三角龍,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恐龍殺手真面目》,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三角龍的鼻骨承受不了巨大的撞擊力,圖片來自網絡
3. 三角龍的角其實很彎曲
大角是三角龍的標誌,特別是眼睛上方兩根長長的大角,威武霸氣。我們一直認為三角龍的角就像化石保存那樣是直直向前方生長的,但是研究顯示保存下來的僅僅是角的骨質部分,包裹在外面的角質部分並沒有變成化石。古生物學家認為三角龍大角外面的角質鞘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彎曲,所以其角的外形與我們在博物館中看到的化石是不一樣的。
圖註:包裹在角芯外面彎曲的角質鞘,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成年三角龍大角的樣子,圖片來自網絡
4. 戴面具的三角龍
如果你仔細觀察三角龍的頭骨會發現其面部溝壑縱橫,就好像是失水風乾蘋果的褶皺表面。三角龍活著的時候應該不會長著這麼一張皺巴巴的臉,古生物學家認為三角龍的面部也應該覆蓋著一層角質,就好像是戴著一層面具一樣,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圖註:面部充滿溝壑的三角龍頭骨,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長著角質層的「面具三角龍」,圖片來自網絡
5. 三角龍的屁股上長刺
除了三角龍的化石,近幾十年來發現了大量三角龍的皮膚化石,在皮膚化石上可以看到一些鱗片上有刺狀突起,而在三角龍的臀部表面的皮膚上長著類似於豪豬那樣的剛毛結構,為的就是保護屁股,提高背後的防禦。
圖註:三角龍的皮膚化石,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背後長刺的三角龍復原,作者:趙闖
6. 三角龍偶爾也開葷
在我們的印象中,三角龍似乎就像犀牛、河馬一樣,是脾氣不太好的素食者,不過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或許並非純粹的植食性恐龍,偶爾也會吃動物的屍體補充一些身體所需的微量元素。三角龍帶鉤而且鋒利的角質喙在切割屍體的時候,應該會很好用。
圖註:三角龍嘴巴上的角質喙,圖片來自網絡
圖註:正在吃屍體的三角龍,圖片來自網絡
7. 三角龍打不過霸王龍
三角龍與著名的霸王龍生活在一起,於是大家認為它們倆是一對相愛相殺的小夥伴,霸王龍會捕食三角龍,三角龍也能反殺霸王龍。真實的情況是霸王龍是三角龍的天敵,天敵的意思就是專門吃它們的意思。霸王龍在暴龍家族中的演化軌跡正是為了捕殺大型角龍類而生,它們可是將三角龍作為主食的!
圖註:霸王龍正在捕殺三角龍,圖片來自網絡
以上七點關於三角龍的冷知識是不是讓你重新認識三角龍了呢?儘管真實的三角龍可能與你想像的有點差距,但是它們依然是最成功的恐龍之一,在晚白堊世的北美洲,它們佔據了大型動物總數的80%,可謂是滿眼儘是三角龍!
圖片 / 網絡(侵刪)
文字 / 江氏小盜龍(江泓)
排版 / 江氏小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