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愛心」去感動童心
教師一定要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現實的工作中。只有擁有一顆仁愛之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和學生做朋友,才能走進他們的心靈。
班級中曾一個學生叫李小成,他沒有一刻能穩穩噹噹的坐著。在課堂上總是「聲東擊西」,甚至有時自言自語;課間呢,就霸氣十足,常欺負同學們;作業從不好好的按時完成,每天,他都引起任課老師的不滿、班幹部和同學的怨言。這天放學後,康老師把他留了下來。柔聲地問:「你覺得最近,你的表現好嗎?」「不好!」他不加思索的說。「哦?願意說說看嗎?」「上課老靜不下來,愛搞小動作,跟同學關係不好,作業不做……」他無所謂的一下子說了一大堆缺點。康老師深深的意識到,肩上的責任是何等的重,要轉化一個對一切都無所謂的學生,談何容易呢?決定盡最大的努力去扶持這棵讓人心痛的幼苗!「我不會不管你,因為你是我的學生,我是你的老師,我們已經緊緊地連在一起了。」她斬釘截鐵地說。小成抬起了頭,很感動的看著。「現在,你回去想想,你願意改嗎?」第二天,他破天荒地按時完成了作業,而且寫得比較工整,她馬上表揚了小成,接下來小成在她的逐步引導下漸漸的和其他同學一樣了。是啊,每個孩子都是一個需要點燃的火把,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正確的誘導和溫暖的鼓勵。
二、為人師表、樹立榜樣
人們常說:「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學校是每個學生的棲身與學習之地,教師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極大。教師要樹立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思想,把言教與身教結合起來,只有以身作則,才能使教師的言教發揮更大的作用,要求學生不亂丟果皮紙屑,自己就不要亂丟果皮紙屑。教育學生講文明禮貌,她會主動向學生問好,說謝謝你之類用語,孩子也會自然地用禮貌用語來回答她。由於工作能深入細微處,本班的學生都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幾乎沒有遲到等不良習慣。她所帶的班級曾多次被校評為「優秀班級集」、「文明我先行先進集體」。
作為一名在教育系統工作了近二十年的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她深深地懂得自己所肩負的責任,更加體會到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要有愛崗敬業 、勇於創新的精神。用心去工作,用愛去育人,是她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