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二寶,手心手背都是肉,調節關係要靠父母智慧。
執筆:柚子媽媽
編輯:小樂
定稿:楠楠
現在二胎政策開放,不少家庭都是兩個寶貝,而想讓兩個「熊孩子」從來不發生爭吵和衝突那是不可能的。
假設發生「戰鬥」的雙方年齡差距略大,那戰果自然是顯而易見,年齡大的必然佔盡優勢。
小玲家裡就有兩個寶寶,姐姐已經快要10歲了,而弟弟才剛剛3歲出頭,本以為兩姐弟年齡差距這麼大,肯定是姐弟和諧相處的局面,但事實卻並不如想像般美好。
天天喜歡粘著姐姐的老二動不動就被姐姐動手「收拾」一番。
一天姐姐正在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弟弟蹭著就進了姐姐的屋子,纏著姐姐和自己一塊兒玩。
果然沒進去一會兒,姐弟倆一言不合就開始打架,但才大戰了一回合弟弟身上的「戰袍」小背心兒已經被扯得四分五裂,真是慘不忍睹。
弟弟一見媽媽進來還立馬抹起了眼淚,仿佛剛才「挑事」的根本不是自己一樣,那委屈的模樣把寶媽笑得合不攏嘴。
在日常生活中二胎家庭「雞飛狗跳」的場面是常態,因為在兩個寶寶長期相處的過程當中,難免會有矛盾,而寶爸寶媽也不可能永遠做到一碗水端平。
1) 年齡相仿的孩子之間容易發生矛盾
年齡相仿的孩子發展的規律差不多,進入好奇、自我等各種情緒模式的年齡也差不多,孩子之間或多或少會有一些PK的心情,所以比較容易發生矛盾。
2) 靠打架吸引父母注意力
對於兩個寶寶的家庭來說,父母對自己是否更為關注是他們很在意的事情,有的時候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兩個寶寶會刻意製造矛盾,類似一種撒嬌的模式。
3)生二胎前,沒做好鋪墊
不少寶爸寶媽認為生二胎是父母做決定的事情,沒必要讓孩子參與進來,沒有做好前期鋪墊工作,就可能導致大寶對二寶有本能的排斥。
♦小問題放任孩子自己解決
如果孩子之間的矛盾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家長大可不必參與其中,直接讓孩子們自己商量解決,既鍛鍊了他們的處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會讓孩子因為家長的參與,感到家長們有偏心。
♦大問題適當引導
如果發現寶寶們之間的矛盾,已經上升到了很嚴重的地步,以寶寶們的能力是不可能解決的時候,家長們也不要直接出現下結論。
而是要適當地引導孩子們解決問題,講道理擺事實,但不去做判斷,是當家長最高級的智慧。
♦一碗水端平
這個道理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很多家長雖然看在眼裡但往往不能記在心上,在言語或者行動中總會有讓老大讓著老二,讓男孩讓著女孩等下意識的行為。
所以我們不斷再三強調,在對待孩子的態度上一定要做到一碗水端平,當然一碗水端平不是要做到絕對的公平,至少在情感上讓孩子們理解父母對他們的愛都是平等的,不要總是厚此薄彼。
溫暖寄語:多一個寶寶就是多一份快樂,同樣也是多一份責任,而對於孩子來講,擁有弟弟妹妹是多一個玩伴,更是多一個未來互相支撐的手足,幫助孩子們友愛相處,將讓他們收穫人生中更多的美好。
每日一問:您生活中遇到兩個寶寶鬧矛盾,通常是怎麼解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