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五大現代農業園區圖示 周紅秀 制
圖為現代農業園區一角
五大現代農業園區成為遂寧市實現全面小康的先行區、示範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正不斷引領遂寧現代農業發展
遂寧「五大農業園區」,闖出一條現代農業生態文明發展之路--
讓農業強起來 農民富起來 農村美起來
今年4月,遂寧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再獲殊榮,射洪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安居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被命名為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加上去年蓬溪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成功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船山永河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目前遂寧市五大農業園區,已有4個園區成功創建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眼下,大英縣現代農業園區也正在奮力爭奪「省級桂冠「。
2012年以來,遂寧市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步伐,先後建成了以船山永河現代農業園區、安居現代農業園區、射洪現代農業園區、蓬溪現代農業園區、大英現代農業園區5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為標誌,各縣(區)縣級現代農業園區為主體的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程,加速推進園區產業的現代化、新村建設的示範化、配套設施的一體化、配套服務的便捷化。五大現代農業園區成為遂寧市實現全面小康的先行區、示範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正不斷引領遂寧現代農業發展。
五大農業園區建設3年多來,取得了怎樣的成效,各個園區湧現出了怎樣的發展新氣象?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並曬出遂寧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發展成就。
遂寧如何走出丘陵地區經濟發展新路,實現省委提出的「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全面小康」的發展要求?進入「十二五」,一個緊迫而又現實的問題,擺在遂寧決策層面前。
審視市情,遂寧市決策層深刻意識到,在工業、城鎮化快速發展下,農業依然是遂寧四化同步的短板,農村依然是全面小康的短腿。遂寧要實現全面小康,關鍵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而發展現代農業園區順應了現代農業經濟發展趨勢,符合黨的十八大堅持「四化同步」的新要求,也是落實省委成片推進新農村建設部署的重要舉措。
2012年7月,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重大工作部署,由此,遂寧農業正式邁入「園區時代」。從規劃設計上的「無中生有」,到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有中生優」,再到產業發展的「由弱到強」,現代農業園區的培育壯大成為遂寧「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寫下的濃墨重彩一筆。
針對丘區農業「小、散、弱」的問題,遂寧市創造性地提出「鎮園結合、產村相融、一體發展」的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思路,打破鄉村轄區界線,集中連片實施現代農業園區建設。3年多來,遂寧市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的發展方式,實行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產業經營機制,在全市5個縣區重點規劃建設5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每個園區核心區達到5萬畝、輻射帶動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各縣(區)也結合實際,規劃建設相應的縣級現代農業園區,不斷擴大現代農業覆蓋面。
產村相融 依託產業建設美麗新農村
船山區永興鎮永河現代農業園區內,一頂頂果蔬白色薄膜大棚連接成片,甚是扯眼;一片片果林隨公路蜿蜒,微風中泛起一陣綠色漣漪。百綠盛三生農業科技創意示範園裡,臺灣長果桑葚成熟,採摘員正忙著採摘長果桑葚。
如今,在永河現代農業園區內已入駐了多家農業產業化企業,通過土地流轉實行規模經營。永興鎮長五間村村民劉慧瓊家裡6畝多地全部流轉,她和丈夫還到永河現代農業園區內企業做了工人。「租金加上工資,我們兩個人的年收入有六七萬元,是以前的2倍多。」
永河現代農業園管委會主任鞠海軍介紹,永河現代農業園區已流轉土地2.5萬畝,建成現代農業產業基地1.8萬畝。園區引進各類農業產業化項目32個,基本建成16個。
在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天福紅江現代農業示範園的農業創意園內,一棟棟智能化玻璃溫室大棚矗立。溫室內,義大利生菜等國外蔬菜長勢正茂,碧綠青翠。一旁的現代化育苗中心內,澆灌設備就在苗圃旁,工人只須輕輕一點,就會自動噴水均勻澆灌。
近年來,蓬溪縣引進培育農業龍頭企業65家,天福紅江園區引入龍頭企業業主22家,其中投資上億元4家。通過龍頭企業的示範引領,全縣建成產業經營基地52萬畝,天福紅江核心示範區形成了「一帶四園」產業發展格局,帶動了全縣現代農業產業發展。
以產業為支撐,各區縣現代農業園區引進了大批農業產業化項目,讓遂寧現代農業內涵不斷豐富。截至目前,全市五大現代農業園區共引進農業產業化項目107個,協議投資191.56億元,培育農民合作社236個、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130多個;建設特色種植基地13.29萬畝。農業園區建設還有效帶動了片區農戶增收。
以產業帶動農戶增收的同時,新村建設也讓農村美起來。
2015年年初,顧建朝老人一家搬進蓬溪縣天福鎮獅山新村的新房子,新居環境大大改觀,120平方米雙層洋房,周邊還配套有理髮室、醫務室及健身器材等。「這樣的日子,過著舒坦。」顧建朝老人笑著說。
獅山新村位於紅江示範區核心區內,是蓬溪縣重點打造的新農村綜合體之一,新村按照「產村相融」的要求發展產業,發展了食用菌、蔬菜、生豬等主導產業,有效帶動農戶增收。
獅山新村村民、長坪村村支書李遠貴介紹,長坪村有100多人在園區企業四川閩中食品打工,除了在企業打工外,還可以在自家的土地裡進行種養殖。「腰包鼓了,生產積極性也提高了。」
2012年以來,遂寧市先後在五大農業園區啟動農民新村聚居點54個,打造新農村綜合體6處。今年,船山區將布局新村大型聚居點5個,安居區擬規劃建設各類新村聚居點50個,射洪縣將建成新村綜合體1個、新村聚居點5個,蓬溪縣建設幸福美麗新村2個,大英縣將全面建成4個新村聚居點。
「今年,我們將實施包括升級改造桂會路、老玉路在內的共17.7公裡的大環線建設。」鞠海軍介紹,通過大環線建設,不僅能將船山區內的農業產業園區聯成一片,更能實現與大英、蓬溪等鄰近區縣農業園區的串聯。
如何實現五大園區聯線成片、帶動沿線群眾發展致富?2015年,遂寧市編制了現代農業園區一體化大環線綜合規劃,啟動實施大環線建設串聯各縣(區)5個現代農業園區連線成片,統籌推進沿線產業、新村和配套設施建設。
「大環線建設是當前農業現代園區建設的重點推進項目,今年全市擬投資33.52億元打造現代農業園區一體化大環線。」市農辦產業經濟科副科長張啟文介紹,遂寧市大環線建設全長204.4公裡,今年將啟動道路新建和改造道路95.85公裡。大環線建設還包括沿線的產業建設、新村建設及鄉村旅遊建設等內容。
大環線建成後,將輻射帶動沿線及周邊地區24個鄉鎮、224個行政村,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基地39.2萬畝,受益人口42.5萬,帶動25個扶貧村、10206人脫貧致富。
到2020年,全市五大現代農業示範園和各縣(區)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園區將全面建成,農業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遂寧市將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依託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遂寧市現代農業發展不斷提速,讓農業強起來,讓農民富起來,讓農村美起來的美好願景正逐漸成為現實。
努力將園區建成循環農業示範區、智慧農業先行區、品牌農業孵化區和美麗鄉村旅遊區
園區發展「一帶四園」綠色產業園區5萬畝,引進齊全集團、可士可公司、智慧教育集團、綠然集團等龍頭企業22戶,協議總投資達35億元,示範帶動了全縣31個鄉鎮食用菌、核桃、優質糧油、綠色生豬等產業發展。
2016年計劃完成總投資5億元,建成天福萬象農業博覽園、中國智慧農莊博覽園等重大項目。
在現代農業園區沿線建設幸福美麗新村2個,自然村落保護1個(76戶),實施風貌改造3486戶。
目前,全縣現代農業園蔬菜基地面積達到1.8萬畝,柑橘基地面積1.1萬畝。園區入駐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03家,各類專合組織547個。扶持、培育全產業鏈條龍頭企業,玉冠和溫氏集團2個全鏈條龍頭企業,2015年實現產值近20億元。
全年擬建設柑桔核心基地3500畝、蔬菜基地3000畝。計劃建成新村綜合體1個,新村聚居點5個。
建設城鎮發展綜合示範帶、現代設施農業示範帶、鄉村旅遊發展示範帶
開園以來已完成投資約16億元,初步建成現代農業產業基地1.8萬畝。
目前,園區按照「水果花木、種養循環、鄉村旅遊、優質糧蔬」四大產業分區,共入駐各類現代農業項目32個,實現土地規模流轉2.5萬畝。園區主導產業框架已基本形成。
2016年力爭完成總投資5億元以上。
豐富提升「一心」(國道318及省道304沿線園區產業核心區域),重點拓展「一帶」(元寶村新建園區骨幹路至鶴林村、九峰村沿線)。確保產業核心區域在建產業項目產業形象全面形成;拓展區域海鮮菇項目全面投產;鶴林水鄉水產基地、東籬特色種養基地、雲靈村興欣葡萄基地等項目產業形態進一步完善;可士可果嶺水鄉生態農業示範區項目全面啟動。
儘快完成新一輪新村聚居點的布點規劃並及時組織實施。全段共布局新村聚居點大型5個、中型20個、小型19個。
發展現代觀光休閒農業,打造鄉村文化旅遊綜合示範園區
目前已基本形成「一心兩帶四區十基地」的產業布局:「一心」,即一個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兩帶」,即沿遂安快捷通道產業帶和g318線產業帶;「四區」,即以遂安快捷通道產業帶為基礎的文化娛樂體驗區,以g318線「七彩明珠」為代表的休閒觀光旅遊區,以甜橙、檸檬產業基地為代表的柑橘標準化種植示範區,以食品工業園為代表的農產品加工區;「十基地」,即全區21個鄉鎮10個現有特色產業基地。
目前,園區已建成柑橘、檸檬、葡萄等三大主導產業基地3萬畝,基本形成「鎮園結合、產村相融」發展格局。
今年,安居區現代農業園區計劃總投資4.375億元。
產業方面,將一體化大環線總體產業布局分為黃金梨走廊、葡萄溝組團、生態觀光農業示範區組團、柑橘科技園組團、都市菜園組團5個部分。
新建2個以上高品質都市農業觀光體驗採摘項目和大地景觀項目等。
全年擬規劃建設各類新村聚居點50個。
建設城鄉統籌示範區、新村建設樣板區、農民致富先行區、新村旅遊目的地
近年來,大英縣現代農業園區共洽談農業項目76個,已籤約項目15個,集聚四川豐僑集團、四川隆躍農業、四川永逸集團等龍頭企業和業主24家。
目前,園區已通過公司加基地帶農戶的模式種植中藥材15882畝、蔬菜6690畝、特色水果10960畝。建成水產及苗木等基地4910畝,新建糧油基地1640畝。中藥材交易中心已啟動建設。為延伸產業鏈、發展精深加工和觀光旅遊產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產業方面,加快建設「一心四谷」,發展高效藥林種植2000畝,甜橙複合種植1500畝,藥花蔬菜種植1500畝。
全面建成4個新村聚居點,改建30戶,風貌改造80戶。(遂寧日報記者 梁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