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16日訊(記者 李丹 攝影報導)吃魚卡刺,可能不少人都遇到過,但魚刺差點刺穿頸部血管危及生命的情況,並非危言聳聽。16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省人民醫院了解到,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日前剛做了一場這樣高難度的手術,全程耗時接近5個小時,所幸最終成功將已穿入頸內靜脈的魚刺取出。
吃魚卡刺用偏方 魚刺扎入頸內靜脈
「患者是10月14日下午,從崇州來到我們醫院急診的。」四川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住院醫師趙小龍向四川新聞網記者介紹情況,患者是一位70多歲的女士,「她在6天前吃黃辣丁被魚刺卡住,被卡住的當天到崇州當地醫院就診,但患者想採取保守治療的方式,只選擇輸液。6天後發現還是吞咽疼痛,就到我們醫院來了。」
趙小龍說,急診醫生通過CT發現,魚刺已經從頸總動脈的表面穿入了頸內靜脈的中間,「這是頸部非常重要的兩根血管,一旦穿破,就將危及到生命。」之後,患者被緊急送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並在全麻狀態下進行手術。
「手術的難度比較大,主要困難是尋找魚刺的準確位置。患者之前採取了喝醋、吞菜葉的方式,魚刺已經不在最初的位置。加之已經耽誤了6天,咽部的反覆炎症增加了尋找的難度。」趙小龍介紹,通過食道鏡檢、頸側切開,藉助超聲定位,最終耗時接近4個小時,終於將這根長約3釐米的魚刺取出。
誤吞異物怎麼辦?
「在我們接觸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患者吃魚卡刺後都會採用一些民間傳聞的偏方。」趙小龍表示,這非但沒有幫助,還極有可能加大後期處理的難度。
其實魚刺卡的部位,最常見的還是在咽部,包括扁桃體、扁桃體周圍和舌根部等部位。如果這個位置是比較淺顯的可見位置,患者可以試著自行取出,很多時候,魚刺通常會刮傷黏膜,也導致咽部常有異物感。
但是,如果魚刺很大很硬,刺痛感劇烈,或者在親友幫助下怎麼也找不到,再或者感覺頸部、胸部刺痛明顯,就要即刻就醫了。
「因為魚刺不只是卡在口咽部位,而是在喉咽,這個部位一般很難看到,需要到醫院處理。」趙小龍說,如果不小心吞咽進食道,食道有四個狹窄處,其中魚刺最容易卡在第一狹窄即食道入口處。此時若仍強行吞咽,有可能將異物推至第二狹窄即主動脈弓水平,甚至直接穿入主動脈,或者穿出食道致食道穿孔、縱膈感染,極端情況下會危及生命。
總之,無論什麼時候,遇到魚刺或其他異物卡喉嚨都不要粗心大意,也不要嘗試那些稀奇古怪的處理方法。及時就醫才是最好的手段。
知識多一點:
什麼是食道異物?食道異物是指因飲食不慎,誤咽異物,如魚刺、骨片或脫落的假牙等異物暫時停留或嵌頓於食管,常表現為異物感,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一經確診需立即處理。
其實,對於食道異物來說,預防大於治療!
預防食道異物的方法:
養成正確的用餐習慣,進食時細嚼慢咽,勿高聲談笑、嬉戲打鬧,避免口含食物說話;糾正小兒口內含物的不良習慣,發現後讓其自覺吐出,勿用手強行挖取,避免誤咽。告知佩戴義齒者,經常檢查義齒是否鬆動,睡覺前取下,勿進食黏性大的食物。
服藥時勿將外包裝一起服下,忌用帶刺或碎骨的湯與米麵、蔬菜混合煮食,避免誤咽。
告知發生食道異物及時就醫,切忌使用強行吞咽食團等方法壓下異物,以免加重食道損傷引起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