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痰咽下去,會不會讓人生病?呼吸科醫生為您通俗科普

2020-12-17 呼吸內科丁惠珍

如今初冬已至,很多人也因為感冒著涼而反覆的出現咳嗽,嗓子裡一直都會有比較多的痰液,而在一些場合不方便吐痰,人們就會選擇把痰咽下去。這時,很多人就會思考了,把痰咽下去,會不會讓人生病?今天呼吸科醫生為您通俗科普痰這件事。

痰液是怎麼形成的?

人們的氣管內一直都會有少量的黏液,來保證呼吸道的溼潤,這樣也便於吸附呼吸進來的雜質,更好的過濾空氣。這樣的粘液就相當於是痰的前身。而呼吸道出現炎症,引發黏膜充血,就會導致毛細血管壁充血,細胞漿液滲出。這時,滲出的液體就會和黏液、灰塵、細菌等形成痰液。

所以,在痰液中是包含了呼吸道分泌的液體,以及細菌,空氣中的粉塵和壞死的細胞的。

把痰咽下去,會不會導致生病?

人們將痰咽到肚子裡,一般來說不會影響人體生病。因為痰從嗓子裡被咽到肚子裡,就相當於從呼吸系統進入消化系統。而人們都知道,胃部會分泌非常多的胃酸,這樣就能夠將咽下去的痰液分解。所以,如果將痰液吞下去,一般來說並不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影響。

但是量變是會影響質變的,儘管胃酸能夠分解細菌,如果一直不將痰液吐出,難免不會出現漏網之魚,這些遺漏的細菌就有機會進入到人們的腸道,影響人體腸道內的菌群,嚴重的還可能引發炎症,比如肺結核患者的痰液中,就可能含有結核桿菌,這種細菌很可能導致腸道感染,引發腸結核。

所以,如果不小心將痰咽下去,一般來說是不會導致生病的。但是如果可以的話,還是應該在痰液上湧的時候,找機會吐出痰液。

痰液怎麼吐都吐不出來怎麼辦?

相信不少女性和孩子都會有這樣的問題。而且對於一些痰液比較多的人,很可能存在怎麼吐都吐不出來的情況,呼吸科醫生也有幾個小辦法或許能夠幫你。

1、多喝水。人們嗓子裡的痰液如果過於黏稠,很可能就會難以咳出,給人一種糊在嗓子上的感覺。這時可以多喝水,幫助稀釋痰液,對於咳出痰液也有一定的幫助。每天的飲水量最好超過1500ml,更有利於痰液咳出。

2、保持彎腰的姿勢。在想要咳嗽時,保持彎腰的姿勢,也能夠給嗓子裡的痰液一定的氣流衝擊,更容易讓痰液咳出。如果有需要的話,還可以讓家人在後背輕拍,更有助於咳出痰液。

3、經常深呼吸。人們用鼻子吸氣,然後通過嘴巴將氣體吐出,再這樣的過程中,讓肺部更好的給予鍛鍊,也能夠推動痰液吐出,讓吐痰的行為更輕鬆。

如果你不小心將痰咽下去了,別太擔心,不會對身體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還應該儘可能的將痰液吐出。吐痰時注意用紙巾包裹,捂好口鼻。不僅乾淨衛生,還能觀察痰液的顏色,出現異常,及時就醫。

相關焦點

  • 鼻涕吸回去,痰咽下去,會怎麼樣?醫生實言相告,危害不可忽視
    痰和鼻涕是人們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很多人不是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時候,也會有痰液或鼻涕出現,尤其是在天氣較冷的時候,受風感冒之後會經常流鼻涕,而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對待鼻涕的方式都是將其吸回去,有時候沒有紙巾不方便,也需要將鼻涕吸回去,或者將痰液咽回去。
  • 鼻涕被吸回去,痰咽下去,對身體有什麼危害嗎?醫生來告訴你實話
    還有些人,由於氣管發炎或是肺部不舒服而出現痰液,也是因為沒帶衛生紙,又不能在公共場所吐,所以也只好忍住硬把這口痰吞進肚子裡,本來應該排除掉的鼻涕與痰液,卻被自己給收回體內,這樣的行為到底健不健康,會不會讓人生病啊?要解答這個答案前,先來科普一下鼻涕與痰液是如何形成的,成分又是些什麼?
  • 【防疫科普】疫情期間咳嗽莫怕!呼吸科醫生支招
    如果實在嗓子難受,忍不住咳嗽兩聲,可能你也會如坐針氈——我不是中招了吧?如果是走在路上,旁觀者在對你拋來異樣目光的同時也會加快腳步,以最快的速度和你保證1米以上的距離。咳嗽的你可能會整日處於焦灼煩躁的狀態。今天,光明網「防疫科普」邀請呼吸科醫生和大家談談,當下應該如何心平氣和地看待「咳嗽」,既不小題大做,也不延誤診治時機。
  • 【防疫科普】疫情期間咳嗽莫怕!呼吸科醫生支招-新華網
    如果實在嗓子難受,忍不住咳嗽兩聲,可能你也會如坐針氈——我不是中招了吧?如果是走在路上,旁觀者在對你拋來異樣目光的同時也會加快腳步,以最快的速度和你保證1米以上的距離。咳嗽的你可能會整日處於焦灼煩躁的狀態。  今天,光明網「防疫科普」邀請呼吸科醫生和大家談談,當下應該如何心平氣和地看待「咳嗽」,既不小題大做,也不延誤診治時機。
  • 原標題:【防疫科普】疫情期間咳嗽莫怕!呼吸科醫生支招
    如果實在嗓子難受,忍不住咳嗽兩聲,可能你也會如坐針氈——我不是中招了吧?如果是走在路上,旁觀者在對你拋來異樣目光的同時也會加快腳步,以最快的速度和你保證1米以上的距離。咳嗽的你可能會整日處於焦灼煩躁的狀態。  今天,光明網「防疫科普」邀請呼吸科醫生和大家談談,當下應該如何心平氣和地看待「咳嗽」,既不小題大做,也不延誤診治時機。
  • 喉嚨有痰,是咳出來還是吞下去?吞下去除了噁心,還有什麼影響?
    ,還有人會咳出痰來。咳出痰的人中,有人會將痰咯出來,而有人由於找不到適合的地方,或自認為是清痰,就會把痰再咽回去。這種把痰咽回去的行為長時間被認為是不利於健康的行為,因為眾所周知,痰液中有許多病毒、細菌等致病源,吐痰的作用就是要將這些髒東西排出體外,怎麼能再把它咽回去呢?
  • 獨家專訪丨王一民:最懂微生物的呼吸科醫生
    北京嚴重時,很多人仍然對SARS一頭霧水,不知道是什麼病原引起,只能稱之為「非典型肺炎」。王一民認為,在這一點上,新冠的應急識別處理,在速度和措施上都比當時進步良多。這也表明,病毒性肺炎的暴發不是偶然事件,如果將來出現了新冠2號、3號、4號,應對方案也會進一步發展。2.科普成自然,自認非網紅王一民除了醫治病人,還承擔了很多科普教育的工作。
  • 自博志願者網上科普活動之八:地球生病了
    今天是 4 月 22 日,也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世界地球日」(Earth Day),這是一個為保護環境而設立的節日,從上世紀 70 年代確立並逐漸推廣,目前已經在世界範圍內享有聲譽,每年都有數以億計的人參與到相關活動中來。為了慶祝「世界地球日」,我們這一次的網上科普活動也做了特別的安排,會去探望一位特殊的病人。
  • 不方便吐痰,咽回去了會生病嗎?
    冬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有些人在這個季節會反覆出現咳痰的情況,但在一些公開場合總會有不方便吐痰的時候,有的人會選擇把咳出的痰再咽回去,那麼這樣做會不會有什麼危害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郭來告訴大家,一般來說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儘可能將痰吐出來。
  • 你知道為什麼呼吸科的19位醫生沒一個抽菸的麼
    這個醫院呼吸科有19位醫生,無一人抽菸呼吸科的醫生,抽不抽菸?浙江省中醫院呼吸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王真說:「我們科裡一共19位醫生,年齡在30~50歲之間,沒有一個人抽菸。」戒菸不能藕斷絲連,比如將一天一包煙減到一天半包,這麼做沒有意義,更不會降低肺癌發生率。戒菸越早越好,早點戒,對身體的影響才會逐步減小。有人戒菸兩三年後仍然得了肺癌,其實是由前面抽菸幾十年的累積造成的,但總體看,戒菸後患肺癌的風險是逐年減少的。
  • 為什麼會出現膽汁反流?消化科醫生通俗科普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本文是百家號膽汁反流疾病保養預防專欄科普第1篇,本專欄關於膽汁反流保養、預防和治療科普文章大概有15篇左右,主要教大家膽汁反流、口苦、腹脹、消化不良該如何保養、治療和預防、如何通過科學保養預防反覆發作!
  • 醫生通俗科普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今天繼續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幾天一些粉絲經常提問諮詢的問題:就是經常肚子經常咕咕叫是什麼原因?為什麼肚子會經常咕嚕咕嚕叫?什麼情況下肚子咕咕叫會加重?肚子經常咕咕叫的人該如何預防?平常該注意什麼?哪些人肚子咕咕叫需要警惕?
  • 呼吸科醫生教你如何正確區分
    冬天到了又到了感冒、咳嗽的季節,最近醫院的呼吸科外面隊排的滿滿當當。鼻炎和感冒總是會被輕易的搞混,所以有的患者在買藥的時候經常會買錯藥,今天呼吸科醫生在這裡,教大家如何正確的認識的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 省中醫院呼吸科19位醫生沒一個抽菸
    作為國家級名中醫的兒子,王真受父親影響,也很會養生。他所在的呼吸科裡,19位醫生沒有一位抽菸。因為從小熱愛體育,他堅持跑步,因為跑步讓他因體質原因反覆發作的肺炎也不藥而愈。他說,他與父親最大的不同,是基本不吃保健品。 肺癌已成呼吸科常見病 「我剛工作時,門診中碰到的肺癌病人很少。」
  • 被重新定義「網紅」:不會聊天的醫生不是好主播
    我住院5個星期,瘦了15斤,大粗腿變細了很多……」快手直播間裡,@餘昌平醫生(ID:1744803478) 正笑著跟連線的@醫路向前巍子(ID:yiluxiangqianweizi)以及網友們分享自己生病治療的經歷。  @餘昌平醫生 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在這次新冠疫情中,他成了科室裡第一個感染新冠肺炎的醫生,曾一度因呼吸困難無法下床。
  • 消化醫生通俗科普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今天主要給大家科普一下膽囊和膽汁在我們身體內到底是幹嘛用的?為什麼我們人會出現膽汁反流和膽汁反流性胃炎?,當我們吃飯的時候膽汁就會從膽囊流到小腸裡面幫忙我們消化脂肪、膽固醇以及一些維生素,可以通俗的理解膽囊其實只是我們人體暫時儲存膽汁的倉庫,當需要消化食物的時候再拿出來負責幫忙消化食物。
  • 消化科醫生詳細科普
    大家好,我是葉醫生:本文是百家號反酸、燒心疾病保養預防專欄科普第14篇,本專欄反酸、燒心科普文章大概有30篇左右,主要教大家胃酸多、反酸、燒心、胃酸反流該如何保養和治療、如何通過科學保養預防反覆發作!如需了解更多胃腸道疾病科學保養和預防小常識,歡迎關注「消化內科葉醫生」。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保胃藥達喜跟反酸、燒心的幾個問題:達喜治療反酸、燒心的原理是什麼?治療反酸、燒心胃食管反流效果怎麼樣?達喜可不可以長期服用?這些問題平常也經常有粉絲留言提問。
  • 患糖尿病建議你去看看呼吸科?杭州男子有幸逃過一劫!這兩種病會重疊
    每日商報訊 幸虧聽了醫生建議,讓我遠離了死神。」近日,50多老劉(化名)來浙江省人民醫院就診糖尿病,結果診後又被建議去呼吸科看看。老劉身高167cm,體重卻有84公斤。直到不久前,老劉因為糖尿病到醫院就診,內分泌科醫生得知他睡覺打呼嚕嚴重,就建議他務必到呼吸科再檢查下。在呼吸科經過多導睡眠監測等一系列檢查,老劉被診斷為重度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症候群。醫生告知,現在的情況已經很嚴重了,再發展下去隨時有猝死的可能。
  • 科普:為什麼你的身體在生病時會疼痛?
    科普:為什麼你的身體在生病時會疼痛?時間:2017-07-29 13:07   來源: 科技新發現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普:為什麼你的身體在生病時會疼痛? 如今的都市人群都在忙碌自己的工作,從而忽視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有時候感冒都會讓我們身體疼痛,很不舒服。
  • 霧霾天氣呼吸科病人猛增 醫生建議戴KN90口罩(圖)
    連續的霧、霾天氣,與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成正比,是幾乎所有呼吸科醫生的共識。    「一般來說,醫院的呼吸科到了11月份以後,就診人數會有增加,床位也基本滿員。在連續的霧、霾天氣下,呼吸科的就診病人立刻出現明顯增長,這一點已經被反覆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