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背山面海,是東南亞11個國家中唯一與中國海陸相連的國家,其地理區位優勢明顯,平原佔國土比例約為25%,森林覆蓋率約43%(2019年末)。目前越南是世界投資的熱點國家。
越南革新開放之前,曾長期是個工業基礎極其薄弱的落後的農業國,於1986年正式開始革新開放之後,利用區位和勞動力資源豐富等優勢,大力引進外資並給予投資企業大量優惠政策,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在此,筆者根據公開數據,結合個人工作經驗,談一談越南的工業區。
一、越南工業園區概況
越南地理非常優越,平原佔比約1/4,且大多數省份沿海或距離海岸線不遠,非常便於建設工業區、加工區、高新區和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工業園區」),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
越南1999年建設了首個工業區,截止2019年,越南全國有307個工業園區,其中北部63個、中部46個、南部151個、九龍江平原地區47個。(對比:我國雲南省面積39.41萬平方公裡(比越南大了約6萬平方公裡),共有139個工業園區)。其中比較出名的工業園區有:越南新加坡工業區(VSIP,越文:Khu cng nghip VSIP)、胡志明市第9郡高新區(有三星工廠,越文:Khu cng ngh Cao Qun 9)、深圳—海防經濟貿易合作區(越文:Khu cng nghip An Dng - Hi Phòng,其實按越文翻譯為:海防安陽工業區)等。
目前,越南全國已投入使用的工業園區共有256個,89%的工業園區已有集中的廢水處理廠。
二、投資企業為什麼要選擇入駐工業園區?
1.優惠政策
各個工業園區管委會對入園的投資企業除了中央給予的優惠政策以外,還會給予當地具體的優惠政策,如減免營業所得稅(比如:二免四減半、四免九減半)、進口機械設備關稅和土地租金等。當然不同的工業園區,對投資企業適用的優惠政策有所不同。總體來說,位於特困地區、困難地區和邊遠地區的工業園區的優惠政策相對更多。
2.法律法規及規劃要求
越南投資法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投資企業的準入行業、布局地點等做了相關的規定。
此外,越南工業園區嚴格執行規劃,按規劃的功能招商引資,比如某工業園區規劃的功能為橡膠原料加工及相關配套產品生產加工,則工業園區管委會只允許相關行業的投資企業入園。如有特殊情況(如投資企業的行業與園區規劃不符),需先申請調整園區規劃等。
如果投資企業想在工業園區之外設廠,則需要現申請編立新的規劃等,耗時費勁,獲批的難度大。
3.園區的配套設施和產業鏈相對完善
在越南工業園區配套的電力、供水、排汙、道路等基礎設施,以及相關的產業鏈相對比較完善,且有現成的廠房可用。投資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配套設施,儘快投入運營。
三、工業園區對越南經濟的影響
越南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各地大力建設工業園區,並大力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20年來,各個工業園區對越南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進出口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據越南投資計劃部部長裴光榮(B Kê hoach va u t Bui Quang Vinh)表示,每年進入工業園區的外商直接投資(FDI)佔全國FDI的35-40%,其中投資工業領域的FDI佔比高達近80%。同時,促進了全國範圍內的基礎設施同步建設和發展。
工業園區創造的工業生產值達200萬美元/ha;出口值達127萬美元/ha;財政收入約為13.8億越南盾(約合39萬人民幣)/ha;其每年的工業生產值、進出口金額的增長速度均高於全國的增速。
截止2011年,各工業園區提供超過170萬個工作崗位,平均77個工作崗位/ha;合計65%的工業園區有集中的廢水處理系統。
截止2019年11月,年內全國工業園區共吸引約820個FDI投資項目和650個國內投資項目,共吸引投資總金額和增資總額分別達約147億美元和92000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668000萬)。
截止2019年11月,全國工業園區累計共吸引9381個外國投資項目(FDI),總投資金額達1916億美元,已執行的投資總額達約60%;9331個國內投資項目(DDI),總投資金額達2061000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59769000萬),已執行的投資總額達約42%。
2019年越南進出口總額達5169.6億美元(相當於其GDP的194.48%),其中出口總額達2634.5億美元,增長8.1%;進口總額達2535.1億美元,增長7%。其中:
越南全國工業園區內的企業總營收達2350億美元,與上年同比增長8%以上;出口總額達約1420億美元,為全國進出總額貢獻了近59%,同比增長了8%;貢獻財政收入近1300000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3770000萬),同比增長8%;直接就業人數近385萬人。
聲明:
1.本文的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公司或他人的觀點。
2.本文的數據來源於越南統計總局和idico(投資發展網)已公布的數據。
3.本文為原創作品,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和圖片(除註明的圖片以外),未經本人許可不得擅自複製、引用或轉載。如需轉載,須事先取得本人許可,並註明為本人的原創作品及出處,否則追求侵權人相應的法律責任。
本文作者:陸典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民商法學在讀碩士,現於謝凱文律師事務所(Kelvin Chia Partnership Law Firm)胡志明市分所任商務經理,目前主要負責律所業務的洽談、對接及中越互譯。精通粵語、越南語,有十餘年的中越互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