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境內被「除名」的古縣(中)

2021-01-20 騰訊網

地名,是管窺歷史的坐標點。通過對比1912《山東全省州縣自治區域圖》,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話題性的事兒——清末,山東省10府3直隸州共轄104縣(含8散州)。自1912年民國改元至今的100多年間,山東省境內消失的古縣名竟然有25個之多,約佔當時山東轄縣的1/4。

嚴格按名稱統計,這25個今天在山東境內被「除名」的古縣,基本都是曆元明清三代一直未改名的古縣,其中,有5個為秦漢時期設立,有10個為南北朝-隋唐時期設立,有9個為五代-宋金元時期設立。

謹此將這些老縣的沿革作一概述,以為當代山東人回望歷史提供參照。

NO.9-邱縣,唐代名相魏徵生於此

邱縣,原作丘縣,是元代新設的縣,隸屬東昌路,縣域以前是平恩縣轄區。明代,屬東昌府。清代前期屬東昌府,後期屬臨清直隸州。為避諱聖人孔丘,清代改稱邱縣。1940年,邱縣由魯西行政主任公署劃歸冀南區,自此漸行漸遠,1949年,屬河北省邯鄲專區。邱縣歷史名人中,最有名的是唐代名相魏徵,邱縣興平堡人(今盧、萬、靳三興平舊時為一村,即興平堡)。伴隨著邱縣劃歸河北省,魏徵也不能再算是山東人了。

1912年邱縣地圖

NO.10-恩縣,因文彥博而改名的縣

北宋慶曆八年(1048),王則在貝州起義,名臣文彥博奉旨前去鎮壓。他將王則正法後,赦免了其部屬,為感皇恩,貝州改為恩州。恩州在明代被降格為恩縣,一直沿襲下來。恩縣,曾是魯西北第一大縣。1956年,山東區劃調整時撤銷恩縣,原轄區劃歸平原、武城和夏津。1964年冬,武城縣衛運河以西地區劃給河北省故城縣。次年,從平原縣劃來5個公社(均為恩縣舊地)補給武城縣,故今武城全境多為老恩縣舊域。恩縣縣城恩城今為平原縣恩城鎮。近代史上,恩縣在國外也頗有名氣,因為,1880年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在恩縣龐莊建立的教堂,是基督教在中國內地農村設立的最早據點,有大量照片存世。

19世紀末,恩縣龐莊的莊門。

1912年恩縣地圖

原平原二中校園內的文昌閣,乃恩縣文廟留存下來的古建築,建於1547年。

NO.11-海豐縣,無棣縣的前身

明初,無棣縣改稱海豐縣,因為縣境內有海豐鄉,西北有海豐場而得名,初屬濱州,後屬樂安州、武定州、武定府。海豐縣的名字從明初一直沿襲到民國初年。1914年,海豐復稱無棣縣,屬濟南道。海豐縣改稱無棣縣的原因,一是廣東有個同名縣,二是無棣縣之名更為久遠,隋代已設置。

宋朝詞人李之儀便是無棣人,還記得他的千古名句吧——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不過,自隋唐至宋金,無棣縣縣城設在於家店(今慶雲縣常家鄉於家店村北),因為這個緣故,慶雲縣城西北今天都建有李之儀公園。

李之儀公園(圖片來自網上)

NO.12-蒲臺縣,西關出了唐賽兒

蒲臺縣始設於隋代,縣名源自當地有個長滿蒲草的高臺,相傳乃秦始皇東巡至此為望海而築。此縣斷續延續了1200來年(宋代曾廢,金代重設)。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起義領袖唐賽兒,便出自蒲臺西關。1956年山東區劃調整時被撤銷,其黃河北屬地劃歸濱縣,黃河南劃入博興和齊東。蒲城原在黃河南,1900年黃河改道,變為黃河北。1976年蒲城被洪水淹沒,後闢建為蒲城水庫。

小人書《唐賽兒》封面

NO.13-青城縣,山東也有一個

中國歷史上有5個青城縣,四川、山西、河北、安徽、山東各有1個。山東的青城縣歷史上幾經興廢。金天興二年(1233),始置青城縣,隸濟南路,後廢。1235年,蒙古置青城縣,縣治設於今高青縣田鎮西12公裡。明洪武二年(1369)省青城縣入鄒平、齊東二縣;洪武十三年(1380)復置青城縣,屬濟南府,清代改屬武定府。1948年與高苑縣合併改稱高青縣。

1912年青城縣地圖

NO.14-高苑縣,千古壯士田橫出自此

高苑縣之名始自東漢,由西漢高宛縣改名而來,再往前,是秦代的狄縣,寧死不肯向劉邦稱臣的田橫就是此地人。南朝劉宋時,高苑縣曾被廢除。隋代,改會城縣為高苑縣,此後至民國,1300年間,雖然縣域多有變動,高苑縣一直存在。明清時,高苑屬青州府,1914年改屬濟南道。1948年,與青城縣合併,改稱高青縣。高苑縣老縣城今為高青縣高城鎮。

徐悲鴻名作《田橫五百士》

NO.15-樂安縣,廣饒縣的前身

山東有個樂安縣,存在了將近800年。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改千乘縣為樂安縣,屬益都府,曆元、明、清至民國初年,縣名及境域均沒有大的變化。1914年,民國政府改定全國重複縣名時,因山東樂安縣與江西省樂安縣重名,將其改為廣饒縣。廣饒縣之名始於西漢,東漢時廢除,劃入利、益、博昌三縣,屬樂安國。晉代,復置廣饒縣;南北朝時置安樂郡,隋代改稱千乘縣,縣名延續至金代。

《天仙配》中的男主董永,一直被廣饒人視為老鄉,民國《樂安縣誌》記載稱「漢董永墓在城西南十五裡太和莊外」。

因董永是漢代千乘人,漢千乘縣與現在的廣饒、博興都有交集,博興人也把董永當老鄉,老縣誌中多有相關記載,博興縣陳戶鎮董家村今有董永祠(市級文保)。國內爭董永的地方還有很多,如湖北孝感是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當地人認為,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發生在那裡。

博興縣董永祠(圖片據濱州網)

NO.16-益都縣,名字一直被青州蓋著

益都之名,始自西漢劉胡被封為益都侯(治所在今壽光市北)。三國曹魏時曾置益縣(治所在今壽光市南)。南朝劉宋時改置益都縣,北齊天保七年(556)移治於東陽城(今青州市)。益都縣此後一直存在,不過,因青州府治長期設於益都縣城,益都縣名氣不大,多數時間被青州蓋著(例外時段:金稱益都府、元稱益都路)。1913年,廢青州府,留益都縣。1986年,益都縣改稱青州市。

民國時期的益都北門城樓

NO.17-滋陽縣,歷史上是兗州府駐地

今天的兗州區大致與過去的滋陽縣是一回事。兗州為古九州之一,早在《尚書·禹貢》就有記載。因此,其行政級別在歷史上很高。作為縣名,滋陽之名又源自嵫陽。金代,始設嵫陽縣,因位於嵫山之陽而得名,當時兗州(後改泰寧軍節度使)的治所亦在嵫陽。元明清各代都因襲了這種上下級關係。唯一的變化是,明成化年間,改嵫陽縣為滋陽縣。

1913年,撤銷兗州府,滋陽縣改屬濟寧道。滋陽城內名勝古蹟眾多,除了興隆塔,號稱天下第一坊的範氏牌坊曾聞名全國。1962年至今,滋陽縣先後改稱兗州縣、兗州市、兗州區。

清末,滋陽範氏石牌坊照片(柏石曼攝),此坊號稱天下第一坊(無存)。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山東千年古縣,魯西平原上的雜技之鄉,七步成詩的曹植曾在此為王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自古便有齊魯大地、禮儀之邦之美譽。它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遊,東臨黃、渤海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接冀、豫、皖、蘇四省,境內16地市,137區縣各具特色,而置縣千年以上、專名沿用至今達千年以上,地名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古縣多達74個,而今天我們說說山東西部的這個兩千多歲的古縣。東阿,中國雜技之鄉,中國喜鵲之鄉,東依泰山,南臨黃河,隸屬於江北水城聊城市,是魯西最著名的千年古縣。
  • 山東兩千年古縣,宰相劉羅鍋故鄉,還是《紅高粱》的誕生之地
    山東古稱齊魯大地,簡稱「魯」,是我國北方第一經濟大省。山東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歷史文化積澱極為深厚,集中體現在總數佔據全國近一半的千年古縣。在山東,千年古縣常見,兩千年古縣卻並不多見,今天我們來聊聊位於山東半島的一個兩千年古縣。它位於山東省東部,東臨青島,西依濰坊。在濰坊有世界濰坊、宇宙壽光、高密帝國的說法。
  • 河南3座古縣,竟被聯合國然定為「千年古縣」,看看有你的家鄉嗎
    河南,古稱中原、豫州、中州,簡稱「豫」,因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於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遊,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河南是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火藥三大技術均發明於河南, 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誕生了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等古都,為中國古都數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區,河南有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商鞅、張良、張衡、杜甫、吳道子、嶽飛等歷史名人。
  • 建國後,山東這個縣撤銷,曾與觀城合為一縣
    山東歷史悠久,先秦時境內城邑就眾多,到秦代時縣治密布,如今山東也是我國古縣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當然,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山東境內消失的古縣也有很多,其中不乏曾家喻戶曉的縣,其中在建國後消失的古縣就有長山、齊東、蒲臺、博平、堂邑、清平、恩縣、德平、觀城等,以及建國後曾與觀城合併的朝城縣。
  • NO.20|山西臨汾市古縣景點、美食
    古縣行政區劃圖古縣是山西省臨汾市下的一個縣,位於臨汾市東北部,太嶽山南麓,汾河、澗河中上遊,東與安澤毗鄰,西與洪洞接壤,南與堯都、浮山相參,北與霍州、沁源交界。境內還有浮古線(浮山—古縣)、安第線(安澤—第一川)、古北線(縣城—北平)、古石線(縣城—石壁)等縣級公路縱橫交錯。計2012年全縣共有上等級公路106條、589公裡,油路裡程達153公裡,其中二級路面120公裡。通油路的行政村達81個。
  • 江蘇一特有名的古縣:名字就一個字,還經常被人讀錯
    江蘇,地處我國東部沿海中心、長江下遊,濱江臨海,地跨長江、淮河,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是我國地勢最低的一個省。江蘇省還擁有著許多的古城和古縣,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就有13座,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江蘇省的一個特別有名的古縣,這個縣的名字就只有一個字,而且還極易讀錯,你知道是哪個縣嗎?很難猜吧,畢竟一個省只有一個字的縣的還是很多,那如果說這個縣還是我國歷史上漢高祖劉邦的發跡之地,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沒錯這個縣就是沛縣。
  • 趙晨偉任古縣代縣長、楊玉果任安澤縣代縣長
    ,會議表決通過了古縣人民政府關於任免人員的議案,決定任命趙晨偉、李晶為古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表決通過了古縣人大常委會關於接受劉舒華辭去古縣人民政府縣長職務請求的決定(草案);作出了關於趙晨偉代理古縣人民政府縣長職務的決定。會議還表決通過了其他任免事項。
  • 傷害過河南的颱風「山竹」和「溫比亞」正式退役,因罪孽深重被除名?
    受其影響,商丘、周口等地出現嚴重的城鄉內澇,京九和隴海鐵路商丘境內限速運行,部分城市電力短暫中斷、列車晚點、航班延遲或取消。「溫比亞」(英語:Rumbia)一名由馬來西亞提供,意義為一種盛產西米的溫比亞樹。「溫比亞」於2018年8月15日14時在東海東南部海面生成後,逐漸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僅僅經過一天半的時間,就於17日凌晨4時05分在上海浦東新區南部沿海登陸。
  • 傷害過河南的颱風「山竹」和「溫比亞」正式退役 因罪孽深重被除名?
    颱風「溫比亞」名列2018河南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首位記者查詢發現,在2018年年底河南省氣象局公布的2018河南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中,颱風「溫比亞」名列首位。受其影響,商丘、周口等地出現嚴重的城鄉內澇,京九和隴海鐵路商丘境內限速運行,部分城市電力短暫中斷、列車晚點、航班延遲或取消。「溫比亞」(英語:Rumbia)一名由馬來西亞提供,意義為一種盛產西米的溫比亞樹。
  • 撤縣劃區,千年古縣「邢臺縣」消失,邢襄大地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邢臺縣街景近期國務院批覆了河北省調整邢臺市行政區規劃,其中原橋東區更名為襄都區,橋西區更名為信都區,原市區東側的任縣改為任澤區,南和縣改為南河區,而「千年古縣」邢臺縣則消失,其管理區域分別劃到襄都區和信都區
  • 山東水滸好漢城:千年古縣,水滸英雄的傳奇故事
    鄆城,隸屬山東省菏澤市,作為千年古縣,是水滸故事的發祥地,素有「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鄆城人自古以尚武、豪爽俠義而出名,歷為武林志士雲集之地,作為《水滸傳》中的核心人物,宋江和晁蓋都是鄆城人,知名人物還有彭麗媛。
  • 超強颱風「山竹」被除名 前世竟是被除名的榴槤
    不過,在颱風命名表上的名字並不是「終身制」,一旦颱風作惡多端或太有個性,就會在命名表上被除名。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處的亞太地區14個成員國或地區提供     各成員提交或後期替補的名稱都需遵守幾項基本原則。每個名稱不能超過9個英文字母,這是為了避免發布預警信息時單詞太過複雜;名稱要容易發音;不能在各成員使用的語言、宗教、習俗中帶有不良含義;選取的名稱應得到颱風委員會全體成員的認可。
  • 謝謝你們為古縣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古縣老鄉俱樂部」,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
  • 隨著縣區的撤併,古縣「邢臺縣」消失
    國務院批准了河北省調整邢臺市行政區劃,原橋東區更名為襄都區,橋西區更名為信都區,原城區東部的任縣改為任澤區,南和縣改為南河,而「千年古縣」邢臺縣消失了,行政區域劃分為襄都區和信都區。「縣市同名」現象非常普遍,如邢臺市邢臺縣、滄州市滄縣、承德市承德縣等,然而在區域調整規劃中,幾乎沒有同名縣直接消失,千禧年古縣隨著時代潮流而變化,凸顯了卓越對政治家的領導能力。為了讓後人記住這個「千年古縣」邢臺縣,我認為有必要記錄下來,至少後代子孫知道他們的祖先在哪裡。
  • 臭名昭著的利奇馬,你被除名了!颱風炒麵、颱風臭豆也要來了?
    近日,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52次屆會議在中國香港召開,在這次會議上,颱風委員會成員國中國、日本和菲律賓三國對5個颱風提出除名申請——其中中國對2019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提出除名申請;而日本則對15號颱風法茜、19號颱風海貝思提出除名申請;菲律賓對北冕、巴蓬提出除名申請
  • 「山竹」「溫比亞」除名,新出爐的颱風名稱透著濃濃水果味兒!
    它們將代替在ESCAP/WMO颱風委員會第51次屆會上宣布除名的颱風「山竹」和「溫比亞」。「山竹」和「溫比亞」為什麼被除名?颱風究竟是怎麼命名的?下面跟小編快速了解一下。此後,「溫比亞」先後穿過江蘇、安徽、河南、山東,並給東北帶來破紀錄暴雨。21日,中央氣象臺停止對其編號。國家減災辦2018年8月21日數據:颱風「溫比亞」已造成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8省市1493.5萬人受災,31人死亡,14人失蹤。在「溫比亞」影響過程中,浙江、江蘇、安徽、山東、遼寧和吉林6省32條河流水位超出警戒線,7條河流水位超出保證水位。
  • 寧夏這個千年古縣等你「遇見」!
    這裡是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 水洞溝是5A級景區,位於靈武市境內。更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立體軍事防禦體系,在我國的長城防禦體系中,把長城、城堡和地下藏兵洞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防禦系統。 這裡是千年古縣 靈武,古稱靈州,於西漢惠帝四年置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凝結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 《山海平陽 千年古縣》,美醉了!
    千萬年的海潮江流 滋養了古縣平陽靈秀山海和鼎盛人文 ......如今,平陽已形成融山、水、洞為一體,集史、地、文於一身的大旅遊體系,新老風景名勝旅遊項目綴遍境內。 今天,與我一起走進這座人傑地靈、風景秀美、充滿活力的「千年古縣」。 景點薈萃 南雁蕩山 人間仙境,更勝蓬萊
  • 古縣公安局召開2020年民警子女高考升學座談會
    important}為進一步落實市局從優待警措施,關心關愛民(協)警家風建設,凝聚警心,9月11日,古縣公安局召開2020年民警子女高考升學座談會,為準大學生們發放了助學金。學子們表達了對家長辛勤栽培的感謝,並表示要在大學裡繼續奮發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繼續為古縣公安爭光添彩。家長代表也分別作了講話,表達了對局黨委關懷的感謝,同時對各位學子的未來人生路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 講好我們的小康故事|跟隨記者團走進古縣
    臨汾市「講好我們的小康故事」主題採訪系列報導正在進行中,記者團的第一站是古縣石壁鄉三合村,對該村圍繞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旅遊帶動經濟發展等進行採訪,並參觀了解古縣牡丹的旅遊發展。同時,成立古縣三合丹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大力發展鄉村文化旅遊產業,通過組織群眾民俗表演、遊客接待、禮儀慶典等活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還引進紅橡樹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紅橡樹50餘畝培育基地,依託牡丹產業,把農村當景區來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打造美麗宜居示範村、旅遊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