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Ingram Micro而言,數位化轉型的關鍵在於改善客戶體驗

2021-01-13 企業網D1Net
這家價值460億美元的技術提供商的CIO兼CDO Tom Peck解釋說,通過了解客戶的行為習慣,Ingram Micro可以使用數位技術來創造一個無縫的體驗環境。

 

Tom Peck曾擔任包括NBC環球娛樂, MGM MIRAGE(現為米高梅度假村), Levi Strauss和AECOM在內的多個企業的CIO。今年3月,他被任命為Ingram Micro的執行副總裁兼首席信息和數字官。Ingram Micro是一家價值460億美元的全球技術和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擔負著領導全球技術戰略和支持以及改善所有員工和客戶的數字體驗的雙重任務,Peck正擔任著可能是他迄今為止最具挑戰性的角色。我採訪了Peck,了解他對這份新工作的態度。

 

你的頭銜是CIO和CDO。為什麼Ingram Micro創造了這個雙重角色?

 

Ingram Micro正處於一個拐點。我們的客戶、供應商和經銷商想要速度和靈活性,所以我們需要從B2B轉變為B2C,而技術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的執行長Alain Monie明白,雖然數字轉型是每個人的工作,但在技術和數字領域擁有一位領導者可以減少高管之間的摩擦,並讓我們能夠更快地進行變革。

 

數位化對Ingram Micro意味著什麼?

 

對我們來說,數位化是對我們客戶體驗的根本改造。我們的客戶是生產產品和服務的供應商,以及銷售和分銷這些產品的經銷商。為了改善每個客戶的接觸點,我們開始談論如何從「感知客戶」轉變為「以客戶為導向」。只是了解客戶正在做什麼以及他們是如何做的已經不夠了;我們想要了解客戶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們行為的動機是什麼?他們的痛點是什麼?以及他們在找什麼?

 

通過了解客戶的行為,我們可以使用數位技術並通過註冊、發現、報價、訂購和履行等一系列過程來創建一個無縫的體驗。我們最終追求的是一個無摩擦的渠道,讓我們的客戶可以避免任何有可能延誤、阻礙或幹擾他們體驗的手動接觸點。

 

能夠提高客戶體驗的數位化產品是怎麼樣的?

 

我們新的數位化產品包括改進了的一鍵式結帳,具有相關數據的個性化門戶網站以及新的聊天機器人等等。我們正在多個領域探索試點產品:例如,區塊鏈如何實現安全的採購鏈或幫助逆向物流?機器人和虛擬實境能夠幫助我們進行挑選、打包和裝運過程,並給我們更高的完美訂單指數分數嗎?機器人和人工智慧如何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按需交互?

 

Ingram Micro最近宣布了一個新的雲市場,由雲計算執行副總裁Nimesh Dave來運營。這是一個自動化的平臺,是一個連接了買家、賣家和解決方案的生態系統,並為我們的渠道合作夥伴提供了一種無縫的購買、供應、管理和開具發票的方式。

 

你是如何改變IT的運營模式來實現這種創新的?

 

推動數位化戰略和進行技術交付是我工作中相對容易的部分。改變我們的經營模式、文化和行為才是最困難的。在數字世界中,我們需要消除傳統的功能障礙,並在一個小型的協作團隊中工作——在那裡,IT和業務將一起合作。這不僅需要發生在我們的電子商務應用中,也需要發生在我們所有的企業應用中,包括大型機。項目管理和需求管理也必須改變。從瀑布式向敏捷式的轉變非常重要;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管理需求的方式。使用先進先出的方式考慮優先項目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我們需要以實時、迭代的方式來提供解決方案。我們現在通常在兩到三周的衝刺中進行交付。

 

例如,我們已經召集了幾個敏捷團隊,要求他們共同努力,為經銷商提供一種新的、改進的方式,通過經銷商門戶來訪問Ingram Micro的網站,並檢查訂單狀態、信用額度和其他的類似事項。他們的目標是提供自助、按需式的經銷商體驗,以便我們的經銷商能夠在需要時獲得他們需要的信息。

 

我們不斷從銷售、客戶服務、市場營銷、項目管理、財務、數字解決方案和IT領域吸收人才。通過這些小型的跨職能團隊的共同努力,我們能夠在8月底交付我們的第一個產品,這是一個自助服務工具,允許客戶了解他們的訂單狀態。

 

你是如何管理「IT」和「數位化」的?作為一個組織還是兩個?

 

IT和數位化都是一個組織的一部分。我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把團隊當作一個孤立的筒倉來管理。如果一個團隊被認為是組織中更重要的一部分,這可能會適得其反。事實上,這兩個部分都很重要。當你在單一團隊中運營IT和數位化時,你將同時獲得協作和速度。

 

但是當所有的IT和數字功能都集中在一個屋簷下時,你也必須要小心。一些業務合作夥伴認為這種模式是一種經營業務的技術趨勢,但這可能並不是你想要的。為了避免出現這種看法,明智的做法是向業務夥伴提供一些這樣做的好處,讓他們看到合併後的組織的價值。

 

對於正在推動公司數字戰略的CIO,您能給他們一些什麼樣的建議?

 

除了提供獲得快速勝利的案例之外,我的建議是將技術債務的管理委託給您團隊中一些值得信任的運營領導,這樣您就可以把時間花在數位化的轉型上。數位化人才與IT人才是不同的。你需要確保你自己知道其中的區別,並選擇合適的人才來領導合適的團隊。最後,請記住,當你同時是CIO和CDO時,戴著如此多不同的帽子,並擁有如此多的競爭優先權時,如果你能夠持續關注你的客戶為什麼這麼做,而不是他們做什麼或是怎麼做時,你就總能專注在正確的數位化議程上。

相關焦點

  • Ingram Micro ONE APAC大會舉辦:彰顯英邁國際數位化轉型決心!
    我們看到英邁國際希望通過物聯網,混合雲計算以及邊緣計算,AI等的新技術加速各地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需求和傳播。特別是東協地區,因為它是一個有很多合作,同時擁有大量的領域競爭程度。這使得一個充滿活力的地區成為可能。
  • 華為與德國SLV合作,加速以客戶為中心的數位化轉型
    【德國,漢諾瓦,2017年3月23日】華為在CeBIT 2017(漢諾瓦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上,宣布與德國SLV在智能照明領域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解決數位化時代用戶對智能服務和解決方案的日益增長的需求。雲服務和數位化轉型改變了人們的溝通和工作方式。隨著物聯網(IoT)的興起,智能服務和解決方案越來越重要。
  • Engage 2020】銷售易史彥澤:數位化轉型從客戶數位化開始
    但疫情也帶來了一些正面的啟示,催生了在線辦公、遠程協同等這些過去企業不太關心的新習慣,也讓更多企業意識到經營過程中數位化的重要性。「GDP增速放緩,中國經濟從過去的紅利經濟向效率經濟轉型,科技創新、 數位化,教育等是增長關鍵。」十四五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管教授白重恩先生在近期採訪中提到。
  • 【Engage 2020】銷售易史彥澤:數位化轉型從客戶數位化開始
    但疫情也帶來了一些正面的啟示,催生了在線辦公、遠程協同等這些過去企業不太關心的新習慣,也讓更多企業意識到經營過程中數位化的重要性。  「GDP增速放緩,中國經濟從過去的紅利經濟向效率經濟轉型,科技創新、 數位化,教育等是增長關鍵。」十四五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管教授白重恩先生在近期採訪中提到。
  • 論汽車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必要性
    就目前而言,我國製造業領域在數位化方面尚處於起步階段,如何引領產業更加長遠發展仍需不斷努力。一、傳統行業從思維轉型開始終端消費者全新的體驗背後是企業傳統思維模式的自我突破。對於汽車行業來講,過去更多是想通過產品快速搶佔市場,然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汽車行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上海農商銀行王海濤:客戶旅程管理是數位化轉型的關鍵著力點
    簡要介紹了上海農商銀行從農村信用社改制為省級股份制商業銀行,再到首發過會成為準上市銀行的發展歷程,並分享了上海農商銀行在數位化轉型道路上的實踐探索。上海農商銀行網絡金融部總經理 王海濤王海濤表示,上海農商銀行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為使命,全面部署「堅持客戶中心、堅守普惠金融、堅定數字轉型」三大核心戰略,圍繞「以客戶為中心」這條主線,緊抓客戶體驗優化,著力客戶旅程管理,創建了 「鑫旅程」移動端數字客戶旅程管理體系。
  • 波士頓諮詢:客戶體驗價值數位化的經驗、工具與方法論
    再往下走,我們看到,實際上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業務模式裡面,這些很成功的企業,有部分是原生態的數字企業,也有部分是非常老牌的線下企業,也有很多既有線下模式,又有數位化創新模式整體的改變。每個企業在他們的客戶體驗裡面有一個非常鮮明的客戶體驗的定義以及對於自己的暢想和標準。
  • IT30: 數位化轉型之路
    消費端快速反饋,改進服務的客戶體驗併合理降低運營成本,關注構建資源聚集、合作共贏的生態系統。1-3客戶。擴大業務流程對客戶的開放,為客戶更多的參與到產品/服務的優化和推廣中。實現了消費者和企業的直接對接。1-4人力。作為數位化轉型的執行主體,人員(包括企業所構建的生態系統中的相關人員)需賦能。
  • 數位化轉型對企業意味著什麼?
    數據驅動:這不僅包括收集和分析客戶相關數據,還包括衡量公司內部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客戶為中心:最終,這些轉變都會關注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更好的體驗。這些基本特徵與企業業務類型無關,而是關於企業如何做事。數位化轉型企業不會改變其業務的核心價值或產品。
  • 企業數位化轉型2.0時代已經到來 10個關鍵點讀懂數位化轉型
    2月,在舊金山舉辦的IBM Think 2019大會上,IBM CEO、總裁及董事長Ginni Rometty提出當前正在進入數位化重塑2.0階段(Digital Reinvention, Chapter II):數位化重塑的第二篇章,將以企業驅動為主,具有三大維度特徵——擴展數位化和AI規模、混合雲以及關鍵任務應用,這些之下是可信的基礎設施,而IBM有責任引導這一進程
  • 6家歐美企業告訴你:如何避開數位化轉型陷阱
    一場數位化革命正在全球範圍內全面推開,中國市場也不例外;對於中國市場各行業的眾多企業而言,數位化轉型所蘊含的可觀商業價值吸引力巨大。然而,相較於天生就具備數位化基因的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對於消費品、汽車、工業品等中國傳統行業企業而言,數位化轉型需要依靠後天習得;尤其是對於已經在傳統業務領域發展得枝繁葉茂的大型傳統企業,基於現有傳統業務之上的數位化轉型好比「二次創業」。對於中國市場的傳統行業企業而言,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擁抱數位化轉型,讓數位化為企業插上加速發展的翅膀,是眾多傳統企業一直在思考和探尋的。
  • 麥肯錫:客戶體驗是最有力的增長神器
    與此相比,自下而上推進客戶體驗改革的成功機率就要小得多。發現、設計到交付:執行長如何設計客戶體驗轉型框架客戶體驗的重要性毋需多言,可是客戶究竟期待怎樣的體驗?精明的高管們正越來越多地思索這一問題,他們確實應該這樣。領先企業已經深刻認識到客戶體驗對於推動增長和績效的重要性,它們明白,對客戶而言,企業組織的交付方式正在變得與交付內容一樣重要。
  • 九卦|從「喊口號」到落地執行,銀行數位化轉型應該怎麼轉?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數字經濟在整個經濟規模的佔比正在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於經濟,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是響應數字經濟發展的需求;從客戶角度而言,80後、90後這一代對金融的需求有幾個特點:「隨時隨地、知我所需、量身定製」,如果商業銀行不做數位化轉型,就無法適應客戶的需求變化;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技術是這一輪銀行數位化轉型的根本推動力,大數據是業務決策的基礎
  • 九卦| 從「喊口號」到落地執行,銀行數位化轉型應該怎麼轉?
    在他們看來,技術並不是數位化轉型的唯一關注因素,大數據風控模型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金融科技驅動數位化轉型,但各家銀行仍然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數位化轉型路徑。數位化轉型要建立「容錯文化」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數字經濟在整個經濟規模的佔比正在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於經濟,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是響應數字經濟發展的需求;從客戶角度而言,80後、90後這一代對金融的需求有幾個特點:「隨時隨地、知我所需、量身定製」,如果商業銀行不做數位化轉型,就無法適應客戶的需求變化;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技術是這一輪銀行數位化轉型的根本推動力,大數據是業務決策的基礎,人工智慧是服務體驗改善的關鍵,行動裝置是客戶經營的平臺
  • 「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 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
    對企業而言,疫情期間各種在線需求加速釋放,使企業更有意願和動力推進數位化轉型。中國企業對數位化工具產生了爆發式需求,由此形成新的使用習慣和工作模式,數位化覺醒將成為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推動力。從「賣東西」到「經營用戶關係」;從一對一零售服務到「『N TO ONE』管家服務」;從一對一交付到「商品+服務+體驗」;從商業店鋪空間到「人對人,端對端,直達型服務」;從個人著裝服務到「全家著裝解決方案」,都是數位化轉型帶來的全新挑戰。
  • 「數位化」成2020年度熱詞,傳統行業如何看待企業數位化轉型?
    會上,依文、用友、飛書、我愛我家、世紀互聯等優秀企業代表帶來了各自對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思考。在會議正式開始前,計世傳媒集團副總裁趙燾昊作為主辦方為大會致辭,他指出,疫情帶來的「長尾效應」使得「數位化」成為2020年度熱詞。對企業而言,疫情期間各種在線需求加速釋放,使企業更有意願和動力推進數位化轉型。
  • 「深度」中小銀行普惠金融數位化轉型挑戰及對策
    傳統銀行普惠金融的核心競爭能力在於風險定價、風險管理和信用分析,而數位化轉型對客戶開發、產品設計、服務提供和風險防控提出了新要求。數位化轉型對傳統銀行普惠金融業務的思維模式構成挑戰。傳統的思維模式集中體現為堅持以價值鏈為本位,核心在於通過封閉的系統和模式防控風險。與之相反,數位化轉型採用以客戶為本位的網際網路思維,運作模式具有開放與合作的突出特點。
  • 下一輪數位化轉型變革即將來襲
    下一輪數位化轉型變革即將來襲 Priya Dialani 發表於 2020-12-09 16:26:26 發生的冠狀病毒疫情無疑會促進更多的組織加快數位化轉型。
  • 您有一封Ingram Micro ONE峰會邀請函,請查收
    今年,疫情這場不速之客讓我們見證了智慧辦公、人臉識別、網絡安全等技術的重要性,是的,也許此時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所在的公司今年就加大了數位化轉型的投入。誠然,數位化轉型已經成為了擺在各個行業都要面臨的問題,那麼企業要如何堅實地邁向數位化的這一步呢?也許該來Ingram Micro ONE峰會了解一下了!
  • 人人都在喊的「新零售數位化轉型」到底是什麼?如何進行轉型?
    現在各行各業都在強調轉型,尤其是零售業。如今,傳統的零售業面臨著很多壓力,物流、租金、人工成本上升、同質化競爭激化等等。面對這些不利因素,傳統零售的創新變革已經迫在眉睫,很多零售商家正站在風口浪尖上觀望。今天就和大家來說說「新零售數位化轉型」這個話題,以及,應該如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