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兩分鐘,了解靜安。來源:靜安區(02:01)
7月22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二場「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靜安區委書記於勇介紹了靜安區近年來經濟發展、改革創新、城市治理、公共服務、文化發展等方面的有關情況。
靜安區面積37.37平方公裡,常住人口105.77萬,區位優勢明顯、經濟實力雄厚、人文環境優雅、城區環境精緻。近年來,靜安圍繞「國際靜安、圓夢福地」的奮鬥目標,積極對接國際一流標準,在城市空間布局、產業功能、環境營造、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一、經濟密度質量效益保持前列
靜安的綜合經濟實力始終位於上海中心城區前列,發展質量和效益處於較高水平。
主要有兩方面特徵:第一個特徵是三大經濟特色鮮明。
靜安作為中心城區,地域面積狹小,資源相對稀缺,為此大力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涉外經濟三大經濟,提高經濟能級和密度。在總部經濟方面,靜安已
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85家
,其中不乏歐萊雅、開雲、輝瑞、飛利浦等知名公司。
在樓宇經濟方面,靜安是上海第一幢億元樓的誕生地,
去年億元樓達75幢,月億樓9幢
,其中單位樓宇年稅收產出最高的超過38億元。
上半年,涉外經濟實現稅收總收入184.08億元,佔全區稅收總收入的50.75%,外稅規模和佔比均位居中心城區第一。
第二個特徵是產業高端化國際化優勢明顯。
靜安已經構建了以商貿服務業、金融服務業、專業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信息服務業為主的國際化、高端化現代服務業體系。特別是商貿服務業、專業服務業特色優勢突出。在商貿服務業上,靜安作為國際消費城市示範區,
匯集國內外品牌超過2000個,進入上海的世界一線品牌絕大部分在靜安設有旗艦店或專賣店
。特別是南京西路商圈沿線,世界三大知名奢侈品集團——路威酩軒集團、歷峰集團、開雲集團旗下品牌雲集,商圈成為全市高品質消費的風向標。全國首個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落戶恒隆廣場。今年「五一」期間,南京西路商圈成為全市客流最高的商圈之一。同時,區域內吳江路休閒街—豐盛裡區域、陝西北路老字號專業街被評為上海特色商業街區。靜安寺商圈被納入上海市第一批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安義夜巷」廣受好評。今年4月起靜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中心城區率先實現正增長,上半年累計559.67億元,同比增長11.3%,增幅中心城區第一。
在專業服務業上,靜安已經集聚了法律服務、會計審計、人力資源、檢測認證等大量的國內外知名專業服務業企業,囊括了幾乎所有的細分門類。GaWC名錄的全球服務機構中,靜安的數量達到44家,佔上海市擁有GaWC企業數量的三分之一。區域內專業服務業在決策諮詢、產業融合、資源整合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配套作用。
二、改革創新服務功能優勢凸顯
上海提出要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和開放樞紐門戶功能。為此,靜安主動服務全市大局,推動改革與創新兩輪驅動,不斷提升城區的核心競爭力、投資吸引力、輻射影響力、功能承載力。
在深化改革方面,重點就是
依託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全力推進全球服務商計劃
。靜安是上海唯一的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近年來在貿易便利化、服務業體制機制突破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效,在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全國19個市(區)開展的工作評估中,靜安排名第一。在此基礎上,靜安在全市首創提出全球服務商計劃,進一步對接上海強化「四大功能」,特別是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市區聯動全力打造具有全球資源配置力和影響力的高端服務業集群。目前該計劃已被明確列入了市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靜安將重點打造9大服務平臺,建設15大產業空間,打響4大活動品牌,吸引高能級的全球服務機構入駐。
在科技創新方面,重點是聚焦市北高新園區,大力推進以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新技術新產業。市北高新園區作為靜安對接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前沿陣地,園區綜合發展指數、單位土地利潤、單位土地稅收產出強度在全市開發區中名列前茅。目前,園區內已形成了大數據云計算等特色產業為主的產業集群,並擁有上海數據交易中心、全國首個大數據試驗場聯盟、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等功能平臺。上個月,
靜安與上海科學院、華為等共同打造的區塊鏈生態谷也正式揭牌
。目前,園區已列入《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全市科創規劃版圖,正努力建設成為中國大數據產業之都和中國創新型產業社區。
此外,靜安還積極布局新產業新業態,依託區內國際知名藥業企業和三甲醫院集聚優勢,規劃健康產業園區,積極推動大健康產業發展;對接市出臺的新基建行動方案,高水平推進5G等新一代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三、城區品質治理水平精緻精細
靜安區正在著力打造城市精細化管理示範區,努力讓人民群眾在靜安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重點推進兩個方面。
一是以「一網通辦」為關鍵抓手,帶動政務服務改進。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全力深化「一網通辦」靜安頻道建設,提升在線辦理率和全程網辦率,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向行政服務中心集中,加大環節精簡和業務流程再造。
去年在全市「一網通辦」評估中,靜安在16個區級政府中名列第一
。
二是以「一網統管」為關鍵抓手,以繡花般功夫推進城區精細化管理。依託靜安的大數據云計算產業優勢,探索城區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2018年,就開展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大數據與城市精細化管理(靜安)項目建設。去年靜安承接了市城市綜合管理信息化平臺區級平臺唯一試點建設任務,
今年還將建成城市運行「一網統管」2.0指揮平臺
,努力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的目標。
在優化精細化管理機制的同時,靜安還全力推進「美麗家園」「美麗街區」建設。靜安是全市較早啟動「美麗家園」建設的區之一。先後實施兩輪三年行動計劃,實現所有785個住宅小區全覆蓋。特別是
在全市率先把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納入政府實事全力推進
。下一步,靜安將持續推進區域內的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和設施改造、區域道路環境整治、綠化建設等工作,打造高品質生活環境。
四、群眾生活公共服務舒心便捷
靜安始終聚焦「老、小、舊、遠」等民生關切,力爭做到老有頤養、幼有善育、住有宜居,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全力做到老有頤養。截至去年年底,靜安共有60歲及以上人口35.71萬人,佔比為39.1%,老齡化程度在全市處於較高水平。高度重視為老服務工作,積極完善養老設施布局。至去年年末,全區共有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19個、老年人護理機構25個、老年人助餐點66個、機構養老床位6089張,較好匹配了老年人的生活需要。
在推進機構養老的同時,靜安還積極優化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推出了「樂齡家園」居家養老服務品牌十大行動計劃,涵蓋了「樂齡友廚」社區助餐、「樂齡居家寶」健康保障、「樂齡有伴」獨居關愛、「樂齡手幫手」家庭照顧等項目,讓老年人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更為貼心的關懷和愛護。
積極推進幼有善育。靜安擁有優質的教育資源,全區共有中學52所,其中普通中學50所,職業高中2所;小學44所;幼兒園91所。特別是託幼工作事關「最柔軟的群體」、事關千家萬戶、事關城市未來。為此,近年來靜安全力做好3歲以下幼兒託育服務、3至6歲學前教育、小學生下午3點半後校內課後看護服務等工作。加大普惠性託育點建設力度,年內率先實現14個街鎮全覆蓋。
著力實現住有宜居。堅持舊區改造、無衛設施改造、成套改造三位一體統籌推進。目前已經提前8個月全面完成「十三五」成片二級以下舊裡32.64萬平方米的改造目標,並在此基礎上,有序推進剩餘的零星舊改地塊改造。同時
累計完成5200多隻「手拎馬桶」改造
,基本解決居民「如廁難」問題。區域內的彭三五期、彭一小區、中華新路817弄等舊住房成套改造也都在有序推進。
此外,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靜安區就業帶來較大影響。為此,靜安加大了就業幫扶力度,上半年,全區新增就業崗位22833個,幫扶引領創業426人,幫助長期失業青年就業504人。特別是依託區域內人力資源企業集聚優勢,靜安區成立了人力資源機構助力大學生就業聯盟,重點幫扶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
靜安還在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同時,強化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哨點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增強早期監測預警能力。加強區域性醫療中心和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提升區域醫療救治水平。
五、城區人文文化品位多元典雅
靜安在文化發展上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輝映。
主要有兩方面特徵。一是文化資源豐富。中國第一條西式馬路(1862年)、第一輛有軌電車(1908年)誕生在靜安。
靜安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的核心區域,中共二大會址、上海毛澤東舊居、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等重要紅色遺蹟也都坐落於靜安。
區內目前共有159處優秀歷史建築、3個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同時,還有14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33個藝術表演場館、14個電影院。
二是文化品牌活動雲集。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濃情靜安·爵士春天」音樂節、靜安國際雕塑雙年展等活動,已經成為全市知名文化品牌。靜安也是市「建築可閱讀」示範區之一,推出了3條「建築可閱讀」微旅遊線路。同時,靜安還深入打造「博物館城區聯合體」,構建多類型、多領域、多層次的博物館體系,努力為「上海文化」品牌提供優秀的「靜安樣本」。特別是靜安區注重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美在靜安」公共文化圈提升專項行動,開展「十百千萬」文化配送工程,形成區級公共文化配送供給菜單,共有293家主體單位,583個入選項目,進一步豐富了市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