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由心滅。」——《無常經》
在這裡的「相」是外在的形象,而「心」則是心在心境。單單從文字意思來解釋這句話,放在現代世界似乎有些片面。隨著現代社會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講究「人不可貌相」。
但是,有些地方還流傳著一些關於「以貌取人」的俗語,像「腿長腳瘦,家財必露」。這句話是何意思?有沒有什麼道理?
古代社會,我國以農業發展為主,農業發展離不開廣大農民,農民又以年富力強,身體倍棒的人為好。若是枯瘦如柴,腳底板子瘦弱,根本幹不了重活兒,沒法幹活兒就被人家落下,日子就過的一天不如一天,別提積攢家業了。
這句話在古代農村很受用,主要是當時人們就靠著幹農活活著,只有極少數人可以通過學習這條路考取功名,進入上層社會。
02
如果是放到現在來講,這句話有些片面,雖然農村還是有很多人幹農活兒,但是只是極少數人了,和古代社會正顛倒過來,很多人都憑藉著技術吃飯了。所以說這句話在古代農業社會很有道理,但在現在有些片面。
順著這句話,和其相關的俗語「肥人額長有閒財」就出來了。在古代,底層勞動人民養家餬口都不容易,別說是吃成一個胖子了,所以人們總是將「肥人」看作是家裡很有錢的人,只有這樣的人家才能養出胖孩子。
這是農耕社會特有的現象,在當時可能有些道理,但是現在也有些片面,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吃飯上都比較講究了,胖乎乎的孩子隨處可見。
03
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在「以貌取人」上面吃了虧。大家都知道孔子有一位名叫「子羽」的徒弟,他曾經說過「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簡單理解就是因為相貌判斷子羽時出錯了。
詳細了解過子羽的都知道,這個人相貌醜陋,一心想要侍奉孔子。孔子單看他的相貌就覺得他資質不行,而且屬於成不了大器的人,但是本著有教無類還是收下了他。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子羽期滿學成,開始走上了遊歷四方之路。
後來子羽到了長江一帶,身邊的弟子眾多,足足有300多人,人們也都擁戴他,覺得他有修為,懂大道。孔子得知這一事情後,心裡無地自容,沒想到不看好的子羽卻有這麼一番作為,對子羽的判斷失誤了。
雖然俗語是漢語分支,但是有些放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可取,需要及時地更正和改良。俗語作為先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它在某一時期有著某一時期的作用。放在古代,它能夠讓人更好的生活,放在現代,它可以推動和促進人們對俗語的創新和演變。
最後說一句:人們生下來都是平等的,不管是樣貌如何,在現代社會只要努力就會出人頭地,單靠樣貌是無法生存的。當然了,想要在社會立足的基礎是學會做人做事,這是第一位。
04往期精彩文章
2016年,英國設計出「安樂死」過山車,3分鐘一圈,回來後腦死亡
從唐朝建築入手,了解一下唐朝究竟有多發達?這就是大唐盛世
非洲人連飯都吃不上,為何還不願種地?當地人:你看地上都長得啥
為何古人都愛請奶娘?不只是為了餵養孩子,還有不為人知的原因
北宋朝政當時為什麼沒有被太監把持?看看太監們當時都在忙些什麼
05參考資料
《無常經》、《史記·卷六十七》、百科資料等
題/古人云:「腿長腳瘦,家財必漏」啥意思?腰長腿短是異人相?文/尋歷史真相-宥乾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