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餵養 教你讀懂「嬰語」

2020-09-13 育兒助手飛姐姐

新手爸媽去照顧一個還不懂用語言來準確表達自己需求的小嬰兒,往往顯得措手不及。其實,還未開始學說話的小寶寶,他們往往會通過啼哭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那麼,爸媽們能聽懂孩子的意思嗎?

這些「嬰語」,你讀懂多少呢?

哭是小嬰兒第一大語言,也是含義最為豐富的,最需要爸爸媽媽去細細分辨其中意義了。

餓了

「愛哭的孩子有奶喝」,小嬰兒啼哭時,有可能是餓了,怎麼判斷孩子啼哭是不是餓了呢?

一是參考距離上次餵奶的時間,看看是不是到吃奶時間了,不過一般還是比較建議按需哺乳(3個月前的小寶寶),餓了就喂,判斷小寶寶是否餓了,可以用乾淨的手指輕輕地在小寶寶嘴唇上觸碰一下,如果他馬上張開小嘴巴到處尋覓奶頭,那說明他這會的啼哭就是向媽媽發出「我餓了」的信號了。

尿了

如果不是餓了,就要看看小寶寶的尿片是否溼了,溼溼的尿片憋得小寶寶很難受時,他也會通過啼哭來呼喚媽媽快點過來為他換一片乾爽的尿片。

求抱抱

小嬰兒從娘胎裡出來後,由於環境突然改變,會讓他們因不適應而感到恐懼啼哭,沒有安全感,於是他們便通過啼哭以祈求媽媽抱抱他或撫摸一下他,有些家長覺得孩子不需抱太多,免得慣壞了他,其實,多跟孩子接觸,不僅可以給小寶寶一種安全感,而且對促進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促進睡眠及增進情感交流等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困了

小寶寶困了想睡覺了,或者是剛醒來卻還沒睡醒時,也會哭鬧,這時爸爸媽媽可以哄哄他,安撫一下,給他營造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

如果不是餓了,不是尿片溼了,抱著的時候還是哭個不停,而且哭鬧厲害,那麼就要看看寶寶是否生病了。

如果連續急促地啼哭,並伴有口唇發青、呼吸急促,有可能是患了肺炎或其他呼吸道疾病了;如果是哭聲嘶啞,並伴有陣陣犬吠樣的咳嗽,有可能是急性喉炎發作;如果是尖叫啼哭並伴有嘔吐、精神變差等,有可能是患了顱內感染性疾病……總之,對於一些異常啼哭,新手爸媽們都需要提高警惕,及時帶孩子到醫院請專業的醫生進行診治。

相關焦點

  • 上一秒咯咯笑,下一秒嗷嗷哭,寶寶的「嬰言嬰語」教家長輕鬆讀懂
    都說小孩的臉比天氣變得都要快,其實是你沒有讀懂他們的「嬰言嬰語」。其實再小的嬰兒,也會有相對規律的表達方式,今天小編就教新手媽媽們掌握「嬰言嬰語」,讓媽媽們快速讀懂寶寶表達的秘密小寶寶的「嬰言嬰語」教家長輕鬆讀懂細心的媽媽不難發現,寶寶突如其來的情緒轉變一定是有原因的。特別是他們尚小,還無法準確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因此多會通過哭聲或表情來傳達。
  • 寶寶的這些嬰語,你能讀懂嗎?
    其實家長們可以通過一些寶寶的行為、表情來了解寶寶當下的狀態和要求,這也就是所謂的「嬰語」。今天,就讓我們來測試一下,看看你是否能讀懂這些瘋狂「嬰語」。別碰我專家解讀:6 個月內的寶寶,按需餵養是我們所推薦的健康餵養方式,但是家長們容易把「哭」做為寶寶需要進食的信號。其實,我們大可不必等到寶寶哭了,再給他們餵奶。讀懂寶寶的「飢餓信號」,就能讓你更好的做到按需餵養。飢餓信號分成三種:早期信號(我餓了)、中期信號(我真的餓了)、晚期信號(我很餓了)。
  • 讀懂寶寶最常見的8種「嬰語」,寶寶少受罪,父母更省心
    其實寶寶的啼哭、小表情都是在向你傳遞信息,表達他的需求,在沒有語言表現能力時期,他只能通過專屬的「嬰語」技能與您溝通~奶爸奶媽開始修煉「嬰語」聽力大法吧,讀懂「嬰語十級」,那麼在帶娃這件事上So Easy哦~
  • 親貝網小編教你讀懂「嬰言嬰語」
    今天親貝網小編教大家讀懂「嬰言嬰語」。01 我要拉臭臭了兩眼發直,小臉通紅用力媽媽發現寶寶這一信號後,等寶寶拉完臭臭就要及時給寶寶清理了。保護好寶寶嬌嫩的皮膚。不然便便長期接觸寶寶的皮膚很容易會造成紅屁屁。
  • 父母巧用SLOW技巧,讀懂嬰語背後的秘密
    作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理解這樣的「嬰語」?有時候孩子哭,並不是因為他們困了、餓了,這就經常讓作為新手的父母不知所措。其實,摸透孩子的脾氣,聽懂他表達的語言,對於父母來說十分重要。今天我們從兩個方面,全面了解「嬰語」, 真正地傾聽孩子,仔細觀察孩子,相信讀了這篇文章的你,一定會在育兒方面更加得心應手。
  • 寶寶的「嬰語」你知道幾個 讀懂了讓你帶娃省心省力 收藏起來吧
    寶寶在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很多的難題,因為寶寶只能用哭聲和肢體語言去表達他的不適,如果爸爸媽媽不會讀懂寶寶發出的信號,那寶寶就會很鬧騰了,爸爸媽媽也會很心累。我們來聊一下寶寶的「嬰語」,讀懂了讓你帶娃省心又省力。 1、玩口水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寶寶在月齡很小的時候就會有這樣子的習慣,自己玩口水。
  • 父母讀懂「嬰語」秘密:巧用SLOW技巧,寶寶才能少遭罪
    其實都不是,嬰兒最讓父母犯愁的就是父母不知道嬰兒需要啥,就是嬰語不通。美國的一位育嬰師通過研究發現:童言嬰語並非只是說話發聲。他們還通過咿呀聲表達自己的某種意願。下面讓我們一起讀懂嬰語的秘密。運用SLOW技巧,慢慢讀懂「嬰語」運用完之前的
  • 我「嬰語」十級,你幾級?人類幼崽迷惑行為大賞
    你永遠不知道他到底為什麼吃著吃著就睡了,躺著躺著就哭了,笑著笑著就醒了……毫不誇張地說,想讀懂小寶寶自成體系的「嬰語」,難度不亞於學習世界上任何一門外語為此,小袋鼠精心整理了這份《嬰語入門手冊》,教你快速讀懂」嬰語「,跟寶寶無障礙交流!
  • 寶寶的「嬰語」小動作,你懂幾個?
    跟媽媽的溝通,全靠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小動作……這樣的「瘋狂嬰語」,除了跟媽媽心靈相通,要理解也是要有技巧的哦!以下這些較為常見的寶寶關於吃的身體信號,媽媽們都能讀懂幾個呢?快來看看吧!當你吃飯的時候,寶寶頂著亮亮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看著你,流著口水,甚至伸手搶你的食物,這時寶寶想說的是什麼呢?
  • 寶寶不會說,想要讀懂寶寶需求,你得學點「嬰語」(附嬰語大全)
    寶寶腸胃小,吸收快,要按需餵養,如果發現寶寶餓了,要及時餵奶。除了哭聲,寶寶的不同的表情,表達的意義也不同,你有發現嗎? 寶寶表情語言大解密:1、嬰語:牽嘴而笑解密:表達愉悅,並期待你的回應。家長課業:笑臉相迎,用手輕輕地撫摸寶寶的連結,或是親吻一下寶寶。
  • 嬰兒一出生就具有73種潛能,1歲前會用8種嬰語,你讀懂幾個了
    於是一些母乳餵養的媽媽就養成了只要孩子一哭就給母乳喝的習慣,這樣的習慣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家長要做的是學會看懂孩子的嬰語。    事實上聰明的嬰兒除了哭還會用動作來提醒家長,而聰明的家長要學會看懂孩子的嬰語  孩子的這8個動作在提醒媽媽:我不舒服,家長學會看懂  1、持續用手敲打頭部
  • 1歲前孩子不會說話,生病會用這8種「嬰語」來表達,你讀懂幾個
    於是一些母乳餵養的媽媽就養成了只要孩子一哭就給母乳喝的習慣,這樣的習慣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家長要做的是學會看懂孩子的嬰語。事實上聰明的嬰兒除了哭還會用動作來提醒家長,而聰明的家長要學會看懂孩子的嬰語孩子的這8個動作在提醒媽媽:我不舒服,家長學會看懂1、持續用手敲打頭部菁菁小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情況,有一段時間只要是發脾氣就會用手去打自己的頭
  • 英語可以不會,但「嬰語」卻要懂,這是和娃溝通的第一步
    就有微博網友吐槽道:想當年,我考英語四六級的時候,都是裸考通過,現如今,面對這樣的「嬰語」四六級,直接放棄,我真的是太難了。隨後就有眾多網友跟帖,紛紛吐槽起了自己孩子的「嬰語」。也有不少優秀的網友,已經攻克了「嬰語」十級。
  • 寶寶搞笑視頻躥紅 國人嬰語普及呼之欲出【嬰語單詞表】
    寶寶搞笑視頻的出現,從視頻內容本身來看,充分反映了目前很多家長對嬰兒的語言--嬰語在理解上存在諸多誤區這一普遍現象,更揭示出嬰語普及在我國嬰幼兒早教領域所存在的真空。同時,該系列視頻在網際網路上的迅速躥紅,也預示了中國父母對科學、權威的嬰語理念和嬰語知識的熱切渴望與期盼。  媽媽不懂我的心  「初為人父母」的你,是否足夠了解寶寶的需要呢?
  • 解密嬰語,帶你了解寶寶哭聲裡的秘密
    寶寶腸胃小,吸收快,要按需餵養,如果發現寶寶餓了,要及時餵奶。2、小便哭泣模式:哭聲緩慢,顯得煩躁,而且寶寶常常會扭動自己的小屁股。當發現寶寶表情難受時,要及時打開尿布看看,並要及時給寶寶換乾爽的尿布。3、犯困哭泣模式:哭聲強烈,像是花腔一樣帶著顫抖和跳躍。
  • 神奇的「嬰語」!寶媽讀懂新生兒反射動作,巧掌握寶寶健康狀況
    小顏發現,寶寶簡直是個天才,有些東西不需要教,她生來就會!比如說,你給她餵奶,只要她嘴一沾到乳頭,就會立刻張嘴「吧唧、吧唧」地吸起來;再比如,你用一個手指觸碰她的手,她立馬抓住你的手指不撒開。真是太神奇了!都說新生兒如白紙般純淨,那麼是誰教會了她這些本領?是因為寶寶聰明嗎?
  • 新手父母你能猜透嬰兒的心思嗎?若不能,請學著讀懂「嬰語」
    其實不然,很多寶媽寶爸們之所以如此煩惱,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一定的嬰語知識。因為小寶寶在還未學會說話之前,他們就會用「嬰語」表達自己的需求和生理狀況了,即通過自己的表情、動作、行為等來引起爸媽的關注,向爸媽傳遞某些信息和需求。如果新手父母讀懂了嬰語這門獨特的:「語言」,就能走進寶寶的內心世界,一切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 讀懂「嬰言嬰語」
    但這些看似變化無常的情緒,其實都是寶寶們獨有的語言,只要家長讀懂寶寶這些「嬰言嬰語」,就能快速掌握帶娃秘籍。只能一遍遍打電話給自己的媽媽,就這樣一段時間後,寶媽漸漸開始能讀懂了寶寶的肢體和情緒。」專家特雷西在25年間中,護理並總結了5000個嬰兒的「嬰語」,並整理出E.A.S.Y模式幫助家長更好的理解寶寶的情緒和肢體語言。
  • 讀懂嬰語的秘密:尊重孩子氣質能力,巧用SLOW技巧嬰兒照料不犯愁
    作為孩子的父母,如果我們能聽懂孩子的「嬰語」,及時的給予正確的反饋和幫助,育兒就會變得事半功倍。因為工作的原因,玫瑤老師曾做過近300個小時的嬰幼兒觀察,記錄並總結了許多不同類型孩子的「嬰語」類型。接下來我將從如何區分孩子不同的氣質類型、觀察傾聽和判斷孩子的哭聲、以及如何用SLOW技巧照料嬰兒等幾個方面分享:讀懂「嬰語」的秘密。
  • 寶寶常說的五種「嬰語」,讀懂後帶娃更輕鬆,寶媽能分出來幾個?
    其實父母別看小嬰兒年紀小,又不會說話,但他們對於自己的一些小想法也是會用「嬰語」來表達的,作為寶媽的你到底能分出來幾個呢?讀懂寶寶們常說的五種「嬰語」,讓家長在帶娃時更輕鬆▶小臉憋得通紅,咧嘴哭有的時候,父母會發現小寶寶本來玩的好好的,但是突然會變得小臉通紅,而且還會咧著小嘴哭,其實這種情況下,一般是由於寶寶可能是要拉便便了,所以才會有如此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