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鯽魚有釣草的說法,最經典的一句釣魚諺語就是釣魚不釣草,完全瞎胡跑。因為鯽魚戀草,一年四季生活往往都離不開水草。水草給鯽魚遮風擋雨,躲避天敵,給鯽魚提供了躲藏空間。水草區域在白天溶氧更為充足,小蝦、水中昆蟲資源豐富,是鯽魚的食堂,春末夏初也是鯽魚的產床,所以說鯽魚一年四季離不開水草,一點也不過分。草窩釣鯽魚,看似簡單其實裡面不少注意事項,並非有水草的地方就有鯽魚。
一、注意深淺
選擇草窩釣鯽魚,首先一點就是要注意草洞深淺的問題,要點就是能釣深就不釣淺,在任何季節都是如此。距離遠而且深的水草區域,更容易有大鯽魚存在,因為鯽魚膽小文靜,深一些的水草區域更適合鯽魚躲藏。水草有明草和暗草之分,說白了就是長出水面的或者不長出水面的,暗草中魚會更多一些,因為暗草水會更深,其次是暗草區域不太影響通行,容易形成魚窩。然後再來說說所謂的「通行」,到底是個啥意思。
二、注意「通行」
常見水草主要三大類,蘆葦、蒲草算一種,可以說是半水生的水草,或者乾脆認為陸生植物。第二就是挺水類水草,就是比較常見的各種水草,會逐漸形成草蓋。第三類就是浮萍類的,荷花啊,菱角啊等等。水草在春季發芽,晚春初夏開始迅速生長,不管是挺水類水草還是浮萍類的水草,都容易出現從上到下都十分密集的情況,這種情況就容易出現影響魚通行的顯現,導致了很多水草區域跟沒就沒有魚。所以春末夏初選擇草洞,要注意選擇跟大片明水或者水草間隙比較近的草洞,因為距離近,所以可能有魚。等到了秋季,水草開始庫尾,水底不在影響通行,那選擇草洞的範圍就寬泛了很多。
三、天然
第三個要點就是儘量選擇天然的草洞或者草縫,因為天然的草洞或者草縫往往都是魚的通行導致了這些沒有閉合,所以是有魚活動的跡象。所以在選擇草窩垂釣的時候最好選擇天然的草洞或者草縫,如果沒有合適的釣點可能需要人工開草洞,但是有幾個比較大的問題。首先人工開草洞很難把底部清理乾淨,掛底顯現比較嚴重。其次是破壞了原來的水草環境,但是魚未必過得來,也是上面說的通行的問題。最後就是就算魚過得來,發窩也會慢上很多,甚至下次來垂釣才用得上,等下次來還可能草洞已經長嚴實了,如果草洞還在也可以說明有魚活動的因素。
四、釣法和打窩
相對於明水,草洞中垂釣在釣法上需要注意。長竿短線七星漂可以說是最適合的釣法,下鉤精準,臉盆大小的草洞也可以輕鬆垂釣,所以釣法要選擇得當。水草區域相對魚明水中小魚會少很多,打窩的話除了使用酒米,還可以摻上一點粉狀的窩料,這樣粉狀的窩料在打窩的時候霧化散落在水草底部,水草葉子上,形成立體的誘魚帶,不但有好的誘魚效果,留魚效果也非常好。
釣草有草多選草稀,草少選草多的說法,選擇水草區域與眾不同的地方,也更容易藏魚,千萬牢記窩點要適合魚通行才行,否則就是沒魚。喜歡請收藏關注,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