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大學讀完之後,沒有進政府部門,也沒有去坐辦公室,而是站在了烈日之下,身著工裝頭戴橙帽,心甘情願地當起了洗車工。如果換做是你,能否放下大學生的身段?能否承受這樣的心理落差?事實上,有這麼一批人,不僅放下了身段,承受起了心理落差,而且滿懷信心地幹起了洗車工。
大學畢業開心當起洗車工
林利發,大理祥雲人。今年7月,剛剛從雲南經貿外事學院畢業,事實上,他在一家名為驅塵士的家政服務公司裡,乾洗車工已經兩個多月了。
昨天,見到林利發的時候,他正在為客戶清洗一輛寶馬轎車。噴水、衝洗、擦拭、噴塗……一件看似毫無技術含量的工作,在林利發這裡,幹出了標準化模式化。
若不是那張稚氣未脫的臉,很難想到眼前的洗車工還是大學生。採訪剛開始,靦腆的林利發還有些許緊張,聲音還有點發顫。儘管幹起這份工作也才兩個月而已,但說起自己的工作,林利發就像換了一個人,開始滔滔不絕起來。
「首先就是檢查和詢問,檢查車子是否有劃痕,詢問車上是否有貴重物品。再下來,才能開始洗車。」林利發說,「別看只是洗車,裡面的學問可大著呢。」首先用撣子撣掉上面的灰塵,再用蠟水噴灑,再用海綿擦拭。緊接著,再開始第二道噴水衝洗。
「到這裡並不算完,你看那些毛巾,」說到這裡,林利發指了指搭在小推車上的毛巾——咖啡色的、紫色的、粉色的、灰色的、白色的。「毛巾顏色不一樣,用途也完全不一樣。先用咖啡色毛巾,擦拭掉剩下的髒水。再用紫色的毛巾,確保車身更加乾淨,不留下任何髒水。再接著,用粉色的毛巾擦拭玻璃和車的內飾,最後,用灰色的毛巾再擦最後一遍。最後面那塊白色的毛巾,則是留給客人擦的。讓他們來體驗一下,我洗的車有多麼的乾淨。」
「其實剛開始的時候,還是有點心理落差,畢竟,還是貸款念的大學,讀了3年大學,最後幹了這麼一個工作。」林利發說起剛開始時還是有失落感的,「現在大學畢業生這麼多,就業也很困難。」但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蘊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我們這個洗車跟其他的洗車業相比,就像肯德基跟小餐館的區別。我們做的是標準化程式化,而其他洗車業還是小作坊式。」林利發用一個例子來回答,「不論是我們哪個員工,洗車的程序,以及最後的乾淨程度,都是一樣的,但別的洗車場,不同的人,可能就會洗出不同的效果。」
此外,我覺得我們現在所進行的工作,才是今後洗車業的發展方向。說著,林利發向記者展示了那臺類似電動車大小、可移動的洗車設備,開動起來雖然不及電動車的速度,但遠比人步行速度要快。「只要一個電話,我們可以直接到客戶的車位上去幫他服務,而不是像傳統的洗車行業,必須要把車開到洗車行去。這樣就可以為客戶節約大量的時間,這才是服務行業。」
說到這裡,林利發也道出了之所以大學畢業來當洗車工的最終目的:「這個公司剛剛創立,雖然現在我只是最基層的洗車工,但等公司發展壯大走上正軌之後,我就是這裡的元老,今後就可以獨當一面了。」
事實上,現在的發展勢頭正在按照林利發的設想來了:剛剛來公司兩個月,現在已經是公司的潔車培訓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