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視頻:盛氣凌人臺商讀靜思語放下身段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在大陸,臺商志工取之當地也回饋當地。廣州臺商陳亮名另一個身分是慈濟志工,從高傲跋扈的企業家性格,到謙卑放下身段的慈濟人。他的妻子就是那一雙推手,為了改變先生,她甚至在香菸上,一根一根的寫下靜思語,就是希望陳亮名,有所警惕與改變。

廣州一座商機無限的城市,臺商陳亮名曾經在這裡締造事業的高峰。

慈濟志工陳亮名:「當時作生意都是用現金,看到顧客都是拿著麻袋,帶著現金一捆一捆,五十萬人民幣,一百萬人民幣就放著,你就供貨就好。」

最光榮的時景,陳亮名的布料進出口生意,年營業額一兩億人民幣,逼近十億新臺幣。

慈濟志工陳亮名:「我那麼年輕就成功,吃的,住的,用的,喝的,都是豪華高級的,所以肯定是目中無人,這個人家講的是聽不進去的,無論是對家庭對客戶其實都是有那一種很盛氣凌人。」

但年輕氣盛,也讓他摔到谷底,被客戶倒帳垮臺,最終事業草草收場,妻子倒是看得很淡,希望不可一世的老公,能改變他的高傲跋扈,她也千方百計,像是在香菸上寫下靜思語。

陳亮名妻子黃燦如:「我就想說這個香菸,既然他每天都在抽嘛,我就在上面寫靜思語,寫靜思語給他,那他就會一邊抽一邊看,結果他是,怎麼越抽越多,因為他想看下一支香菸上面,寫了什麼話,他曾經有問我話,上面寫的這些話都挺有意思的,這誰說的,那我就會跟他說,是證嚴法師,引領先生走入慈濟。」

陳亮名:「在廣東東山再起後,大老闆放下身段,我也姓陳的,你也姓陳,一家人一家人。」

慈濟志工陳亮名:「我們是希望帶給他們,一些歡笑,歡喜,快樂,我相信老人家啊,這些受我們這個照顧的,這些照顧戶,

他聽到我們這麼親切,甚至這麼蹩腳的廣東話,他也會很窩心啊,反而大家會更加的拉近距離。」

慈濟志工柯一生:「這幾年來喔,亮名師兄他成長是很多啦,包括他也能夠聽得下,別人的建議啦還有他身段有時候放得很柔軟啦,那這一些是有很明顯改變,放下成見一起去做一件事情。」

陳亮名是臺商志工的縮影,他,事業谷底翻身,也成就人生。

相關焦點

  • 慈濟視頻:慈濟關懷殘疾人士 靜思語助打開心結
    在福建福州沙堤村,有位殘疾人鄭其華年僅四十歲,十年前從二層樓高的橄欖樹摔下來,從此只能癱瘓在床,雖然有善心人士為他重新蓋房,還有親朋好友都會來關心,但他無法釋懷,這一年來慈濟志工每個月都來慰問,用靜思語鼓勵他,讓他終於能打開心門,也響應竹筒歲月做個手心向下的人。
  • 慈濟訊息:交流傳功夫 靜思語受用
    大陸華東區經過多次教師聯誼,諸多當地老師與學校,都非常認同慈濟教育志業與靜思語教學的理念,藉由慈濟人文的內涵與靜思語教學的探討,以主軸明確的課程、循序漸進的方式、雙向交流的研討,培育本地有心從事人文教育的教育團隊種子,達成人才養成的目標。
  • 美國亞特蘭大慈濟人文學校舉行靜思語背誦比賽
    美國亞特蘭大慈濟人文學校舉行靜思語背誦比賽 >   華聲報亞特蘭大消息:美國慈濟人文學校亞特蘭大分校日前舉行了全校學生背誦「靜思語」比賽,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靜思語」是該校教學過程中甚為突出的教學項目
  • 慈濟視頻:創意婚宴伴手禮 靜思語好話結良緣
    從禮物袋中拿出來,一本厚實藍色外皮的靜思語典藏版,這就是要送給大家的禮物,志工娶媳婦,突發奇想,用靜思語和親友結好緣。慈濟志工黃喜三:想說把這樣一本好書跟大家分享也把今天收到的禮金都捐給慈濟基金會。連禮金也將全數捐出,將親友的祝福,轉化成行善助人的善款,讓參與這場幸福洋溢婚禮的嘉賓,也成為助人為樂的人間菩薩。
  • 慈濟視頻:江蘇沭陽發放助學金 靜思語教學
    上海慈濟志工前往江蘇沭陽發放助學金,共發放二百位同學,這次不單是助學生協助布置場地,學生會的志工也主動來幫忙,前一次下鄉訪視時遇到的奶奶,更是一改滿面愁容,唱歌笑著歡迎志工的到來。
  • 慈濟基金會舉辦靜思語漫畫書法展 感受靜思語內涵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09年11月18日至30日,臺灣慈濟基金會與慈濟大學為紀念《靜思語》二十周年,特別在花蓮靜思堂舉辦了「靜思語二十年漫畫、書法展」。展覽展出了99件獲獎作品,共有包括九二一大地震慈濟援建的51所希望學校、全球慈濟人文學校等校學生近千人參賽,其中,泰國清邁慈濟學校寄送十件漫畫作品參賽,七件獲獎。
  • 慈濟視頻:東莞臺商子弟學校 靜思語教學知惜福
    2013年3月20日,在廣東東莞臺商子弟學校,慈濟志工定期的靜思語教學,這次的主題是惜福。學生把舒適的上學環境視為理所當然,直到從影片中,辛巴威的孩子,教室連牆壁都沒有。蒙上眼睛,原本簡單的動作也變的不簡單。
  • 大陸慈濟:為蘇州老人體檢 送靜思語滋潤心田
    (圖片來源:蘇州人文真善美)蘇州景德路的慈濟志業園區的啟動,提供了一批批的街坊、居民和各地誌工無數做好事的機會,也使得這裡成了讓人動心動手幫忙傳播愛的奇妙場所。 曾為社會付出送愛給勞模爺爺 11月17日周六清晨,大多數人仍在甜美睡夢中,慈濟健康促進中心的大廳裡,已有近六十位來自木瀆的爺爺奶奶整齊就座,等待體檢開始。分成幾隊的爺爺奶奶們在引導下,秩序井然的開始逐項檢查,先是測量血壓、心率,然後是尿檢、內科、外科和中醫問診。
  • 靜思語教學 學習更有趣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邊靜)慈濟踏上甘肅將近二十年,此次劉川慈濟學校「志為良師」研習,是慈濟在當地第一次舉辦的教師研習,當地學校老師從未接觸過「靜思語教學」,因此在課程的安排上,著重生活化、深入淺出的分享。四位臺灣教聯會老師帶來的靜思語教學,讓劉川的老師們能運用更活潑的教學方式,改變親師生對學習的觀念,讓更多的孩子能愉快的學習、成長。
  • 臺灣臺南慈濟高中將生命教育與靜思語融入教學課程
    佛教在線臺灣訊 臺灣臺南市慈濟高級中學致力推動將「生命教育」與「靜思語」融入各科教學課程,期待給孩子們生命的能量,讓孩子們從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到發揮生命的良能。臺南慈濟高中自設校伊始,就將生命教育列為學校發展特色之一,除了每周生命教育課程外,還在曾耀松校長的極力推動下,首次由高二導師、學生、慈誠懿德會共同策劃與人文室協助,舉辦了此次長者關懷活動,將課堂上的感動深化為行動,鼓勵孩子走出網路虛擬世界,用心體驗一切。
  • 臺灣慈濟:老師視學生如佛
    二百三十名新加坡老師及大愛媽媽們出席教師研習營,參與臺灣教聯會講師們分享「靜思語教學」。(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李光城)「老師絕對不能把自己的情緒帶去班上。來自臺灣慈濟教師聯誼會的三名講師──黃鳳月老師、黃雅蘋老師、李文義主任前往文殊中學,為二百三十名新加坡老師和大愛媽媽分享「靜思語教學」,課程內容包括:親師生良性互動專題分享、班級經營策略分享、靜思語生命教育分享、生命教育教案分享和最後的雙向交流。
  • 大陸慈濟:慈濟參展上海臺商廟會 促進兩岸人文交流
    (圖片來源:上海人文真善美志工提供)「開始還有點抹不下面子,不好意思彎腰……」認識慈濟才兩天的上海市民張先生,就跟著慈濟志工在一年一度的臺商廟會中一起回收資源,成了兩岸人文匯流現場最美麗的身影。 行動展人文 拉近人與之間距離9月30日,一年一度的臺商廟會又鳴鑼開幕,由於廟會主辦單位認為慈濟人文是臺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仍以往年慣例,把全場最大的展位給慈濟。
  • 慈濟視頻:下鄉訪視送助學金 家長如獲甘霖
    慈濟志工前往江蘇泗陽發放助學金,今年已是第七年,得到助學金的學生,多來自農村家庭,在貧困中長大,格外珍惜這分資助,尤其慈濟給的不單是經濟上的援助,也安排靜思語教學,讓他們的心靈成長,更有自信面對未來。
  • 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推動國際留學生宗教交流
    馬來西亞籍留學英國的華裔留學生葉貽證,代表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贈送一本英、法、義、德文版本的「靜思語」及一個中英文「愛LOVE」吊飾給教宗方濟各。(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馬來西亞籍留學英國的華裔留學生葉貽證,代表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贈送一本英、法、義、德文版本的「靜思語」及一個中英文「愛LOVE」吊飾給教宗方濟各。(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 大陸青年交流團訪問臺灣慈濟基金會
    25日下午,大陸青年大學生志願者交流參訪團參訪了位於臺灣花蓮縣的慈濟基金會,基金會靜思堂師姑方金香向大陸青年介紹了慈濟的創立歷史以及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希望兩岸能在慈善、教育等各個領域加強合作,共同造福兩岸同胞。
  • 美國波士頓慈濟人文學校建校七周年
    美國波士頓慈濟人文學校建校七周年     華聲報訊:美國波士頓慈濟人文學校,目前已邁入創校的第七個年頭。
  • 慈濟技術學院 正式改名為「慈濟科技大學」
    獲「教育部」核准通過,慈濟技術學院從8月1日起正式改名為「慈濟科技大學(Tzu Ch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不但是臺灣宜蘭、花蓮、臺東第一所科技大學,更成為東臺灣技職教育的指標性學府。
  • 慈濟北京聯絡處為7.21北京特大災害設立賑災協調中心
    一早,就有志工來到協調中心,打包生活包內要放的靜思語,把祝福心意包進去。慈濟志工前往點收、運搬,準備發放。佛教在線北京訊 為了妥善因應北京暴雨後的賑濟工作,慈濟基金會近日在北京聯絡處設立了賑災協調中心,除了與臺灣花蓮保持密切聯繫,溝通救災經驗外,並與大陸各地如蘇州、上海、華東各地、閩南、廣東等地慈濟志工同步關心災情,進行援助受災鄉親的各項準備。
  • 深圳 — 力行靜思語 作育英才師
    正在朱妍綸思索教育使命的時候,她遇到了慈濟。1992年她參與慈濟教聯會,靜思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師長與父母」讓她警覺。進而,她也開始用靜思語來常常觀照自己、改變自己,從而影響孩子。 剛轉到鄉村小學任教時,她被安排帶一個資質參差不齊、無人敢帶的「放牛班」。然而在她眼裡,這裡卻是一個「百花齊放」的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