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視頻:江蘇沭陽發放助學金 靜思語教學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上海慈濟志工前往江蘇沭陽發放助學金,共發放二百位同學,這次不單是助學生協助布置場地,學生會的志工也主動來幫忙,前一次下鄉訪視時遇到的奶奶,更是一改滿面愁容,唱歌笑著歡迎志工的到來。

奶奶一掃過去的陰霾,她一個人要照顧生病的兒子,還有正在讀中學的孫女,這筆助學金,讓她肩上的擔子輕了,也終於能開心唱歌。

上海慈濟志工,一年二次,奔波百裡,將近六小時的車程,把關懷送來沭陽,下鄉時,鄉親們歡迎,來到學校,正德中學的學生志工,同樣也很熱情,急著幫忙,即使正下著大雨。

正德中學志工:「服務嗎?像你們,幫助一些困難兒童,我們就應該無償付出。」

正德中學志工:「肯定累的不過也沒關係,感覺忙了一整天,也有很多好處學到很多道理。」

這次共發放二百位學生,這筆助學金,讓他們能安心就學,而靜思語教學,則是讓他們,找到人生的方向,甚至化解了爭吵。

助學生:「其實我很早就想跟她道歉,但是我拉不下來面子。」

助學生:「我們是一輩子朋友,就算是吵架也是朋友。」

能擁有的物資不多,但也更懂得珍惜,世間最真心的情誼和關懷。

真善美志工許瑛玿 顧詩蘊江蘇報導(2013年6月3日)

相關焦點

  • 慈濟視頻:下鄉訪視送助學金 家長如獲甘霖
    慈濟志工前往江蘇泗陽發放助學金,今年已是第七年,得到助學金的學生,多來自農村家庭,在貧困中長大,格外珍惜這分資助,尤其慈濟給的不單是經濟上的援助,也安排靜思語教學,讓他們的心靈成長,更有自信面對未來。
  • 慈濟訊息:交流傳功夫 靜思語受用
    大陸華東區經過多次教師聯誼,諸多當地老師與學校,都非常認同慈濟教育志業與靜思語教學的理念,藉由慈濟人文的內涵與靜思語教學的探討,以主軸明確的課程、循序漸進的方式、雙向交流的研討,培育本地有心從事人文教育的教育團隊種子,達成人才養成的目標。
  • 慈濟視頻:東莞臺商子弟學校 靜思語教學知惜福
    2013年3月20日,在廣東東莞臺商子弟學校,慈濟志工定期的靜思語教學,這次的主題是惜福。學生把舒適的上學環境視為理所當然,直到從影片中,辛巴威的孩子,教室連牆壁都沒有。蒙上眼睛,原本簡單的動作也變的不簡單。
  • 慈濟視頻:盛氣凌人臺商讀靜思語放下身段
    廣州臺商陳亮名另一個身分是慈濟志工,從高傲跋扈的企業家性格,到謙卑放下身段的慈濟人。他的妻子就是那一雙推手,為了改變先生,她甚至在香菸上,一根一根的寫下靜思語,就是希望陳亮名,有所警惕與改變。廣州一座商機無限的城市,臺商陳亮名曾經在這裡締造事業的高峰。
  • 美國亞特蘭大慈濟人文學校舉行靜思語背誦比賽
    美國亞特蘭大慈濟人文學校舉行靜思語背誦比賽 >   華聲報亞特蘭大消息:美國慈濟人文學校亞特蘭大分校日前舉行了全校學生背誦「靜思語」比賽,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靜思語」是該校教學過程中甚為突出的教學項目
  • 靜思語教學 學習更有趣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邊靜)慈濟踏上甘肅將近二十年,此次劉川慈濟學校「志為良師」研習,是慈濟在當地第一次舉辦的教師研習,當地學校老師從未接觸過「靜思語教學」,因此在課程的安排上,著重生活化、深入淺出的分享。四位臺灣教聯會老師帶來的靜思語教學,讓劉川的老師們能運用更活潑的教學方式,改變親師生對學習的觀念,讓更多的孩子能愉快的學習、成長。
  • 臺灣臺南慈濟高中將生命教育與靜思語融入教學課程
    佛教在線臺灣訊 臺灣臺南市慈濟高級中學致力推動將「生命教育」與「靜思語」融入各科教學課程,期待給孩子們生命的能量,讓孩子們從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到發揮生命的良能。臺南慈濟高中自設校伊始,就將生命教育列為學校發展特色之一,除了每周生命教育課程外,還在曾耀松校長的極力推動下,首次由高二導師、學生、慈誠懿德會共同策劃與人文室協助,舉辦了此次長者關懷活動,將課堂上的感動深化為行動,鼓勵孩子走出網路虛擬世界,用心體驗一切。
  • 慈濟視頻:慈濟關懷殘疾人士 靜思語助打開心結
    在福建福州沙堤村,有位殘疾人鄭其華年僅四十歲,十年前從二層樓高的橄欖樹摔下來,從此只能癱瘓在床,雖然有善心人士為他重新蓋房,還有親朋好友都會來關心,但他無法釋懷,這一年來慈濟志工每個月都來慰問,用靜思語鼓勵他,讓他終於能打開心門,也響應竹筒歲月做個手心向下的人。
  • 慈濟基金會舉辦靜思語漫畫書法展 感受靜思語內涵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09年11月18日至30日,臺灣慈濟基金會與慈濟大學為紀念《靜思語》二十周年,特別在花蓮靜思堂舉辦了「靜思語二十年漫畫、書法展」。展覽展出了99件獲獎作品,共有包括九二一大地震慈濟援建的51所希望學校、全球慈濟人文學校等校學生近千人參賽,其中,泰國清邁慈濟學校寄送十件漫畫作品參賽,七件獲獎。
  • 慈濟視頻:創意婚宴伴手禮 靜思語好話結良緣
    從禮物袋中拿出來,一本厚實藍色外皮的靜思語典藏版,這就是要送給大家的禮物,志工娶媳婦,突發奇想,用靜思語和親友結好緣。慈濟志工黃喜三:想說把這樣一本好書跟大家分享也把今天收到的禮金都捐給慈濟基金會。連禮金也將全數捐出,將親友的祝福,轉化成行善助人的善款,讓參與這場幸福洋溢婚禮的嘉賓,也成為助人為樂的人間菩薩。
  • 大陸慈濟:為蘇州老人體檢 送靜思語滋潤心田
    (圖片來源:蘇州人文真善美)蘇州景德路的慈濟志業園區的啟動,提供了一批批的街坊、居民和各地誌工無數做好事的機會,也使得這裡成了讓人動心動手幫忙傳播愛的奇妙場所。 曾為社會付出送愛給勞模爺爺 11月17日周六清晨,大多數人仍在甜美睡夢中,慈濟健康促進中心的大廳裡,已有近六十位來自木瀆的爺爺奶奶整齊就座,等待體檢開始。分成幾隊的爺爺奶奶們在引導下,秩序井然的開始逐項檢查,先是測量血壓、心率,然後是尿檢、內科、外科和中醫問診。
  • 慈濟技術學院 正式改名為「慈濟科技大學」
    慈濟科技大學校長羅文瑞表示,改名科技大學後,將繼續「立足東臺灣,深耕人文、教學卓越」的辦學精神與目標,提升技職教育層次與內涵,未來將積極拓展海外姊妹校、深化國際交流,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讓在地學子走出花蓮,與國際接軌。
  • 江蘇崑山——見證成長 讓善循環
    2020年上學期助學金發放儀式於「六一「前夕在前景學校舉行,39位志工和受助孩子如家人般溫馨,回憶多年來的陪伴,志工從付出中感受成長,善的循環,生生不息。以往的助學關懷,其他校區過來參加發放儀式的孩子,往往來不及用午餐。這次志工特意給老師和孩子準備了美味的素漢堡和蘋果及其他結緣品。中午,志工和孩子匯聚在小禮堂,保持著合適的安全距離。
  • 慈濟視頻:龍坪鎮物資發放 四百學子傳承志工精神
    2013年1月13日  民族中學有443位學生接受慈濟志工的助學幫助,從2006年起志工的關懷不間斷,不僅在當地發物資也發放助學金。高二住宿在學校的謝海豔同學是村內第一位女高中生,明年就要考大學了,她希望自己可以考上師範學校回鄉服務。
  • 慈濟北京聯絡處為7.21北京特大災害設立賑災協調中心
    一早,就有志工來到協調中心,打包生活包內要放的靜思語,把祝福心意包進去。慈濟志工前往點收、運搬,準備發放。志工自發協助打包 盼靜思語安慰心靈27日早上,志工們陸續來到設在北京聯絡處,開始準備明天裝於生活包中的靜思語折頁。「知道這個靜思語要送去哪裡嗎?」「知道!要送給災區人民!」來北京過暑假的山西小朋友龐維方,一大早就搭乘地鐵到連絡處幫忙。
  • 臺灣慈濟:老師視學生如佛
    二百三十名新加坡老師及大愛媽媽們出席教師研習營,參與臺灣教聯會講師們分享「靜思語教學」。(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李光城)「老師絕對不能把自己的情緒帶去班上。來自臺灣慈濟教師聯誼會的三名講師──黃鳳月老師、黃雅蘋老師、李文義主任前往文殊中學,為二百三十名新加坡老師和大愛媽媽分享「靜思語教學」,課程內容包括:親師生良性互動專題分享、班級經營策略分享、靜思語生命教育分享、生命教育教案分享和最後的雙向交流。
  • 美國波士頓慈濟人文學校建校七周年
    美國波士頓慈濟人文學校建校七周年     華聲報訊:美國波士頓慈濟人文學校,目前已邁入創校的第七個年頭。
  • 大陸慈濟:慈濟參展上海臺商廟會 促進兩岸人文交流
    (圖片來源:上海人文真善美志工提供)「開始還有點抹不下面子,不好意思彎腰……」認識慈濟才兩天的上海市民張先生,就跟著慈濟志工在一年一度的臺商廟會中一起回收資源,成了兩岸人文匯流現場最美麗的身影。 行動展人文 拉近人與之間距離9月30日,一年一度的臺商廟會又鳴鑼開幕,由於廟會主辦單位認為慈濟人文是臺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仍以往年慣例,把全場最大的展位給慈濟。
  • 深圳 — 力行靜思語 作育英才師
    正在朱妍綸思索教育使命的時候,她遇到了慈濟。1992年她參與慈濟教聯會,靜思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師長與父母」讓她警覺。進而,她也開始用靜思語來常常觀照自己、改變自己,從而影響孩子。 剛轉到鄉村小學任教時,她被安排帶一個資質參差不齊、無人敢帶的「放牛班」。然而在她眼裡,這裡卻是一個「百花齊放」的班級。
  • 江蘇金貝爾電氣有限公司愛心助學金在思南中學發放
    1月12日,江蘇金貝爾電氣有限公司愛心助學金發放儀式在思南中學舉行,縣政府辦、團縣委、思南中學相關負責人以及10名受助學生參加發放儀式。 發放儀式上,思南中學相關負責人簡要介紹受助學生家庭情況及致貧原因。隨後舉行捐贈儀式,現場為10名受助學生發放愛心助學金;縣政府辦相關負責人代表捐贈方為思南中學授予捐贈牌;團縣委負責人為捐贈方代表授愛心企業榮譽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