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學期助學金發放儀式於「六一「前夕在前景學校舉行,39位志工和受助孩子如家人般溫馨,回憶多年來的陪伴,志工從付出中感受成長,善的循環,生生不息。
以往的助學關懷,其他校區過來參加發放儀式的孩子,往往來不及用午餐。這次志工特意給老師和孩子準備了美味的素漢堡和蘋果及其他結緣品。
中午,志工和孩子匯聚在小禮堂,保持著合適的安全距離。素漢堡一一送到同學們手中,同學們開心地吃起來。美味的素漢堡讓很多同學誤以為素漢堡裡有肉,志工告訴同學,好吃的素漢堡是牛蒡做出來的,蔬菜也可以做出美味的食物,並鼓勵同學們多食蔬食。
臺上志工帶動唱手語歌《美好的四季》,臺下的志工站在孩子周圍,把孩子們環抱在愛的海洋裡。
前景開發區校區的校長儲曉花(上圖)上臺致辭:「慈濟大愛讓處在困難中的孩子們看到希望,每一年的助學計劃,讓所有的老師和同學深深地感動,感恩慈濟及全球付出愛的熱心人士!」她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長大後將慈濟給予的這份大愛持續的傳承,回報社會,將來幫助到更多需要的人。
志工王英(上圖)分享在慈濟獲得的愛與感動,並分享菲律賓苦難孩子沒有米的生活。她對孩子說:「不要嫌棄父母煮的不好吃,想想那些沒有米飯吃的孩子!」她呼籲:「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和飯菜,少吃一塊肉,能救動物和人,疫情最好的防範就是蔬食,我們要知福惜福再造福,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一份虔誠的愛心。時間可以帶走一切,帶不走的是這份真誠的大愛。」
瑤瑤同學(左圖中)是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手裡捧著一個大大的愛心卡,這是她在媽媽的協助下用心製作的,愛心卡片上寫滿了對慈濟,對老師,對同學的感謝。志工萬莉芳和廖文琴陪伴瑤瑤上臺,將他們一家的感恩之心與大家分享,瑤瑤說:「我想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努力做一名三好學生,將來回報社會,報答父母……」
志工廖文琴告訴大家:「瑤瑤曾說過,長大後要做一名醫生,因為她的媽媽身體不好,她要給媽媽治病。」志工再次問她時,她哽咽著說:「我會好好學習,要做一名醫生,為病痛中的人看病,要讓媽媽健康起來!」瑤瑤母親走上臺,瑤瑤深深地擁抱著媽媽,小小的身形,感動了臺下所有人。
隨後,志工將裝滿愛與希望的信封,親手送到同學們手上。
助學金發放完畢,志工許甘(左下)帶動同學參與《環保生活,綠色行動》的教學體驗。志工邀請十位同學分為兩個小組,分享靜思語「少食肉,多護生,做環保,愛地球。」之後,同學們通過視頻,深入地了解到多食蔬菜水果能救地球,很多同學踴躍起立回答視頻中的問題。
六年級的學生小玉(左)靦腆內向,她輕輕地告訴志工:「老師家訪後了解到我家裡的情況,就幫我申請了助學,後來師姑師伯每次來我們家都會關懷我,給我們幫助,之前我都不想說話的,現在好很多了,感謝師姑師伯把我當自己孩子一樣對待,非常感謝慈濟。」
短暫的相聚,即將又要分別,志工、同學和老師們一起演繹手語舞《愛的希望》,在愛的希望聲中互道感恩。
「今天看到好幾個小朋友,陪伴的哥哥小彤已經上中學了,現在繼續陪伴妹妹。陪伴的過程,更多是自己的成長,自己遇到煩惱的時候想起他們的堅強,像是鼓勵我們的精神支柱。」
「陪伴孩子的過程真的感慨萬千,我們生活中也會遇到不順。看到孩子家長對慈濟的認可,並說等孩子長大也要和慈濟人學習,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就是善的循環。」
同學們排隊走出禮堂,志工用雙手搭起愛的拱橋歡送同學們回教室,每位同學都排隊默契地一一通過這座愛的「橋洞」。助學活動在一片歡聲笑語和祝福聲中圓滿結束。愛與善在循環中,生生不息.
(文:丁鳳娟、李 娟 圖:劉曉明 2020年6月 江蘇崑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