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3歲女孩被爸媽餵到70斤當吃播賺錢的新聞上了熱搜。
孩子年僅3歲,但是體重已經足達70斤,而且父母還興奮的在社交平臺宣布:「馬上突破100斤」。
視頻裡孩子花式吃飯,各種薯條、炸雞、漢堡、蛋糕,輪番上陣,食量比成人還大。超負荷的進食量和不均衡的飲食結構也為孩子帶來了一身的脂肪,讓孩子的腿開始變形,走路也頗顯費力。
(2歲時的小佩琪)
(現在的佩琪,走路踉蹌)
在其中的一個視頻中孩子看著滿滿的食物,倒吸了一口涼氣,用稚嫩的聲音對媽媽說:「別弄了,別弄了、我不想吃了」。媽媽口中答應著,轉眼又把食物塞給孩子。
網友們質疑這對父母涉嫌虐待兒童,用孩子吃播當網紅來博眼球,賺錢。
對此8.25日孩子媽媽給出了回應:
家裡做網店銷售手錶,月收入加起來有兩萬,家裡也有三套房子,包括佛山的一套,不存在為了吃播賺錢的情況。
這些視頻加起來的收入還不到800元。我們上傳視頻就是覺得好玩,曬娃、曬一下生活。
去體檢時醫生也只是說偏胖,沒有什麼脂肪肝、三高、糖尿病這都沒有。
不可能虐待,親戚說我們有些溺愛了。
對這位媽媽的回應,顯然大家都不怎麼買帳,其中一個網友是這樣說的!
且不說這位媽媽說的是不是真話,單純作為一個母親,孩子3歲多,體重已經達70斤,走路都開始踉蹌,這已經是嚴重的健康問題。正常的父母這時的反應都該是找尋方法如何幫孩子減重,又怎麼能給孩子繼續過度餵養呢?
而且孩子真的像父母說的那樣健康嗎?兒童時期的肥胖,對孩子成年後的影響,每位父母都該引起警惕!
童年肥胖在成年存在哪些健康隱患?
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兒童肥胖定為21世紀最嚴峻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
營養過剩的胖寶寶最直接的後果,是讓孩子成年出現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睡眠呼吸障礙、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大。具體表現為:
● 2型糖尿病:在2型糖尿病可改變的因素中,其中以肥胖最為重要。根據美國國家糖尿病協會報告,輕、中、重度肥胖者發展為2型糖尿病的的危險性是正常體重者的2倍、5倍和10倍。
● 心血管系統:肥胖兒童發生高血壓的情況大概是非肥胖兒童的3倍。其中冠心病的發病率,肥胖女童的發病率是非肥胖者的2.14倍;肥胖兒童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危險因素也會增加。而且臨床研究表明,肥胖兒童收縮壓水平顯著高於體重正常兒童。
● 呼吸系統:約10%的肥胖兒童和青少年存在有臨床意義的睡眠呼吸暫停,在重度肥胖和/或有持續性打鼾的兒童中風險更高。
● 骨骼系統:與非肥胖兒童相比,肥胖兒童的骨質代謝不良/軟骨破壞/膝內翻/關節炎/骨關節受損的患病率增加。
另外隨著孩子的成長,當孩子由於肥胖,而被他人取笑時,孩子的心理也容易收到傷害,可能會導致孩子自卑的心理,還易引發抑鬱症之類的疾病。而這些心理陰影,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是否肥胖如何判定?
既然孩子肥胖隱患很多,那麼孩子多重,就屬於肥胖了呢?家長可以對比WHO的體重-身高參考值來判別。(適用於0-5歲)
女寶: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男寶: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例如:一個男童是2歲9個月,體重為14kg,身高為93釐米,那麼他的體重和身高的交點就位於-1到0 z-score之間,說明孩子的體重在正常的範圍中。
這個圖表孩子的身長(cm)是底軸(x-軸),體重(kg)是左側(y-軸)。其中孩子的身長和體重的交點位於2-3z-score時,就表示孩子已經超重了;當孩子身長和體重的交點位於3z-score以上時,孩子就已經達到肥胖的範疇了。處於-1到1z-score是正常的波動區。
而我們上文提到的女童,目前3歲半,體重70斤,身高110釐米,已經遠遠超過了女童0-5體重-身高參考值表格的最高數據,所以你們知道孩子的肥胖有多嚴重了吧!
爸爸媽媽需要注意的是一周歲以內的寶寶,需要充足的營養來保證發育。如果不是醫生專業人士給出的餵養要求,家長不要給寶寶節食或限制食物的攝入。如果寶寶真心超重,那只能讓他多活動多消耗了。
導致孩子肥胖的因素
關於肥胖有一種說法叫做「節儉基因」理論,講的是在長期的人類進化過程中,食物的獲取具有不確定性,而且儲存條件也不成熟,所以在有食物的時候,就將豐富的能量攝入到體內,儲存起來,在食物不足的時候,還可以生存下來。
按照這個說法,我們每個人身上其實都帶有這種「節儉基因」,現在大家的生活基本的吃穿都能夠維繫,當攝入的能量比較多的時候,「節儉基因」就會發揮作用,幫我們把多餘的能量,用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不控制飲食的話,自然也就變胖了。當然引起肥胖的原因不止如此,還有一些因素也不容忽視。
● 遺傳因素
肥胖是具有家族傾向性的,當父母雙方都比較肥胖時,孩子發生肥胖的概率大約為60%~80%;父母雙方均不肥胖的,子女發生肥胖的概率也比較小,大約為10%左右。所以趕快看看自家人的體重情況,可以對寶寶未來的體重做一個預判。
● 膳食不均
寶寶的飲食也是引起肥胖十分關鍵的因素,人工餵養、過度餵養、過早的添加甜食、油炸、奶油、肉類食品,蔬菜進食少都可能引起寶寶肥胖。合理膳食,營養均衡搭配真的很重要,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 缺乏運動
隨著電視、Ipad、手機使用越來越低齡化,很多寶寶一坐就是幾小時,甚至一天都不活動,運動量小,自然消耗少,脂肪堆積就會變快。
● 睡眠較少
孩子睡眠不足也和寶寶肥胖有關,所以別忘了讓寶寶保持睡眠充足。
● 心理壓力大
當孩子出現心理壓力過大的情況時,也可能會用暴飲暴食的方式來緩解心理壓力,這也是導致孩子出現肥胖的因素之一,而且較容易被父母忽略。
家長如何幫孩子控制體重
● 合理均衡膳食
增加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在寶寶飲食中的佔比,為孩子提供均衡的營養搭配。儘量不要給孩子喝飲料,酸奶最好食用無糖的。
儘量採取蒸、煮、燉的烹飪方式,少吃油炸食物。(其中果汁1歲以下的寶寶不建議食用)。
父母做好榜樣,或者做好保密工作,不要過早讓孩子接觸重油鹽的食物。另外不要過度餵養,儘量避免養成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的不良習慣。
● 合理控制娛樂方式和時間
給孩子提供豐富的娛樂方式,比如和父母一起做遊戲,或者到戶外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等。在兒童屋內不要擺放電視機,看電子產品的時間儘量每天控制在1小時左右。
● 堅持運動
堅持每天和孩子做一些運動,12個月以內的寶寶,建議每天至少有30分鐘的趴著時間。(父母注意需在旁邊看護,避免孩子出現窒息危險)。
12至36個月寶寶,每天累計至少30分鐘結構化運動;非結構化運動,每天至少累積150分鐘。
36個月至6歲的兒童,每天需要至少累計60分鐘結構化運動,累計至少120分鐘非結構化運動。
結構化運動:一些具有規則的運動或者遊戲。比如爸爸和孩子一起玩一顆一顆撿豆子的限時遊戲,就屬於結構化運動。
非結構化運動:孩子自己做主的運動。沒有規則,完全順從孩子的心意,玩滑板車、跑跳等都屬於這一類。
父母不用讓孩子一次性滿足運動時間的建議,多次累計到達這個時間,也是可以的。
● 保持充足睡眠
睡眠基金會給出的不同年齡段的合理睡眠時間為:
0-3個月的嬰兒:睡眠範圍縮小到每天14-17小時(以前是12-18小時);
4-11個月的嬰兒:睡眠範圍擴大到12-15小時(以前是14-15小時);
1-2歲的幼兒:睡眠範圍擴大1小時至11-14小時(以前為12-14小時);
3-5的學齡前兒童:睡眠範圍擴大1小時至10-13小時(以前為11-13小時)。
● 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當發現孩子情緒不佳時,多和孩子做溝通,及時紓解孩子的情緒。日常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寶寶不願意進食時,不要強迫進食,無論寶寶多大,都不要這樣做。
爸爸媽媽這個詞,不僅僅是一個稱呼,也代表著養育一個新生命的責任和使命。孩子在天上挑了無數遍,才選中你做他的爸爸媽媽,希望為人父母,我們也別辜負孩子的依賴信任。為孩子營造良好、健康的成長環境,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開心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