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十
三
五
織牢健康保障網 增強人民幸福感
醫療衛生事業建設持續加碼
序言
成為全市本土確診病例最少的區之一,公共衛生體系進一步健全,通過了國家衛生區等4項國家級複評審和創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32.4萬人,區內4家綜合醫院分別與中山醫院、市六醫院、龍華醫院、同濟醫院建立了緊密型醫聯體,每年約120名市級知名醫院專家在金服務。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已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到了83.87歲,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均優於全市平均水平……
回眸「十三五」,健康金山建設正在持續加快推進。區衛健工作黨委書記孫群榮表示,過去五年中我區認真貫徹落實「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緊緊圍繞「兩區一堡」戰略定位,以黨建為引領,聚力為金山人民提供優質的衛生健康服務,全力補短板、建體系、強服務,居民獲得感和滿意度穩步提升。
基層服務能級不斷提升
家門口的醫療服務更方便
「不開藥,我也要來看看你,這裡多熱鬧」金山衛鎮衛通村78歲的張阿姨是金山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副主任全科醫師朱海虹的老熟人,每周她都會來村裡的健康驛站見見朱海虹,張阿姨和老伴需要定期開高血壓、腦萎縮 、支氣管相關藥物,健康驛站對村裡老人配藥,健康諮詢來說都太方便了。
2018年起,為了方便老白姓家門口的就醫,我區健康驛站實事項目開始推進,此前張阿姨和老伴配藥前往離她最近的村衛生室步行需要1個小時左右,而健康驛站離她家則只需要幾分鐘。朱海虹坦言,開設以來,這裡人氣就非常足,一般一上午就要接待六十多位老人。
健康驛站,村衛生室是離百姓最近的基層醫療服務機構,事實上,十三五期間我區這些機構辦醫條件顯著改善,醫療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5年起,我區分三年時間每年投入約160萬元累計對全區所有122家村衛生室開展一輪全覆蓋的標準化建設改造,初步實現全區村衛生室的同質化和規範化,相關硬體設施得到有效改善。
服務便民化方面,2019年區衛健委統一對122家村衛生室的電腦、印表機等信息設備進行配置和更新,全區村衛生室均已具備門診電子病曆書寫列印等功能,並預計年內實現掃碼支付、無感支付、線上支付等功能。建立全科醫師村衛生室定期坐診制度,在部分動遷村設置健康驛站,為農村居民就近提供基層巡診、代配藥、針灸推拿等便民服務和適宜技術。建立健全村衛生室用藥登記承諾制,動態優化調整村衛生室藥品配備,確保每個村衛生室配備不少於150種藥品,滿足居民用藥需求。
基層健康服務的提供也建立在家庭醫生制度的持續推進中,2019年我區家庭醫生已累計籤約27.8萬人,其中老年人等重點人群14.5萬人,把老年人健康體檢、慢性病健康管理、家庭病床診療、中醫適宜技術推廣應用、健康素養調查和宣教指導等工作納入家庭醫生團隊服務內容,創新開展籤約居民住院查房隨訪,逐步將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融入居民健康管理的各環節和全過程。
醫療綜合服務能力持續增強
家門口的醫療服務更優質
近日,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介入治療專家羅劍鈞教授的指導下,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劉小群通過介入微創手術成功為一例胰腺癌合併梗阻性黃疸患者完成首例經皮膽道支架植入術。
長期以來,因受技術條件限制,金山地區腫瘤患者為尋求腫瘤微創介入治療,需長途跋涉到市區大型醫院就診。而許多腫瘤患者本身體質就弱,難以承受長途奔波。為竭盡全力解決患者之痛苦,2019年下半年,金山醫院委派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劉小群奔赴中山醫院學習腫瘤介入治療技術,在市區專家的指導幫助下金山醫院腫瘤科於今年3月正式開展了腫瘤微創介入治療。
該技術的突破也得益於我區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的不斷深化,2019年金山成功入選全國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區,並先後與復旦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健康醫學院等區校建立合作關係,區內4家綜合性醫院分別與中山醫院、市六醫院、龍華醫院、同濟醫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並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兒科醫院、婦產科醫院建立專科醫聯體或專科聯盟。
在家門口看市區專家曾今是金山百姓美好的願望,而近些年這個願望正在實現,2019年累計29家市級醫院117名市級專家在金服務,完成門診診療2.7萬人次、手術965例次,指導開展新技術、新項目60項。
在此基礎上,金山醫院、市六醫院金山分院成為全市首批區域性醫療中心,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正式掛牌上海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區屬醫院首家醫學類「周良輔院士工作室」在金山醫院掛牌成立,亭林醫院建立首個名醫工作室「許樹長消化內鏡名醫工作室」。
除了醫療服務的「軟體」升級,十三五期間,我區醫療衛生硬體短板也在加快補齊,多個重大項目持續推進,相繼完成了金山醫院科研綜合樓和規培宿舍樓、市六醫院金山分院門急診大樓、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病房綜合樓、亭林醫院新老病房樓、石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合業務大樓等建設項目,當前金山醫院新住院樓、張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建、區精神衛生中心改擴建、區疾控中心遷建等項目正在抓緊推進中。
公共衛生「安全網」織密築牢
健康管理網絡逐步完善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如何儘可能讓老百姓不得病、少生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幫助居民提高健康水平?
這正是健康金山推進中著力解決的問題,針對區域內中老年居民較多、老年居民接受健康科普知識時接受度不高等難題,積極普及「健康理念」,突出「喜聞樂見」的健康教育理念,金山在國內率先探索開展基於金山農民畫等民俗文化健康教育。
通過一幅幅特色農民畫和一句句親切的金山方言,將健康知識傳播給每位居民。在全區237個村居委建立了健康自我管理小組,開展各類愉悅身心的健康活動,截至2019年底,先後組建健康自我管理小組3795個,累計覆蓋人群5.86萬人。
十三五期間,通過著力實施健康城區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我區先後通過國家衛生第二輪覆審、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範區覆審和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覆審,成功創建國家級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區,紮實推進全國健康促進區建設試點和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實現全區國家衛生鎮全覆蓋。
數據顯示,我區在2018年全國健康城市建設考評排名上海各區第一。2019年,我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28.94%,較2010年增長了19.77個百分點,較2018年提高6.6個百分點。2019年全區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為110.05/10萬,連續4年呈下降態勢,比前5年平均水平下降19.76%,有效應對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傳染病疫情。全區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區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能力已達533項。
記者丨羅迎春 樊國慶
編輯丨翁羽
責編丨戚靜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