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與中山、市六、龍華等醫院成立醫聯體,金山未來還將新建這些...

2020-12-14 i金山

金山

織牢健康保障網 增強人民幸福感

醫療衛生事業建設持續加碼

序言

成為全市本土確診病例最少的區之一,公共衛生體系進一步健全,通過了國家衛生區等4項國家級複評審和創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32.4萬人,區內4家綜合醫院分別與中山醫院、市六醫院、龍華醫院、同濟醫院建立了緊密型醫聯體,每年約120名市級知名醫院專家在金服務。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已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戶籍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到了83.87歲,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均優於全市平均水平……

回眸「十三五」,健康金山建設正在持續加快推進。區衛健工作黨委書記孫群榮表示,過去五年中我區認真貫徹落實「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理念,緊緊圍繞「兩區一堡」戰略定位,以黨建為引領,聚力為金山人民提供優質的衛生健康服務,全力補短板、建體系、強服務,居民獲得感和滿意度穩步提升。

基層服務能級不斷提升

家門口的醫療服務更方便

「不開藥,我也要來看看你,這裡多熱鬧」金山衛鎮衛通村78歲的張阿姨是金山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副主任全科醫師朱海虹的老熟人,每周她都會來村裡的健康驛站見見朱海虹,張阿姨和老伴需要定期開高血壓、腦萎縮 、支氣管相關藥物,健康驛站對村裡老人配藥,健康諮詢來說都太方便了。

2018年起,為了方便老白姓家門口的就醫,我區健康驛站實事項目開始推進,此前張阿姨和老伴配藥前往離她最近的村衛生室步行需要1個小時左右,而健康驛站離她家則只需要幾分鐘。朱海虹坦言,開設以來,這裡人氣就非常足,一般一上午就要接待六十多位老人。

健康驛站,村衛生室是離百姓最近的基層醫療服務機構,事實上,十三五期間我區這些機構辦醫條件顯著改善,醫療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5年起,我區分三年時間每年投入約160萬元累計對全區所有122家村衛生室開展一輪全覆蓋的標準化建設改造,初步實現全區村衛生室的同質化和規範化,相關硬體設施得到有效改善。

服務便民化方面,2019年區衛健委統一對122家村衛生室的電腦、印表機等信息設備進行配置和更新,全區村衛生室均已具備門診電子病曆書寫列印等功能,並預計年內實現掃碼支付、無感支付、線上支付等功能。建立全科醫師村衛生室定期坐診制度,在部分動遷村設置健康驛站,為農村居民就近提供基層巡診、代配藥、針灸推拿等便民服務和適宜技術。建立健全村衛生室用藥登記承諾制,動態優化調整村衛生室藥品配備,確保每個村衛生室配備不少於150種藥品,滿足居民用藥需求。

基層健康服務的提供也建立在家庭醫生制度的持續推進中,2019年我區家庭醫生已累計籤約27.8萬人,其中老年人等重點人群14.5萬人,把老年人健康體檢、慢性病健康管理、家庭病床診療、中醫適宜技術推廣應用、健康素養調查和宣教指導等工作納入家庭醫生團隊服務內容,創新開展籤約居民住院查房隨訪,逐步將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融入居民健康管理的各環節和全過程。

醫療綜合服務能力持續增強

家門口的醫療服務更優質

近日,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介入治療專家羅劍鈞教授的指導下,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劉小群通過介入微創手術成功為一例胰腺癌合併梗阻性黃疸患者完成首例經皮膽道支架植入術。

長期以來,因受技術條件限制,金山地區腫瘤患者為尋求腫瘤微創介入治療,需長途跋涉到市區大型醫院就診。而許多腫瘤患者本身體質就弱,難以承受長途奔波。為竭盡全力解決患者之痛苦,2019年下半年,金山醫院委派腫瘤科副主任醫師劉小群奔赴中山醫院學習腫瘤介入治療技術,在市區專家的指導幫助下金山醫院腫瘤科於今年3月正式開展了腫瘤微創介入治療。

該技術的突破也得益於我區緊密型醫聯體建設的不斷深化,2019年金山成功入選全國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區,並先後與復旦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健康醫學院等區校建立合作關係,區內4家綜合性醫院分別與中山醫院、市六醫院、龍華醫院、同濟醫院建立緊密型醫聯體,並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兒科醫院、婦產科醫院建立專科醫聯體或專科聯盟。

在家門口看市區專家曾今是金山百姓美好的願望,而近些年這個願望正在實現,2019年累計29家市級醫院117名市級專家在金服務,完成門診診療2.7萬人次、手術965例次,指導開展新技術、新項目60項。

在此基礎上,金山醫院、市六醫院金山分院成為全市首批區域性醫療中心,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正式掛牌上海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區屬醫院首家醫學類「周良輔院士工作室」在金山醫院掛牌成立,亭林醫院建立首個名醫工作室「許樹長消化內鏡名醫工作室」。

除了醫療服務的「軟體」升級,十三五期間,我區醫療衛生硬體短板也在加快補齊,多個重大項目持續推進,相繼完成了金山醫院科研綜合樓和規培宿舍樓、市六醫院金山分院門急診大樓、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病房綜合樓、亭林醫院新老病房樓、石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綜合業務大樓等建設項目,當前金山醫院新住院樓、張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建、區精神衛生中心改擴建、區疾控中心遷建等項目正在抓緊推進中。

公共衛生「安全網」織密築牢

健康管理網絡逐步完善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如何儘可能讓老百姓不得病、少生病、晚得病、不得大病,幫助居民提高健康水平?

這正是健康金山推進中著力解決的問題,針對區域內中老年居民較多、老年居民接受健康科普知識時接受度不高等難題,積極普及「健康理念」,突出「喜聞樂見」的健康教育理念,金山在國內率先探索開展基於金山農民畫等民俗文化健康教育。

通過一幅幅特色農民畫和一句句親切的金山方言,將健康知識傳播給每位居民。在全區237個村居委建立了健康自我管理小組,開展各類愉悅身心的健康活動,截至2019年底,先後組建健康自我管理小組3795個,累計覆蓋人群5.86萬人。

十三五期間,通過著力實施健康城區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我區先後通過國家衛生第二輪覆審、國家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範區覆審和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覆審,成功創建國家級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區,紮實推進全國健康促進區建設試點和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實現全區國家衛生鎮全覆蓋。

數據顯示,我區在2018年全國健康城市建設考評排名上海各區第一。2019年,我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28.94%,較2010年增長了19.77個百分點,較2018年提高6.6個百分點。2019年全區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為110.05/10萬,連續4年呈下降態勢,比前5年平均水平下降19.76%,有效應對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傳染病疫情。全區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始終保持在99%以上,區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能力已達533項。

記者丨羅迎春 樊國慶

編輯丨翁羽

責編丨戚靜偉

相關焦點

  • 除了與中山、市六、龍華等醫院成立醫聯體 金山還將新建這些項目
    序言成為全市本土確診病例最少的區之一,公共衛生體系進一步健全,通過了國家衛生區等4項國家級複評審和創建,家庭醫生籤約服務32.4萬人,區內4家綜合醫院分別與中山醫院、市六醫院、龍華醫院、同濟醫院建立了緊密型醫聯體,每年約120名市級知名醫院專家在金服務。
  • 厲害了,這七家醫院組成的六院醫療集團打造緊密型醫聯體!
    12月18日,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醫療集團成立20周年慶祝大會暨第十六屆醫院管理國際論壇召開。上海是醫聯體的誕生地,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城市醫聯體的實踐、探索之路,是上海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一個縮影。
  • 中山一院牽手越秀區八家基層醫療機構成立醫聯體
    16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廣州市越秀區婦幼保健院、白雲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8家基層醫療單位成立醫療聯合體(簡稱「醫聯體」),該醫聯體成員將在雙向轉診等方面開展合作,形成上下聯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運行機制和區域三級聯動的醫療網。今後,居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能享受到中山一院名專家會診、優先轉診住院等便利。
  • 中山一院與越秀區8家基層醫療機構成立「醫聯體」
    南都訊 記者餘毅菁 通訊員 李紹斌 彭福祥 以後在越秀區8家基層醫療機構看病也可以享受中山一院的著名專家會診了。昨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中山一院)與廣州市越秀區婦幼保健院、白雲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8家基層醫療機構正式成立醫療聯合體,凡在醫聯體內就醫患者可以享受中山一院提供的專家會診和優先轉診住院等便利。
  • 家門口就能看專家 中山醫院肺部腫瘤診療中心金山分中心掛牌成立
    圖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肺部腫瘤診療中心金山分中心揭牌。這些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需要胸外科、呼吸科和放射科等科室醫生的聯合診治,需要統一、規範的診療。為了進一步提高金山區肺部腫瘤疾病的診療水平,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合作成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肺部腫瘤診療中心金山分中心」,昨天正式揭牌,今後金山百姓能夠在家門口就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 金山醫院創建三級甲等醫院正式啟動
    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正式開啟創建三級甲等醫院的徵程。4月7日下午,金山醫院創「三甲」啟動大會舉行。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金山區副區長張娣芳,及中山醫院、區衛健委、金山醫院黨政班子等各級領導出席會議,會議由區衛健委主任吳靖平主持。
  • 12家復旦大學附屬醫院聯手打造婦產科醫聯體
    ■復旦大學牽頭成立上海首個「婦產科醫療聯合體」■在任意一家,都可預約婦產科醫院預留的部分床位和專家門診婦產科醫聯體是什麼?婦產科醫聯體由「紅房子醫院」牽頭,中山、華東、華山北院、金山醫院等12家醫院共同組成,分布於全市10個區縣,共擁有婦產科床位1719張,婦產科醫生1015位。
  •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成立跨區域專科醫聯體
    作為湖南衛生計生委指導成立的第一批區域專科醫聯體,首批已吸引了全國20餘省市的100多家醫院加入。「在醫療資源結構分布、區域分布不平衡的情況下,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率先成立跨區域的專科醫聯體,為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做出了很好示範。」啟動儀式後,王斐主任以《堅持供給側改革與需求側感受兩手抓、兩促進》為題作了講座,「希望這兩個跨區域的專科醫聯體可以成為連續性服務共同體,將醫療資源橫向、縱向貫通起來,起到輻射帶動作用,促進湖南省甚至整個中南區域的專科發展邁向新的臺階!」
  • 龍華新區中心醫院借「三名工程」東風 打造國內領先的全科醫學體系
    龍華新區中心醫院則是我市第一家成立包括全科醫學病房、全科醫學門診、全科醫學技能培訓中心以及社區教學基地的三級綜合性醫院,現已成為全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協調基地,全科醫學科為龍華新區重點學科。雙方的合作將是強強聯合,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打造國內最先進的全科醫學與社區衛生服務體系。 祝墡珠教授表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祝墡珠教授全科醫學團隊未來將紮根龍華、立足深圳、面向全國。
  • 中山醫院「一家託多家」讓百姓在家門口遇見高水平醫療
    中山醫院目前已運營的緊密型醫聯體成員單位共8家,分布在上海的閔行、金山、青浦、徐匯、寶山,以及江蘇的蘇州、福建的廈門等地。這其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更是採取了全運營模式。結合地理位置、運營模式、綜合實力、醫療特色、發展定位等因素,8家成員單位「路徑」不同。
  • 協作譜新篇|石家莊港大婦產醫院與市婦幼保健院成功籤約醫聯體!
    2020年5月20日,對於石家莊港大婦產醫院來說是值得紀念的一天,是我院發展進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天。這一天是我院同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市六醫院)正式籤約醫聯體的日子。醫聯體授牌、揭牌儀式現場揭牌儀式上,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黨委書記高海生對市婦幼保健院的發展進行了簡單闡述,並介紹了市婦幼保健院的以莫中福副院長為首的各學科帶頭人的情況。
  • 中山醫院閔行分院揭牌 葛均波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
    中山醫院閔行分院揭牌 葛均波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2017-9-1 17:23:19 來源:東方網 作者:劉軼琳 選稿:任世傑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9月1日報導:今天,「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舉行揭牌儀式,同日,葛均波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內鏡中心也正式在該院掛牌、成立。此時,閔行區已先後建有8大醫聯體和口腔、中風120兩大專科聯盟。
  • 中山醫院東院區明天啟用 肝腫瘤心血管病到此掛號
    東方網3月1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總建設歷時6年、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東院區將於明天正式啟用。作為市重大工程以及徐匯楓林生命科學園區重要組成部分,中山東院區將成為全國心、肝疾病醫學樞紐。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雙喜臨門 葛均波院士專家工作站掛牌...
    央廣網上海9月1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孫國根)繼近日「中山醫院-閔行」醫療聯合體正式籤約,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成為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後,好事連連,改革、創新力度明顯加強。9月1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閔行分院」舉行揭牌儀式,同日,葛均波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內鏡中心也正式在該院掛牌、成立。
  • 市人民醫院與黃江醫院組建醫聯體
    11月12日,市人民醫院與黃江醫院籤約組建醫聯體,雙方從醫院管理、學科建設、醫生培養、科研等方面開展合作,提升黃江醫院的胃腸肝膽、心腦血管、創傷急救等專科建設,促使該院往「大專科、小綜合」、專科特色明顯的醫院轉型升級。
  • 全市唯一緊密型醫聯體建設試點 同安區醫院集團成立
    廈門網訊 (文/圖 廈門日報 記者 盧漳華 通訊員 鄭素描 郭延喜) 4月17日下午,同安區舉行醫院集團成立大會暨授牌儀式,這標誌著作為全市唯一一個緊密型醫聯體建設試點的同安區掀開了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新篇章。今後,同安區居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大醫院的醫療資源,「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進一步緩解,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體系將逐步得到完善。
  • 揚州將實現縱向醫聯體覆蓋 市民無需擠大醫院
    原標題:今年將實現縱向醫聯體覆蓋 以後看病不用擠大醫院   昨天,在寶應縣氾水中心衛生院,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聯合體正式成立運行。預計,年內基本實現縱向醫聯體全覆蓋,今後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 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加入復旦兒科醫聯體
    東方網記者劉軼琳2月4日報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加入兒科醫聯體揭牌儀式暨義診活動日前在中山醫院青浦分院舉行,越來越多的青浦患兒將在本地完成就醫治療,不必再跑市區專科醫院了。  據了解,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每天的兒科門診量近800例,但由於條件受限,不少重症患兒不得不轉去市區醫院接受治療,路途奔波增加了家長照顧的困難。而今,復旦大學兒科醫院派駐到青浦分院的副主任醫師張林妹每周在青浦分院至少出診一天。作為學術帶頭人,張林妹將在青浦分院傳遞經驗,推動醫、教、研的進展。
  • 東莞市人民醫院與石碣醫院共建醫聯體 將石碣醫院建成骨科特色醫院
    把石碣醫院建設為專科醫院  醫聯體成立後,將建立以市人民醫院為龍頭,石碣醫院為基礎的市、鎮骨科專科醫療服務一體化醫聯體管理新機制。市人民醫院將術後康復、住院治療病情緩解後需要繼續康復治療的患者轉回石碣醫院進行康復治療,確保患者從就診、診斷、住院、康復得到不間斷的醫療服務。逐步形成基層首診、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的醫療服務模式。  同時,通過市人民醫院的技術和管理幫扶,創建東莞市骨科重點專科,石碣醫院以此為基礎建設以骨科專科為特色的專科醫院。
  • 廈門中山醫院將在島外新建三甲醫院 預計2021年竣工
    原標題:中山醫院將在島外新建三甲醫院 預計2021年竣工  環東海域醫院效果圖  (記者 謝雨真 匡惟)近日,市發改委正式批覆,我市將在環東海域新建一所三甲醫院。該項目建設單位為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位於同安西福路與西柯街交界處,服務半徑覆蓋整個同安新城以及鄰近的同安、翔安區部分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