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1月9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隨著2021年首個寒潮來襲,蘭州氣溫再次「跳水」,加之全國疫情新增,口罩不僅是出行標配,還有著面部保暖功能。1月8日,記者隨機走訪我市藥店、醫院、地鐵、商場等公共場所發現,多家藥店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供貨充足,所走訪的公共場所的疫情防控措施有序,但仍存在少數市民進入公共場所後不再佩戴口罩的現象。
1 武都路同濟大藥房、德生堂藥店
1月8日,記者首先來到位於武都路東段的至仁同濟大藥房,防寒的門帘上張貼著「進店請出示健康碼」字樣的提示海報。進門的防疫專區貨架上擺滿了口罩、酒精、84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物資,幾位市民正在購買。市民馬女士表示,買20個口罩夠全家人兩周的用量,並不會多買,因為「隨時來,隨時都有貨」。「可能是受中高風險地區疫情影響,前天開始,購買口罩的市民有所增多,但店裡口罩存量是比較充足的。」至仁同濟大藥房工作人員介紹說,該店是連鎖藥業,防疫物資貨量充足,完全滿足市民需求。
在武都路十字的德生堂藥店,進店前必須在預檢臺測量體溫,不超過37.3℃才被允許進入。進入藥店後,當記者提出想買退燒藥時,藥師會詳細詢問症狀、購藥原因,並要求出示身份證,登記住址、電話等個人信息,結款臺也設置了「1米線」,提醒顧客排隊並保持安全距離。
2 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進入醫院請帶口罩,掃描二維碼,將綠碼出示給工作人員。」1月8日上午,記者在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前廣場和門診大廳看到,前來就診的患者絡繹不絕。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要求,進入門診的患者需戴口罩、提前掃描「甘肅省健康出行碼」,不方便掃碼的市民需刷身份證進行驗證,測量體溫後才能進入門診大廳。
在住院部,家屬陪員測量體溫後進入病區,還需出示醫院發放的陪員證或7天之內的核酸檢測報告單;第二個陪員進入需自費進行核酸檢測,且同一名患者不能同時有兩位陪員陪護,家屬僱請的護工也需要做核酸檢測。受訪市民對此均表示支持並配合。
3 北京華聯超市 蘭州中心
新年伊始,市民們都在忙著採購,記者走訪了我市人流量較大的超市——北京華聯超市。在超市入口處,記者看到,超市有專人在入口處對所有進入超市的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並提醒市民戴好口罩。但仍有少數市民在進入超市後就摘下口罩,「門口有測溫,能進來說明都沒問題,我就摘下了。」
在蘭州中心內,記者10分鐘內發現6名不戴或未規範佩戴口罩的市民,遇上有防疫工作人員檢查時,才從口袋裡拿出口罩「戴上」。記者還注意到,也有工作人員雖然佩戴口罩,但將口罩掛在了下巴上,即使是面對顧客,也未及時將口罩復位。
減少人員流動和集聚,防止疫情發生和蔓延,每個人都有責任。本報也再次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冬季在戶外因為呼出的氣體很容易被冷空氣凝結成水氣,口罩一旦被浸溼,將會影響阻擋病毒的效果,需要及時更換。如果您要到人流比較密集的地方,請一定做好個人防護。
4 地鐵西關站
1月8日下午3點,記者在地鐵西關站看到,進站的乘客都自覺戴上了口罩。安檢口有一套紅外體溫檢測儀,一同有序擺放著的,還有「乘地鐵出行佩戴口罩」的提醒和體溫檢測服務點的標識。偶爾忘記戴口罩的乘客,也會在安檢口喇叭廣播的提示下進站前戴好口罩。乘坐過程中,車廂內所有乘客全程都戴著口罩。或有小朋友、年輕人摘下口罩,來回巡邏的安全員也會上前提醒。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