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入睡和哄睡的孩子有什麼不同?長大後,這幾個方面區別很明顯

2020-08-30 哇哦寶貝

小孩往往精力旺盛,在大人感到睏倦、乏累的時候,他們甚至還在歡快地玩耍。每到睡覺的點,很少有孩子主動放下玩具去上床休息,大部分孩子還是靠家長督促、安撫著才肯去睡覺。

小美家兒子一到晚上就特別興奮,老是圍著家裡人瘋跑,一點也不顯睏倦的樣子。每天都要大人哄著才肯往臥室走,即便躺到了床上,也不是安靜睡覺,而是在床上「大鬧天宮」。相比之下,小美表姐家女兒就不是這樣。小女孩每到九點就乖乖收起玩具,走進臥室去睡覺,根本不用大人督促。

小美不禁感到驚訝:同樣是孩子,怎麼有這麼多不同呢?

其實,早在很多年前,美國科學家就對此有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從小被父母哄著入睡的孩子,相比自己入睡的孩子,在長大後會面臨更多的問題,比如晚睡、反抗父母等。

這兩種孩子最大的差別就是智商。

自己主動入睡的孩子,會形成生物鐘。睡眠時間充足,大腦也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對智力發展很有幫助;而需要哄著入睡的孩子,一般進入深度睡眠狀態的過程花費的時間較長,睡眠時間就會縮短,大腦沒有充分休息,長此以往,智力發展自然會受限。

除了智商外,他們的差別還有這些:

1. 獨立能力

靠父母哄睡的孩子,在心底就會產生對父母的依賴感;而主動入睡的孩子,他們獨立性會很強,不需要依靠別人就能獨立完成事情。進入社會後,那些喜歡依賴父母的孩子,有些會把依賴對象轉移到老師或同學身上,有些乾脆會排斥外界新環境。

因此,能夠主動入睡的孩子在獨立性上,遠遠強於那些由父母哄睡的孩子。

2. 自控能力

主動入睡的孩子,一般時間觀念都比較強,在未來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對時間的掌握和對情緒的控制能力會很強;父母哄睡的孩子,因為對父母的強大依賴性,一般都會性格張揚,他們沒辦法管理好情緒。

自控力對孩子的成長和人際關係的維持有著重要的幫助,因此,家長要從孩子小時就要注意培養。

說了這麼多不同,我們會明顯的感覺到,能自主入睡的孩子在能力上強於父母哄睡的孩子。

那麼,父母怎樣做,才能讓孩子乖乖的自己去睡覺呢?

1. 良好的睡眠習慣

無規矩不成方圓。家長從小就要要求孩子幾點起床幾點睡覺,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如果寶寶太小,可以先培養他的白天和黑夜意識,讓他知道白天是用來活動的、晚上是要睡覺的。

如果孩子能從小有規律的作息,那他自然不需要父母去哄才能入睡了。

2. 安靜的睡眠環境

睡前可以給孩子聽一些催眠曲或舒緩的音樂,幫助孩子放鬆心情和大腦,儘快進入睡眠狀態。在準備睡覺後,家長也就不要看電視、玩手機了,要減少噪音和對孩子的誘惑。臥室內光線要暗、床要舒適等。

​3. 吃飽再睡

孩子如果睡前沒有吃飽,那麼胃會難受,從而影響入睡。如果睡前飢餓,可以先少吃一點東西,沒有明顯的飢餓感就行。吃太多會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反而不利於睡眠。

孩子3歲之前,家長可以哄睡甚至陪孩子一起睡;3歲之後,就應該鍛鍊孩子獨立睡覺的能力了。這件事看似很小,卻對孩子影響很大。那屏幕面前的你,你家孩子是怎麼入睡的呢?面對不乖乖入睡的孩子,你會怎麼做呢?

相關焦點

  • 被哄睡的孩子和自主入睡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明顯,不僅在智商上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許多寶媽都發現一個問題,有些孩子經常夜起,並且睡覺前都需要父母哄才肯入睡。而有些孩子卻非常容易帶,基本不需要父母哄就可以獨自入睡。但是對於父母來說,如果孩子哭鬧需要父母的陪伴才入睡,家長都會去滿足孩子,選擇哄孩子入睡,那麼自主入睡的孩子和需要父母哄睡的孩子有何區別?
  • 被哄睡的孩子和自主入睡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別不在意
    孩子半夜還醒著,哭著玩玩具,聽故事。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通常使用哄睡技巧來幫助他們的孩子早睡。然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想要哄睡。有些孩子很聰明。該休息了。帶他去休息,他會睡著的。這兩種孩子是哄睡和自發睡眠。我的小侄女屬於那種需要成為哄睡的類型,每天晚上,我的家人必須哄著,否則我睡不著。然而,奇怪的是,你從來不需要哄睡扮演一個在你子宮裡出生的小侄子,你可以睡得香甜可口。
  •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哄睡的孩子,長大後區別竟然這麼大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很多媽媽都有過這樣的苦惱。白天照顧孩子已經累了一天,特別希望孩子能夠早早睡覺。因為只有等到晚上,孩子睡著之後的時間,才是屬於自己的時間。但是,天使寶寶們總是自主入睡。惡魔寶寶們卻需要爸爸媽媽不停的哄睡。大部分時候,還會越哄越精神。不少的新手爸媽苦不堪言。那麼,你知道嗎?
  •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被父母哄睡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不僅僅是智商
    但是對於父母來說,如果孩子哭鬧需要父母的陪伴才入睡,家長都會去滿足孩子,選擇哄孩子入睡,那麼自主入睡的孩子和需要父母哄睡的孩子有何區別?案例我堂姐生了兩個男娃,大寶比二寶大1歲多,兄弟兩人的年齡差不算大,但是出身於同一個家庭背景下的兩兄弟,他們的性格截然不同。
  •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哄睡的孩子有何不同?科學家:差的不僅僅是智商
    朋友的婆婆說,能自己睡覺的孩子長大了都聰明,總是讓人哄睡的娃以後難有出息。朋友覺得婆婆是迷信,於是打電話向一位醫生朋友求助。對方告訴她,婆婆的話是有些道理的,孩子晚睡不僅會影響智力發育,還容易造成性早熟,如果弟弟晚睡的習慣再不糾正,那麼他與姐姐的差距會越來越明顯。
  •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被父母哄睡的孩子有啥不同?差距不僅在智商上
    可等到兩個孩子開始上學的時候,小李卻意外的發現兩個孩子在學習習慣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學習成績也是天差地別。難道真的如老人所說的,被哄睡的孩子長大後會沒有出息嗎?獨立性上也出現差異美國科學家在一項關於兒童獨立性的研究中提到,那些喜歡依賴身邊的人、社交能力差、怕生害羞的孩子小時候基本上都有被哄睡的習慣。而那些善於社交、獨立自主能力強的孩子小時候都是自主入睡。這表明被哄睡的孩子往往獨立性更差。
  • 自主入睡,與被父母哄睡的孩子智力不同?科學家:差距不僅是智商
    現在大眾生活水平提高了,生下來的孩子普遍都喜歡富養,一切好吃的、好用的,父母都是儘量的給予孩子;在育兒方面,父母也是有一套套的理論,比如孩子食物的搭配,睡前伴讀哄睡等等。對把孩子照顧得細緻入微的年輕寶媽來說,哄自己的寶寶入睡是很正常的事兒,可她們也許不知道,長期的哄睡可能會把孩子慣壞,以後若沒有父母的陪伴,他們就很難自主地入睡。
  • 需要哄睡與自主入睡的寶寶有啥區別?感嘆自家娃不是"天使寶寶"
    自主入睡的孩子與要哄著入睡的孩子有什麼不同?他們比起需要哄睡的孩子來說對時間更有把握,也更快適應某些外界環境的變化。而哄睡長大的孩子容易搖擺不定,為周圍情緒變化所影響,腦海中無法形成有效的時間規範。Tips:從小被哄睡長大的孩子相對於他們在獨立能力上差距明顯,不能夠完整地約束自己去完成某件規定內的事情,需要依靠他人的不斷提醒才能有效規範自己的行為。
  •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被父母哄睡的孩子,除了智商有區別,還有別的嗎
    如今的孩子可以說受到父母和四個老人的寵愛,絕對是格格(阿哥)的模範,而且目前的父母幾乎都比較年輕,對於孩子的「教育」不用多說了。例如晚上睡覺這件事,在孩子睡覺前,只有給孩子講故事孩子感覺開心了才會入睡。然而這些青年家長並不了解,覺得哄著孩子入睡,很容易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依賴心理,這樣壞習慣就養成了,父母在孩子睡覺前肯定要哄著他們,不然他們是無法休息的。
  • 需要哄睡的寶寶,和自己入睡的寶寶,長大後影響的不止是智力!
    需要哄睡的寶寶,和自己入睡的寶寶,長大後影響的不止是智力 其實大部分寶寶在剛出生時是無法自主入睡的,如同走路、說話一樣,孩子是需要後天慢慢學會自主入睡這一技能的
  • 被哄睡的孩子和自主入睡的孩子,差距很大,不僅僅表現在智商上​
    當了媽媽後,一定都會經歷過這一幕,已經深夜了,孩子還是不睡,異常興奮,想辦法哄睡,使出各種招式,可孩子依然睡不著,這種情況困擾著很多父母。說到這件事,有的孩子卻非常好帶,到了該睡覺的時間,玩一會兒就自己倒頭就睡,家長基本上不費什麼勁。
  •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哄睡的孩子,差別很大,不僅僅是智商
    姐姐比較活潑、精靈,妹妹就比較安靜,這不天天晚上鬧著不睡覺的就是姐姐,有的時候一點多才能哄睡,妹妹不到十點就睡著了。自主睡覺和哄睡的孩子,差別會很大其實很多家長不知道,孩子自己睡跟哄睡的區別是很大的,甚至會影響到寶寶智力發育的高低,通常較早獨立自己睡的寶寶能夠培養自己孩子的獨立性,這讓他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就會變得非常強,通常那些需要爸爸媽媽哄睡的寶寶們,在後天的發育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對父母的依賴的表現很強,場上表現的不太合群,對孩子後天的成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自主入睡與經常哄睡的孩子有啥區別?科學家:差的可不僅是智商
    而自己去睡覺的孩子和需要哄著睡覺的孩子是有區別的,而這些區別都在生活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案例玲玲(化名)家是龍鳳胎,姐姐比弟弟更加自立一些,平時吃飯睡覺都是自己解決,而弟弟就比較會撒嬌,平時睡覺都是需要寶媽哄著。
  • 哄睡與自主入睡有何不同?育兒專家:養成自主睡眠的娃,智商更高
    引言:孩子的睡眠一直都是困擾家長們的問題,很多家長在哄孩子睡覺的過程當中,就像是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但是也有些人沒有經歷過這種困擾,因為有一些孩子可以自己入睡,完全不用家長們哄。那麼,孩子之間這種巨大的差異性到底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嗎?一些育兒專家就該是進行了長時間的實驗,而結果也是意料之中,需要家長們哄著睡的孩子和可以自己入睡的孩子之間存在著很多的差異,這些差異在短時間內呈現不出來,但是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這種差異性就慢慢顯現。
  • 自主入睡的孩子,和被哄睡的孩子,差距不只是體現在智商上
    為何有些孩子,能夠自主入睡,不需要家長各種哄,有些孩子需要各種哄,卻依舊遲遲不入睡呢?這些自主入睡的孩子,和那些被哄睡的孩子,差距到底在哪裡?有幾次,把睡夢中的妹妹都給吵醒了。無奈之下,爺爺奶奶只能各種滿足哥哥。長期如此,這些需要高強度哄睡的孩子,和那些自主入睡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孩子的獨立教育,不要忘了自主入睡的重要,哄睡的孩子永遠長不大
    在現如今的教育大環境裡,很多父母著重的不再是孩子的生活環境、能力培養,還有孩子的抗挫折也就是獨立教育,但是在很多獨立教育裡,有許多父母總是遺忘了孩子自主入睡的重要性,而孩子身上的區別可不只是精神狀態還有著健康發育的重要性,對於小孩子來說折騰來折騰去可是他們的強項,尤其是年齡越大的孩子他們的欲望、和需求就越多,那麼對睡眠的渴望程度就會降低。
  • 不哄不會睡覺跟自主入睡的孩子,到底會有哪些不同?寶媽們別忽視
    相信很多寶爸寶媽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孩子晚上喜歡熬夜不睡覺,天天纏著父母講故事、玩玩具等等,而這時的家長則會選擇哄孩子的方式,讓孩子們早點入睡,因此搞的父母疲憊不堪。然而有些小朋友則不需要父母哄睡,自己獨立就可以入睡,因此,帶孩子們睡覺就分為哄睡和自主入睡這兩種。
  • 如何讓寶寶能自主入睡、睡整覺?EASY哄睡法,堪稱解救媽媽的神器
    奶睡、抱睡、哄睡難、夜醒頻繁,很多新手爸媽都遇到過各種寶寶的睡眠難題。由於很多家長並不熟知寶寶的睡眠習慣,一直深受其擾,最後不得不通過「熬」的方式來度過這一困難的時期。但其實寶寶的睡眠問題是可以被訓練得,在正確合理的培養下,寶寶也能做到真正擁有「嬰兒般睡眠」。如何讓寶寶能自主入睡、睡整覺?
  •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怎麼自主入睡?爸媽「三步走」孩子輕鬆睡
    直到2年後斷奶,二寶才逐漸學會自己睡覺,不依賴抱睡和奶睡,晚上偶爾需要拍一拍。其實,孩子能夠自己學會自主入睡,需要爸爸媽媽幫助培養。抱睡、奶睡都是爸爸媽媽幫助孩子養成的不良習慣抱睡可以讓孩子有安全感,回憶小時候在媽媽肚子裡的情景,更加容易入睡。母乳中的某些成分也有一定的催眠作用,會讓孩子昏昏欲睡。
  • 「孩子都是哄睡的,哪有自己睡的孩子?」這些誤區多數媽媽踩到了
    讓寶寶學會「自主入睡」有什麼好處?也就是家長在抱著寶寶和拍著寶寶把寶寶哄睡後,以為寶寶睡著了,把寶寶放在床上或停止拍的動作時,寶寶立刻轉醒了。「落地醒」會阻礙到寶寶進入深度睡眠,影響睡眠的質量。而學會自主入睡的寶寶,是在自己的睡眠節奏下入睡的,就不會存在「落地醒」的情況,睡眠質量也就更高。